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大灯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9147阅读:784来源:国知局
汽车大灯模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大灯模具。



背景技术:

尾灯灯罩一般由嵌罩与大罩组成,在注塑时均先生产嵌罩,再将嵌罩装入大罩模具中将尾灯灯罩注塑完成,嵌罩与大罩需同时注塑以保证尾灯灯罩质量。尾灯嵌罩类产品由于外形较小,需做一模出二,即一个模具上同时出两个产品,以节约模具成本。

现有汽车灯罩的内侧边缘向内延伸有卡扣,在注塑成型后,需要对卡扣脱模,需要先将成型卡扣的滑块先向内滑动,等滑块完全脱离卡扣后,再利用推杆将成型的灯罩推出,但是这样脱模时间较长,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大灯模具,脱模时灯罩上的卡扣与脱模操作同时进行,节省了脱模时间,增加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汽车大灯模具,包括上模与下模以及设置在上模与下模之间的型腔,所述上模上设置有与型腔导通的注塑口,所述下模上滑动穿设有用于注塑卡扣的抽芯杆,所述下模上设置有用于在脱模时推动抽芯杆随产品一起运动的推动机构,所述抽芯杆倾斜设置在下模上,且所述抽芯杆与产品一起运动时将逐渐从注塑好的卡扣上脱离,所述推动机构包括设置在下模中的滑块,所述抽芯杆固定在所述滑块上,所述滑块上设置有用于在合模时使得抽芯杆复位的复位杆,所述下模上固定有滑杆,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杆上,所述下模与滑块之间设置有用于使得滑块始终具有向型腔侧运动的推力弹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脱模时,上模与下模分开,会在推力弹簧的作用下使得抽芯杆与复位杆一起随着产品运动,由于抽芯杆倾斜设置,所以随着抽芯杆的运动,抽芯杆与卡扣接触处将逐渐向远离卡扣端运动,直至卡扣在与抽芯杆之间分开,之后当滑块与下模抵触时抽芯杆与复位杆将停止运动,之后就可以方便的将灯罩从模具中脱出;之后合模时,上模向下模靠近,之后上模将与复位杆抵触,这样复位杆将推动滑块压缩弹簧,之后抽芯杆将随着滑块一起恢复原位,方便开始下一次注塑工作,在抽芯杆复位时,上模没有直接与抽芯杆接触,所以保证抽芯杆在工作时不受磨损,使得制造出的产品精度较高,同时在脱模的时候抽芯杆将随着脱模工作同时运动,所以不需要等到卡扣先脱出就可以直接进行脱模操作,脱模时简单方便,脱模时节省了时间,增加了生产效率。

优选的,所述下模上设置有用于方便更换推力弹簧的开口,所述开口中固定有固定板,所述滑杆固定在所述固定杆上,所述推力弹簧与所述固定板顶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生产时,推力弹簧需要频繁的压缩与恢复,所以在长时间使用时,推力弹簧容易失效,所以为了能够使得生产有效的进行,需要定时更换推力弹簧,但是模具在维修时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为了缩短模具维修时的时间,在下模上设置有开口,在开口中固定有固定板,当弹簧需要更换时,将固定板从下模上拆卸,然后抽芯杆将与复位杆以及滑杆一起从模具中拆出,方便更换推力弹簧,更换时效率高,操作方便。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与推力弹簧之间设置有调节板,所述固定板上穿设有用于调节调节板与固定板间距离的调节螺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推力弹簧失效时仅仅时原长发生改变,所以为了节省成本也为了能使得推力弹簧正常工作,在固定板与推力弹簧之间设置有调节板,当推力弹簧失效时,推力弹簧与滑块之间的弹力变小,推力弹簧无法推动滑块正常运动,通过调节调节板与固定板之间的距离,使得推力弹簧与滑块之间的弹力增大,使得推力弹簧可以方便的推动滑块运动,避免了频繁更换推力弹簧,节省了成本,同时调节推力弹簧时操作效率高。

优选的,所述滑块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复位杆与抽芯杆的固定孔,贯穿所述固定孔与复位杆、抽芯杆设置有用于将复位杆与抽芯杆固定在定位孔中的定位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产品的不同所以需要的卡扣的形状也有所改变,所以在工作中,如果产品改变就需要改变不同的抽芯杆,通过在滑块上设置有固定孔,可以方便的更换抽芯杆,通过定位销可以使得抽芯杆与复位杆牢牢固定在滑块上。

优选的,所述抽芯杆上设置有用于与灯罩边缘抵触的凸台。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脱模时,抽芯杆会与灯罩进行抵触,因此容易在灯罩上形成凹陷,为了有效减小凹陷的深度,在抽芯杆上设置有凸台,这样当灯罩与抽芯杆抵触时,凸台将与灯罩的边缘抵触,这样灯罩与抽芯杆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减小灯罩与抽芯杆之间的压强,使得灯罩不易发生形变。

