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相吸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3327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吸料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相吸料机。



背景技术:

吸料机广泛使用在注塑机、挤出机等设备的原料输送行业中,具有安装方便、使用操作简单、长距离输送能力强,生产稳定,可靠的操作运行,实现完全自动化生产的辅助设备。

吸料机可分为直接式吸料机以及分体式吸料机两种,单体式吸料机采用碳刷式马达。如果马达损坏可以进行更换。而分体式吸料机采用独立式马达,可以搭配多台吸料机同时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针对性强,能够迅速的将塑料颗粒输送至成型机料斗或储料筒,正确的原料运输,能够确保成型机的连续运行,减少原料的浪费,减少人工的投入,确保工作场所清洁安全,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智能控制器,保证用户实时了解吸料机工况,操作简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适于推广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单相吸料机,包括:吸料管,比例阀,搅拌叶,搅拌杆,止动螺母,过滤网,气泵,把手,机头,电机,机体,感应限位,电机编码器,控制盒,PLC,信号线,气泵编码器,所述吸料管设置在所述机体的一侧,并与所述气泵连接,所述气泵设置在所述机头内部,所述机头的顶部设置有所述把手,所述机头内部安装有所述电机,所述电机连接有所述搅拌杆,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所述过滤网,所述控制盒设置在所述机体的右侧,且所述控制盒设置有显示屏,所述PLC、所述电机编码器和所述气泵编码器设置在所述控制盒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单相吸料机,包括:吸料管,比例阀,搅拌叶,搅拌杆,止动螺母,过滤网,气泵,把手,机头,电机,机体,感应限位,电机编码器,控制盒,PLC,信号线,气泵编码器,所述吸料管设置在所述机体的一侧,并与所述气泵连接,所述吸料管设置有所述比例阀,所述比例阀与所述PLC连接,通过控制所述比例阀的通断,能够实现装置按比例添加原料的目的,所述气泵设置在所述机头内部,所述机头的顶部设置有所述把手,所述机头内部安装有所述电机,所述电机连接有所述搅拌杆,所述搅拌叶设置在所述搅拌杆上,且所述搅拌杆的底部设置有所述止动螺母,所述搅拌杆设置有双螺纹槽,所述搅拌叶能够沿槽进行直线旋转往复运动,实现对物料的多向混合,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所述过滤网,所述控制盒设置在所述机体的右侧,且所述控制盒设置有显示屏,所述PLC、所述电机编码器和所述气泵编码器设置在所述控制盒内部,所述PLC通过所述信号线分别与所述气泵编码器和所述电机编码器连接,所述PLC能够通过所述气泵编码器和所述电机编码器控制所述气泵和所述电机的工作状态,所述机体内壁安装有所述感应限位,所述感应限位与所述PLC连接,当所述感应限位动作时,即所述感应限位感应到对面铁壁时,此时装置缺料,所述PLC发出报警,反之,则装置不缺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料管设置有所述比例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吸料管设置有所述比例阀,所述比例阀与所述PLC连接,通过控制所述比例阀的通断,能够实现装置按比例添加原料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体内壁安装有所述感应限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机体内壁安装有所述感应限位,所述感应限位与所述PLC连接,当所述感应限位动作时,即所述感应限位感应到对面铁壁时,此时装置缺料,所述PLC发出报警,反之,则装置不缺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叶设置在所述搅拌杆上,且所述搅拌杆的底部设置有所述止动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搅拌叶设置在所述搅拌杆上,且所述搅拌杆的底部设置有所述止动螺母,所述搅拌杆设置有双螺纹槽,所述搅拌叶能够沿槽进行直线旋转往复运动,实现对物料的多向混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PLC通过所述信号线分别与所述气泵编码器和所述电机编码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PLC通过所述信号线分别与所述气泵编码器和所述电机编码器连接,所述PLC能够通过所述气泵编码器和所述电机编码器控制所述气泵和所述电机的工作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单相吸料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吸料管设置有比例阀,比例阀与PLC连接,通过控制比例阀的通断,能够实现装置按比例添加原料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机体内壁安装有感应限位,感应限位与PLC连接,当感应限位动作时,即感应限位感应到对面铁壁时,此时装置缺料,PLC发出报警,反之,则装置不缺料。

