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调控内径的吹膜稳泡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463663阅读:1309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调控内径的吹膜稳泡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全自动调控内径的吹膜稳泡器,包括环形框架,在环形框架上设有多根水平安装的限位辊,各层限位辊从上而下排列,位于同一竖列的各根限位辊安装在同一个活动小支架上;所述每一个活动小支架对应设有径向导杆、斜臂、竖向螺套、竖向丝杆、齿轮,其中各根径向导杆的长向沿环形框架的径向延伸,各活动小支架沿环形框架的周向均匀布置,各活动小支架固定连接在对应径向导杆的內端,各径向导杆可径向滑动地安装在环形框架上;各斜臂的其中一端与对应的径向导杆或活动小支架铰接,另一端与对应的竖向螺套铰接,各竖向丝杆与对应的齿轮同轴固定连接;还设有驱动各齿轮转动的齿轮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好,调节精度高。
【专利说明】全自动调控内径的吹膜稳泡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吹膜机组用稳泡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调控内径的吹膜稳泡器。

【背景技术】
[0002]图1所示,在塑料吹膜机组生产薄膜的过程中,薄膜膜坯经圆形模头6挤出,然后膜坯内部经高压气体吹胀,外部经冷却风定型成厚薄均匀的膜泡8,由于膜泡内外均有流动气体,使膜泡在被牵引夹辊7竖向牵引运行的过程中,膜泡8的稳定性比较难以控制,为此需要采用稳泡器,以便控制膜泡的中心位置不发生偏移或摆动,确保膜泡运行平稳,避免膜泡出现左右摇摆和上蹿下跳的现象。
[0003]稳泡器通常包括环形框架,在环形框架上安装有多根水平安装的限位辊,各根限位辊布置成为若干水平层、若干竖列,,同一竖列的各根限位辊的水平投影位置相同,各层限位辊从上而下排列,而每一层的各根限位辊围成一圈,每一层中的各限位辊沿环形框架的周向基本均匀布置;每一列的限位辊从上而下排列;稳泡器的内径的相当于各限位辊与环形框架中心轴线的径向距离的两倍,稳泡器的内径与膜泡的直径基本相当。在吹膜过程中,各根限位辊位于膜泡切线位置,各限位辊将膜泡包围在中央,籍此使膜泡稳定而不晃动,当膜泡上行时,限位辊受到膜泡的表面摩擦带动而自转。
[0004]由于配方、温度、吹胀压力、挤出厚度等工艺参数需要不断变化调整,会使膜泡的直径发生变化,为此需要相应调节稳泡器的内径。传统的稳泡器采用四连杆机构来调整内径,此机构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四连杆机构的不稳定性,使各根限位辊的整体位置稳定性差,误差较大;2、在调节内径的过程中,各竖列的限位辊动作不易实现协调一致、同步、等幅度;3、调节内径的过程自动化程度不高;4、传统限位辊的材料多采用铝材制作,在高温环境和长时间运行中,铝表面容易导热,进而致使膜泡产生接触痕迹。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及一种全自动调控内径的吹膜稳泡器,它的稳定性好,调节精度高。
[0006]其目的可以按以下方案实现:该全自动调节内径的吹膜稳泡器包括环形框架,在环形框架上设有多根水平安装的限位辊,各根限位辊布置成为若干水平层、若干竖列,同一竖列的各根限位辊的水平投影位置相同;各层限位辊从上而下排列,而同一层中的各根限位辊则沿环形框架的周向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同一竖列的各根限位辊安装在同一个活动小支架上;所述每一个活动小支架对应设有径向导杆、斜臂、竖向螺套、竖向丝杆、齿轮,其中各根径向导杆的长向沿环形框架的径向延伸,各活动小支架沿环形框架的周向均匀布置,各活动小支架固定连接在对应径向导杆的内端,各径向导杆可径向滑动地安装在环形框架上;各斜臂的其中一端与对应的径向导杆或活动小支架铰接,另一端与对应的竖向螺套铰接,各竖向螺套与对应的竖向丝杆形成丝杆副,各竖向丝杆轴向固定而周向活动地安装在环形框架上,各竖向丝杆与对应的齿轮同轴固定连接;还设有驱动各齿轮转动的齿轮驱动机构。
[0007]所述齿轮为同步带轮,所述驱动各齿轮转动的齿轮驱动机构为电机和同步带,电机驱动连接同步带轮;各同步带轮与同步带哨合传动。
[0008]所述限位辊为尼龙空心辊。
[0009]本申请文件中,所谓径向,是指环形框架的径向,也是膜泡的径向。
[001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0011]—、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能带动各限位棍对应的同步带轮同步转动,同步带轮通过丝杆副使各竖向螺套同步竖向移动,进而通过各斜臂带动相应的径向导杆和活动小支架同步径向移动,使所有限位辊与环形框架中心之间的径向距离发生同步、等量的改变,因此可方便地调节膜泡器的内径。
