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式模温机及其水压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42345发布日期:2018-10-23 22:30阅读:8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温机,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式模温机及其水压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水式模温机在使用时的水路系路为密闭循环结构,用于给模具提供恒温水,以缩小模具成型时间来提高注塑产品的尺寸稳定性和表面光洁度。通入模具的恒温水会带走模具在成型中产生的热量,使模具在恒温环境下正常工作。恒温水若气化时会导致水式模温机管路系统的压力增高,出现高温高压现象。当水式模温机管路系统出现恒温水气化现象时,水式模温机管路系统中将出现漏水现象,关键部品的水泵轴封容易被高温高压蒸汽损坏,管路系统也容易被高温高压蒸气腐蚀损坏。技术实现要素: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水式模温机及其水压控制方法,它能够减小管路系统中出现的恒温水气化现象。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式模温机,包括:恒温水箱,所述恒温水箱用于装入模具;热水箱、水泵及进出管路,所述热水箱通过所述进出管路与所述恒温水箱相连,所述热水箱设有加热机构,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进出管路上;排气管与开度调节器,所述排气管与所述热水箱相连通,所述开度调节器设置在所述排气管上,所述开度调节器用于控制所述排气管向外界排放气体的开度大小;第一压力检测器,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器设置在所述进出管路上,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器用于获取所述进出管路上的恒温水水压大小;第一温度检测器,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器设置在所述进出管路上,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器用于获取所述进出管路上的恒温水水温大小;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加热机构、所述开度调节器、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器、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加热机构进行加热操作,还用于根据所述恒温水水压大小与所述恒温水水温大小控制所述开度调节器增大或减小开度。一种水式模温机的水压控制方法,采用了所述的水式模温机,包括如下步骤:通过第一压力检测器获取进出管路上的恒温水水压大小,以及通过第一温度检测器获取进出管路上的恒温水水温大小;当控制器判断恒温水水压小于临界压力时,控制器控制开度调节器减小开度来使得恒温水水压达到临界压力;当控制器判断恒温水水压大于临界压力时,控制器控制开度调节器增大开度通过排气管向外排汽来使得恒温水水压达到临界压力。上述的水式模温机及水式模温机的水压控制方法,当控制器控制加热机构将恒温水加热至预设温度时,根据预设温度确定出相对应的临界压力,控制器判断恒温水水压是否为临界压力,并相应控制开度调节器增大或减小开度来使得恒温水水压达到临界压力,如此便能及时地将进出管路内的水汽通过排气管向外排放,以避免水式模温机内气化对水式模温机造成的损坏现象,可有效保证进入模具内的是液态水而不是气液混合物。进一步地,所述的水式模温机还包括第二压力检测器与第一报警器,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器设置在所述进出管路上,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器用于获取所述恒温水水压是否达到第一内设压力,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器与所述第一报警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报警器用于在所述恒温水水压达到所述第一内设压力时进行报警操作;所述的水式模温机还包括安全阀,所述安全阀设置在所述进出管路上,所述安全阀用于在所述恒温水水压达到所述第一内设压力时进行开启操作。进一步地,所述进出管路包括进水管与出水管,所述热水箱通过所述进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恒温水箱相连,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器、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器均设置在所述进水管上。进一步地,所述开度调节器包括舵机与设置在所述排气管上的开度阀,所述舵机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开度阀相连,所述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水式模温机还包括液位罐与浮子开关,所述液位罐底部通过管道与所述热水箱相连通,所述液位罐顶部与所述排气管相连,所述浮子开关设置在所述液位罐内。