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定心元件制造长型部件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42658发布日期:2019-09-21 01:58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使用定心元件制造长型部件的方法与流程

在原始申请中提交的发明聚焦于使用定心喷枪来定心(Zentrierung)。然而,该定心喷枪静态地定位到滑动滑块(除了沿到型腔的纵向方向的固定气动和电气调节可能性)。在该现有技术中,喷枪根据在型腔中的位置,在一周期期间部分地位于溶体前沿的前方/中/后方--多次改变并且不受限定!因此,这种行为产生了导线要在其中通过喷枪进行定心的区域,但是熔体前沿和喷枪尖端彼此相距一段距离,并且导线可因此而下垂,或者因在一侧上作用的注射压力而可被按压入型腔中。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模制长型部件的装置和方法。该模制可为注塑包封(Umspritzen)或包覆(Ummanteln)。长型部件可以是例如电缆、缆芯、绞合线,包括至少一个导体和/或至少一个线材,并且通常形成长型插入件。



背景技术:

这样的物体先前主要在挤压加工工艺的背景下制造,其中长型部件被直接引导通过挤压喷嘴并且在其上沉积包覆材料。

然而已经表明,这些解决方案对于工艺流程和可制造的产品变型方面几乎没有灵活性。制造工艺的成本和可靠性可能会受到其影响。因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避免这些缺点并改善长型部件的包覆。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模制长型部件的设备。所述设备可以是常规的注射成型机的组成部分,或者可以连接到这种机器。

所述设备包括模制装置,所述模制装置包含至少一个浇口点。所述模制装置可耦接到常规的注射成型机的夹紧板。为此,所述模制装置可以以下面说明的方式包括可耦接到相应的夹紧板的两个半模。所述半模可以以已知的方式朝向彼此移动并且可彼此提开,以便能够制备物体并将它们从该设备移除。

所述浇口点可以是传导流体的连接区域,特别是以通道、孔、开口和/或空腔的形式的传导流体的连接区域。所述浇口点可连接到来自注射成型机的正常注射单元的模塑材料(Formmasse)的出口区域,并将所述模塑材料导入下面描述的型腔中。所述浇口点也可以延伸通过所述模制装置,并且特别地通过其可能的半模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模塑材料可以是塑料材料或塑料材料混合物。所述模塑材料可以以基本上流体的形式供给,然后固化成物体或部件包覆件。

所述设备通常可基于注射成型原理或者构造成执行注射成型工艺或至少类似于注射成型的工艺。特别地,所述设备可连接到注射成型机的已知的注射单元或螺旋输送装置。如下所述,制备的物体尤其可以是包覆电缆,其中所供给的模塑材料固化为合适的包覆件。

所述设备还包括模具插件,所述模具插件可接纳在所述模制装置中并且相对于所述浇口点沿着移位轴线可移位。为此目的,所述模具插件可与所述模制装置的可能的半模相互作用,并且例如可以可移动地插入到这些半模中。为此,所述模具插件可与例如可直接设置在所述模制装置中的引导装置、引导条、滑动表面、滑块装置、轨道或辊相互作用。所述模具插件的位移可借助于致动器单元进行控制或调节。这可包括例如可以以预定方式移动模具插件的液压缸或气压缸。此外,所述模具插件的移动可经由浇口点至少部分地平行于模塑材料的供给来发生。

移位轴线可基本上以直线或线性地延伸。在具有半模的模制装置的情况下,所述移位轴线可与所述半模的相应闭合/打开轴线成一定角度地延伸,例如以约44°和约91°之间的一定角度或与此基本正交,其中,所述半模可以朝向彼此移动并且彼此提开。

所述模具插件通常可形成为单件。此外,例如,可将其构造为在面向浇口点的区域中至少部分地打开,以便能够接纳经由浇口点供给的模塑材料。然而,所述模具插件同样可构造成多件式的,并且包括例如两个半模,所述半模在组合形式时可接纳所供给的模塑材料并且可再次彼此分开以移除完成模制的物体。

所述模具插件还至少按比例地限定型腔,在所述型腔中可接纳经由浇口点供给的固化模塑材料。所述型腔通常可限定用于接纳模塑材料的空腔,以便由此模制所期望的物体。所述型腔可具体地包括壁区域,所述壁区域限定固化模塑材料的形状,并且因此还至少部分地确定由其制备的物体的形状。特别地,所述型腔可确定所供给的模塑材料的外周区域或由其制备的物体的外周区域。所述型腔通常可构造成基本上是长型的,并且具有恒定的或变化的横截面,特别地,具有至少部分地旋转对称的横截面。例如,所述型腔可以包括长型的并且特别是管状的空腔。因此,型腔可具有纵向轴线,所述纵向轴线可平行于移位轴线和/或下面说明的定心轴线地延伸,或者可与其重合。

所述模具插件可至少部分地从至少一个、至少两个、至少三个或甚至多达四个侧面封闭型腔。换句话说,所述模具插件可至少部分地,高达至少25%、至少约50%、至少约75%或高达约100%地限定所述型腔的横截面,其中如果适用的话,剩余部分可由所述模制装置的相应壁区域来限定。同样可提供,所述模具插件沿其整个长度至少成比例地形成待制备的物体的外周区域(或型腔的内周区域)。

所述模具插件最终可相对于所述浇口点移位,使得至少通过预定比例的相对运动来实现将所述模塑材料经由所述浇口点供给到所述型腔中。这可包含预定的移动路程或移动距离,但也可包含例如大于约1秒,大于约2秒或大于约3秒的预定持续时间。所述模塑材料的供给可在此基本上连续地和/或平行于位移地进行。

所述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定心元件,所述定心元件配置为,接纳长型部件并沿着定心轴线将所述长型部件引导到型腔中。如所述的,长型部件通常可以是插入件,并且特别是电缆。它可具有纵向轴线,所述纵向轴线可由于定心而平行于定心轴线取向或者与定心轴线重合。所述定心轴线也可平行于所述移位轴线和/或型腔纵向轴线延伸或与其重合。换句话说,所述定心元件可构造成对准长型部件,使得其基本上同心地穿过型腔和/或沿着所述模具插件的移位轴线延伸。

所述定心元件可包括可从外部进入的区域,以便引入所述长型部件;以及第一端部区域,所述第一端部区域面向所述型腔或直接通到所述型腔中。因此,所述部件可从外部以期望的取向通过所述定心元件引导到型腔中。

