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线监测密封性的塑料瓶吹塑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9469发布日期:2018-08-14 19:10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吹塑设备,具体为一种在线监测密封性的塑料瓶吹塑机。



背景技术:

吹塑也称中空吹塑,一种发展迅速的塑料加工方法。适用于吹塑的塑料有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酯等,所得之中空容器广泛用作工业包装容器。根据型坯制作方法,吹塑可分为挤出吹塑和注射吹塑。其中挤出吹塑工艺由5步组成:1.塑料型胚(中空塑料管的挤出);2.在型胚上将瓣合模具闭合,夹紧模具并切断型胚;3.向模腔的冷壁吹胀型培,调整开口并在冷却期间保持一定的压力;4.打开模具,卸下被吹的零件;5.修整飞边得到成品。

现有技术中的吹塑机在吹塑完成后需要检测塑料瓶的密封效果,目前的检验为通气或灌水检测,需要操作工人人工检测,检测费时费力、成本高。

因此,急需一种能快速检测塑料瓶密封性的塑料瓶吹塑机。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监测密封性的塑料瓶吹塑机,实现自动在线监测。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在线监测密封性的塑料瓶吹塑机,包括机台、设置在机台上的模具、设置在机台下方的传送结构,所述机台一侧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上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传动抓手,所述传动抓手连接传动电机,所述传动杆连接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有红外检测器,所述红外检测器连接报警器;所述传动杆下方设有接水槽;所述传动杆上方设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连接若干间隔设置的喷淋头,所述喷淋头的间隔与传动抓手的间隔一致;所述喷淋管通过循环水泵连接接水槽。

工作原理:在机台上挤出吹塑成型形成塑料瓶,传动抓手可抓起塑料瓶,并在传动电机的作用下传动,传送到喷淋头下方时,传动电机暂停工作,喷淋管上的喷淋头往塑料瓶内灌水,然后红外检测装置可检测塑料瓶下方是否有水落下,如有水落下,红外检测器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递给报警器,报警器报警,操作工可将漏水的塑料瓶取下,实现在线监测塑料瓶的密封性;同时,在抓手下方设有接水槽,漏下的水可被接水槽接收,并通过循环泵将水循环到喷淋管上实现水循环,避免水浪费。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抓手为8爪抓手,包括连接环、抓手,每个抓手内侧设有弹性垫。弹性垫可更好的稳固塑料瓶,增强抓手的抓握力度。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垫与抓手之间设有弹簧。弹簧可进一步的增强抓手的抓握力度,实现有效的抓握。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器为闪光报警器或声音报警器。采用闪光报警器或声音报警器实现快速报警,警示操作工,实现快速的将漏气的塑料瓶取下。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为伸缩支撑杆。伸缩支撑杆可伸缩,根据生产的不同长度的塑料瓶调节支撑杆的高度,实现更全方位的工作。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吹塑机,可在线监测塑料瓶是否漏气,监测速度快,监测效果好,工作效率高;

(2)本发明的吹塑机,降低劳动成本,省时省力;

(3)本发明的吹塑机,采用将检测水循环使用,节约用水,避免浪费;

(4)本发明的吹塑机,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并可实现对塑料瓶的清洗。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冷却水腔室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的传动抓手结构示意图。

其中:机台1、模具2、传送结构3、挤出机4、传动杆5、传动抓手6、连接环61、抓手62、弹性垫63、弹簧64、传动电机7、支撑杆8、红外检测器9、报警器10、接水槽11、喷淋管12、喷淋头13、环水泵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在线监测密封性的塑料瓶吹塑机,包括机台1、设置在机台上的模具2、设置在机台下方的传送结构3、挤出机4,机台一侧设有传动杆5,传动杆上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传动抓手6,传动抓手连接传动电机7,传动杆连接支撑杆8,支撑杆上设有红外检测器9,红外检测器连接报警器10;传动杆下方设有接水槽11;传动杆上方设有喷淋管12,喷淋管连接若干间隔设置的喷淋头13,喷淋头的间隔与传动抓手的间隔一致;喷淋管通过循环水泵14连接接水槽。

传动抓手为8爪抓手,包括连接环61、抓手62,每个抓手内侧设有弹性垫63。弹性垫可更好的稳固塑料瓶,增强抓手的抓握力度。

弹性垫与抓手之间设有弹簧64,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垫与抓手之间设有凹槽,凹槽内连接弹簧。

报警器为闪光报警器或声音报警器。在本实施例中报警器、红外检测器、传动电机均连接控制器,实现自动化控制,减少人力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为伸缩支撑杆。可选用现有技术中的卡扣伸缩、液压伸缩等伸缩结构。

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