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真空定型冷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2439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道真空定型冷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管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真空定型冷却设备。



背景技术:

塑料管道指用塑料材质制成的管子的通称。塑料管道具有自重轻,耐腐蚀,耐压强度高,卫生安全,水流阻力小,节省能源,节省金属,改善生活环境,使用寿命长,安全方便等特点,受到管道工程界的青睐。

如公告号为CN205219705U的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一种塑料管材的定型设备,其特征在于:真空定型箱一侧设有管材设置端,所述的管材设置端连接有一水套管,水套管的内部设有一循环腔,所述的循环腔连接有一进水口和一出水口。使用时,管材从模具出来后,在进入真空定型箱前先进入水套管,水套的内部结构为夹套式的,冷冻水在中间循环,这样起到迅速冷却的功能,水套的内壁是需要进行镀铬处理,这样起到了管材表面光滑度提高的功能。

在实际使用当中,循环腔内的水的流速需要保持在最大值,以对管道进行充分的冷却,可循环腔内的水流一直保持最大流速的话,耗电量大,容易产生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真空定型冷却设备,具有减少资源浪费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道真空定型冷却设备,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入口端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内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套管上设置有连通容纳腔的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水泵,所述冷却箱侧面设置有第一水箱,所述第一水箱与第一水泵之间设置有第一制冷机,所述第一水泵上设置有控制第一水泵出水量的温控电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水箱内的水依次经过第一制冷机、第一水泵、容纳腔、第一进水管后回到第一水箱,从而对与套管抵接的管道进行降温,当经过套管后的管道的温度高时,温控电路加大第一水泵的流量,从而增强套管对管道的冷却效果;当经过套管后的管道的温度降低时,温控电路减小第一水泵的流量,从而达到节省能源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管与冷却箱之间设置有测温管,所述温控电路包括:

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测温管内侧壁的温度并输出相应的温度检测值;

控制电路,耦接于检测电路以接收温度检测值,并根据温度检测值输出占空比可调的控制信号;

双向可控硅VT,串接于第一水泵的供电回路上,其控制端耦接于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以接收控制信号,当套管内侧温度升高时,双向可控硅提高第一水泵的流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测温管内侧壁的温度升高时,证明容纳腔内的冷水对管道的冷却效果差,通过控制电路、双向可控硅根据温度检测值改变多谐振荡器输出方波的占空比,从而改变第一水泵两端的电压,从而在测温管内侧壁的温度升高时,提升第一水泵的流量,从而提升容纳腔对管道的冷却效果。在测温管内侧壁的温度降低时,通过控制电路、双向可控硅根据温度检测值改变多谐振荡器输出方波的占空比,从而改变第一水泵两端的电压,从而在测温管内侧壁的温度降低时,降低第一水泵的流量,从而达到节省能源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箱包括箱体、穿设在箱体内的喷水管、设置在喷水管上的喷头,所述箱体侧面设置有第二水箱,所述第二水箱上设置有连通箱体的第二进水管、连通喷水管的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二水泵、第二制冷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水箱内的水,依次经过第二出水管、喷水管、喷头后喷到管道上,管道上的水流下后经过箱体、第二进水管后回到第二水箱内形成循环,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进水管内设置有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过滤网,减少杂质进入第二水箱内的概率,从而减小了喷头堵塞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网呈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设置的过滤网相比与水平设置的过滤网,可存储更多的杂质,减小过滤网堵塞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进水管对应过滤网较低的一侧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上设置有盖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过滤网上存储杂质后,打开盖子,使部分水通过排污口排出,在水通过排污口排出的过程中,杂质随水流流出,从而达到排污的效果,减小过滤网堵塞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污口呈倾斜设置,排污口向下倾斜方向与向下过滤网倾斜方向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设置的排污口便于水流和杂质的排出,排污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用于检测测温管内侧壁温度的热敏电阻Rt。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敏电阻灵敏度较高,工作温度范围宽,且稳定性好、加工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当经过套管后的管道的温度高时,温控电路加大第一水泵的流量,从而增强套管对管道的冷却效果;当经过套管后的管道的温度降低时,温控电路减小第一水泵的流量,从而达到节省能源的效果;减小喷头堵塞的概率;通过测温管检测管道的温度,检测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箱体的纵向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区域的放大图;

图5为温控电路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1、冷却箱;2、套管;3、容纳腔;4、第一进水管;5、第一出水管;6、第一水泵;7、第一水箱;8、第一制冷机;9、箱体;10、喷水管;11、喷头;12、第二水箱;13、第二进水管;14、第二出水管;15、第二水泵;16、第二制冷机;17、过滤网;18、排污口;19、盖子;20、测温管;100、温控电路;101、检测电路;102、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管道真空定型冷却设备,如图1和3所示:包括呈水平设置的冷却箱1,冷却箱1入口端设置有套管2,套管2为金属管。套管2内开设有容纳腔3,套管2上设置有连通容纳腔3的第一进水管4和第一出水管5。容纳腔3内通冷水,对通过套管2的管道进行降温。