所述定心元件和所述浇口点也可构造成基本上彼此分隔,并且可以以期望的方式相对于彼此对准。与先前已知的挤压加工工艺相比,这可以带来额外的自由度以期望的方式设计制造工艺。

所述定心元件可支承所述部件或直接接触所述部件。为此,所述定心元件可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部件,或者换句话说,接纳和引导到空腔部分中。此外,所述定心元件可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部件延伸,例如沿着至少约5cm,至少约10cm,至少约20cm,至少约30cm或至少约50cm的长度,以便与其相互作用。与所述定心元件相互作用并在情况可能时接纳在其中的所述部件的区段,可以是在进一步工艺中不被模制的区段,例如在模制工艺结束后被移除的区段。

通常可提供,在模制过程中,所述部件相对于所述定心元件基本上是不可运动的。如下所述,所述长型部件也可基本上延伸穿过整个所述型腔,特别是沿其整个长度延伸,其中所述定心元件可形成延伸的第一起始点。此外,所述模具插件可移位为使得所述型腔的尺寸改变,并且这样做甚至可以接纳所述部件的增加的长度。为此目的,所述模具插件可沿着所述部件运动,使得后者沿着增加的长度被型腔接纳和包围。

一个改进方案实现,所述模具插件可以以使得所述型腔扩大的方式沿着所述移位轴线位移。所述位移尤其可通过型腔沿着所述移位轴线或型腔纵向轴线的延长来实现。例如,当在移位方向上观察时,所述模具插件可限定所述型腔的前沿并且可移位,使得该前沿移动越来越远离所述浇口点,从而延长所述型腔。

当然,在完成制造并且可能移除物体之后,也可发生所述模具插件沿着所述移位轴线在相反方向上移位,使得其再次占据其初始起始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型腔可以再次减小到其初始尺寸。

在制备物体和移位以扩大型腔期间,可以进行所述模具插件位移和所述模塑材料供给的协调,使得所供给的模塑材料基本上连续地流入所述型腔中。所述模具插件通常此时可移动,使得所述型腔的体积增加至少暂时地基本上与模塑材料体积的供给成比例地发生。应当理解,这不能适用于物体制备的最终阶段,在该阶段中,为了产生所谓的保持压力,可再次供给额外的模塑材料体积而模具插件不会进一步移位。同样地,在物体制备的初始阶段,在模具插件开始移位之前,首先等待提供最小体积的模塑材料。

所述模具插件可沿所述移位轴线移动,使得被接纳在所述型腔中的模塑材料主要在第一方向上从所述浇口点流动。该方向可基本上沿着所述移位轴线和/或对应于在供给所述模塑材料期间,所述模具插件的移位方向。换句话说,所供给的模塑材料可以基本上跟随所述模具插件的运动,使得它在第一方向上基本上持续地远离所述浇口点流动或者从所述浇口点运走。

下面提到的关于例如所述浇口点的上游或下游的定位的参考可指所述模塑材料的相应流动方向(和/或所述模具插件的移位方向)。换句话说,在所述浇口点的上游定位可涉及在第一方向上所述模塑材料的流动路径的外部的布置,因而特别是当在所述移位方向上观察时位于所述浇口点上游的定位。另一方面,在所述浇口点的下游定位可涉及在第一方向上所述模塑材料的流动路径内部的布置,因而特别是当在所述移位方向上观察时位于所述浇口点下游的定位。在这种情况下,由上游定位甚至可包括在正常操作中没有发生模塑材料流动通过的区域,但是该区域因此布置为相对于浇口点并且特别是在浇口点上游,并且模塑材料从其开始流动。

另一方面,所供给的模塑材料甚至可至少在有限的长度上与第一方向相反地流动,但是其中,在第一方向上流动的体积可明显地超过该部分。例如,在完成制造之后,在第一方向流动的模塑材料体积可占所供给的模塑材料总体积的约80%,超过约90%或超过95%。与第一(主流)方向反向供给的一小部分模塑材料的流动可通过注射压力来,可以说,系统固有地调节。

根据一个改进方案,所述定心元件突出到所述型腔中和/或以流体传导的方式与所述型腔连接。特别地,所述定心元件可与所述型腔直接连接并将所述长型部件直接引导到型腔中并以期望的方式使其居中。与所述型腔非常接近或直接邻接可提高定心的可靠性,这特别在增加的注射压力下是有利的。例如,在注射模塑材料期间,可能仅在有限程度上尺寸上为刚性的部件可在增加的压力和几个方向上具有围绕它的流动,由此它被推出实际提供的中心位置。这可通过将定心元件定位为尽可能靠近浇口点来避免。

所述定心元件还可以是长型的和/或管状的,或者至少包括以这种方式构造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定心元件的纵向轴线可沿着所述定心轴线、型腔纵向轴线、部件纵向轴线和模具插件移位轴线中的至少一个延伸或者与此重合。在管状构造的情况下,可将所述部件推入或穿过所述定心元件,以便引导该部件到所述型腔中。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定心元件也可具有基本上圆形的并且特别是封闭的横截面。

最后,所述定心元件通常可布置在所述型腔的凹部部分中或者连接到所述型腔的凹部中。所述接纳可采用预先确定的游隙(Spiel)进行。例如,所述定心元件的外径可以基本上等于或小于接纳凹部的内径。所述凹部可设置在模制装置中,特别地设置在模制装置的可能的半模中。为了更容易地引入到所述凹部中,所述定心元件可包括至少一个滑动部分。这些滑动部分可布置为所述定心元件的外表面上的单独的衬套、套管或壳体。所述滑动部分同样可包括所述定心元件的外表面上的滑动层和/或包覆。所述滑动部分通常可在所述定心元件的外表面的整个长度上延伸。

此外,该设备可包括出口区域,从该出口区域,所述长型部件可从该设备中离开,特别是其中所述出口区域基本上位于与所述定心元件相对的位置。所述出口区域可至少按比例地构造地在模具插件中。因此,所述部件可从所述定心元件被引导到所述出口区域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或全部地延伸穿过所述型腔。为此,所述定心元件和所述出口区域可位于沿型腔纵向轴线、模具插件移位轴线和/或定心轴线基本上相对,或者通过相关轴线连接。

