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缠绕用挂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8432发布日期:2018-09-21 23:32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电绝缘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纤维缠绕用挂纱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直径复合绝缘管通常采用缠绕成型工艺,其中对于力学性能要求较高的支柱类和开关类复合绝缘子,缠绕时需采用小于30度的角度进行缠绕。此类绝缘管在缠绕过程中在缠绕加/减速段角度发生明显变化,同时缠绕张力在径向和轴向的分量也会发生明显变化,轴向分量增大,从而使得纱线在缠绕两端的加/减速段会发生滑移,导致产品在端部的排纱异常。

为了解决的该问题,缠绕工艺中通常采用挂纱系统固定纱线。挂纱系统通常为双环挂纱系统和单环焊接挂纱系统,其中双环挂纱系统对环状本体内外径尺寸要求较高,环状本体固定不稳、成本较高,而单环焊接挂纱系统的销钉焊接于环状本体,强度较高,但环状本体与芯模的固定也是通过控制环状本体内侧尺寸实现的,对环状本体加工精度要求高,且无法有效保证固定是否紧固,因此存在较高的滑动风险,容易导致绝缘管质量异常,甚至造成产品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纤维缠绕用挂纱装置,能够使固定更为贴合稳定。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纤维缠绕用挂纱装置,包括:环状本体和多个挂纱爪,多个挂纱爪沿环状本体的周边呈放射状分布,环状本体的直径为可调。

上述纤维缠绕用挂纱装置中环状本体的直径可调节,增强了环状本体与安装对象之间连接的灵活性,无需依靠精确加工环状本体的内径,以达到与安装对象之间的紧密贴合,从而降低了对环状本体加工的精度要求,便于制造加工。

其中,上述环状本体设有开口,开口处设置固定部,固定部用于调节环状本体的直径。

上述纤维缠绕用挂纱装置,在环状本体上设置开口,开口处设置固定部,利用固定部调节环状本体沿周向的距离,方便环状本体的调节与固定。

其中,上述固定部为抱箍机构,抱箍机构焊接在开口处。

抱箍机构通过自身的滑动调节,实现环状本体直径的可调;抱箍机构沿环状本体径向的高度较低,避免了缠绕时可能出现的排纱异常;抱箍机构焊接于开口处,具有较高强度,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

其中,上述挂纱爪焊接于上述环状本体的外圆环面的中线上。

挂纱爪通过焊接的形式固定在环状本体上,具有较大强度;挂纱爪位于上述环状本体的外壁沿周向的中线上,保证了挂纱爪与环状本体的稳固连接,同时便于加工时快速确定各个挂纱爪的位置。

其中,上述挂纱爪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挂纱爪与环状本体接触点的切线方向。

其中,上述挂纱爪在环状本体的外壁上均匀分布。进一步地,每相邻两个挂纱爪之间沿环状本体周向的间距为10毫米至20毫米。更进一步地,每相邻两个所述挂纱爪之间沿所述环状本体周向的间距为14毫米。

上述挂纱爪均匀分布在环状本体外壁上,保证缠绕过程中角度的均匀性;当每相邻两个挂纱爪之间沿环状本体周向的间距为10毫米至20毫米时,纤维缠绕用挂纱装置的角度控制较为准确;当相邻两个挂纱爪之间沿环状本体周向的间距为14毫米时,角度控制的准确性较佳。

其中,上述纤维缠绕用挂纱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上述环状本体内壁的防护层。

在环状本体内壁设置防护层,避免了纤维缠绕用挂纱装置划伤安装对象。

其中,上述防护层为橡胶薄片。

上述防护层采用具有弹性性能的橡胶薄片,具有较好地防护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纤维缠绕用挂纱装置100安装于芯模10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方式图1中纤维缠绕用挂纱装置1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要求,这里将披露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例子而已,其可体现为各种形式。因此,这里披露的具体细节不被认为是限制性的,而仅仅是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以及作为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际中任何恰当的方式不同地应用本实用新型的代表性的基础,包括采用这里所披露的各种特征并结合这里可能没有明确披露的特征。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纤维缠绕用挂纱装置100,包括环状本体110和挂纱爪120,多个挂纱爪120沿环状本体110的周边呈放射状分布,环状本体110的直径为可调。

该纤维缠绕用挂纱装置100应用于复合绝缘管缠绕工艺中,如图1所示,将该纤维缠绕用挂纱装置100安装在芯模10上,环状本体110的内壁与芯模10的外壁紧密贴合,从而能够在缠绕时固定纤维。

具体地,环状本体110可选为金属圆环,其沿径向的厚度可以为2毫米至4毫米,其沿轴向的宽度可以为25毫米至35毫米,在本实施方式中,环状本体110的厚度为4毫米,宽度为30毫米。

环状本体110的直径根据芯模10的直径确定,这里所述的环状本体110的直径通常指的内部直径。为了便于将环状本体110套设在芯模10的各个位置上,环状本体110的直径通常比芯模10的直径大3毫米至4毫米。本实施方式中环状本体110的直径比芯模10的直径大3毫米。

本实施方式中的环状本体110由一块4毫米厚,30毫米宽的钢板卷扎而成,其直径根据前述的方法与芯模10的实际直径确定。环状本体110套设在芯模10上时,可以调节环状本体110的直径,使其与芯模10的外壁贴合地更为紧密,从而固定更为牢靠。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环状本体110设置有开口111,开口111处设置固定部130,该固定部130用于调节环状本体110的直径。

