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倍增炼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6965发布日期:2018-08-10 20:34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炼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倍增炼胶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炼胶机包括密炼机和开炼机,密炼机中通过密闭空间对橡胶进行加压、搅拌进行炼胶的,其炼胶周期短、效率高,短时间内即可实现较好的炼胶效果,但是其温度较高、升温较快,需要设置专门的降温系统,不宜长时间进行炼胶;开炼机则是开放式的形式,其温度相对较低,升温不快,能够对橡胶料进行反复炼胶,炼胶效果能够超过密炼机的水平,但是其所需周期较长,短时间内的炼胶效果较差。综上所述,现有的不同炼胶方式均存在各自的缺陷,需要对现有炼胶方式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倍增炼胶机,该炼胶机采用开放式炼胶方式,通过对辊下方的剪切座来与炼胶辊进行配合,橡胶料经过反复挤压、剪切,短时间内即可实现较好炼胶效果。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倍增炼胶机,包括开放式的支撑座以及设置在支撑座中的对辊,对辊包括平行设置且各自连接有动力机构的两个炼胶辊,支撑座在对辊两端外侧设置有进料挡板,关键点是,所述的对辊下方设置有剪切倍增机构,剪切倍增机构包括上端设置有两个对称凹槽面的剪切座以及剪切座两端的挡料板,凹槽面与炼胶辊外轮廓相吻合且弧度不大于π,两个凹槽面分别与两个炼胶辊上下相对设置,剪切座上端中部设置有用于两个凹槽面的连接平面,凹槽面表面设置有凸起或沟槽。

所述的凸起或者沟槽与凹槽面之间的最大落差尺寸为0.08-0.2mm。

所述的两个炼胶辊的间距为0.1-4mm,凹槽面与相应的炼胶辊之间的间距为0.1-4mm。

所述的凹槽面的弧度为π/2。

所述的剪切座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和轴向位移机构。

所述的凸起或者沟槽为沿炼胶辊旋转方向平行布置的一组,每个凸起或者沟槽均沿炼胶辊轴向方向设置。

所述的凸起或者沟槽为均匀布置的网格状。

所述的两个炼胶辊借助各自的动力机构形成的转速比为1:(1.15-2.5)。

所述的剪切座中设置有水冷系统,水冷系统包括沿轴向设置的一组冷却水通孔,冷却水通孔连接有冷却水循环设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开炼机的炼胶形式基础上增加了剪切座,两个炼胶辊不仅对橡胶料进行挤压,还形成了向下的送料动力;

剪切座上的凹槽面与连接平面的拐角形成了橡胶的剪切棱,两个炼胶辊将橡胶料向下输送过程中经过两侧剪切棱的剪切,同时炼胶辊外表面与凹槽面之间对橡胶进行碾压;同时,凹槽面上设置有凸起或者沟槽,橡胶料到达凸起或者沟槽位置时受到剪切、搓动作用,橡胶料在经过整个凹槽面时经过反复的剪切和搓动作用,橡胶料达到倍增炼胶的效果,短时间内即可达到较好的炼胶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对辊与剪切座的左视图。

图3是实施例1中剪切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对辊和剪切座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剪切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3中对辊和剪切座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剪切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支撑座,2、炼胶辊,3、进料挡板,4、剪切座,5、凹槽面,501、凸起,502、沟槽,6、挡料板,7、连接平面,8、冷却水通道,9、固定座,10、丝杠套,11、丝杠。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倍增炼胶机,包括开放式的支撑座1以及设置在支撑座1中的对辊,对辊包括平行设置且各自连接有动力机构的两个炼胶辊2,支撑座1在对辊两端外侧设置有进料挡板3,所述的对辊下方设置有剪切倍增机构,剪切倍增机构包括上端设置有两个对称凹槽面5的剪切座4以及剪切座4两端的挡料板6,凹槽面5与炼胶辊2外轮廓相吻合且弧度不大于π,两个凹槽面5分别与两个炼胶辊2上下相对设置,剪切座4上端中部设置有用于两个凹槽面5的连接平面7,凹槽面5表面设置有凸起501或沟槽502。

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两个炼胶辊2分别连接有驱动电机,转速比为1:2,橡胶料从对辊的上方投入,借助进料挡板3的辅助作用向两个炼胶辊2之间的间隙位置下料,两个不同转速的炼胶辊2既能够实现橡胶料的挤压、碾压,还能够实现橡胶料的揉搓,同时,两个炼胶辊2还形成了向下输送橡胶料的送料动力;

