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脂生产用闪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4633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树脂生产用闪蒸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树脂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树脂生产用闪蒸器。



背景技术:

闪蒸器,又称闪蒸干燥机,是集干燥、粉碎、筛分于一体的新型连续式干燥设备,与其他干燥设备相比,具有可连续操作,结构紧凑,操作方便,故障少,维修费用低等优点。现有的闪蒸干燥机一般包括闪蒸干燥筒、打散装置、传动装置、入风口、进料口、分级器和出料口等部分。热风从干燥筒体底部的环形缝隙进入干燥室内,物料经打散装置打散破碎后与热风充分接触,完成传热、传质过程,携带物料的热风经分级器过滤后离开干燥筒,进入袋式除尘器等分离设备进行气固分离,从而得到干燥的物料。

然而,传统的树脂生产用闪蒸器在对树脂进行闪蒸干燥时,由于部分种类的树脂硬度较大,在闪蒸器中的干燥筒内进行破碎时,容易在干燥筒的底部残留少量未完全粉碎的树脂颗粒,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得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定时清理和维护,同时频繁的停机维护,还极大的影响了树脂生产的效率;目前,现有技术中有在干燥筒底部设置刮料叶片来将沉降的树脂颗粒刮起重新破碎的闪蒸器,但质地较硬的树脂颗粒被搅拌叶片撞击破碎的效果不明显,这些颗粒如果长期积聚在干燥筒内,不仅加大了干燥筒的负荷,造成设备的严重损耗,而且撞击长生的噪音,极大的影响了生产员工的健康。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树脂生产用闪蒸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树脂生产用闪蒸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树脂生产用闪蒸器,包括干燥筒、螺旋加料器、空气分配器、加热器、送风机、搅拌器和分级器,所述干燥筒的上端一侧连接有排风管,所述空气分配器的进风端通过加热器与送风机连接,且所述空气分配器的出风端与干燥筒连通,所述干燥筒的下侧设有基座,所述搅拌器包括驱动电机、搅拌轴以及连接在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所述驱动电机与搅拌轴之间连接有棱柱,所述棱柱上套有与其截面形状匹配的环形件,所述棱柱上还套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与环形件顶面相抵,且弹簧的上端与搅拌轴底面相抵,所述环形件两侧对称设有连杆,且连杆远离环形件的一端连接研磨机构。

优选的,所述研磨机构包括一根水平连接在连杆上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转动连接有若干个与其转动连接的研磨轮。

优选的,所述研磨轮的宽度2-2.5cm,且相邻的两个研磨轮之间预留有1-2mm的间隙。

优选的,所述干燥筒外壳的底部向上呈圆台状凸起。

优选的,所述圆台状凸起的底部直径小于干燥筒外壳的内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闪蒸器中干燥筒内的底部设置研磨机构,即使搅拌器未能完全将树脂颗粒破碎,研磨机构依然可以对其进行二次破碎和研磨,同时借助旋转风场的作用,重新将碾碎的树脂粉末进行闪蒸干燥,避免频繁的对干燥筒底部进行清理,有效的提高了树脂闪蒸干燥的效率;此外,将干燥筒底部设置成向上凸起的圆台形,有效解决了树脂颗粒向干燥筒中部聚集的现象,提高了树脂二次粉碎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树脂生产用闪蒸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2中的B-B向剖视图;

图4为图2中的C-C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树脂生产用闪蒸器中研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干燥筒、2螺旋加料器、3空气分配器、4加热器、5送风机、6搅拌器、7分级器、8排风管、9基座、10驱动电机、11搅拌轴、12棱柱、13环形件、14弹簧、15研磨机构、16固定轴、17研磨轮、18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5,一种树脂生产用闪蒸器,包括干燥筒1、螺旋加料器2、空气分配器3、加热器4、送风机5、搅拌器6和分级器7,干燥筒1的上端一侧连接有排风管8,空气分配器3的进风端通过加热器4与送风机5连接,且空气分配器3的出风端与干燥筒1连通,具体的,由加热器4加热后的热空气沿切线进入干燥筒1的底部,在搅拌器6带动下形成强有力的旋转风场,树脂物料由螺旋加料器2进入干燥筒1内,在高速旋转的搅拌器6的强烈作用下,树脂受撞击、磨擦及剪切力的作用下得到分散,块状物料迅速粉碎,与热空气充分接触、受热、干燥。

干燥筒1的下侧设有基座9,搅拌器6包括驱动电机10、搅拌轴11以及连接在搅拌轴11上的搅拌叶片,驱动电机10与搅拌轴11之间连接有棱柱12,在本实施例中,棱柱12为四棱柱,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设置成三棱柱、五棱柱、六棱柱等,且需要说明的是,棱柱的外切圆直径小于搅拌轴11的直径,棱柱12上套有与其截面形状匹配的环形件13,以保证环形件13可沿棱柱12上下滑动,同时避免其围绕棱柱12转动,棱柱12上还套有弹簧14,弹簧14的下端与环形件13顶面相抵,且弹簧14的上端与搅拌轴11底面相抵,搅拌轴11带动环形件13转动时,弹簧14始终对环形件13施加竖直向下的力。

环形件13两侧对称设有连杆18,连杆18的数目至少为2个,且连杆18远离环形件13的一端连接研磨机构15,研磨机构15用于将沉降在干燥筒1底部较大的树脂颗粒碾碎,且碾碎后的树脂粉末在旋转风场的作用下上升,继续进行闪蒸干燥;具体的,研磨机构15包括一根水平连接在连杆18上的固定轴16,固定轴16上转动连接有若干个与其转动连接的研磨轮17,研磨轮17的优选为宽度2cm,且相邻的两个研磨轮17之间预留有1.5mm的间隙,研磨轮17在干燥筒1底部做圆周运动过程中,遇到沉降的树脂颗粒,通过弹簧14对研磨轮17所施加的向下的力,足以将树脂颗粒迅速的破碎,同时保证研磨轮可得到弹簧14向上的缓冲,降低了研磨机构15的损耗。

干燥筒1外壳的底部向上呈圆台状凸起,圆台状凸起的底部直径小于干燥筒1外壳的内径,凸起的底面结构,可使得沉降的树脂颗粒集中到干燥筒1的底部边缘处,继而进行集中研磨,不仅可以减少研磨轮17设置的数目,同时可以避免树脂颗粒在旋转风场作用下向干燥筒1的底面中部聚集,影响研磨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