一种小间距印制板灌封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20209阅读:6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小间距印制板灌封工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灌封配套工装,特别是涉及一种小间距印制板灌封工装。
背景技术
振动和冲击过载环境下工作的印制板,如果不具备减震条件时需要进行灌封处理,以保护印制板和上面安装的元器件在恶劣工况中不被损坏。但在有些时候由于受到圆柱壳体空间限制,会出现多块圆形印制板层叠安放且间距很小的情况。这时如果采用常规的灌封形式,将圆柱壳体端面向上放置,由端面注入灌封材料,由于印制板水平安装且印制板间距很小,灌封材料流入的过程中会把印制板下的空气包住无法排出。这样就导致灌封后的部件内部不实,存在空洞,从而使灌封的保护效果大打折扣。另外,在灌封材料注入后要将加注口封闭,但有些灌封材料注入后会发生体积膨胀,膨胀压力使加注口封闭起来较为困难。同时,膨胀时压力较大时也会使圆柱壳体端面向外鼓出。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小间距印制板灌封工装,该灌封工装实现印制板在竖直状态下实施灌封,使灌封材料能够顺利注入并充满腔体,避免了气泡的产生,该装置同时具有快速封口和消除变形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主要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小间距印制板灌封工装,包括圆形壳体、支架、压板和螺钉紧固件,圆形壳体、支架和压板上留有相应的安装孔,螺钉紧固件通过安装孔将圆形壳体、支架和压板紧固在一起,且圆形壳体处于支架和压板之间,圆形壳体由上壳体、底板、封口板和螺钉组装而成,待灌封的印制板平行排列并置于圆形壳体内,上壳体上开有凹槽作为灌封液的加注口,灌封液从上壳体的加注口加注完毕后,封口板插入凹槽中且封口板的端面与底板紧密贴合,螺钉用于将封口板拧紧使加注口完全封闭。在上述小间距印制板灌封工装中,压板圆周上设有与加注口相对应的缺口。在上述小间距印制板灌封工装中,凹槽为燕尾槽。在上述小间距印制板灌封工装中,平行排列并置于圆形壳体内的待灌封的印制板为2 5个。在上述小间距印制板灌封工装中,支架为L型,保证组装后灌封前的圆形壳体保持竖直状态。在上述小间距印制板灌封工装中,封口板的截面为梯形。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I)本实用新型灌封工装针对小间距圆形印制板灌封时易出现空洞的缺陷,通过对工装进行特殊的结构设计实现印制板在竖直状态下实施灌封,使灌封材料能够顺利注入并充满腔体,避免了气泡的产生,保证了灌封质量;(2)本实用新型在保证灌封操作的同时工装上还加入了快速封口和消除变形的设计,使操作人员在较高膨胀压力下能够轻松的封闭加注口,并保证灌封前后的圆形壳体外
形保持一致;(3)本实用新型灌封工装中压板和支架共同加紧圆形壳体,使其端面不会因内部压力向外鼓起,且通过设计圆形壳体的厚度,实现不同数量的小间距印制板的灌封。

图I为本实用新型印制板灌封工装部件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印制板灌封工装中圆形壳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印制板灌封工装中圆形壳体内印制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印制板灌封工装部件分解示意图,由图可知小间距印制板灌封工装由圆形壳体I、支架2、压板3和螺钉紧固件4共同组成。圆形壳体I、支架2、压板3上都留有相应的安装孔,在灌封操作之前先用螺钉紧固件4将圆形壳体I、支架2、压板3紧固在一起,圆形壳体I处于支架2和压板3的中间。圆形壳体I加注口位于最上端,压板3圆周上的缺口 11与加注口相对。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印制板灌封工装中圆形壳体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圆形壳体I由上壳体5、底板6、封口板7和螺钉8组装而成,上壳体5与底板6通过螺钉连接,圆柱壳体I的加注口布置在上壳体5的圆弧面上,采用燕尾槽10结构形式,封口板7截面为梯形插入到燕尾槽10中并用螺钉8紧固。支架2是主体承载结构,其他部件都固定在支架2上,压板3则和支架2共同加紧圆形壳体1,使其端面不会因内部压力向外鼓起。支架2设计为L型,保证组装后灌封前的圆形壳体I保持竖直状态。