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电视机前框的注塑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462596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生产电视机前框的注塑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生产电视机前框的注塑机,包括工作台、设置于工作台上的传送带、固定板及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包括第一支撑柱及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块,穿过所述连接块设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下方设有活塞及注射箱,所述注塑机还包括漏斗、模具及卡勾,所述模具分为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上设有若干穿过所述上模具的第一通孔,所述下模具上设有若干穿过所述下模具的第二通孔,所述下模具下方设有弹簧及连接柱,所述卡勾位于所述传送带的左侧。本实用新型用于生产电视机前框的注塑机可以实现全自动化无人操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同时由于机器工作效率高,产量大幅上升,节省了时间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生产电视机前框的注塑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机,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电视机前框的注塑机。

【背景技术】
[0002]伴随着机械行业从半自动化到自动化再到全自动化的发展,机械行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各种自动化设备不断被制造出来,现今生活中还是生产中塑料制品的方便轻便使得对塑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从而塑料的生产也需要加速,人们都知道,塑料是由注塑机注塑形成,然而注塑出的塑料制品需要人工取出,很不方便,会浪费大量的时间来装箱打包,现有一种机器手装置,能够夹出塑料制品放于一处,然后用人工装箱打包,人工进行对装箱好的塑料框搬运码放,这虽然省去了取出塑料制品这一步,节省了很多时间,但是用于装箱打包的时间也非常长,也很麻烦,我们需要一种对于塑料制品全自动化从取出到注塑成型再到打包的装置。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化的用于生产电视机前框的注塑机。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产电视机前框的注塑机,包括工作台、设置于工作台上的传送带、固定板及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包括第一支撑柱及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块,穿过所述连接块设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下方设有活塞及注射箱,所述注塑机还包括漏斗、模具及卡勾,所述模具分为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上设有若干穿过所述上模具的第一通孔,所述下模具上设有若干穿过所述下模具的第二通孔,所述下模具下方设有弹簧及连接柱,所述卡勾位于所述传送带的左侧。
[0006]所述工作台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工作台左右两端的下方设有支撑脚。
[0007]所述固定板的横截面为方形且位于所述工作台的左侧。
[0008]所述活塞位于所述注射箱内。
[0009]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一端设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为空心。
[0010]所述漏斗的下方设有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与所述漏斗相通。
[0011]所述注射箱的下方设有第二导管。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用于生产电视机前框的注塑机可以实现全自动化无人操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同时由于机器工作效率高,产量大幅上升,节省了时间成本。且该注塑机结构新颖,连接牢固,成本较低,且工作效率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生产电视机前框的注塑机的立体图。
[0014]图2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生产电视机前框的注塑机的主视图。
[0015]图3为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生产电视机前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生产电视机前框的注塑机包括工作台1、设置于工作台I上的传送带2、固定板13及支撑柱。所述工作台I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工作台I左右两端的下方设有支撑脚16。所述支撑脚16呈长条状的长方体,所述支撑脚16的宽度与所述工作台I的宽度相同。所述传送带2呈前后方向放置。所述支撑柱包括第一支撑柱3及第二支撑柱10,所述第一支撑柱3及第二支撑柱10呈L型,且所述第二支撑柱10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支撑柱3。所述固定板13的横截面为方形且位于所述工作台I的左侦U。所述第一支撑柱3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工作台I上表面,所述第一支撑柱3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呈正方体。穿过所述连接块4设有移动杆5,所述移动杆5可以上下移动,所述移动杆5为圆柱体。所述移动杆5的下方设有活塞6及注射箱7,所述注射箱7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活塞6位于所述注射箱7内。所述活塞6可以将所述注射箱7内的液体注射到模具中。所述第二支撑柱10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工作台I的上表面,另一端设有固定圈11,所述固定圈11为空心。所述本实用新型注塑机还包括漏斗12、模具及卡勾21。所述漏斗12的下方穿过所述固定圈11,所述漏斗12的上方位于所述固定圈11的上方。所述漏斗12的下方设有第一导管8,所述第一导管8与所述漏斗12相通,所述第一导管8的另一端与所述注射箱7相通并连接到所述注射箱7的一侧。所述注射箱7的下方设有第二导管9。所述模具分为上模具14和下模具15,所述模具可以成型电视机前框。所述上模具14位于上方,且其一侧固定于所述固定板13上。所述上模具14上设有若干穿过所述上模具14的第一通孔17。所述第一通孔17用于加热。所述下模具15上设有若干穿过所述下模具的第二通孔18,所述第二通孔18用于冷却。所述下模具15的左方设有气缸,所述下模具15的下方设有支撑板,所述气缸的下方与所述支撑板连接,从而所述支撑板可以上下移动。所述下模具15下方设有弹簧19及连接柱20。所述弹簧19位于左侧,所述连接柱20位于右侧。所述弹簧19与所述支撑板及下模具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20与所述支撑板及下模具15的下表面铰接,从而所述下模具15可以围绕所述连接柱20旋转。所述卡勾21位于所述传送带2的左侧。
[0017]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生产电视机前框的注塑机在工作时,首先将原料放入所述漏斗12,经过第一导管8进入到注射箱7。然后所述活塞6将注射箱7内的原料经过第二导管9注射到所述模具内。然后注塑成型电视机前框。电视机前框成型后,通过第二通孔18流过的冷却水进行冷却,然后所述支撑板在气缸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所述下模具15在向下移动时,由于弹簧19的作用下,使得下模具15围绕所述连接柱20顺时针旋转。当所述支撑板移动到工作台I上表面时,所述成型的电视机前框滑落到所述卡勾21的左侧。然后所述支撑板在气缸的作用下向上移动,由于所述下模具15的宽度大于所述电视机前框的宽度,所述电视机前框在下模具15的拖动下围绕所述卡勾21顺时针旋转,直至所述电视机前框旋转至所述传送带2上,然后在传送带2的作用下运输到下一工站。
[0018]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者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者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生产电视机前框的注塑机,包括工作台、设置于工作台上的传送带、固定板及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包括第一支撑柱及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块,穿过所述连接块设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下方设有活塞及注射箱,所述注塑机还包括漏斗、模具及卡勾,所述模具分为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上设有若干穿过所述上模具的第一通孔,所述下模具上设有若干穿过所述下模具的第二通孔,所述下模具下方设有弹簧及连接柱,所述卡勾位于所述传送带的左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用于生产电视机前框的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工作台左右两端的下方设有支撑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之用于生产电视机前框的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横截面为方形且位于所述工作台的左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之用于生产电视机前框的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位于所述注射箱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之用于生产电视机前框的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一端设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为空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之用于生产电视机前框的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的下方设有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与所述漏斗相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之用于生产电视机前框的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箱的下方设有第二导管。
【文档编号】B29C45/17GK204076636SQ201420553636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5日
【发明者】任富疆, 杜国辉 申请人:天津联欣盈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