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两次抽芯滑块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3346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型两次抽芯滑块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型两次抽芯滑块机构。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结构设计中,形状细长比较特殊的塑料制品从模具成型件上脱出一般比较困难,需要专门设计特殊的脱模机构设计来完成,脱模机构的设计,影响到模具的整体结构布局,浇注系统、冷却系统的方式选用。圆珠笔笔杆产品是这些类型塑料制品的典型代表,笔杆内部空心管长而细小,需要采用特殊的脱模机构来实现脱模;而外壁则通常在其下端设计有细牙螺纹而需要外螺纹脱模。此类异型塑件注塑模具设计最大的难点是浇注系统的开设和脱模机构的设计,以及为保证模具及脱模机构顺利工作的控制组件的设计。目前,针对细长类制品形状比较特殊的产品的模具结构及脱模机构创新设计,相关的报道还比较少,因而,有必要多开展这方面的设计研究。以上抽芯机构的设计,都为针产品的同向性抽芯的具体需要而设计,对于抽芯机构上同一机构上多向多重抽芯的需要,则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进,机构设计新颖,使用便利,工作稳定,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型两次抽芯滑块机构,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工作稳定,安全可靠,使用便利。

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一种复合型两次抽芯滑块机构,包括上型腔镶件、X1滑块中间滑块、T1特征型芯、S1滑块体、前模弯销先抽芯机构、后模两向两次滑块抽芯机构、成型件抽芯运动方向、X1滑块导柱压板、X1滑块导柱、X1滑块楔紧块、T9特征滑块、T6特征型芯、限位导向销、X1滑块中间滑块、T7特征型芯、X1滑块主体滑块、锁紧块螺钉、下滑块限位螺钉、耐磨板、下滑块限位弹珠、运动控制点。

所述模具在PL2处分型面打开时,流道板将拉动安装于其上的T2型芯直接从产品上拔出,完成T2特征的脱模。

所述复合型两次抽芯滑块主要完成T6、T7、T8、T9特征的抽芯脱模,其基本结构采用half式滑块机构,其组成包括结构相同的X1、X2两个对称滑块机构。

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复合型两次抽芯滑块机构,针对针对产品脱模难的问题,采用了弯销驱动式滑块先抽芯机构、模板驱动型针先抽芯机构、复合型两次抽芯滑块机构、型芯推管联合顶出机构等脱模机构来实现传感器载体产品的完全脱模,针对产品局部区域的特征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需抽芯的要求,设计了复合型两次抽芯滑块机构,该机构的创新之处在于在其主体滑块的基础上附加两个隧道式滑块,使得机构能实现三重滑块联动分层分次依次完成竖直方向、水平方向的抽芯动作,为侧抽芯滑块机构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模具结构新颖,各机构结构简单实用,为同类模具设计提供了有益参考。

附图说明

图1 抽芯机构运动示意图;

图2 X1滑块体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模具在PL2处分型面打开时,流道板将拉动安装于其上的T2型芯直接从产品上拔出,完成T2特征的脱模。复合型两次抽芯滑块主要完成T6、T7、T8、T9特征的抽芯脱模,其基本结构采用half式滑块机构,其组成包括结构相同的X1、X2两个对称滑块机构。以X1机构设计为例,其设计具体情况如下:

如图2所示,其基本构成件包括锁紧块螺钉53、锁紧块10、下滑块限位螺钉54、耐磨板55、下滑块限位弹珠56、限位导向销13、X1滑块主体滑块16、X1滑块中间滑块14、T9特征滑块11、X1滑块导柱9。

X1滑块主体滑块16、X1滑块中间滑块14、T9特征滑块11组成复合式隧道滑块机构,X1滑块中间滑块14通过水平式T型槽与X1滑块主体滑块16配合,T9特征滑块11通过倾斜式T型槽与X1滑块中间滑块14配合,X1滑块主体滑块16、X1滑块中间滑块14、T9特征滑块11滑块头头部构成产品侧抽型成型面;X1滑块主体滑块16限位导向销13过盈安装于X1滑块主体滑块16,并穿过X1滑块中间滑块14中间空心部位,限位导向销13与T9特征滑块11为小间隙滑动配合;X1滑块主体滑块16锁紧块10锁紧斜面分三段分别对X1滑块主体滑块16、X1滑块中间滑块14、T9特征滑块11进行锁紧;X1滑块主体滑块16的抽芯滑动行程由下滑块限位螺钉54、下滑块限位弹珠56进行控制;辅助的模具零件包括型腔固定板7、中间型腔镶件6、动模板26、下模滑块垫板17。