进一步地,所述的水式模温机还包括补水管,所述补水管与所述热水箱相连通;所述补水管上设置有增压水泵;所述补水管上并联连接有旁通管路,所述旁通管路上设置有单向阀。进一步地,所述的水式模温机还包括第三压力检测器与第二报警器,所述第三压力检测器设置在所述补水管上,所述第三压力检测器用于获取所述补水管上的水压是否达到第二内设压力,所述第三压力检测器与所述第二报警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报警器用于在所述补水管中水压未达到所述第二内设压力时进行报警操作。进一步地,所述的水式模温机还包括换热机构,所述换热机构设有第一换热管路与第二换热管路,所述第一换热管路与所述进出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二换热管路用于通入冷源介质。进一步地,所述的水式模温机的水压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通过第二压力检测器获取所述恒温水水压大小;当控制器判断所述恒温水水压达到第一内设压力时,第一报警器进行报警操作,和/或进出管路上设置的安全阀进行开启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水式模温机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恒温水箱,20、热水箱,21、加热机构,30、水泵,41、进水管,42、出水管,43、球阀,50、排气管,60、开度调节器,61、舵机,62、开度阀,63、联轴器,71、第一压力检测器,72、第一温度检测器,73、第二压力检测器,74、压力显示表,75、第二温度检测器,76、安全阀,77、电磁阀,81、液位罐,82、浮子开关,90、补水管,91、增压水泵,92、旁通管路,93、单向阀,94、第三压力检测器,95、换热机构,96、第一换热管路,97、第二换热管路,98、过滤器,100、模具。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为称作“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一般地,当恒温水的水压越高时,恒温水气化时对应的温度越高。具体地,恒温水水压与恒温水气化时对应的温度示例如下表:常压下的恒温水水温在100度以上时就会气化,若使得恒温水水温在100度以上时不会气化,则需要控制水式模温机的进出管路中水压接近于恒温水气化时对应的临界压力。温度(t)℃压力(P)Mpa1000.10131010.1051020.10881030.11271040.11671050.12081060.1251070.12941080.13391090.13851100.1433……1500.476……2001.5548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一种水式模温机,包括:恒温水箱10、热水箱20、水泵30、进出管路、排气管50、开度调节器60、第一压力检测器71、第一温度检测器72及控制器。所述恒温水箱10用于装入模具100。所述热水箱20通过所述进出管路与所述恒温水箱10相连,所述热水箱20设有加热机构21,加热机构21具体可选用加热管。所述水泵30设置在所述进出管路上。所述排气管50与所述热水箱20相连通。所述开度调节器60设置在所述排气管50上,所述开度调节器60用于控制所述排气管50向外界排放气体的开度大小。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器71设置在所述进出管路上,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器71用于获取所述进出管路上的恒温水水压大小。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器72设置在所述进出管路上,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器72用于获取所述进出管路上的恒温水水温大小。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加热机构21、所述开度调节器60、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器71、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器72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加热机构21进行加热操作,还用于根据所述恒温水水压大小与所述恒温水水温大小控制所述开度调节器60增大或减小开度。具体地,当控制器判断恒温水水压小于临界压力时,相应控制开度调节器60减小开度来使得恒温水水压达到临界压力;当控制器判断恒温水水压大于临界压力时,相应控制开度调节器60增大开度通过排气管50向外排汽来使得恒温水水压达到临界压力。上述的水式模温机,当控制器控制加热机构21将恒温水加热至预设温度时,根据预设温度确定出相对应的临界压力,控制器判断恒温水水压是否为临界压力,并相应控制开度调节器60增大或减小开度来使得恒温水水压达到临界压力,如此便能及时地将进出管路内的水汽通过排气管50向外排放,以避免水式模温机内气化对水式模温机造成的损坏现象,可有效保证进入模具100内的是液态水而不是气液混合物。进一步地,所述的水式模温机还包括第二压力检测器73与第一报警器。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器73设置在所述进出管路上,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器73用于获取所述恒温水水压是否达到第一内设压力。具体地,第一内设压力可设置为1.5MPa。