剪切座4上端的两个凹槽面5与炼胶辊2为同心圆弧面,两个凹槽面之间的连接平面7位于两个炼胶辊2之间间隙的下方,两个炼胶辊2的间距为2mm,凹槽面5与相应的炼胶辊2之间的间距为2mm,凹槽面5的弧度为π/2,包覆了相应炼胶辊2的1/4外圆周面;基于上述结构,橡胶料从两个炼胶辊2之间的间隙位置被向下输送后,经过连接平面7与凹槽面5之间的拐角,该拐角对橡胶料形成剪切作用,随后橡胶料进入炼胶辊2和凹槽面5之间的间隙中,由于炼胶辊2是旋转的而凹槽面5是静止的,橡胶料被碾压、搓动;

为了便于剪切座4的位置调整、维护更换,剪切座4底部依次设置有轴向位移机构和升降机构,轴向位移机构包括剪切座4下方的固定座9,固定座9借助升降机构安装在支撑座1中,固定座9上端面与剪切座下端面之间设置有燕尾槽形式的滑动机构,该滑动机构还设置有顶紧螺栓来进行锁紧限位;升降机构包括支撑座1上的丝杠11和固定座两侧的丝杠套10,当驱动丝杠11旋转时,丝杠套10带动固定座9进行升降移动,采用丝杠11和丝杠套10的配合升降方式能够精确控制间隙的尺寸,能够适应不同间隙要求的炼胶机;

为了进一步提高橡胶料的炼胶效果,凹槽面5上均匀布置有凸起501,凸起501的形状为条形凸起,条形凸起的设置走向不平行于炼胶辊2的旋转方向,可以是沿轴向设置,也可以是倾斜设置,本实施例中设置为沿轴向设置,凸起501横截面为圆弧形且与凹槽面5之间的最大落差尺寸为0.1mm;基于上述结构,橡胶料在炼胶辊2和凹槽面5之间碾压搓动进给过程中会经过凸起501,条形凸起对橡胶料形成剪切挤压作用,整个凹槽面5上的所有条形凸起对橡胶料形成反复剪切挤压,橡胶料的炼胶效果显著提高。

在炼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升温现象,橡胶不能保持在恒定温度下进行炼胶,为了避免炼胶过程中的升温现象,在剪切座中均匀设置轴向的冷却水通道8,冷却水通道8连接有冷却水循环设备,冷却水循环设备包括相连的冷却水供给设备和热水回收降温设备,通过冷却水供给设备为冷却水通道8提供冷却水,经过冷却水通道8后的水带走炼胶时产生的热量,随后从另一端排出至热水回收降温设备中,通过降温处理后再回到冷却水供给设备中已备使用。

实施例2,如图4和图5所示,作为实施例1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凹槽面5上设置有凸起501,凸起501呈网格状设置,凸起501的横截面为弧形,最大高度落差为0.1mm,网格状的凸起501在炼胶辊2旋转的配合下形成了对橡胶料的揉搓、碾压以及剪切,并且作用力的方向在网格状凸起501的作用下反复变化,炼胶效果更均匀、彻底;

实施例3,如图6和图7所示,作为实施例1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凹槽面5上设置有沟槽502,沟槽502的横截面为弧形,最大深度为0.1mm,沟槽502的布置形式为倾斜布置,沟槽502在凹槽面5上形成的棱对橡胶料产生剪切作用,如图4所示,以凹槽面5的中部为对称轴,两侧对称设置有倾斜的沟槽502,沟槽502由上到下逐渐向中间偏斜,在两侧挡料板6的阻挡作用下以及倾斜的沟槽502作用下,橡胶料不易在两侧堆积,而是向中间聚拢并经过沟槽502的反复剪切、揉搓和碾压,最终形成炼胶效果较好的炼胶料。

本发明中的炼胶机采用开炼机的炼胶方式,散热效果较好,通过两个炼胶辊2的碾压、搓动,还有剪切座4中连接平面7和凹槽面5拐角的剪切、炼胶辊与凹槽面5之间的碾压、搓动以及炼胶辊2与凸起501或沟槽502之间的剪切、搓动,橡胶料短时间内经过反复碾压、搓动、剪切来实现倍增炼胶,炼胶效果在短时间内即可达到密炼机的炼胶效果,在低成本、常压下实现橡胶料的倍增炼胶,炼胶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