所述出口区域可包括开口、孔、凹部或类似结构,使得所述部件可出现在周围环境中。然后可将所述部件引导至夹紧、张紧或保持装置。这可使所述部件预张紧,例如通过在所述设备内并且特别是在型腔内引入张力,以保持其居中。例如,所述部件因此可以基本上同心地和/或沿着纵向轴线引导穿过所述型腔。

在所述模具插件移位期间,所述模具插件可以由于出口区域而相对于所述部件移动,因为这可以说是滑动通过出口区域。如上所述,随后可在所述型腔中接纳增加的部件长度并借助于模塑材料模制。

可以进一步提供,所述定心元件定位在所述浇口点的上游,特别是在最多约1cm,最多约2cm,最多约5cm或最多约10cm的距离处。相关的上游定位可以如前所述,是在模具插件的移位方向上或相对于模塑材料流动路径在浇口点上游的定位。距离数据可以指沿着定心轴线、部件纵向轴线、移位轴线和/或型腔纵向轴线的距离。

换句话说,所述浇口点因此可基本上布置在所述定心元件和在位移方向上观察为所述型腔(和/或模具插件)的前端部区域之间。然而,如下所述,所述浇口点也可与所述定心元件至少稍微地重叠。更重要的是,也可以发生模具插件的位移,使得模塑材料的主流动方向(参见上面说明的第一方向)指向远离所述定心元件。

所述装置还可包括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构造成控制经由所述浇口点模塑材料的供给,使得在所述浇口点上游扩展的熔体前沿不接触所述定心元件或仅在小于约10cm,小于约5cm,小于约2cm或小于约2cm,或小于约1cm的长度的区域中绕流。在上游扩展的熔体前沿可以是所供给的与上述第一(主流)方向相反地流动的模塑材料的一部分。这基本上不遵循所述模具插件的位移移动,但甚至可以与所述模具插件的位移移动相反。因此,本变型实现所供给的模塑材料的这一部分不接触所述定心元件或仅在有限的范围内绕流。在这种情况下,上述长度测量可尤其是沿着所述定心轴线、所述定心元件或所述部件的纵向轴线的长度。

一个改进方案实现,所述定心元件从所述浇口点上游的位置开始延伸,至少延伸到所述浇口点,或者延伸至超过所述浇口点至多约1cm,至多约2cm或至多约5cm。换句话说,所述定心元件通常可位于至少部分地与浇口点相对或与浇口点重叠。这里它可以从所述型腔和/或模制装置的外部延伸远达所述浇口点。根据该变型,待供给的模塑材料因此可特意地注射到所述定心元件上。所述定心元件在此可作为一种环形分配器起作用,以首先将供给的模塑材料均匀分配在所述部件周围,于是这可以进一步向下游流入型腔。

所述定心元件还可以包括第一端部区域,该第一端部区域布置为靠近所述浇口点,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端部区域包括柔性可变形材料。更重要的是,所述定心元件可构造成尺寸稳定的或抗弯曲的,或者可包括这种材料并且通常由金属、塑料或其混合物制造。所述定心元件同样可构造成多个部件并且包括例如第一尺寸稳定部分和可变形的端部区域。提供可变形端部区域对于其中所述定心元件与所述浇口点重叠的变型通常是有利的,使得模塑材料被注射到可变形端部区域上。此外,所述第一端部区域可以是所述定心元件的面向型腔的端部区域和/或通向型腔的端部区域。

可选地或另外地,所述第一端部区域可由避免在注射过程中材料粘附的材料例如PTFE制成。这也可以独立于任何可能的可变形性来提供。避免粘连的另一种可能性是所述定心元件的预热,特别是所述定心元件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情形。

独立于可能的可变形性或除了可能的可变形性之外,所述第一端部区域还可包括可互换的耐磨插件,例如可耦接(例如通过推入或推开)到所述定心元件的主要部分的耐磨插件。所述第一端部区域同样通常可通过用软管部分,特别是收缩软管嵌套所述定心元件的抗弯曲端部来形成。

一个改进方案实现,所述浇口点限定了模塑材料供给方向,其以与所述定心轴线成不同于0°的角度延伸,并且特别地模塑材料供给方向以约44°和约91°之间的角度延伸,或基本上与定心轴线正交地延伸。换句话说,通过其注射入模塑材料的浇口点的通道或孔可以不平行,但特别是横向于中心轴线地延伸。此外,当沿着定心轴线观察时,所述浇口点和所述定心元件可以彼此间隔开。作为整体,模塑材料供给和部件的居中可基本上彼此脱离,这对于先前用于电缆包覆的挤压机方案是不可能的。

最后,可以实现,所述模制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半模,其中一个半模固定地构造,并且所述定心元件耦接到所述固定半模。所述半模可以是已经说明的半模,如从常规的注射成型机中已知的那样,所述半模相对于彼此可提起和可降下。

本申请还涉及一种方法,该方法特别可借助于根据前述方面中任一个的设备来执行,包括以下步骤:

a)借助于所述定心元件将所述部件引导到所述型腔中;

b)经由所述浇口点供给固化模塑材料;以及

c)沿所述移位轴线移动所述模具插件;

其中步骤b)和c)至少部分并行执行。

应理解,该方法可包括其他步骤以实现装置的任何上述效果、工作步骤和/或操作模式。这同样适用于下面说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方面。

例如,该方法可以包括将所述部件从定心元件引导到出口区域以便再次从设备中露出的另一步骤,其中所述出口区域可设置在所述模具插件中。在执行步骤b)和c)之前,可例如通过施加张力对所述部件进行预张紧。

附图说明

借助于附图进一步解释本发明。这些图示意性地显示: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设备开始模制过程的视图;

图2是图1中的设备处于模制过程之前的阶段;

图3是图1的设备的定心元件的详细视图;

图4-9是定心元件的可选构造;

图10是另一实施例的视图,包括两个定心元件;

图11是用于漂浮支撑(Lagerung)定心喷枪的另一实施例(也称为例示(Abbildung)1)的原理图;

图12是用于解释熔体的流动特性对型腔形状的依赖性的视图(也称为例示2);

图13a、图13b是类似于图10的描述,用于解释作用力(也称为例示3);

图14是根据一个实施例(也称为例示4)的用于漂浮支撑定心喷枪的装置;