[0012]二、本实用新型的斜臂、径向导轨、环形框架上的丝杆副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运动体系,而限位辊通过活动小支架与径向导轨固定为一体,因此每一竖列的限位辊属静定状态,整体稳定性好,有利于使膜泡稳定;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丝杆副进行调节,而丝杆副的精度高,有利于使膜泡各向均匀。
[0013]三、本实用新型采用尼龙空心限位辊作为限位辊,克服了以往金属限位辊易热使泡膜出现接触痕迹的缺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膜泡挤出后运行过程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及第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0016]图3是图2中的稳泡器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图3中的稳泡器缩小内径后的状态示意图。
[0018]图5是图3中的稳泡器的水平投影示意图。
[0019]图6是图4中的稳泡器的水平投影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图2、图4、图6所示,该全自动调节内径的吹膜稳泡器包括环形框架,环形框架的主要构件包括有上圆环圈11、下圆环圈12、多根竖向连接柱13,各根竖向连接柱13固定连接在上圆环圈11和下圆环圈12之间。在环形框架上设有多根水平安装的限位辊2,所述限位辊2为尼龙空心辊。各根限位辊2布置成为上中下三个水平层、十六个竖列,同一竖列的各根限位辊的水平投影位置相同,十六列限位辊2沿环形框架的周向布置,十六列限位辊分为八组,每一组中有两列相邻的限位辊,每一组中各根限位辊2安装在同一个活动小支架3上(意味着同一竖列的各根限位辊安装在同一个活动小支架3上);共有八个活动小支架3,各活动小支架3沿环形框架的周向均匀布置,所述每一个活动小支架3对应设有径向导杆41、斜臂42、竖向螺套43、竖向丝杆44、同步带轮5,其中各根径向导杆41的长向沿环形框架的径向延伸,各活动小支架3固定连接在对应径向导杆41的内端,各径向导杆41可径向滑动地安装在环形框架的竖向连接柱13上;各斜臂42的其中一端与对应的活动小支架3铰接,各斜臂42的另一端与对应的竖向螺套43铰接,各竖向螺套43与对应的竖向丝杆44形成丝杆副,各竖向丝杆44轴向固定而周向活动地安装在环形框架上,各竖向丝杆44与对应的同步带轮5同轴固定连接。还设有电机53和一条同步带52,各同步带轮5与同步带52啮合传动;电机53驱动连接其中一个同步带轮5。
[0021]上述实施例工作过程及原理如下:
[0022]在膜泡8挤出过程中,如果需要调节缩小稳泡器的内径,可以启动电机53,电机53驱动其中一个同步带轮5转动,该同步带轮5通过同步带52驱动各同步带轮5同步转动,各同步带轮5通过对应的丝杆副使各竖向螺套43同步竖向向下移动,各竖向螺套43通过对应斜臂42带动各径向导杆41、动小支架3同步向内(即朝向环形框架中心的方向)径向移动,于是所有限位辊2同步向内径向移动,移动后的稳泡器内径就缩小,如图4、图6所
/Jn ο
[0023]当需要调节扩大稳泡器的内径时,可以启动电机53反向转动,上述各部件反向动作,于是所有限位辊2同步向外(即远离环形框架中心的方向)径向移动,移动后的稳泡器内径就缩小,如图3、图5所示。
[0024]上述实施例中,由于各活动小支架3固定连接在对应径向导杆41的内端,活动小支架与对应的径向导杆41可以看成为一体,因此,各斜臂42的其中一端可以改为直接与对应的径向导杆41铰接,而不直接与活动小支架3铰接。
【权利要求】
1.一种全自动调控内径的吹膜稳泡器,包括环形框架,在环形框架上设有多根水平安装的限位辊,各根限位辊布置成为若干水平层、若干竖列,同一竖列的各根限位辊的水平投影位置相同;各层限位辊从上而下排列,而同一层中的各根限位辊则沿环形框架的周向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同一竖列的各根限位辊安装在同一个活动小支架上;所述每一个活动小支架对应设有径向导杆、斜臂、竖向螺套、竖向丝杆、齿轮,其中各根径向导杆的长向沿环形框架的径向延伸,各活动小支架沿环形框架的周向均匀布置,各活动小支架固定连接在对应径向导杆的内端,各径向导杆可径向滑动地安装在环形框架上;各斜臂的其中一端与对应的径向导杆或活动小支架铰接,另一端与对应的竖向螺套铰接,各竖向螺套与对应的竖向丝杆形成丝杆副,各竖向丝杆轴向固定而周向活动地安装在环形框架上,各竖向丝杆与对应的齿轮同轴固定连接;还设有驱动各齿轮转动的齿轮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调控内径的吹膜稳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为同步带轮,所述驱动各齿轮转动的齿轮驱动机构为电机和同步带,各同步带轮与同步带啮合传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调控内径的吹膜稳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辊为尼龙空心辊。
【文档编号】B29C47/08GK204263494SQ201420647668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3日
【发明者】方汉卫 申请人:汕头市雅塑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