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FDM型3D打印机熔融耗材挤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58899阅读:1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FDM型3D打印机熔融耗材挤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机挤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FDM型3D打印机的熔融材料挤出装置。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已经诞生三十多年,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尤其是最近几年来的发展,现在已被视作先进制造技术的一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FDM型3D打印机以其设备简单、价格低廉、环保无污染等优点广受消费者青睐。现有的FDM 型3D打印机在打印过程中进料机构、熔融机构和挤出机构时刻沿扫描轨迹运动,具有较大的惯性,影响系统稳定性;且每层打印完毕需要停止挤出熔融材料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延迟,从而发生渗漏现象,严重影响了工件的表面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减小运动过程中的惯性并实现熔融材料的迅速断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FDM型3D打印机熔融耗材挤出装置,包括进料机构、挤出机构、机架;进料机构由进料管、进料斗、进料斗上盖、进料开关组成;挤出机构由喷头、控流器、可弯曲输料管、活塞板、活塞推杆、丝杠、螺母、伺服电机、熔料罐组成;熔料罐固定在机架上,熔料罐内腔置有活塞板,活塞板与活塞推杆固连,活塞推杆上装有螺母,螺母与丝杠配合,丝杠装在伺服电机上,伺服电机固定在机架上;活塞板上开有进料孔,进料孔与进料斗之间置有进料开关,进料斗固定在活塞推杆上,进料斗上方配有进料斗上盖;熔料罐下端接有可弯曲输料管,可弯曲输料管的另一端与喷头相连,喷头上端装有控流器。

所述可弯曲输料管由外到内分别为外防护层、加热层、内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FDM型3D打印机熔融耗材挤出装置,打印过程中仅有喷头沿着扫描轨迹移动,可减小运行过程中的惯性,加设控流器可以有效控制渗漏现象,保证成型件表面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FDM型3D打印机熔融耗材挤出装置外观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FDM型3D打印机熔融耗材挤出装置结构原理。

图3为输料管截面图。

图4为喷头部分剖面图。

图中:1、喷头,2、控流器,21、球头杆,3、输料管,31、外防护层,32、加热层,33、内层,4、活塞板,5、进料开关,6、活塞推杆,7、进料管,8、进料斗上盖,9、进料斗,10、丝杠,11、螺母,12、伺服电机,13、机架,14、熔料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图2、图3、图4 所示一种FDM型3D打印机熔融耗材挤出装置,包括进料机构、挤出机构、机架13;进料机构由进料管7、进料斗9、进料斗上盖8、进料开关5组成;挤出机构由喷头1、控流器2、可弯曲输料管3、活塞板4、活塞推杆6、丝杠10、螺母11、伺服电机12、熔料罐14组成;熔料罐14固定在机架13上,熔料罐14内腔置有活塞板4,活塞板4与活塞推杆6固连,活塞推杆6上装有螺母11,螺母11与丝杠10配合,丝杠10装在伺服电机12上,伺服电机12固定在机架13上;活塞板4上开有进料孔,进料孔与进料斗9之间置有进料开关5,进料斗9固定在活塞推杆6上,进料斗9上方配有进料斗上盖8;熔料罐14下端接有可弯曲输料管3,可弯曲输料管3由外到内分别为外防护层31、加热层32、内层33,可弯曲输料管3的另一端与喷头1相连,喷头1上端装有控流器2。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进料开关5打开,颗粒状或粉末状耗材由进料管7进入进料斗9,再通过活塞板4上的进料孔进入熔料罐14中并加热,待耗材加热至熔融状态后,进料开关5关闭,伺服电机12带动丝杠10转动,丝杠10与螺母11配合,螺母11与活塞推杆6固连,于是丝杠10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活塞推杆6的直线运动,活塞推杆6带着活塞板4下移,将已熔融耗材挤入可弯曲输料管3,熔融材料在可弯曲输料管3中继续加热保持熔融状态,最终由喷头1挤出。当根据工艺要求需要停止挤出时,伺服电机12停止转动,活塞板4也停止移动 ,控流器2将球头杆21伸出,利用球头杆21将喷头1的出口封住,从而有效控制挤出量,减轻或消除渗漏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作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形式的限制,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所做的简单修改与变化等,皆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