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油缸抽芯机构后退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8199阅读:26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油缸抽芯机构后退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特别涉及一种防止油缸抽芯机构后退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在注塑模具的设计过程中,由于注塑产品侧壁上有孔位,产品往往不能直接脱出模具,需要采用油缸抽芯机构,模具必须先要进行抽芯动作,把孔位的倒扣抽芯脱模后,模具的前模与后模才能分开。一般情况下抽芯结构是用油缸带动抽芯机构运动,然而因为在注塑时会有较大的注塑压力,注塑压力会传递到抽芯入子的胶位面上,抽芯入子又会把力传递给抽芯斜楔,通常抽芯斜楔是通过一定的抽芯角度,使抽芯入子产生抽芯运动。因为抽芯角度的存在,当注塑压力较大时,压力会通过抽芯角度部分传递到抽芯斜楔的运动方向,抽芯斜楔的运动又带动抽芯入子后退,结果导致产口的孔位不通,有飞边毛刺的缺陷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油缸抽芯机构后退的注塑模具,在抽芯入子复位后,抽芯入子与抽芯斜楔的配合没有角度,抽芯入子不会后退。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油缸抽芯机构后退的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后模、抽芯导向块、抽芯入子、抽芯机构、抽芯斜楔;所述抽芯导向块固定在前模;

所述的抽芯入子安装在前模;

所述抽芯机构为油缸抽芯机构,包括油缸和油缸活塞杆,所述油缸固定在抽芯导向块上,所述油缸活塞杆与所述抽芯斜楔固定;

所述抽芯斜楔在所述抽芯导向块上运动,所述抽芯斜楔上设有一个与运动方向平行的面在合模状态时,只有这个与运动方向平行的面与抽芯入子接触,因为这个与运动方向平行的面与抽芯入子的运动方向垂直,注塑压力不会传递到抽芯斜楔的运动方向;抽芯入子复位后,抽芯入子与抽芯斜楔的配合没有角度,所以抽芯入子不会后退;

所述的抽芯斜楔上还设有一15°斜面,所述15°斜面为与所述运动方向平行的面夹角成15°。

进一步的,上述一种防止油缸抽芯机构后退的注塑模具,所述抽芯导向块通过抽芯固定螺丝与所述前模固定连接。固定结构简单,通过简单的固定结构就可以完成稳固的固定,降低了模具的成本。

进一步的,上述一种防止油缸抽芯机构后退的注塑模具,斜面角度为16°-20°。斜面角度增大1°-5°后,油缸的抽芯行程减小,模具的成本下降;同时较小的抽芯行程还会减小模具尺寸,可以使用较小的注塑机生产,注塑成本进一步下降。

进一步的,上述一种防止油缸抽芯机构后退的注塑模具,所述抽芯斜楔设有T型槽。T型槽可以保证足够多的接触点,保证抽芯机构的整体稳定完成抽芯动作。

进一步的,上述一种防止油缸抽芯机构后退的注塑模具,所述T型槽所在平面和所述的与运动方向平行的面所成的角度α大于15°。

进一步的,上述一种防止油缸抽芯机构后退的注塑模具,所述抽芯斜楔上还设有另一斜面,所述斜面、与运动方向平行的面和15°斜面所在的平面三个面围合成一个三角形块,且所述三角形块与15°斜面接触面的面积要小于15°斜面。当抽芯斜楔后退到一定距离(与运动方向平行的面沿运动方向上的长度),这时抽芯入子与抽芯斜楔的与运动方向平行的面分离,抽芯斜楔的15°斜面与抽芯入子接触,油缸继续带动抽芯斜楔后退时,抽芯入子因为15°斜面的带动后退,完成抽芯运动后,前模与后模分开。

进一步的,上述一种防止油缸抽芯机构后退的注塑模具,所述抽芯入子靠近所述抽芯斜楔的一端开设有与T型槽配合的T型端部。方便抽芯入子和抽芯斜楔的配合,保证运行过程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上述一种防止油缸抽芯机构后退的注塑模具,所述的油缸通过螺钉与所述抽芯导向块固定连接。固定结构简单,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使所述油缸与所述抽芯导向块形成稳固地连接,降低了模具的成本。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止油缸抽芯机构后退的注塑模具,通过在抽芯斜楔上设有一个与运动方向平行的面,在合模状态时,只有这个与运动方向平行的面与抽芯入子接触,因为这个与运动方向平行的面与抽芯入子的运动方向垂直,注塑压力不会传递到抽芯斜楔的运动方向,抽芯入子复位后,抽芯入子与抽芯斜楔的配合没有角度,抽芯入子不会因为较高的注塑压力后退,模具结构简单可靠,产品质量稳定,合格率提高,降低注塑成本;抽芯斜楔上还设有一15°斜面,所述的15°斜面的角度可以加大,斜面角度加大后,减小了油缸的抽芯行程,模具的成本下降,较小的抽芯行程还会减小模具尺寸,可以使用较小的注塑机生产,注塑成本进一步下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抽芯导向块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抽芯斜楔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模具的局部放大图1;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模具的局部放大图2;