具体地,该固定部130通过自身在环状本体110周向上长度的变化,来调节环状本体110的直径。通过设置可调节的固定部130,环状本体110安装在芯模10上时,具有了可调整的余量,无需依靠精确的环状本体110的内径尺寸,也可以保证环状本体110与芯模10的紧固连接,确保纤维缠绕用挂纱装置100在缠绕过程中不发生滑动,进一步降低生产的精度要求,便于加工制造。

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130为抱箍机构,抱箍机构130焊接在开口111处。

具体地,抱箍机构130包括连接板131、调节板132和定位块133。开口111的两端为端1111和端1112,连接板131焊接在开口的端1111上,调节板132焊接在开口的端1112上。调节板132上设有用于调节周向长度的孔1321,孔1321等间距设置。定位块133设有旋转调节的螺栓1331。当旋转螺栓1331时,定位块133与调节板132上的孔1321卡合,以调节周向上的长度。

固定部130焊接于开口处,具有较高强度,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当环状本体110套设在芯模10外壁上时,调节固定部130的螺栓1311,即可调节环状本体110沿周向的长度,进而调节环状本体110的直径,使得环状本体110的内壁与芯模10的外壁紧密贴合。固定部130通过自身的滑动调节,实现环状本体110直径的可调。

使用该抱箍机构作为固定部130,其沿环状本体110径向的高度,相较于挂纱爪120较低,纱线不容易挂在固定部130上,避免了因高度原因而可能出现的排纱异常。

本实施方式中,挂纱爪120焊接于环状本体110的外圆环面的中线上。

具体地,挂纱爪120可选为销钉,当然也可以为其他硬质材质,如玻璃纤维材质等,硬质材质的挂纱爪120便于与环状本体110固定,同时便于纱线的分离。挂纱爪120的头部可以打磨成圆滑的状态,避免割伤操作人员。

如图2所示,挂纱爪120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于环状本体110的外壁,焊接的连接方式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固性能。挂纱爪120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通孔插接等方式与环状本体110相连。其中挂纱爪120的焊接点112,均位于环状本体110的外圆环面的中线上,这样既保证挂纱爪120与环状本体110的稳固连接,又便于加工时快速确定挂纱爪120的位置。

本实施方式中,挂纱爪120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挂纱爪120与环状本体110接触点的切线方向。

挂纱爪120沿环状本体110的径向延伸,将挂纱爪120与环状本体110设置在同一平面内,降低缠绕设备的工艺性能要求,便于挂纱工艺的操作。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挂纱爪120也可以与环状本体110的外壁呈角度设置,如与环状本体110的轴向呈一定夹角、或与环状本体110的径向呈一定夹角,又或者与环状本体110的轴向或径向均呈一定夹角,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挂纱爪120在环状本体110的外壁上呈均匀分布,能够保证缠绕过程中纤维缠绕角度的均匀性。

每相邻两个挂纱爪120之间沿环状本体110周向的间距可以为10毫米至20毫米,较佳地,该间距设置为14毫米。当每相邻两个挂纱爪120之间沿环状本体110周向的间距为10毫米至20毫米时,纤维缠绕用挂纱装置100的角度控制较为准确,当相邻两个挂纱爪120之间沿环状本体110周向的间距为14毫米时,角度控制的准确性较佳。

进一步地,挂纱爪120的长度可以为40毫米至70毫米,直径可以为3毫米至4毫米。本实施方式中挂纱爪120的长度为40毫米,直径为3毫米,该直径既能够承受来自所放置的纱线的压力,又能够保证环状本体110上设置数量合适的挂纱爪120。当然还可以想到的是,如果需要缠绕的产品尺寸较大,需要在两个相邻的挂纱爪120之间放置更多的纱,挂纱爪120的长度、直径和相邻的挂纱爪120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本实施方式中,纤维缠绕用挂纱装置100还包括设置在环状本体110内壁的防护层。

具体地,再次参阅图1,由于纤维缠绕用挂纱装置100套装在芯模10上,因此环状本体110的内壁可以打磨光滑,避免其内壁因不光滑而划伤芯模10。为了更好地保护芯模10,可在环状本体110的内壁设置防护层(图中未显示),防护层可以是膜状材质,也可以是具有弹性性能的材质。

本实施方式中,防护层为橡胶薄片,橡胶薄片具有一定的弹性性能,具有较佳的缓冲和防护效果。通过设置该防护层,金属材质的环状本体110与芯模10之间增加了缓冲过度,避免了环状本体110划伤芯模10。

本实用新型的纤维缠绕用挂纱系统,综合考虑双环挂纱系统和单环焊接挂纱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能够解决双环挂纱系统对环状本体内外径尺寸要求较高,环状本体固定不稳、成本较高的问题,也能够解决单环焊接挂纱系统强度较高,但环状本体与芯模的固定也是通过控制环状本体内侧尺寸实现的,对环状本体加工精度要求高,且无法有效保证固定是否紧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纤维缠绕用挂纱系统,通过环状本体的直径可调节,增强了环状本体与安装对象之间连接的灵活性,无需依靠精确加工环状本体的内径,以达到与安装对象之间的紧密贴合,从而降低了对环状本体加工的精度要求,便于制造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创作思想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结构和材料作各种变化和改进,包括这里单独披露或要求保护的技术特征的组合,明显地包括这些特征的其它组合。这些变形和/或组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技术领域内,并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