待灌封的印制板9平行排列并置于圆形壳体I内,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印制板灌封工装中圆形壳体内印制板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印制板9为两个。通过设计圆形壳体I的厚度,可以实现不同数量的小间距印制板的灌封。本实用新型灌封工装组装完毕后,将加注口上的封口板螺钉8紧固件拆下并将封口板7从上壳体5的燕尾槽中取出,如图2所示,然后从加注口处向圆形壳体I内部注入灌封材料,加注完毕后快速将封口板7插入到上壳体5的燕尾槽10中直至封口板7的端面与底板6紧密贴合,再利用封口板螺钉8紧固件将封口板7拧紧使加注口完全封闭,灌封操作完毕。组装时利用压板3和螺钉紧固件4将圆形壳体I压紧在主支架2的立板上并保证加注口向上,此时印制板9处于竖直状态,灌封材料能够顺利地沿印制板9板面流到最底部,并由下至上将灌封空间填满。加注完毕后操作人员可迅速的将梯形封口板7插入到燕尾槽10中,这样即使圆形壳体内部的膨胀压力较大也无法顶开封口板7,此时操作人员可以很从容的将封口板7的螺钉8拧紧,将圆形壳体I完全封闭。同时由于压板3和支架2都是刚性较大的厚金属板,再他们地共同加紧之下,圆形壳体I端面的薄壁结构不会产生鼓起变形。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权利要求1.一种小间距印制板灌封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壳体(I)、支架(2)、压板(3)和螺钉紧固件(4),圆形壳体(I)、支架(2)和压板(3)上留有相应的安装孔,螺钉紧固件(4)通过安装孔将圆形壳体(I)、支架(2)和压板(3)紧固在一起,且圆形壳体(I)处于支架(2)和压板⑶之间,圆形壳体⑴由上壳体(5)、底板(6)、封口板(7)和螺钉⑶组装而成,待灌封的印制板(9)平行排列并置于圆形壳体(I)内,上壳体(5)上开有凹槽(10)作为灌封液的加注口,灌封液从上壳体(5)的加注口加注完毕后,封口板(7)插入凹槽(10)中且封口板(7)的端面与底板(6)紧密贴合,螺钉⑶用于将封口板(7)拧紧使加注口完全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小间距印制板灌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3)圆周上设有与加注口相对应的缺口(11)。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小间距印制板灌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0)为燕尾槽。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小间距印制板灌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排列并置于圆形壳体⑴内的待灌封的印制板(9)为2 5个。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小间距印制板灌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为L型,保证组装后灌封前的圆形壳体(I)保持竖直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小间距印制板灌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板(7)的截面为梯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间距印制板灌封工装,包括圆形壳体、支架、压板和螺钉紧固件,螺钉紧固件将圆形壳体、支架和压板紧固在一起,且圆形壳体处于支架和压板之间,圆形壳体由上壳体、底板、封口板和螺钉组装而成,待灌封的印制板平行排列并置于圆形壳体内,上壳体上开有燕尾槽作为灌封液的加注口,灌封液从上壳体的加注口加注完毕后,封口板插入燕尾槽中且封口板的端面与底板紧密贴合,螺钉将封口板拧紧使加注口完全封闭,本实用新型灌封工装实现印制板在竖直状态下实施灌封,使灌封材料能够顺利注入并充满腔体,避免了气泡的产生,该装置同时具有快速封口和消除变形的作用。
文档编号B29C39/10GK202540576SQ20122011782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6日
发明者刘兵, 刘勇, 白宇 申请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