图中:1-前模,2-产品,3-后模,4-抽芯导向块,5-抽芯斜楔,51-与运动方向平行的面,52-15°斜面,53-T型槽,54-斜面,6-抽芯入子,61-T型端部,7-抽芯导向块固定螺丝,8-抽芯机构,81-油缸,82-油缸活塞杆,83-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油缸抽芯机构后退的注塑模具,如图1-6所示,包括前模1、后模3、抽芯导向块4、抽芯入子6、抽芯机构8、抽芯斜楔5;所述抽芯导向块4固定在前模;

所述的抽芯入子6安装在前模1;

所述抽芯机构8为油缸抽芯机构,包括油缸81和油缸活塞杆82,所述油缸81固定在抽芯导向块4上,所述油缸活塞杆82与所述抽芯斜楔5固定;

所述抽芯斜楔5在所述抽芯导向块4上运动,所述抽芯斜楔5上设有一个与运动方向(见图2和图6两平行箭头指示的方向)平行的面51,在合模状态时,产品2位于所述前模1和后模3之间,只有这个与运动方向(见图2和图6两平行箭头指示的方向)平行的面51与抽芯入子6接触,因为这个与运动方向(见图2和图6两平行箭头指示的方向)平行的面51与抽芯入子6的运动方向垂直,注塑压力不会传递到抽芯斜楔5的运动方向(见图2和图6两平行箭头指示的方向);抽芯入子6复位后,抽芯入子6与抽芯斜楔5的配合没有角度,所以抽芯入子6不会后退;

所述的抽芯斜楔上还设有一15°斜面52,所述15°斜面52为与所述运动方向(见图2和图6两平行箭头指示的方向)平行的面51夹角成15°(见图5所示)。

如图2所示,所述抽芯导向块4通过抽芯固定螺丝7与所述前模1固定连接。固定结构简单,通过简单的固定结构就可以完成稳固的固定,降低了模具的成本。

如图4-5所示,斜面角度52为16°-20°。斜面角度增大1°-5°后,油缸81的抽芯行程减小,模具的成本下降;同时较小的抽芯行程还会减小模具尺寸,可以使用较小的注塑机生产,注塑成本进一步下降。

如图4所示,所述抽芯斜楔5设有T型槽53。T型槽53可以保证足够多的接触点,保证抽芯机构的整体稳定完成抽芯动作。

如图4所示,所述T型槽53所在平面和所述的与运动方向(见图2和图6两平行箭头指示的方向)平行的面51所成的角度α大于15°。

如图4所示,所述抽芯斜楔5上还设有另一斜面54,所述斜面54、与运动方向(见图2和图6两平行箭头指示的方向)平行的面51和15°斜面52所在的平面三个面围合成一个三角形块,且所述三角形块与15°斜面52接触面的面积要小于15°斜面52。当抽芯斜楔5后退到一定距离(与运动方向平行的面51沿运动方向上的长度),这时抽芯入子6与抽芯斜楔5的与运动方向(见图2和图6两平行箭头指示的方向)平行的面51分离,抽芯斜楔5的15°斜面52与抽芯入子6接触,油缸81继续带动抽芯斜楔5后退时,抽芯入子6因为15°斜面52的带动后退,完成抽芯运动后,前模1与后模3分开。

如图3所示,所述抽芯入子6靠近所述抽芯斜楔5的一端开设有与T型槽53配合的T型端部61。方便抽芯入子6和抽芯斜楔5的配合,保证运行过程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所述的油缸81通过螺钉83与所述抽芯导向块4固定连接。固定结构简单,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使所述油缸与所述抽芯导向块形成稳固地连接,降低了模具的成本。

工作原理:如图6产品的局部放大图2所示,由于产品侧壁上有孔位,模具必须先要进行抽芯动作,运动方向(见图2和图6两平行箭头指示的方向)如图2和6所示,把孔位的倒扣抽芯脱模后,模具的前模1与后模3才能分开。如图5的抽芯斜楔5的局部放大图1所示,抽芯斜楔5上设计一个与运动方向(见图2和图6两平行箭头指示的方向)平行的面51;在合模状态时,只有这个与运动方向(见图2和图6两平行箭头指示的方向)平行的面51与抽芯入子6接触,因为这个与运动方向(见图2和图6两平行箭头指示的方向)平行的面51与抽芯入子6的运动方向(见图2和图6两平行箭头指示的方向)垂直,注塑压力不会传递到抽芯斜楔5的运动方向(见图2和图6两平行箭头指示的方向);抽芯入子6复位后,抽芯入子6与抽芯斜楔5的配合没有角度,所以抽芯入子6不会后退。前模1与后模3分开前,油缸81带动抽芯斜楔5后退,因为抽芯斜楔5只有一个与运动方向(见图2和图6两平行箭头指示的方向)平行的面51与抽芯入子6接触,其它面都有间隙,所以抽芯入子6没有运动,当抽芯斜楔5后退到一定距离,这时抽芯入子6与抽芯斜楔5的运动方向(见图2和图6两平行箭头指示的方向)平行的面51分离,抽芯斜楔5的15°斜面52与抽芯入子6接触(如图4),油缸81继续带动抽芯斜楔5后退时,抽芯入子6因为15°斜面52的带动后退,完成抽芯运动后,前模1与后模3分开。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