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器73与所述第一报警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报警器用于在所述恒温水水压达到所述第一内设压力时进行报警操作。所述的水式模温机还包括安全阀76。所述安全阀76设置在所述进出管路上,所述安全阀76用于在所述恒温水水压达到所述第一内设压力时进行开启操作。如此,当恒温水水压达到第一内设压力时,通过第一报警器进行报警警示工作人员,和/或,通过开启安全阀76来降低压力,这样能够避免危险事故发生,提高了安全性能。此外,进出管路上还设置有压力显示表74。压力显示表74能够将进出管路上的恒温水水压进行显示,便于工作人员进行观察。具体地,所述进出管路包括进水管41与出水管42。所述热水箱20通过所述进水管41、所述出水管42与所述恒温水箱10相连。一般地,由于模具100注塑过程中自带有热量,进水管41中的水进入到恒温水箱10内后水温会有所上升,导致出水管42中的水温略微大于进水管41中的水温。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器71、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器72均设置在所述进水管41上。如此,以进水管41上的水温及水压为标准,能够对水式模温机进行精准控制,避免模具100本身对水温带来的影响。可选地,进水管41与出水管42上均可以设置有球阀43,通过调整球阀43,能够调整恒温水进出恒温水箱10中的流量大小。可选地,出水管42上可以设置有第二温度检测器75,通过第二温度检测器75获取出水管42上的恒温水水温大小并实时显示出来。进一步地,所述开度调节器60包括舵机61与设置在所述排气管50上的开度阀62。所述舵机61通过联轴器63与所述开度阀62相连,所述舵机61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如此,需要调整开度阀62的开度时,控制器控制舵机61动作,舵机61带动联轴器63增大或减小开度阀62的开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水式模温机还包括液位罐81与浮子开关82。所述液位罐81底部通过管道与所述热水箱20相连通,所述液位罐81顶部与所述排气管50相连。所述浮子开关82设置在所述液位罐81内。如此,浮子开关82能够显示液位罐81的液位大小,液位罐81中的液位大小可以反映出热水箱20中水量多少。当热水箱20中水量较少时,则对热水箱20进行补水操作。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水式模温机还包括补水管90。所述补水管90与所述热水箱20相连通。具体地,所述补水管90上设置有增压水泵91。如此,增压水泵91能将补水管90中的水加压补入到热水箱20中,使得热水箱20、进出管路及恒温水箱10中的水压能达到临界压力。此外,所述补水管90上并联连接有旁通管路92,所述旁通管路92上设置有单向阀93。如此,水式模温机工作前,打开单向阀93,补水管90通过单向阀93快速地将冷水通入到热水箱20内。进一步地,所述的水式模温机还包括第三压力检测器94与第二报警器。所述第三压力检测器94设置在所述补水管90上,所述第三压力检测器94用于获取所述补水管90上的水压是否达到第二内设压力。具体地,第二内设压力可设置为0.2MPa。所述第三压力检测器94与所述第二报警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报警器用于在所述补水管90中水压未达到所述第二内设压力时进行报警操作。如此,当补水管90中水压未达到第二内设压力时,便无法补入到热水箱20中,第二报警器进行报警操作,以提示工作人员进行相应处理。进一步地,所述的水式模温机还包括换热机构95。所述换热机构95设有第一换热管路96与第二换热管路97。所述第一换热管路96与所述进出水管42相连通,所述第二换热管路97用于通入冷源介质。具体地,所述换热机构95为板式换热器。冷源介质可选为冷水。第一换热管路96上可以设置有电磁阀77。如此,当检测到恒温水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则通过换热机构95将恒温水与冷源介质进行换热,来降低恒温水的温度实现恒温水温度维持在模具100所需的预设温度。此外,出水管42、补水管90上均设置有过滤器98。过滤器98对补水管90补入的冷水进行过滤处理,以及对恒温水箱10进入到出水管42中的恒温水进行过滤处理,能提高模具100表面光洁度。另外,第二管路的进水端与补水管90并联连接至冷水提供机构,第二管路的出水端与排气管50并联连接至冷却水出口。具体地,控制器对开度阀62的调整方式可以采用PID调节方式,使得恒温水水压的调控效果更加平稳。在一个实施例中,再参阅图1,一种水式模温机的水压控制方法,采用了所述的水式模温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0、通过第一压力检测器71获取进出管路上的恒温水水压大小,以及通过第一温度检测器获72取进出管路上的恒温水水温大小;步骤S200、当控制器判断恒温水水压小于临界压力时,控制器控制开度调节器减小开度来使得恒温水水压达到临界压力;当控制器判断恒温水水压大于临界压力时,控制器控制开度调节器增大开度通过排气管向外排汽来使得恒温水水压达到临界压力。进一步地,所述的水式模温机的水压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通过第二压力检测器73获取所述恒温水水压大小;当控制器判断所述恒温水水压达到第一内设压力时,第一报警器进行报警操作,和/或进出管路上设置的安全阀76进行开启操作。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