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3D打印机喷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2676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冷3D打印机喷头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水冷3D打印机喷头。



背景技术:

在3D打印机领域,当挤出设备根据打印需要挤出打印材料后,需要对打印材料进行快速冷却,使其尽快固定形状,满足打印的需求。现有的3D打印机进行打印时一般都采用风扇冷却装置冷却喷头,又称空冷。使用空冷打印机不仅使用时风扇产生的噪音很大,会使得打印设备产生振动,容易对电机和电路板造成损害,对电机和电路板性能要求高,增加了打印机制造成本,同时冷却效果也欠佳,使得打印过程中喷头容易堵塞,造成喷头稳定性下降,造成出来的模型精确度低,其表面比较粗糙。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冷3D打印机喷头,在喷头内部设置水冷管道,大大提高其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冷3D打印机喷头,包括喷头,冷却管,密封螺丝,上冷却管进水接口,下冷却管进水接口,进料管接头,加热部,喉管,测温传感器,测温传感器安装螺丝,加热管,加热管顶紧螺丝;

所述喷头为长方形金属块;所述喷头内部设有两层环型的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分为上冷却管和下冷却管;所述喷头的左侧面和前侧面挖设有从上冷却管和下冷却管延伸贯通而出的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于左侧面与前侧面各分布有四处;上冷却管和下冷却管间设有连通冷却管将其上下连通,所述喷头底部挖设有连通冷却管延伸贯通而出的第二穿孔;所述密封螺丝分别设于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中;所述前侧面分别设有连接上冷却管和下冷却管的上冷却管进水接口和下冷却管进水接口;所述进料管接头贯通于所述喷头;所述上冷却管进水接口和下冷却管出水接口设有导水管与其相连,所述导水管材质为硅胶。

所述加热部设于所述进料管下方;所述加热管设于加热部内,所述加热管顶紧螺丝于加热部外垂直设置于所述加热管;所述加热部下方设有喷嘴,所述喉管贯穿加热部,所述喉管上端与所述进料管连接下端与喷嘴连接;所述测温传感器设于喉管旁边的加热部表面,所述测温传感器安装螺丝固定所述测温传感器安装螺丝。

所述进料管接头,加热部,喉管,加热管,喷嘴数量为2个。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水冷3D打印机喷头利用其水冷结构使其散热效果大大提高,使打印材料更加广泛,挤出材料更加稳定均匀;所述水冷3D打印机喷头设有测温传感器,所添加的测温传感器能实时监测其加热温度,保证其挤出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水冷3D打印机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水冷3D打印机喷头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水冷3D打印机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水冷3D打印机喷头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4所示,一种水冷3D打印机喷头,包括喷头1,冷却管2,密封螺丝3,上冷却管进水接口4,下冷却管进水接口5,进料管接头10,加热部6,喉管7,测温传感器8,测温传感器安装螺丝81,加热管9,加热管顶紧螺丝91;

所述喷头1为长方形金属块;所述喷头1内部设有两层环型的冷却管2,所述冷却管2分为上冷却管21和下冷却管22;所述喷头1的左侧面和前侧面挖设有从上冷却管21和下冷却管22延伸贯通而出的第一穿孔23,所述第一穿孔23于左侧面与前侧面各分布有四处;上冷却管21和下冷却管22间设有连通冷却管25将其上下连接,所述喷头1底部挖设有连通冷却管25延伸贯通而出的第二穿孔24;所述密封螺丝3分别设于第一穿孔23和第二穿孔24中;所述前侧面分别设有连接上冷却管21和下冷却管22的上冷却管进水接口4和下冷却管进水接口5;所述进料管接头贯通于所述喷头1;所述上冷却管进水接口4和下冷却管出水接口5设有导水管与其相连,所述导水管材质为硅胶。应理解,所述上冷却管进水接口4和下冷却管进水接口5为用于冷却的水从上冷却管进水接口4进入经过上冷却管21、连通冷却管25、下冷却管22通过下冷却管出水接口5排出;所述第一穿孔23和第二穿孔24于冷却管2加工时产生,所述密封螺丝3是为了避免冷却管漏水。

所述加热部6设于所述进料管接头10下方;所述加热管9设于加热部6内,所述加热管顶紧螺丝91于加热部6外垂直设置于所述加热管9。应理解,所述加热管9作用为加热材料,所述加热管9为横向插设于加热部6内,加热管顶紧螺丝91用于固定加热管9,避免其掉出。

所述加热部6下方设有喷嘴11,所述喉管7贯穿加热部6,所述喉管7上端与所述进料管接头10连接下端与喷嘴连接;

所述测温传感器8设于喉管7旁边的加热部6表面,所述测温传感器安装螺丝81固定所述测温传感器8。应理解,所述测温传感器8是为了检测材料温度,当检测到材料温度较低时,通过加热管9对材料进行升温;设于喉管7旁边的加热部9表面是为了更为准确的检测其温度。

所述进料管接头10,加热部6,喉管7,加热管9,喷嘴11数量为2个。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