图15是图15的装置的立体图(也称为例示4B);以及

图16是根据另一个实施例(也称为例示5)的用于漂浮支撑定心喷枪的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不限于此,具体阐述细节以提供对本申请的完整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的是,本申请可用于其他实施例中,这些实施例可以与下面阐述的细节不同。例如,下面描述的装置和方法不应被视为限制性的具体构造和布置。此外,可想到该装置的不同应用领域。这里纯粹通过示例的方式引用电缆或其他长型元件的包覆。

在图1中,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设备10。设备10包括模制装置12。这以已知的方式包括布置在注射成型机的未示出的夹紧板上的两个常规半模14、16。图1中的上半模14形成所谓的固定半模14,而下半模16相对于固定半模14可移动,以实现模制装置12的闭合和打开运动。

模制装置12包括布置在上半模14中的浇口点18。浇口点18包括通道,通过该通道可将固化模塑材料(在本例中为塑料熔体)注射到模制装置12中。为此目的,浇口点18连接到常规注射成型机的示意性示出的注射单元20。

在模制装置12中还包括模具插件22。这在图1和图2中以局部剖视图示出,从而可识别由此限定的型腔部分。模具插件22可移动地支承在下半模16的导轨24上。更确切地说,模具插件22可沿移位轴线V移位,其中沿箭头P移位以制造所期望的物体。另一方面,在准备创建新物体时,模具插件22反向于箭头P运动回到起始位置。

模具插件22包括构造成基本上长方形的凹部26。它与上半模16一起限定装置10的型腔28,其中可接纳经由浇口点18供给的模塑材料21。型腔28以已知的方式形成,使得模塑材料21固化为具有所期望的尺寸和所期望的形状的物体。总体而言,型腔28构造成长型的并且沿着纵向轴线K延伸,纵向轴线K平行于模具插件22的移位轴线V延伸。在所示的情况下,型腔28另外包括两个端部部分30,这两个端部部分30基本上是横向于型腔纵向轴线K延伸,但仅占据型腔28的总体积的小部分。另外,两个螺钉元件32仅以示例的方式示出,其作为插入件布置在模具插件22中,并且还可模制到待制造的物体中。

设备10还包括定心元件34。它经由保持臂34布置在上半模14上。定心元件34构造为薄的、长型的金属管或空心喷枪。如从图1中可以明显可见,它因此具有纵向轴线R,该纵向轴线R平行于模具插件移位轴线V和型腔纵向轴线K延伸,并且甚至与后者重合。在图1中的右端部38处,该端部背离模制装置12并且特别是背离浇口点18,定心元件34固定到保持臂36。在图1中的左端部40处,左端部40(以下为第一端部区域40)面向浇口点18和型腔28,并且另一方面,定心元件34接纳在上半模14中的通道状凹部42中。

长型部件44被引入到定心元件34中。部件44由所供给的模塑材料21包覆,并且因此也可称为长型插入件。它从第一至第二端部区域38、40延伸穿过定心元件34。在这样做时,部件44由定心元件引导到型腔28中,使得它沿着定心轴线Z延伸。其结果是,部件44的纵向轴线E因此与定心轴线Z重合,其中定心轴线Z又与型腔纵向轴线K和定心元件纵向轴线R重合,并且平行于模具插件22的移位轴线V延伸。

从图1中还可清楚地知道,部件44从定心元件34的第一端部区域40开始进入型腔28,沿着其纵向轴线K延伸穿过型腔28,并再次经由出口区域46从设备10中出来,而其延伸没有任何实质性变化。出口区域46在此构造为模具插件22中的孔,并且当沿着定心轴线Z观察时基本上与定心元件34相对。通常可以实现,出口区域46同样对部件44施加定心作用,例如因为它接收并包围了部件44。然而,出口区域46也可以仅为部件44提供通道而但不提供任何定心作用。

更重要的是,部件44也可以通过图1中的左手端部引导到夹紧、保持或预张紧装置,该装置可以在部件44上施加预拉力以保持定心。另一方面,部件44可以通过其图1中的右手端部连接到材料线圈,可从中解绕连续的预定材料或部件长度。作为循环生产的一部分,在每次工艺过程之前将新的材料部分引入到设备10中,尤其是型腔28中,然后这些新的材料部分形成待包覆的部件44。在这种情况下,拉入可通过定心元件34进行,但不需要重新引入它。

在图1的情况下,供给的模塑材料21是塑料熔体,而部件44是借助于塑料熔体进行包覆的金属导体装置。其结果是,被包覆的电缆因此被制造为成品。

下面,作为示例,借助于图1和图2说明制造过程的顺序。在起始位置,部件44被引导穿过定心元件34并再次经由出口区域46从设备10中出来。模具插件22位于起始位置中,起始位置与图1中的位置相比更向右移位,使得左手端部区域30基本上与浇口点18相对。在这样的状态下,型腔28具有其最小的体积。在该位置中,模塑材料21在压力下经由浇口点18注射入型腔28中,直到端部区域30被完全填充。然后,模具插件22的移动沿方向P执行,其中保持模塑材料的供给。以这种方式,模具插件22首先到达图1中所示的位置,以便然后连续地向左运动到图2中所示的位置,甚至超过该位置。当右手端部区域30位于基本上与浇口点18相对时,运动终止。

因此,模具插件22以使得型腔28的长度增加的方式移动。特别地,布置在浇口点18的右侧或其上游的模具插件22的凹部区域26最初未用模塑材料21填充,这是因为凹部区域26不以传导流体的方式连接到浇口点18,或者为此需要太大的注射压力。然而,在模具插件22移位的情况下,这些凹部区域26可以在浇口点18的方向上运动并因此与其连接以传导流体,使得它们形成型腔28的实际组成部分,并且型腔体积或其长度相应地增大(比较图1和2中填充或可填充模塑材料21的不同腔体体积)。

作为位移的一部分,模具插件22也相对于固定部件44在出口区域46上方移动。此滑动可以说通过移动的出口区域46。比较图1和图2可以得到,这尤其导致部件44增加的长度被接收在延长的型腔28中。