优选的,所述下模上设置有若干缓冲槽,所述缓冲槽中设置有若干缓冲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合模时,为了能够使得产品精度较高,所以合模压力非常大,这样上模与下模接触时将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同时会使得上模与下模相互碰撞损坏,所以为了减小噪音同时也为了保护上模与下模,在下模上设置有缓冲槽,在缓冲槽中设置有缓冲块,通过缓冲块起到缓冲作用。

优选的,所述缓冲槽中设置有用于增加缓冲块缓冲能力的缓冲环,所述缓冲环的纵截面为月牙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了增加缓冲块的缓冲能力,在缓冲槽底部与缓冲块之间设置有缓冲环,缓冲环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通过缓冲环与缓冲块的配合,使得缓冲块的缓冲性能更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滑块与抽芯杆,可以在脱模的同时进行抽芯工作,有效节省了时间,增加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抽芯杆与复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下模的爆炸示意图,主要突出开口与固定板的结构;

图5为缓冲槽处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1、上模;2、下模;3、注塑口;4、抽芯杆;5、滑块;6、复位杆;7、推力弹簧;8、开口;9、固定板;10、调节板;11、调节螺栓;12、固定孔;13、定位销;14、凸台;15、缓冲块;16、缓冲环;17、滑杆;18、缓冲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2、3所示,一种汽车大灯模具,包括上模1与下模2,在上模1与下模2之间设置有型腔,在下模2上设置有注塑口3,注塑口3与型腔内部导通,在注塑口3周围设置有加热机构,用来加热注塑口3中的塑料,使得注入模具中的塑料流动性更好,方便注塑且使得注塑后的产品质量更佳,在下模2上滑动设置有滑块5,在滑块5上设置有抽芯杆4与复位杆6,复位杆6与上模1顶触,抽芯杆4与型腔配合用来在产品上形成倒扣,在下模2上设置有滑杆17,滑块5滑动设置在滑杆17上,在滑杆17上套设有推力弹簧7,推力弹簧7的一端与滑块5抵触,另一端与下模2抵触,使用时推力弹簧7始终处于压缩状态,使得滑块5始终具有向上模1侧运动的趋势,其中,抽芯杆4倾斜设置,当上模1与下模2分开时,滑块5将在推力弹簧7的作用下在下模2中滑动,使得复位杆6与上模1抵触并使得抽芯杆4与产品一起向远离下模2端运动,这时随着抽芯杆4的运动,抽芯杆4用于注塑倒扣的部位将逐渐远离倒扣,使得产品与抽芯杆4之间分开,之后就可以将产品从模具中脱出。

如图3、4所示,其中,在下模2上设置有开口8,在开口8中通过螺钉固定有固定板9,滑杆17固定在固定板9上,推力弹簧7与固定盖板之间抵触;在固定板9与推力弹簧7之间设置有调节板10,调节板10滑动套设在滑杆17上,在固定板9上穿设有调节螺栓11,调节螺栓11数量为多个,调节螺栓11与固定板9之间螺纹配合,与调节板10之间抵触配合;工作时,如果推力弹簧7弹性变小时,通过拧动调节螺栓11,使得调节螺栓11的端部推动调节板10向滑块5端运动,这时,滑块5与调节板10之间的距离将减小,然后使得滑块5与调节板10之间的推力增大。

如图3所示,在滑块5上设置有固定孔12,复位杆6与抽芯杆4的端部位于固定孔12中,贯穿固定孔12与复位杆6、抽芯杆4设置有定位销13,通过定位销13就可以方便的将复位杆6与抽芯杆4固定在滑块5上,固定时简单方便;其中,在抽芯杆4上设置有凸台14,使用时凸台14与灯罩的边缘抵触,有效防止了抽芯杆4将灯罩损坏。

如图2、5所示,在下模2上设置有若干缓冲槽18,在缓冲槽18中设置有若干缓冲块15,缓冲块15为橡胶块,具有很高的弹性,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上模1与下模2撞击时二者之间产生的噪音,同时可以有效使得上模1与下模2之间不易产生撞击形变,为了增加缓冲块15的弹性,在缓冲槽18中设置有一圈缓冲环16,缓冲环16的截面形状为月牙形。

工作时,抽芯杆4位于制造倒扣的位置,之后产品成型后上模1与下模2之间分开,之后抽芯杆4与复位杆6将在滑块5与推力弹簧7的作用下随着上模1并与产品一起运动,脱模时产品留在上模1上,随着抽芯杆4的运动,由于抽芯杆4倾斜设置,所以抽芯杆4与倒扣接触端将逐渐远离倒扣,使得产品从抽芯杆4上脱落,之后滑块5将不能继续运动,之后上模1与下模2一起运动,当上模1距离下模2最远时,工人可将产品取出,之后进行合模,上模1向下模2靠近,当上模1与复位杆6接触时,上模1将推动复位杆6运动,复位杆6将推动滑块5运动,滑块5将使得抽芯杆4一起运动,滑块5运动是将逐渐压缩推力弹簧7,使得推力弹簧7压缩储能,方便脱模时推力弹簧7推动滑块5运动,当上模1与下模2合起来后,抽芯杆4将处于用于制造倒扣的位置,之后就可进行下一次注塑生产操作。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