(3)本实用新型搅拌叶设置在搅拌杆上,且搅拌杆的底部设置有止动螺母,搅拌杆设置有双螺纹槽,搅拌叶能够沿槽进行直线旋转往复运动,实现对物料的多向混合。

(4)本实用新型PLC通过信号线分别与气泵编码器和电机编码器连接,PLC能够通过气泵编码器和电机编码器控制气泵和电机的工作状态。

(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

1—吸料管,2—比例阀,3—搅拌叶,4—搅拌杆,5—止动螺母,6—过滤网,7—气泵,8—把手,9—机头,10—电机,11—机体,12—感应限位,13—电机编码器,14—控制盒,15—PLC,16—信号线,17—气泵编码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单相吸料机,包括:吸料管1,比例阀2,搅拌叶3,搅拌杆4,止动螺母5,过滤网6,气泵7,把手8,机头9,电机10,机体11,感应限位12,电机编码器13,控制盒14,PLC15,信号线16,气泵编码器17,吸料管1设置在机体11的一侧,并与气泵7连接,气泵7设置在机头9内部,机头9的顶部设置有把手8,机头9内部安装有电机10,电机10连接有搅拌杆4,机体11内部设置有过滤网6,控制盒14设置在机体11的右侧,且控制盒14设置有显示屏,PLC15、电机编码器13和气泵编码器17设置在控制盒14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单相吸料机,包括:吸料管1,比例阀2,搅拌叶3,搅拌杆4,止动螺母5,过滤网6,气泵7,把手8,机头9,电机10,机体11,感应限位12,电机编码器13,控制盒14,PLC15,信号线16,气泵编码器17,吸料管1设置在机体11的一侧,并与气泵7连接,吸料管1设置有比例阀2,比例阀2与PLC15连接,通过控制比例阀2的通断,能够实现装置按比例添加原料的目的,气泵7设置在机头9内部,机头9的顶部设置有把手8,机头9内部安装有电机10,电机10连接有搅拌杆4,搅拌叶3设置在搅拌杆4上,且搅拌杆4的底部设置有止动螺母5,搅拌杆4设置有双螺纹槽,搅拌叶3能够沿槽进行直线旋转往复运动,实现对物料的多向混合,机体11内部设置有过滤网6,控制盒14设置在机体11的右侧,且控制盒14设置有显示屏,PLC15、电机编码器13和气泵编码器17设置在控制盒14内部,PLC15通过信号线16分别与气泵编码器17和电机编码器13连接,PLC15能够通过气泵编码器17和电机编码器13控制气泵7和电机10的工作状态,机体11内壁安装有感应限位12,感应限位12与PLC15连接,当感应限位12动作时,即感应限位12感应到对面铁壁时,此时装置缺料,PLC15发出报警,反之,则装置不缺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吸料管1设置有比例阀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料管1设置有比例阀2,比例阀2与PLC15连接,通过控制比例阀2的通断,能够实现装置按比例添加原料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机体11内壁安装有感应限位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体11内壁安装有感应限位12,感应限位12与PLC15连接,当感应限位12动作时,即感应限位12感应到对面铁壁时,此时装置缺料,PLC15发出报警,反之,则装置不缺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搅拌叶3设置在搅拌杆4上,且搅拌杆4的底部设置有止动螺母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叶3设置在搅拌杆4上,且搅拌杆4的底部设置有止动螺母5,搅拌杆4设置有双螺纹槽,搅拌叶3能够沿槽进行直线旋转往复运动,实现对物料的多向混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PLC15通过信号线16分别与气泵编码器17和电机编码器13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LC15通过信号线16分别与气泵编码器17和电机编码器13连接,PLC15能够通过气泵编码器17和电机编码器13控制气泵7和电机10的工作状态。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