此外,供给模塑材料21,使得型腔28中的模塑材料流基本上跟随模具插件22的移位,并且增大的型腔28被持续地填充模塑材料21。在这种情况下,模塑材料21沿第一(主流)方向S传输通常远离浇口点18(参见图2)。由于模具插件22相对于部件44的相对可运动性,这意味着部件44增加的长度形成并由模塑材料21包覆。相对于(主流)方向S,定心元件34和特别地其第一端部区域40可进一步描述为位于浇口点18的上游或在位移方向P上位于浇口点18的上游。另一方面,图1中的模具插件22的第一端部区域30布置在浇口点18的下游,或者在位移方向P上位于浇口点18的下游。

从图2中还清楚可见,浇口点18布置成使得模塑材料沿模塑材料供给方向F供给或注射,模塑材料供给方向F基本上横向于所有上述移位和纵向轴线V、K、R、Z、E地延伸。因此,模塑材料21从基本上正交的方向遇到部件44并且沿第一(主流)方向S围绕该部件流动。由于注射压力,模塑材料21的一小部分也反向于第一方向S以及在朝定心元件34的方向(参见图2中的圆圈部分48)流动。然而,在图2中,控制模塑材料的供给,使得模塑材料的该部分48不会到达定心元件34并且也不会围绕它流动。

然而,如下面所解释的,也可以特意地想要定心元件34的这种接触和围绕定心元件34流动。为此目的,定心元件34可布置在浇口点18下方或与浇口点18重叠,使得可以说将模塑材料21注射到定心元件34上。

当图1中的右手端部区域30已经到达浇口点18并且填充有模塑材料21时,完成成型过程。接着可以中断模塑材料的供给并且可将半模14、16彼此提起。然后可从模具插件22移除固化的模塑材料21制成的物体和包覆的部件44。接着未成型的部件44的附加长度部分可被移除,和/或可以说被用来拉紧部件44的另一长度部分,并从第一端部区域40开始引导定心元件34通过型腔28到达出口区域46。接着,可从模具插件22的起始位置开始,重新执行制造过程来生产另一包覆的电缆。

图3示出了定心元件34的第一端部区域40的示意性详细视图。视轴在此对应于图2中的箭头B,其中上半模14被描绘为阴影区域。再次认识到,定心元件34形成为薄壁管,其具有内径di和外径da。还应认识到,定心元件34接纳在凹部42中,凹部42具有超过定心元件34的外径da的内径dm,使得定心元件34以一定游隙接纳在凹部42中。还应认识到,部件44包括缠绕的导体装置,其具有基本上对应于定心元件34的内径di的外径dL。

从图3清楚可知,定心元件34一直延伸到型腔28,并因此将部件44以所需的定心直接引导到型腔28中。在所示的示例中,型腔28包括锥形臼(Tülle)部分50和长型圆筒形部分52。

在图4中示出定心元件34的另一变型。定心元件34在第一端部区域40的区域中包括可更换的磨损插件54。磨损插件54由塑料材料制成并插入由金属管56形成的定心元件34的主要部分中。因此,磨损插件54可在预定数量的制造过程之后和/或在开始磨损时更换,而金属管56可以在更多数量的制造过程中使用。

在图5中示出定心元件34的另一变型。定心元件34在第一端部区域40的区域中包括柔性可变形材料,例如PTFE。另外,定心元件34以金属管56的形式再次构造。为了提供柔性可变形性,将相应材料制成的收缩软管59推到金属管56上并以已知的方式通过加热固定在金属管56上。可变形材料的突出端57(以下称为可变形端部区域57)基本上得不到金属管56的结构支承,这是因为它不与金属管56重叠。

图6示出了图5中的变型的替代构造,其中金属管56在下部区域中形成有延长的圆周部分58。在所示的纵向截面中观察,金属管56因此基本上构造成勺的形状。因此,延长的圆周部分58在选定的区域G中支承柔性可变形材料的可变形端部区域57。

如果模塑材料21要经由浇口点18直接注射到定心元件34上,则图5和图6的变型特别令人感兴趣,其中浇口点18用作一种类型的环形分配器。浇口点18的位置在图5和图6中以示例的方式示出。特别地,在图6中,应认识到,延长的圆周部分58基本上布置在金属管56的背离浇口点18的区域中,并在那里局部支承可变形端部区域57。

图7示出了定心元件34的另一个变型。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端部部分40构造有倾斜端部,其中选择倾斜度使得定心元件34的开口60基本上面向浇口点18。图中没有单独示出的另一变型提供了图6中的勺形金属管56作为定心元件34使用,但不具有附加的可变形材料覆盖层。

最后,图8和9示出了用于改善定心元件34的滑动能力的技术方案。这特别涉及将定心元件34引入到模制装置12的凹部42中。在图8的情况下,管状定心元件34包括多个滑动套筒70,滑动套筒70限定定心元件34的外周边区域或最大外径da。在图9的情况下,管状定心元件34包括在其整个长度上延伸的滑动层72,其同样决定了最大外径da。该图示另外对应于图3的图示。定心元件34的外径da在图8和图9中各自选择为,使得它们基本上对应于或仅略低于图9中的凹部42的内径dm。

图10示出了包括两个管状定心元件34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图10中以虚线表示模具插件22。它包括两个插入半模,它们没有单独描绘,并且一起限定了描绘为线形的型腔28。型腔28包括第一直线部分100。第一直线部分100直接在模具插件34的插入半模之间的模接合面(Teilungsebene)中延伸。此外,模接合面根据图10的坐标系平行于X-Y平面延伸。

型腔28还包括两个平行部分102。更精确地,型腔28的部分100在分支点104处分成两条平行线102。如果插入半模彼此提起,则可将三叉或Y分支导体装置插入型腔28中。然而,应当理解,也可想到其他模的划分,并且特别是可设置多个模具部件而不是仅仅两个半模。

在图10中还识别出浇口点18,它设置在滑块状基体105中。滑块状基体105通常是固定的,并沿着模具插件22的表面上的未单独示出的引导凹部滑动。与图1中的实施例类似,基体105形成在上固定半模(未示出)上。此外,与基体105相对的是同样未示出的下半模,其中模具插件22布置在两个半模之间。

模具插件22沿着方向P相对于浇口点18移位。型腔28通过多个分配通道106而与模具插件22的引导凹部连通,模具插件22的引导凹部沿着浇口点18滑动。为了图示,在图10中并非所有分配通道106都具有相应的附图标记。在模具插件22的这种位移中,分配通道106与浇口点18相对地顺次布置或者与其暂时对准。因此在浇口点18和型腔28之间提供连续的流体传导连接,使得在模具插件22的移位期间可基本上连续地向型腔28提供模塑材料(也看见型腔28中相应的箭头表示的模塑材料流)。

