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水器底壳加工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3917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水器底壳加工模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热水器底壳加工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随着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塑料制品在航空、航天、电子、机械、船舶和汽车等工业部门的推广应用,注塑模具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传统注塑模具由动模和定模两部分组成,动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移动模板上,定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固上模板上。在注射成型时动模与定模闭合构成浇注系统和型腔,开模时动模和定模分离以便取出塑料制品。

现有技术中热水器底壳的加工通常采用冲压模具加工,采用这种结构的模具通常在加工后还需要切料等工序完成产品的制造,加工效率低,且不适合塑料外壳的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简单,工艺复杂,加工效率高的热水器底壳模具。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热水器底壳加工模具,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

所述定模包括上模板、凸模,所述动模包括下模板、连接柱、顶出板、顶针板、凹模、凹模固定板。

上模板上设置有浇口,注塑机的注塑口与所述浇口相接触,上模板固定在注塑机的定模板上。

上模板上均匀分布有导柱安装孔,所述导柱安装孔内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一端连接在上模板上,导柱的另一端与动模相连接。

上模板与凸模连接,所述凸模上设置有与浇口相对应的注塑通道,所述凸模的下表面与热水器底壳的下表面的形状相对应。

上模板上均匀设置有斜导柱。

下模板固定在注塑机的动模板上,下模板的上表面与顶出板的下表面呈接触和分离状态,顶出板连接到注塑机的顶出装置,顶出板的两侧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下模板相连接,连接柱的另一端与凹模相连接,凹模固定板与凹模相连接。

顶出板上连接有顶针板,顶针板上设置有多个顶针,顶针用于在分模时顶出注塑件。

凹模固定板上设置有阶梯槽,所述阶梯槽上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与上模板上设置的对滑块做导向作用的斜导柱相配合。

所述凸模、凹模固定板、凹模密封形成注塑空间。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热水器底壳模具,由于滑块与斜导柱相配合,动模在注塑机的合模机构作用下运动,使滑块沿这阶梯槽来回滑动,在合模过程中,滑块向注塑空间方向运动,与凹模固定板、凹模、凸模形成注塑空间;在分模过程中,滑块向远离注塑空间方向运动,便于注塑完成后的注塑件的脱模。

模具的上模板、凹模靠近注塑件的位置处设置有水路能够降低注塑件的温度,防止温度过高烧坏注塑件。

顶出板与顶出机构连接,顶出板带动顶针板向靠近注塑空间方向运动,顶针板上设置的顶针能够快速的实现注塑件的脱模,不需要人工拿取加工件,提高了工作效率。

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另外,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所有组合都被视为本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

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实用新型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

附图说明

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热水器底壳模具的剖视图。

图2是热水器底壳模具的定模结构示意图。

图3是热水器底壳模具的动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必定意在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一种来实施,这是因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热水器底壳加工模具,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

所述定模包括上模板1、凸模2,所述动模包括下模板9、连接柱、顶出板8、顶针板7、凹模4、凹模固定板。

上模板1上设置有浇口10,注塑机的注塑口与所述浇口10相接触,上模板1固定在注塑机的定模板上。

上模板1上均匀分布有导柱安装孔,所述导柱安装孔内设置有导柱13,所述导柱13一端连接在上模板1上,导柱13的另一端与动模相连接。

上模板1与凸模2连接,所述凸模2上设置有与浇口相对应的注塑通道,所述凸模2的下表面与热水器底壳的下表面形状相对应。

上模板1上均匀设置有斜导柱12。

下模板9固定在注塑机的动模板上,下模板9的上表面与顶出板8的下表面呈接触和分离状态,顶出板8连接到注塑机的顶出装置,顶出板8的两侧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14的一端与下模板9相连接,连接柱14的另一端与凹模4相连接,凹模固定板15与凹模4相连接。

顶出板8上连接有顶针板7,顶针板7上设置有多个顶针6,顶针6用于在注塑完成后顶出注塑件。

凹模固定板15上设置有阶梯槽,所述阶梯槽上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滑块3,所述滑块3与上模板1上设置的对滑块做导向作用的斜导柱12相配合。

所述凸模2、凹模固定板15、凹模4密封形成注塑空间。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导柱13的另一端贯穿凹模固定板15与凹模4相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浇口10内设置有浇口套。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上模板1贴近注塑件的位置处设置有冷却水路11。

作为优选的,所述凹模4贴近注塑件的位置处设置有冷却水路。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凹模4与顶出板8之间均匀分布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用于连接凹模4、顶针板7和顶出板8。

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连接杆上套接有弹簧。

结合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的热水器底壳模具,其连接方式如下:

凸模2与上模板1通过螺栓连接。

凹模固定板15与凹模4通过螺栓连接。

顶出板8与顶针板7通过螺栓连接。

连接柱14与下模板9通过螺栓连接。

连接柱14与凹模4通过螺栓连接。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内胆注塑模具的合模运动如下:

所述上模板1上设置的浇口10与注塑机的注塑口连接,动模与合模机构连接,合模机构将动模向靠近定模方向移动,由于斜导柱12与滑块3相配合,使滑块3向靠近注塑空间方向移动,当上模板1与凹模固定板15贴合时,合模结束,注塑机注塑口向浇口内挤入塑料。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内胆注塑模具的分模运动如下:

注塑完成后,合模机构带动动模使之向远离定模方向移动,由于斜导柱12与滑块3配合,使滑块3向远离注塑空间方向移动,当上模板1与凹模固定板15相分离时,顶出机构推动顶出板9,顶针板7上设置有顶针6,顶针6推动注塑完成的热水器底壳,完成脱模。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