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省材料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81057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省材料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省材料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塑胶原料单价越来越高,特别是移料产品的塑胶原料普遍很贵,但是现有的注塑模具都是采用冷流道进胶,冷流道很长,浪费胶料,需要对现有的模具进行优化,为此本实用新型针对具有两组以上模腔组的模具进行改进设计,提供一种节省材料的注塑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省材料的注塑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节省材料的注塑模具,包括:

上模组及下模组;

顶针组件,安装在下模组内,用于将成品顶出;

至少两组模腔组,形成于上模组和下模组之间,每组模腔组包括四个模腔,四个模腔呈正方形分布;

至少两进胶流道,呈十字交叉状,交叉处设置有入口,四个出口设置在四个端部,每个出口与一个模腔侧下部连接,进胶流道位于模腔组的中间位置;

至少两进胶热嘴,与进胶流道的入口对接;

加热装置,用于对进胶热嘴及进胶流道加热保温。

所述模腔组数量设置为两组,所述进胶流道数量设置为两个,所述进胶热嘴数量设置两个。

所述顶针组件包括升降板及若干顶针,升降板可升降地安装在上模组内,所述顶针一端与升降板连接,另一端位于上模组内;所述上模组内设置有扁形油缸,扁形油缸作用在升降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至少两组模腔组、至少两进胶流道及至少两进胶热嘴,实现对每组模腔组单独进胶的动作,缩短进胶流道的长度,同时,设置加热装置对进胶热嘴及进胶流道加热保温,相对冷流道进胶节省大量胶料。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下模组、模腔、进胶流道和进胶热嘴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模腔、进胶流道和进胶热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3,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节省材料的注塑模具,包括:

上模组1及下模组2;

顶针组件,安装在下模组2内,用于将成品顶出;

至少两组模腔组,形成于上模组1和下模组2之间,每组模腔组包括四个模腔3,四个模腔3呈正方形分布;

至少两进胶流道4,呈十字交叉状,交叉处设置有入口,四个出口设置在四个端部,每个出口与一个模腔3侧下部连接,进胶流道4位于模腔组的中间位置;

至少两进胶热嘴5,与进胶流道4的入口对接;

加热装置,用于对进胶热嘴5及进胶流道4加热保温。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至少两组模腔组、至少两进胶流道4及至少两进胶热嘴5,实现对每组模腔组单独进胶的动作,缩短进胶流道4的长度,同时,设置加热装置对进胶热嘴5及进胶流道4加热保温,相对冷流道进胶节省大量胶料。

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模腔组数量设置为两组,所述进胶流道4数量设置为两个,所述进胶热嘴5数量设置两个;当然模腔组数量、进胶流道4数量、进胶热嘴5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成别的数量,例如可以皆为三或者四或者以上等等。

如图所示,所述顶针组件包括升降板6及若干顶针,升降板6可升降地安装在上模组1内,所述顶针一端与升降板6连接,另一端位于上模组1内;所述上模组1内设置有扁形油缸7,扁形油缸7作用在升降板6上;采用扁形油缸7减少其占用体积,使得扁形油缸7可以设置在上模组1内,降低基座吨位,模具外观整齐,减少磕碰情况的发生。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