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机新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4139发布日期:2018-06-08 06:05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注塑机的新用途。



背景技术:

画粉是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经常使用的产品,制作比较简单,是由着色料,补强剂及粘合剂等种物质组成,经调配、熔融、压模而制成块状或笔状的产品,生产过程中污染环境,且粉末易吸入人体,存在健康隐患,另外,画粉存在粉质疏松,易破碎的缺点,不耐用;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目前没有注塑机应用于画粉的成型制作,因为在使用生产传统画粉时,由于成型画粉的原料具有很好的润滑性,而注塑机螺杆储料时退回是靠料筒内原料受挤压反方向作用往回退,原料的润滑性导致螺杆易出现打滑的现象,螺杆往回退得很慢,甚至只转不退,因此未出现注塑机应用于画粉的成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内容体现于权利要求书和以下的说明中。

本发明涉及在不含塑性成分的画粉成型中的用途。

本发明是基于普通注塑机的工作原理,结合画粉的成型过程,对此,采用注塑机成型画粉,省却了传统工艺中画粉原料先熔融,拌匀再压至模具中成型的复杂工序,可利用注塑机一次性成型,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提高了效率。

并注塑成型的画粉相比传统的画粉,不会出现粉末脱落染手的现象,并且的画粉质硬,不易破碎,耐用。

所述注塑机包括前模板、后模板、动模板、锁模装置、料筒、注塑部件、进料口及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包括位于料筒中螺杆一侧的射胶油缸,控制螺杆进退,包括活塞两侧的射胶腔及射退腔;液压马达,控制螺杆的旋转;控制阀,控制射胶油缸及马达的运动;射退腔与液压马达的回油路径汇聚共用一个油路,射胶腔的回油路径上具有至少一个选择性阻断、释放及限流的第一调节阀;射退腔与液压马达回油路径汇聚点及共用的油路上设至少一个可选择性阻断、释放及限流的第二调节阀,以将液压马达回油路径中至少一部分液压油被馈入射退腔助推活塞。

该技术方案中,采用液压马达回油路径与射推腔的回油路径汇聚共用一个油路,液压马达回油时,第二调节阀可通过压力、改变通路截面积等方式限制油液的通行,从而使油液经射推腔的回油路径进入射推腔,推动活塞运动,同时,调节第一调节阀,使活塞以一定速度后退,保持螺杆前部的压力保证储料的顺利进行,又避免打滑的现象,螺杆不只依靠储料的压力后退,此结构的设计可辅助螺杆回程,避免打滑现象,且扩大注塑机使用范围,使注塑机可应用于润滑性高的原料的注塑。

所述第二调节阀为流量调节阀。

所述第二调节阀为压力调节阀。

所述第二调节阀具体构造为射推腔与液压马达回油路径汇聚点的管接头,通过管接头尺寸的改变调节油液。

所述第二调节阀为阻尼棒。

所述画粉包括单色画粉。

所述画粉包括多色画粉。

本发明在画粉生产中,包括所有种类不含塑性成分的画粉成型。

另外,在画粉成型过程中,采用注塑机进行成型,参数等的设置可根据不同种类的画粉自行进行调节,简单调试即可。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中采用的注塑机。

图2:实施例中注塑机液压油路系统结构。

图中:1、前模板;2、动模板;3、锁模装置;4、后模板;5、料筒;6、注塑部件;7.螺杆;8、进料口;9、液压系统;10.0、回油路径B;10.1、射胶油缸;10.2、射胶腔;10.3、射推腔;10.4、液压马达;10.5、第一控制阀;10.6、螺杆;10.7、第二控制阀;10.8、第一调节阀;10.9、第二调节阀;A、射推腔回油路径;E、射胶腔回油路径;C、液压马达回油路;D、液压马达进油路;F、油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市面上常用普通注塑机,搭配本公司设计的液压油路系统,注塑机可采用结构如图1所示机型,液压油路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生产时,只需将原料按比例由进料口加入,按照注塑机正常操作即可得到成型画粉,其中各项参数可根据原料比例的不同灵活调整,还可根据不同的模具,成型各种形状的产品。

当然,以上仅是发明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发明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