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成型薄壁塑品的模具3D排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75366发布日期:2018-07-20 19:04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成型薄壁塑品的模具3D排气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薄壁成型模具生产的特点是射出速度快,产品非常薄,在短时间内要快速的充填满型腔,这就对模具快速排气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常规的排气深度要<0.008mm产品才不会长飞边,然而这个深度在高速射出的短时间内不能够将气体全部排出型腔,导致产品有气痕,烧焦,等质量问题,排气深度略微加深一点就出现飞边。

排气深度到底多少合适,目前非常矛盾,导致产品质量不能兼顾,不良品高发,影响产品的交付,降低了技术竞争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成型薄壁塑品的模具3D排气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用于成型薄壁塑品的模具3D排气系统,特点是:在模仁上开有多个排气口,呈前后两排分布,沿每一排气口延伸设有竖向排气道,水平设置的前纵向气道将前排竖向排气道相连通,后纵向气道将后排竖向排气道相连通,前纵向气道和后纵向气道延伸至排气斜度间隙部的侧面形成纵向排气口,前纵向气道与后纵向气道之间设有横向气道将其互通,横向气道延伸至排气斜度间隙部的侧面形成横向排气口,与横向气道连通的主排气气道与模具外部相贯通。

进一步地,上述的用于成型薄壁塑品的模具3D排气系统,其中,所述排气斜度间隙部的上方设有侧面排气台阶。

进一步地,上述的用于成型薄壁塑品的模具3D排气系统,其中,所述排气口有六个,前后每排各3个。

进一步地,上述的用于成型薄壁塑品的模具3D排气系统,其中,所述前后两排上的排气口呈对称分布。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3D立体排气结构设计独特、结构新颖,使模具在注塑成型时,型腔内的气体快速及时的排出腔外;使用上述3D结构的立体排气系统后,成型填充时间和成型周期缩短了35%以上。彻底解决了排气的问题,避免因出现困气而导致产品表面出现气痕、烧焦等缺陷,产品不会出现飞边,同时排气不受限制,确保能生产出高质量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可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能适用于各类模具的使用,应用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3:图2的F-F剖视示意图;

图4:图2的E-E剖视示意图;

图5:气道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5所示,用于成型薄壁塑品的模具3D排气系统,在模仁1上开有六个排气口2,前后每排各三个,呈前后两排对称分布,排气口位于顶针孔7的内侧,沿每一排气口延伸设有竖向排气道8,水平设置的前纵向气道9将前排竖向排气道8相连通,后纵向气道将后排竖向排气道8相连通,前纵向气道9和后纵向气道延伸至排气斜度间隙部5的侧面形成纵向排气口4,排气斜度间隙部5的上方设有侧面排气台阶6,前纵向气道9与后纵向气道之间设有横向气道11将其互通,横向气道11延伸至排气斜度间隙部5的侧面形成横向排气口3,纵向气道9与横向气道11交汇处形成汇集口10,与横向气道11连通的主排气气道12与模具外部相贯通,形成终端排气出口13。

注塑成型时,当塑胶树脂快速填充进入模具型腔内时,气体受到树脂的挤压需要快速的排出腔外。此时,气体通过排气口2进入竖向排气道8,六个竖向排气道8中气体竖向进入前纵向气道9和后纵向气道,进而汇聚于横向气道11中,其中一部分气体从横向排气口3和纵向排气口4排出型腔外,大部分气体会顺着横向气道11进入主排气气道12,最后,从终端排气出口13排出模具型腔外,从而确保树脂能够顺利的填充满型腔,得到高质量外观的产品。气体从排气口顺着各级排气通道,快速顺利的排出型腔。

使用上述3D结构的立体排气系统后,成型填充时间和成型周期缩短了35%以上。彻底解决了排气的问题,避免因出现困气而导致产品表面出现气痕、烧焦等缺陷,产品不会出现飞边,同时排气不受限制,确保能生产出高质量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3D立体排气结构设计独特、结构新颖,使模具在注塑成型时,型腔内的气体快速及时的排出腔外。可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能适用于各类模具的使用,应用广泛。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同时以上的描述,对于相关技术领域的专门人士应可明了及实施,因此其它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在申请专利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