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晕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77435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晕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薄膜加工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电晕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塑料薄膜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塑料薄膜用于包装,或用作覆膜层,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塑料薄膜生产过程中因添加助剂,表面有蜡质等渗出,特别是采用吹拉成型的薄膜表面光滑,不易与印刷油墨、涂布材料、纸张及胶粘剂相吸附,不易在其表面进行印刷或贴接。因此,急需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 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晕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晕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电晕装置、第二电晕装置和淋膜装置,所述第一电晕装置远离第二电晕装置一侧设有第一导辊,所述第一电晕装置和第二电晕装置之间设有张紧辊,所述第二电晕装置和淋膜装置之间设有第二导辊,所述第一电晕装置包括第一绝缘辊和第一电晕极,所述第一绝缘辊位于第一电晕极下侦牝所述第二电晕装置包括第二绝缘辊和第二电晕极,所述第二绝缘辊位于第二电晕极下侦牝所述淋膜装置内设有冷却辊,所述第一导辊、第一绝缘辊、张紧辊、第二绝缘辊、第二导辊和冷却辊之间通过薄膜连接。所述淋膜装置内冷却辊一侧设有冷却压辊,所述冷却辊和冷却压辊之间的间隔长度等于薄膜的厚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且经电晕处理的薄膜即可直接与纸张相粘贴,可省略在薄膜上涂覆胶粘剂的工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壳体,2、第一电晕装置,3、第二电晕装置,4、淋膜装置,5、第一导棍,6、张紧辊,7、第二导辊,8、第一绝缘辊,9、第一电晕极,10、第二绝缘辊,11、第二电晕极,12、冷却辊,13、薄膜,14、冷却压辊。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晕处理装置,包括壳体I,所述壳体I内设有第一电晕装置2、第二电晕装置3和淋膜装置4,所述第一电晕装置2远离第二电晕装置3 —侧设有第一导辊5,所述第一电晕装置2和第二电晕装置3之间设有张紧辊6,所述第二电晕装置3和淋膜装置4之间设有第二导辊7,所述第一电晕装置2包括第一绝缘辊8和第一电晕极9,所述第一绝缘辊8位于第一电晕极9下侧,所述第二电晕装置3包括第二绝缘辊10和第二电晕极11,所述第二绝缘辊10位于第二电晕极11下侧,所述淋膜装置4内设有冷却辊12,所述第一导辊5、第一绝缘辊8、张紧辊6、第二绝缘辊10、第二导辊7和冷却辊12之间通过薄膜13连接,所述淋膜装置4内冷却辊12 —侧设有冷却压辊14,所述冷却辊12和冷却压辊14之间的间隔长度等于薄膜13的厚度,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且经电晕处理的薄膜即可直接与纸张相粘贴,可省略在薄膜上涂覆胶粘剂的エ序。
权利要求1.ー种电晕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电晕装置、第二电晕装置和淋膜装置,所述第一电晕装置远离第二电晕装置一侧设有第一导辊,所述第一电晕装置和第二电晕装置之间设有张紧辊,所述第二电晕装置和淋膜装置之间设有第二导辊,所述第一电晕装置包括第一绝缘辊和第一电晕极,所述第一绝缘辊位于第一电晕极下侦牝所述第二电晕装置包括第二绝缘辊和第二电晕极,所述第二绝缘辊位于第二电晕极下侦牝所述淋膜装置内设有冷却辊,所述第一导辊、第一绝缘辊、张紧辊、第二绝缘辊、第二导辊和冷却辊之间通过薄膜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电晕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淋膜装置内冷却辊ー侧设有冷却压辊,所述冷 却辊和冷却压辊之间的间隔长度等于薄膜的厚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晕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电晕装置、第二电晕装置和淋膜装置,所述第一电晕装置远离第二电晕装置一侧设有第一导辊,所述第一电晕装置和第二电晕装置之间设有张紧辊,所述第二电晕装置和淋膜装置之间设有第二导辊,所述第一电晕装置包括第一绝缘辊和第一电晕极,所述第一绝缘辊位于第一电晕极下侧,所述第二电晕装置包括第二绝缘辊和第二电晕极,所述第二绝缘辊位于第二电晕极下侧,所述淋膜装置内设有冷却辊,所述第一导辊、第一绝缘辊、张紧辊、第二绝缘辊、第二导辊和冷却辊之间通过薄膜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且经电晕处理的薄膜即可直接与纸张相粘贴。
文档编号B29C71/04GK202911163SQ20122057702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6日
发明者徐明强 申请人:南通百正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