图10示出了模具插件22已经相对于浇口点18移动了相对较大距离的状态。在起始状态下,模具插件布置为使得在沿着箭头P的移位期间,在图10中最右侧的双叉分配通道106最初与浇口点18对准。然后根据箭头P进行移位,其中其它连续分配通道106与浇口点18相对地一个接一个地设置。

为了使插入型腔28中的导体装置居中,已经提到的定心元件34布置在图10中的右端部。这些定心元件34也被配置为薄的长型的管,其接纳导体条带的自由端部,并通过型腔28的平行部分102引导进入。这里,定心元件34每个限定定心轴线Z,定心轴线Z与由每个平行部分102限定的型腔纵向轴线K重合。

因此,自由导体条带被引导穿过型腔28的平行部分102并从模具插件22突出,因而可通过占据在定心元件34内部而定心。在这种情况下,模具插件22通常朝向中心元件34移动。

然而,原则上也可以想到的是,定心元件34至少暂时地突出到模具插件22中或由其封闭,使得它们至少部分地在型腔28内延伸。同样可以想到,在型腔28的图10中左手端部也设置相应的定心元件34。

最后,多个定心元件34的设置不限于图10中的模具插件22的特定变型,该模具插件22沿着滑块状基体105移位。例如,在根据图1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想到将另一个型腔部分和另一个定心元件34与所示的定心元件34平行地布置(例如,偏移到镜像平面中)。经由浇口点18注射的模塑材料在此可经由连接通道分流进入相应的平行型腔部分中(也参见图10中的模具插件22的右半部分中的双叉分配通道106)。然而,也可为平行型腔部分提供单独的浇口点18。

通过设置多个定心元件34,甚至是分支的和更复杂的导体装置可居中并可靠地模制或包覆。

根据其他方面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涉及定心元件的漂浮支撑。

在下文中,基于前述方面描述了各方面,并且还涉及定心元件的漂浮支撑。首先给出一般描述。然后借助于图11-图16解释具体示例。

本发明的这些其他方面的核心是支撑定心喷枪“漂浮”在熔体前沿上。至少根据某些实施例,定心喷枪或定心元件在此不能固定在设备内的设定位置,而是例如根据与熔体前沿的接触来改变其位置。根据图1至图10的先前示例的初始构思中没有考虑该方法。然而,在初步研究之后,已知的喷枪定心的该扩展代表了非常有前景的路线,其迄今已产生,与常规方法相比,具有显著提高了的同心度的注射模式。

具体地,定心元件可配置为与模塑材料接触,特别是与由模塑材料形成的熔体前沿接触。为此可以适当地定位定心元件和/或设计定心元件尺寸。例如,定心元件可以以预定的程度延伸到型腔中和/或定位在距离浇口点合适的距离处,使得它可以与模塑材料发生接触。发生接触可以在普通成型过程和普通注射压力下进行。

通常可操作该设备,使得模塑材料在定心元件上施加力,特别是以压力的形式施加力。该力可以是预定力,其可以例如借助于所选择的注射压力来设置。该力或由模塑材料施加的压力可在将定心元件推离浇口点和/或将其推出型腔的方向上起作用。因此通常可实现,模塑材料在成型过程中大部分或基本上永久地与定心元件接触,并且从而在其上施加预定力。

在另一变型中可实现,定心元件在所述设备内的位置是动态可变的,特别是根据模塑材料的流速的变化而动态可变。该位置可以是定心元件沿型腔的纵向轴线、部件纵向轴线和/或定心轴线的位置。换句话说,定心元件可在供给模塑材料期间动态移动,特别是在型腔内和/或沿着前面提到的纵向轴线动态移动。

模塑材料的流速可特别地根据型腔的横截面尺寸(或其任何变化)而变化。例如,如果型腔的横截面变宽,则模塑材料的流速可减慢,或者如果型腔变窄,则模塑材料的流速可增加。流速的变化可相应地对施加在定心元件上的力和/或施加在其上的压力产生影响,其中减速可以伴随较低的力/压力,并且加速可伴随相应增加的力/压力。更重要的是,定心元件可根据流速的变化(和/或型腔的横截面尺寸)而在型腔内动态移动。这使得定心元件可以始终保持与模塑材料接触。

根据一改进方案,定心元件支撑在所述设备中,使得由模塑材料施加在其上的力可至少部分地得到补偿和/或定心元件被持续地承载在由模塑材料形成的熔体前沿上。例如,定心元件可以与所述设备铰接和/或柔性地耦接,其中通过关节(Gelenk)和/或柔性耦接施加在定心元件上的力可以至少部分地得到补偿,或者换句话说,至少可以部分地被吸收。柔性耦接可借助于下面说明的预张紧装置进行。这种定心元件的柔性或铰接支撑可以具有如下效果:这可在模塑材料的影响下改变其位置和/或取向,而不会失去与其接触,并且特别是与其熔体前沿的接触。

根据一改进方案,该设备配置为测量在定心元件上施加的力,并且可选地,改变且特别是调整被施加到定心元件上的反作用力。测量的力可以是由模塑材料施加的力和/或由其施加的压力,其中该力和/或压力可沿远离浇口点的方向推动定心元件。可通过合适的测量或传感器装置来测量所述力。所述反作用力可根据所述测量的力而变化。可根据所述测量的力进行调节,尤其使得所述反作用力以与施加的力相同的方式变化(特别是以相同的方式增大或减小)。为了施加相应的反作用力,该设备可包括合适的致动器(例如,电动驱动器),从动轴或下面说明的变型之一。

原则上,产生的反作用力通常可根据所述部件的成型程度或型腔的填充水平和/或根据成型过程的时间或中间阶段而变化。因此,例如,可选择反作用力在注射周期的开始和结束时不同,并且通常在结束时提高反作用力以产生一定的保持压力。附加地或替代地,可在任何时间提供反作用力的至少暂时提高以临时提高作用在型腔中的压力,例如,如果具有相对大的横截面尺寸的型腔部分通过和/或通常提供增加的保持压力。