进一步,为便于说明机构的运动控制情况,设置了一些运动参考点位以辅助说明。图2中K所指示位置为产品的垂直抽芯位,a、b、c、d、e、f表示锁紧块10上的控制点,a-b段控制T9特征滑块11的压紧,c-d段控制X1滑块中间滑块14的压紧,e-f段控制X1滑块主体滑块16的压紧,其余各分段为辅助分段;g、m、r表示X1滑块导柱9上的控制点,h为X1滑块主体滑块16斜导柱孔内控制点,m、n为X1滑块中间滑块14斜导柱孔内控制点,s为T9特征滑块11导柱孔内控制点,t、p为限位导向销13上控制点,o为X1滑块主体滑块16上的限位孔位置,q为下滑块限位弹珠56在下模滑块垫板17上的安装位置。实际工作时,其运动运行过程可分为几个步骤:

实际工作时,其运动工作原理如下:

1)第一次抽芯 模具打开后,型腔打开,型腔固定板7、下模滑块垫板17分离,中间型腔镶件6、动模板26分离,锁紧块螺钉53、锁紧块10、X1滑块导柱9留于型腔固定板7一侧,锁紧块10上的控制点a、b、c、d、e、f迅速与所对应的滑块体分离;下滑块限位螺钉54、耐磨板55、下滑块限位弹珠56、限位导向销13、X1滑块主体滑块16、X1滑块中间滑块14、T9特征滑块11跟随动模一起运动,此时,X1滑块中间滑块14斜导柱孔内控制点n点首先与X1滑块导柱9上的控制点r点接触,在X1滑块导柱9的挤压下,X1滑块中间滑块14沿X1滑块主体滑块16上的T型槽做向左移动;同时,X1滑块主体滑块16与X1滑块导柱9无接触,保持不动;由于X1滑块中间滑块14与T9特征滑块11之间为斜度T型槽联结配合,X1滑块中间滑块14的运动将拉动T9特征滑块11的运动,但是,由于受到限位导向销13的限制,T9特征滑块11只能沿限位导向销13做垂直方向的运动;其运动趋势为T9特征滑块11导柱孔内控制点s点从限位导向销13上控制点t点向p点方向运动,X1滑块中间滑块14则完成其头部的侧抽芯脱模。

2)第二次抽芯 当X1滑块中间滑块14斜导柱孔内控制点由n点相对移动变为m点与r点接触后,X1滑块主体滑块16斜导柱孔内控制点h点开始与X1滑块导柱9上的控制点g点接触,此时,T9特征滑块11导柱孔内控制点s点已经从限位导向销13上控制点t点运动到p点,T9特征滑块11完成K处产品垂直抽芯位的抽芯脱模;随后,随着下模滑块垫板17的继续运动,X1滑块导柱9将带动X1滑块主体滑块16、X1滑块中间滑块14、T9特征滑块11一起向左运动,直到X1滑块主体滑块16上的限位孔o点运动到下滑块限位弹珠56所在的q点位置,从而,完成整个复合式隧道滑块的侧抽芯动作。

3)复位 复位时,过程相反,X1滑块导柱9先将X1滑块中间滑块14压回,在限位导向销13的作用下,T9特征滑块11则同步复位,而后X1滑块导柱9将X1滑块主体滑块16一起压回,最后由锁紧块10保证X1滑块主体滑块16、X1滑块中间滑块14、T9特征滑块11的完全复位,整个模具闭合,等待下一个注塑循环开始。

本发明克服了产品脱模难的问题,采用了弯销驱动式滑块先抽芯机构、模板驱动型针先抽芯机构、复合型两次抽芯滑块机构、型芯推管联合顶出机构等脱模机构来实现传感器载体产品的完全脱模。针对产品局部区域的特征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需抽芯的要求,设计了复合型两次抽芯滑块机构,该机构的创新之处在于在其主体滑块的基础上附加两个隧道式滑块,使得机构能实现三重滑块联动分层分次依次完成竖直方向、水平方向的抽芯动作,为侧抽芯滑块机构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模具结构新颖,各机构结构简单实用,为同类模具设计提供了有益参考。能自动化生产,有效降低同类制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