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压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79223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的压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塑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压塑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模具一般包括动模和定模(或凸模和凹模)两个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分开时装入坯料或取出制件,合拢时使制件与坯料分离或成形,但是往往分离时,使得内部的成型的坯变形、损害,而且复位机构通常采用弹簧,弹簧的稳定性较差。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合容易的改进的压塑模具。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压塑模具,该压塑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定模上方设有定模固定板,所述定模下方设有定模板,所述动模下方设有动模板,所述动模板固定于动模固定板上,所述动模上安装有导柱,所述导柱底部置于导正孔内,所述导柱中部套有导套,所述导柱顶部置于固持孔内,所述导柱顶部安插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置于定模固定板和定模上的连接孔内,所述动模板与动模固定板通过两侧的固定件连接,所述导柱底部为垫铁,所述动模固定板下设有支撑件。所述限位机构为螺栓。所述固定件为螺丝。所述支撑件包括抽板和支撑板,所述抽板两侧连接支撑板。所述导柱顶部设有定位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定模和动模之间通过导柱连接,导柱设置使得合模容易,分模时,先拿开支撑件,再去掉动模固定板,使得分模也容易,不会损害内部产品。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定模,2、动模,3、定模固定板,4、定模板,5、动模板,6、动模固定板,7、导柱,8、导正孔,9、导套,10、固持孔,11、螺栓,12、连接孔,13、螺丝,14、垫铁,15、定位圈,16、抽板,17、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的压塑模具,该压塑模具包括定模I和动模2,定模I上方设有定模固定板3,定模I下方设有定模板4,动模2下方设有动模板5,动模板5固定于动模固定板6上,动模2上安装有导柱7,导柱7顶部设有定位圈15,导柱7底部置于导正孔8内,导柱7中部套有导套9,导柱7顶部置于固持孔10内,导柱7顶部安插有螺栓11,螺栓11置于定模固定板3和定模I上的连接孔12内,动模板5与动模固定板6通过两侧的螺丝13连接,导柱7底部为垫铁14,动模固定板6下设有支撑件,支撑件包括抽板16和支撑板17,抽板16两侧连接支撑板17。定模I和动模2之间通过导柱7连接,导柱7设置使得合模容易,分模时,先拿开支撑件,再去掉动模固定板6,使得分模也容易,不会损害内部产品。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压塑模具,该压塑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上方设有定模固定板,所述定模下方设有定模板,所述动模下方设有动模板,所述动模板固定于动模固定板上,所述动模上安装有导柱,所述导柱底部置于导正孔内,所述导柱中部套有导套,所述导柱顶部置于固持孔内,所述导柱顶部安插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置于定模固定板和定模上的连接孔内,所述动模板与动模固定板通过两侧的固定件连接,所述导柱底部为垫铁,所述动模固定板下设有支撑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压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为螺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压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螺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压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抽板和支撑板,所述抽板两侧连接支撑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压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顶部设有定位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压塑模具,该压塑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定模上方设有定模固定板,定模下方设有定模板,动模下方设有动模板,动模板固定于动模固定板上,动模上安装有导柱,导柱底部置于导正孔内,导柱中部套有导套,导柱顶部置于固持孔内,导柱顶部安插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置于定模固定板和定模上的连接孔内,动模板与动模固定板通过两侧的固定件连接,导柱底部为垫铁,动模固定板下设有支撑件。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定模和动模之间通过导柱连接,导柱设置使得合模容易,分模时,先拿开支撑件,再去掉动模固定板,使得分模也容易,不会损害内部产品。
文档编号B29C43/36GK203077528SQ201220723458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1日
发明者韩磊 申请人:韩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