该设备可包括测力传感器,以测量被施加在定心元件上的力。测力传感器可耦接到定心元件,例如使得输入元件或测量元件根据定心元件的位移而移位。该位移可以作为作用到定心元件上的力的结果来获取和评估。

该设备可包括线性驱动器和/或主轴驱动器,用于将反作用力施加到定心元件上。这种致动器通常可配置为向着模塑材料推动定心元件和/或在浇口点的方向上和/或与模塑材料从浇口点到定心元件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推动定心元件。致动器的激活可以以受控的方式进行,并且特别是根据上面说明的力测量进行。通常可以产生反作用力,使得达到或不低于和/或不超过预定反作用力值。替代地或另外地,可产生反作用力,使得定心元件占据或保持预定位置和/或保持在预定位置范围内。

特别地,该设备可配置为在连续供给模塑材料期间将定心元件至少暂时地保持在基本恒定的位置,例如以产生设定的保持压力。例如,这可通过调节先前解释的反作用力来实现,尽管在所述设备内部漂浮和/或位置不固定地支承定位元件。

根据一改进方案,该设备包括反压力装置,该反压力装置配置为在定心元件上施加与模塑材料反向的压力和/或保持定心元件与模塑材料接触。反压力装置可包括用于产生反作用力或反压力的任何上面说明的致动器。替代地或另外地,反压力装置可包括例如处于可弹性变形的弹簧形式的预张紧装置。特别地,反压力装置可配置为例如根据模塑材料施加的力和/或定心元件的可能的位置变化,产生受控的压力或反作用力。

定心元件可定位和/或模塑材料能够经由浇口点供给,使得模塑材料利用预定力支承在定心元件上。例如,通过类似于先前的解释的那样,定心元件可以以预定程度延伸到型腔中和/或相对于浇口点定位,以便实现适当的支承。另外地或可替代地,可适当地选择模塑材料的注射压力以产生预定支承力。

在一改进方案中,定心元件的位置和/或取向在模塑材料的力的作用下是可变的。特别地,定心元件可以在模塑材料的力的作用下移动,例如沿着以上所述纵向轴线之一移动。

该设备通常可包括预张紧装置,该预张紧装置向着模塑材料和/或在浇口点的方向预张紧定心元件。如果定心元件在通过模塑材料施加的力的作用下移动,则可以借助于预张紧装置产生相应的反作用力或反压力,特别是使得定心元件优选地保持与模塑材料恒定接触。在一个变型中,所述预张紧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可弹性变形元件,例如弹簧。可弹性变形元件可根据定心元件的位移而变形并提供合适的反作用力,其中,这些反作用力优选地是与位移成比例地变化的反作用力。

作为另一方面,可提供一种用于模制长型部件的方法,该方法基于上面说明的方法原理。此外,可在该方法的情况中供给模塑材料,使得它与定心元件变为接触并且特别是在其上施加预定力。

该方法还可包括任何其他步骤或任何其他特征,以便提供所有上述或下述的相互作用、操作模式或效果。特别地,该方法可以包括测量由模塑材料施加在定心元件上的力和/或调节被施加到定心元件的反作用力的步骤。该方法同样可包括将定心元件暂时保持在预定位置中以便产生保持压力的步骤。

图11至图16所示示例的漂浮支撑

下面参考图11至图16讨论根据其他方面的实施例。在这里,与图1-图10的实施例的类型或功能一致的特征可设置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11示出了设备10的详细视图,该设备10原则上通过类似于根据图1和图2的实施例来构造并且与其类似地操作,除了如下所述的合适(定心)喷枪的形式的定心元件34的支撑。下面的图11、图13a、图14、图15和图16中的所有均示出了变型,其中设备10基本上竖直地定向,并且上面说明的轴线K、R、Z、E同样竖直地延伸。然而,还提供了选择其他轴线取向,特别是如图1和图2所示的水平延伸。

图11具体示出了这样的一种状态,其中模塑材料21已经经由浇口点18供给并且已经部分地包围长型部件44。模塑材料21从浇口点18在朝向定心元件(或喷枪)34的方向上的流动方向由箭头104表示。应认识到,模塑材料21贴靠在定心元件34的面向浇口点18的端面上并与之接触。同样沿箭头104的方向作用的力相应地施加在定心元件34上,使得其沿箭头106的方向被推离浇口点18。这里喷枪34不被固定地支撑在装置10的内部,而是可以说,在型腔28中漂浮。因此,它可根据模塑材料21施加在其上的力改变其位置(例如,沿着轴线K、R、Z、E中的一个)。

以另一种方式表达并且如下面更详细地解释的,喷枪34可根据与模塑材料21的相互作用,在型腔28内向前和向后被推动,并且因此可保持恒定地与熔体前沿100接触。这也意味着当长型部件44从定心元件34伸入型腔28时,长型部件44总是被模塑材料21包围。形象地说,这可防止长型部件44如已描述的那样部分地暴露或下垂。相反,它总是由模塑材料21直接支承。因此,总体上实现了更高的定心质量,这是因为长型部件44总是可在模塑材料21内居中地接纳和/或沿着轴线K、R、Z基本上同心地延伸。

如例示1(或图11)明显可知,喷枪34因此可定位为在型腔28中的熔体前沿100上漂浮,其中术语“漂浮”特别涉及根据模塑材料施加的力而改变喷枪34位置的上述可能性。

通过以下考虑清楚地表明该变型的另一个优点:由于型腔28中的熔体前沿100的速度直接取决于哪个体积流量[cm3/s]达到熔体前沿区域中的空置体积[cm3],很快就会清楚熔体前沿100的速度会发生极端跳跃。正好在从大轮廓(臼或类似结构)到小轮廓(导线的圆形轮廓)的过渡中(即在型腔28的横截面减小处),熔体前沿100经历极端加速。因此,熔体前沿100以增加的速度和/或力在喷枪34的方向上流动并将其推出型腔28。由于滑动滑块的惯性(约950kg),这不能快速加速到足以保持熔体前沿100和喷枪尖端之间的设定距离。相反,在从小轮廓到大轮廓的过渡过程中(即,在型腔28的横截面增大处),发生熔体前沿的极端减速,这同样不能通过滑动滑块的动态可能性或注射单元的注射压力控制器的动态可能性来补偿(例示2或图12)。