如图1所示:第一进水管4上设置有第一水泵6,冷却箱1侧面设置有第一水箱7,第一水箱7与第一水泵6之间设置有第一制冷机8。第一水箱7内的水依次经过第一制冷机8、第一水泵6、容纳腔3、第一进水管4后回到第一水箱7,从而对与套管2抵接的管道进行降温。

如图1和2所示:冷却箱1包括箱体9、多个穿设在箱体9内的喷水管10、设置在喷水管10上的喷头11,箱体9侧面设置有第二水箱12,第二水箱12上设置有连通箱体9的第二进水管13、连通喷水管10的第二出水管14。第二出水管14上设置有第二水泵15、第二制冷机16。

如图4所示:第二进水管13内设置有倾斜设置过滤网17。第二进水管13对应过滤网17较低的一侧设置有呈倾斜设置排污口18,排污口18连通过滤网17上方区域。且排污口18向下倾斜方向与过滤网17向下倾斜方向相同,排污口18上设置有盖子19。在过滤网17上集聚杂质时,打开盖子19,使杂质与水从排污口18排出,从而达到排污的效果。

如图3和5所示:套管2与冷却箱1之间设置有测温管20,第一水泵6上还设置有用于根据测温管20内侧壁的温度控制第一水泵6流量的温控电路100。当测温管20内的温度高时,温控电路100加大第一水泵6的流量,从而增强套管2对管道的冷却效果;当测温管20内的温度降低时,温控电路100减小第一水泵6的流量,从而达到节省能源的效果。

如图5所示:温控电路100包括用于检测测温管20内侧壁的温度并输出相应的温度检测值的检测电路101、耦接于检测电路101以接收温度检测值并根据温度检测值输出占空比可调的控制信号的控制电路102、串接于第一水泵6的供电回路且耦接于控制电路102的输出端以接收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调节第一水泵6流量的双向可控硅VT。

如图5所示:检测电路101包括并联连接的热敏电阻Rt和电容C1,热敏电阻Rt的一端耦接于电源,另一端耦接于控制电路102,热敏电阻Rt设置在测温管20内侧壁;控制电路102为多谐振荡器,热敏电阻Rt采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t,可选常温下阻值为10KΩ左右的热敏电阻,电容C1选用普通铝电解电容器。

如图5所示:多谐振荡器包括555时基电路,555时基电路包括芯片NE555以及耦接于芯片NE555的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容C2、电容C3、稳压二极管VD,电容C2、电容C3选用涤纶电容器,稳压二极管VD为稳压值为9.1V,芯片NE555有8个管脚。

如图5所示:热敏电阻Rt耦接于芯片NE555的5脚同时连接与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芯片NE555的1脚接地,芯片NE555的2脚和6脚耦接于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耦接于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耦接有电阻R4,电阻R4的另一端耦接于电源,电阻R2和电阻R4之间耦接有电容C3的一端和稳压二极管VD的截止端,电容C3的另一端和稳压二极管VD的另一端耦接于地,同时,电阻R2和电阻R4之间还耦接有芯片NE555的4脚和8脚,芯片NE555的7脚耦接于电阻R2和电阻R3之间,芯片NE555的3脚为输出端,耦接于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耦接于双向可控硅VT的控制端,双向可控硅VT串联于第一水泵6的控制回路中,且第一水泵6和双向可控硅VT两端电压为220V。

如图5所示:芯片NE555与电阻R2、电阻R3和电容C3耦接可通过芯片NE555的3脚发出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信号,当测温管20内侧壁的温度变化时,热敏电阻Rt的阻值发生变化,改变多谐振荡器输出方波的占空比,调节双向可控硅VT的导通角,从而改变第一水泵6两端的电压,自动调节第一水泵6的流量。

工作原理:第一水箱7内的水依次经过第一制冷机8、第一水泵6、容纳腔3、第一进水管4后回到第一水箱7,从而对与套管2抵接的管道进行降温。

第二水箱12内的水,依次经过第二出水管14、喷水管10、喷头11后喷到管道上,管道上的水流下后经过箱体9、第二进水管13后回到第二水箱12内形成循环。

在测温管20内侧壁的温度升高时,证明容纳腔3内的冷水对管道的冷却效果差,热敏电阻Rt发射对应的温度检测值,多谐振荡器根据温度检测值改变多谐振荡器输出方波的占空比,从而改变第一水泵6两端的电压,从而在测温管20内侧壁的温度升高时,提升第一水泵6的流量,从而提升容纳腔3对管道的冷却效果。

在测温管20内侧壁的温度降低时,温控电路100降低第一水泵6的流量,从而达到节省能源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