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靠背注射模具的顶出复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5940发布日期:2018-09-21 23:09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注塑模具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车用靠背注射模具的顶出复位机构。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塑料件产品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成型模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注塑模具由动模具和定模具两部分组成,动模具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移动模板上,定模具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固定模板上。在注射成型时动模具与定模具闭合构成浇注系统和腔室,将热熔后的塑料经过浇注系统注入腔室内,经过冷却成型形成所需的产品。开模时动模具和定模具分离以便取出塑料制品。

日前注塑行业中常用的模具冷却方式主要有水冷却和油冷却,一般注塑行业中通常都取用水冷却,就是在模具型腔内或周围设置水路,利用水冷却循环将热量带走,提高冷却时间,控制模具温度,缩短成型周期。然而现有的注塑模的定模和动模都是分开进行冷却,这种冷却方式存在着冷却不均匀的问题,从而使得产品存在质量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号为cn106042310a的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高效率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安装板和定模,所述定模安装在定模安装板的上方,所述定模安装板的四周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上端套设有动模安装板,所述动模安装板的下方安装有动模,所述动模与定模之间形成浇注型腔,所述动模上设置有与浇筑型腔连通的浇注通道,所述动模包括动模腔,所述定模包括定模腔,所述动模腔和定模腔一起形成用于浇注计算器外壳的浇注型腔;所述动模腔的外围设置有第一冷却腔,所述定模腔的外为设置有第二冷却腔,所述第一冷却腔与第二冷却腔相互连通。

但上述发明中的模具中,仍然需要预留顶出复位机构的空间,直接导致模具整体的体积增大,模具加工的成本也随之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靠背注射模具的顶出复位机构,目的在于解决顶出复位机构挤占空间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基本方案为:车用靠背注射模具的顶出复位机构,包括定模具中设置的水冷管道,水冷管道的一端设置有增压器,水冷管道的另一端设有截止阀;所述定模具上设置有若干个竖直向下的孔,孔中均设置有波纹管,波纹管的底部与水冷管道密封固定,波纹管的底端伸入水冷管道中;波纹管的顶端为密封状态,波纹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

本方案的基本原理为:产品在腔室中冷却成型后,动模具脱离与定模具的紧密贴合状态,打开截止阀节流,启动增压器,增大水冷管道中的压强。

水冷管道中的压强增大,而水冷管道的另一端用截止阀封闭,水冷管道中水在压强的作用下流向波纹管中,波纹管中的水量增加,导致波纹管产生形变伸长,波纹管的伸长带动拉簧拉伸,拉簧积蓄弹性势能;波纹管的伸长将产品从腔室中顶出。

工人取下产品后,关闭增压器和截止阀;此时,水冷管道与外界连通,水冷管道中的压强减小,波纹管中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回流至水冷管道中,波纹管停止伸长;波纹管开始恢复形变收缩,直至波纹管恢复至初始状态。

波纹管恢复至初始状态时,密封板与孔贴合,密封板将孔密封。

下一次产品冷却成型后,重复上述操作。

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方案中采用波纹管的伸长与收缩来实现顶出机构的顶出与复位功能,定模具与基座之间不用预留顶出复位机构的空间,同时减少了注塑机上的驱动顶杆运动的动力机构所挤占的空间,可以减小模具的整体体积,模具的加工成本也随之降低。

现有技术中的水冷管道在铺设的过程中会绕开顶出机构的顶杆,导致产品与顶杆接触部位无法冷却,产品冷却不均匀,影响产品的质量;而本方案中的波纹管同时可以起到水冷管道的冷却作用,使产品的冷却更均匀,且腔室与水冷管道的距离更短,增强了冷却效果。

采用密封板来封闭腔室中的孔,密封性更强,避免加工的出来的产品表面在密封板处出现棱角。

进一步,波纹管内壁顶端与水冷管道内壁之间固设有拉簧。

利用拉簧恢复形变来加快波纹管复位的速度,可以缩短两次产品加工的间隔时间,提高产品的加工效率。

进一步,波纹管采用无碱玻璃纤维制成。无碱玻璃纤维具有耐高温和柔软的性质,避免波纹管因注塑时的高温而熔化,从而导致波纹管受损,无法起到顶出和复位的功能。

进一步,密封板初始状态,其上表面与定模具腔室底部的上表面平行。密封板与腔室的底部平行,保证加工来的产品表面更为光滑,避免产品表面出现棱角。

进一步,波纹管与水冷管道连接处设有防水胶带。防止水冷管道中的水进入孔中,从而流至腔室中,影响下一次产品的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定模具1、水冷管道2、波纹管3、拉簧4、密封板5、截止阀6、增压器7。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图2所示:车用靠背注射模具的顶出复位机构,包括定模具1中设置的水冷管道2,水冷管道2的一端设置有型号为zxb-01的增压器7,水冷管道2的另一端设有型号为j41h-16c的截止阀6。

定模具1上设置有四个竖直向下的孔,孔中均设置有波纹管3,波纹管3采用耐400℃(wh00396)软管,波纹管3的底端与水冷管道2密封固定,波纹管3的底端伸入水冷管道2内部,波纹管3与水冷管道2连接处设有防水胶带;波纹管3内壁顶端与水冷管道2内壁之间固设有拉簧4,拉簧4的一端固定在波纹管3内壁的顶端上,拉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水冷管道的内管壁上。

波纹管3的顶端为密封状态,波纹管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5;初始状态下密封板5的上表面与定模具1腔室底部的上表面平行。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动模具与定模具1贴合固定后,对腔室进行注塑,从动模具的水冷管道进水,经由动模具的水冷管道进入至定模具1的水冷管道中;产品在腔室中冷却成型后,动模具脱离与定模具1的紧密贴合状态,打开截止阀6节流,启动增压器7,增压器7增大水冷管道2中的压强。

水冷管道2中的压强增大,而水冷管道2的另一端用截止阀6封闭,水冷管道2中水在压强的作用下流向波纹管3中,波纹管3中的水量增加,导致波纹管3膨胀伸长,波纹管3的伸长带动拉簧4拉伸,拉簧4积蓄弹性势能;波纹管3的伸长将产品从腔室中顶出。

工人取下产品后,关闭增压器7和截止阀6;此时,水冷管道2与外界连通,水冷管道2中的压强减小,波纹管3中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回流至水冷管道2中,波纹管3停止伸长;波纹管3停止对拉簧4施加拉力,拉簧4开始释放弹性势能恢复形变,拉簧4拉动波纹管3的上端向下运动,波纹管3收缩,直至波纹管3恢复至初始状态。

波纹管3恢复至初始状态时,密封板5与孔贴合,密封板5将孔密封;在冷却成型的过程中,波纹管3受到水压产生的推力与拉簧4施加的拉力平衡,防止密封板上浮。

下一次产品冷却成型后,重复上述操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