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灯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9981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灯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灯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其中车灯模具是用于车灯的制造;目前使用模具时,物料容易粘接在模具的进料口内,往往导致清洗起来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进料口不易粘接物料的一种车灯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灯模具,包括上模,以及与上模配合使用的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顶端设有进料口;该进料口呈倒锥形;所述进料口外侧的上模内设置有加热层,该加热层形状与进料口相适配;所述上模底面外周均布有若干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呈倒锥台形;所述下模底面外周均布有若干圆柱形的凹槽,该凹槽可供限位块插入。

所述上模顶面设有两支柱,两支柱连接有U型支撑杆,该U型支撑杆与气缸活塞杆连接。通过支柱将上模与气缸连接,不需要人工操作搬动上模,只需要通过气缸活塞杆的伸缩来实现上模的运动。

所述下模两侧均设有导杆,所述上模两侧均设有与导杆配合使用的通孔。通过导杆与通孔的配合,以减小上模移动过程中的位置偏差。

所述加热层采用加热块或加热电阻丝。采用加热板便于安装且安全性高,采用电阻丝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进料口呈到锥形,便于物料的滑落;通过设置加热层,以对粘接在进口上的物料加热使其恢复流动性,有利于减少物料的粘接;通过呈倒锥台形的限位块插入圆柱形的凹槽内时,上模快与下模接触时能够缓慢下降,避免上模下降过多,上、下模发生碰撞。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上模,2为下模,3为进料口,4为加热层,5为限位块,6为凹槽,7为支柱,8为U型支撑杆,9为气缸活塞杆,10为导杆。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所示,一种车灯模具,包括上模,以及与上模配合使用的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顶端设有进料口;该进料口呈倒锥形;所述进料口外侧的上模内设置有加热层,该加热层形状与进料口相适配;所述上模底面外周均布有若干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呈倒锥台形;所述下模底面外周均布有若干圆柱形的凹槽,该凹槽可供限位块插入。由于进料口呈到锥形,便于物料的滑落;通过设置加热层,以对粘接在进口上的物料加热使其恢复流动性,有利于减少物料的粘接;通过呈倒锥台形的限位块插入圆柱形的凹槽内时,上模快与下模接触时能够缓慢下降,避免上模下降过多,上、下模发生碰撞。

所述上模顶面设有两支柱,两支柱连接有U型支撑杆,该U型支撑杆与气缸活塞杆连接。通过支柱将上模与气缸连接,不需要人工操作搬动上模,只需要通过气缸活塞杆的伸缩来实现上模的运动。

所述下模两侧均设有导杆,所述上模两侧均设有与导杆配合使用的通孔。通过导杆与通孔的配合,以减小上模移动过程中的位置偏差。

所述加热层采用加热块或加热电阻丝。采用加热板便于安装且安全性高,采用电阻丝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上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