这也从图12中清楚地看出,其中示出了具有可变横截面尺寸的型腔28的示例。此外,图12还包含速度-路径图(v-s),其示出了存在于型腔28的相应区域中的模塑材料21的流速。从左到右看,模塑材料21首先通过型腔28的相对窄的横截面区域进入明显加宽的区域108,该区域108也可描述为臼。在那里,流速减慢与横截面加宽成比例。由于区域108的锥形变窄,流速然后相应地再次增加。然后,它在另一个加宽区域110的方向上以恒定速度流动,在该另一个加宽区域110处再次发生流速下降。

模塑材料21采用其推压喷枪34的力也随着流速的变化而减小或增大。然而,由于喷枪34以漂浮方式支撑,因此它可以相应地在型腔28内向前或向后移动而不会失去与模塑材料21的接触。因此,当从喷枪34离开时,长型部件44总是被模塑材料21包围,由此实现了关于定心的上述改进。

采用定心喷枪34的漂浮支撑,由于特定的模具内压力/注射压力,喷枪34可被压出型腔28。由于在其末端没有引导(即,在其远离熔体前沿100的端部没有支承或引导),所以喷枪将类似于射弹被射出而离开型腔28,它必须以设定的方式被引导。在250-350巴的特定注射压力和11.33mm2的喷枪端面112(参见图13b,不包括绞合线44)中,283.3N(250巴)或396.7N(350巴)的力作用在喷枪34上(例示3或图13a、图13b)上。因为计算过程是相同的,所以这些值可以通过类似于模具提升力来预先计算。

如果喷枪34因此以漂浮方式得到支撑,并且所述支撑可借助于包括弹簧116或类似结构的预张紧装置114补偿因注射压力而作用的力,则其(即喷枪34)可恒定地承载在熔体前沿100上。无论熔体前沿100由于轮廓中的体积跳跃而是快还是慢,这都适用。因此,喷枪34不再如初始方面所述的那样相对于滑动滑块固定,而是动态地适应熔体前沿100并且在其上“向前推”。例如,例示4(或图14)中示意性地描绘了适用的设备10。

更确切地说,图14在其下部区域中再次示出了类似于图11的视图,其中,长型部件44接纳在型腔28中并且被模制在经由浇口点18供给的模塑材料21中。模塑材料21在这里以上述方式以其溶体前沿100贴靠在喷枪形定心元件34上。喷枪形定心元件34因此根据箭头106被推离浇口点18。

在其远离浇口点18的端部,定心元件18耦接到预张紧装置114。预张紧装置114用作反压力装置,其将与箭头106相反方向的力施加到喷枪34上。该力可以是例如283.3N。更确切地说,预张紧装置114包括呈弹簧116形式的可弹性变形元件。弹簧116支承在弧形元件118上并根据其位移而被压缩或膨胀。在图14中以点划线表示在由模塑材料21施加的增大的力的情况下弧形元件118的位移。定心喷枪34的相应的移动路径由双箭头120标记。

如果喷枪34以图14所示的方式向上移位,则弹簧116被压缩,并且与模塑材料21反向的力(即反作用力或反压力)与位移路径成比例地增大。因此,喷枪34可屈服于增加的喷射压力,但不会失去与熔体前沿100的接触。因此,部件44尤其精确地在模塑材料21内部居中。

另一方面,如果注射压力或模塑材料21施加的力减小,则弹簧116松弛并推动定心喷枪34在图14中向下。例如,为了保证部件44的精确居中,即使当流速减小时,喷枪34也可以这种方式与熔体前沿100保持接触。为了提高引导精度,在图14中的变型中,设备10还包括引导装置122,该引导装置122包括在设备10中引导的杆状喷枪保持器124。喷枪保持器124连接到引导板126,引导板126包括孔128,孔128贴靠在喷枪34的外圆周上并且引导喷枪34。

图15中示出了图14的设备10的所选部件的立体的额外详细视图。应理解,弯曲元件118包括两个单个的弯曲部分130、132,在它们之间接收喷枪34并且通过突出部134被耦接至喷枪34。弯曲元件还包括连接部分130、132的横向构件136以连接弹簧116。此外,再次识别引导板126及其孔128。

根据图14和图15的上述变型可描述为与熔体前沿100接触的喷枪34的弹性、机械性和/或被动支承和保持。与根据图16的以下实施例相反,这里没有驱动致动器,也就是说,这里仅提供了可被动变形的弹簧116(即,弹簧116在外力而不是自身驱动器的作用下可变形)。

根据图16的动态压力受控支撑

另一种实施方式选项是例如定心喷枪34在其(背离浇口点18)端部配备一个测力传感器138,从而测量作用在喷枪34上的力,并因而确定在喷枪尖处的模具内部压力。该值可通过评估逻辑电路传输到小型电机控制器(这些都没有示出),该小型电动机控制器可通过线性驱动器140形式的致动器动态地调节喷枪34。在这种情况下,来自图16的变型中的线性驱动器140包括使主轴144旋转的电动马达142。主轴144被接收到耦接于喷枪34的引导板126的螺纹孔146中,引导板126的移位又由线性引导件148引导。根据主轴144的旋转,引导板126和(经由测力传感器138间接地)与其耦接的喷枪34根据图16中的箭头上下运动。

与图14/图15中的弹性支撑的“漂浮喷枪”相比,该技术方案的优点是,在型腔28的整个长度上,喷枪34相对于熔体前沿100可自由调节反压力。因此例如在注射周期开始时,可调节250巴的反压力(熔体前沿100→喷枪尖端),并且在临界点处可调节例如350巴的更高的反压力,以便在此点实现延长的保压时间或更好地模制底切。虽然继续供给模塑材料21,但是喷枪34可以在预定点停留并保持在那里。在例示5(或图16)中描绘了该结构的示意图。

从根本上说,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其它方面的核心不是喷枪调节的示意性构造,而是借助于压力控制和/或借助于弹簧力使喷枪与熔体保持直接接触并因而使缆线(或部件44)更好居中的构思。一个积极的附带效应是,由于喷枪34在一个点处的停留,可以为型腔中的先前部件产生短暂的保持压力。

本发明的优点,特别是与如上所述其他方面有关的优点:

通过定心喷枪34与熔体前沿100的直接接触,使缆线(或部件44)在注射成型模制部件中更好地居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