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保护套的全自动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17897发布日期:2018-12-08 08:48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物保护套的全自动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主要涉及植物保护套的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保护套的全自动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植物保护套的加工一般是挤出机挤出并结合人工操作来进行的。一般的,植物保护套的加工步骤为:挤出机连续挤出套管,在挤出机上配置切断装置将连续的套管按照设定长度切断成坯料,人工将坯料放到冲孔装置上,将坯料冲孔,然后将冲孔完成的坯料转移至扩口装置进行扩口,由此即将坯料加工成植物保护套。由于挤出机的挤出速度快,要完成冲孔和扩口等工作需要配置多名操作人员来移送坯料,其工作效率较低,生产成本也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提供了一种植物保护套的全自动加工装置,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植物保护套的全自动加工装置,所述加工装置包括加工台和固定在所述加工台两侧的挤出机和输送机,所述加工台上设有机械手系统、第一分料传送机构、第二分料传送机构和冲孔机构,所述第一分料传送机构和第二分料传送机构一字排开设在所述加工台上,且所述第一分料传送机构远离所述第二分料传送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挤出机的出料轨道接触;所述冲孔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械手系统与所述第二分料传送机构之间,所述机械手系统通过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加工台的上方,所述机械手系统包括垂直与加工台设置的z轴输送轨道,所述z轴输送轨道上设有机械手组件;所述输送机上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加热扩口装置,所述机械手组件的可将植物保护套从第二分料传送机构移动至冲孔机构中,在从冲孔机构上移送至加热扩口装置上进行一端扩口。

优选的,所述机械手系统包括x轴输送轨道和y轴输送轨道,所述x轴输送轨道上设有控制机箱,所述y轴输送轨道与所述控制机箱连接,且所述y轴输送轨道垂直于x轴输送轨道;所述z轴输送轨道可移动的、垂直设置在所述y轴输送轨道上。

优选的,所述z轴输送轨道上设有滑动组件,所述机械手组件包括连接臂,所述机械手组件通过连接臂与滑动组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械手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连接臂通过铰链与固定板连接,所述固定板可实现0°-180°之间的旋转。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对称固定有两个第一气缸,且两个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上分别固定有夹板,两个对称设置的所述夹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面上,设有防滑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分料传送机构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顶端设有第一导料轨道,且所述固定箱的高度低于所述出料轨道的高度;所述第二分料传送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二导料轨道,且所述固定座的高度低于所述固定箱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冲孔机构包括对称固定的两个固定板,对称设置的两个固定板相互远离的一侧上,分别固定有第二气缸,两个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轴分别贯穿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板,分别固定有活动板,两个所述活动板相互靠近的一侧上,分别固定有压板,两个压板上规则分布有轧钉,且两个所述活动板之间固定有立板,所述立板上设有多个与两个活动板上的轧钉位置逐一对应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架上固定有两个平行设置的保护套托架,两个所述保护套托架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第三气缸,两个第三气缸的输出轴分别与保护套托架的一侧板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三气缸的两侧对称设有固定块,每个所述固定块分别通过滑杆与所述保护套托架的一侧板连接,且所述滑杆可在所述固定块内前后滑动。

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架上,两侧对称安装的所述气缸与所述保护套托架之间设有成品落料口。

优选的,两个所述保护套支架的一端固定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靠近所述保护套支架的一侧设有两个扩孔器,两个所述扩孔器分别与两个保护套托架逐一对应;两个所述保护套支架的另一端分别固定有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的输出轴顶端分别固定有推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全程通过自动化作业实现保护套自加工的作业,不仅能够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能极大的降低人力成本,适于推广使用。

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机械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机械手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a部分结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的加热扩口装置固定在固定支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发明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得的。本申请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实施例,请参照附图1-5,一种植物保护套的全自动加工装置,所述加工装置包括加工台2和固定在所述加工台2两侧的挤出机1和输送机3,所述加工台2上设有机械手系统23、第一分料传送机构24、第二分料传送机构25和冲孔机构26,所述第一分料传送机构24和第二分料传送机构25一字排开设在所述加工台2上,且所述第一分料传送机构24远离所述第二分料传送机构25的一端与所述挤出机1的出料轨道11接触;所述冲孔机构26设置在所述机械手系统23与所述第二分料传送机构25之间,所述机械手系统23通过支撑架22固定在所述加工台2的上方,所述机械手系统23包括垂直与加工台2设置的z轴输送轨道23c,所述z轴输送轨道23c上设有机械手组件23d;所述输送机3上设有固定支架31,所述固定支架31上设有加热扩口装置32,所述机械手组件23d的可将植物保护套从第二分料传送机构25移动至冲孔机构26中,在从冲孔机构26上移送至加热扩口装置32上进行一端扩口。

请着重参照附图2,所述机械手系统23包括x轴输送轨道23a和y轴输送轨道23b,所述x轴输送轨道23a上设有控制机箱23d,所述y轴输送轨道23b与所述控制机箱23d连接,且所述y轴输送轨道23b垂直于x轴输送轨道23a;所述z轴输送轨道23c可移动的、垂直设置在所述y轴输送轨道23b上,所述z轴输送轨道23c上设有滑动组件,所述机械手组件23d包括连接臂23b-1,所述机械手组件23d通过连接臂23b-1与滑动组件连接。通过将机械手系统23设计成三轴联动的结构,能够实现利用机械手组件23d将植物保护套在各个加工系统之间的转换与输送,进而实现了整套设备全自动化生产的目的。

请着重参照附图3,所述机械手组件23d包括固定板23d-3,所述连接臂23b-1通过铰链23d-2与固定板23d-3连接,所述固定板23d-3可实现0°-180°之间的旋转,所述固定板23d-3的两端对称固定有两个第一气缸23d-4,且两个所述第一气缸23d-4的输出轴上分别固定有夹板23d-5,两个对称设置的所述夹板23d-5相互靠近的一侧面上,设有防滑槽。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铰链23d-2的作用,能够实现机械手组件23d在输送过程中,可实现物料角度的调节;进一步的,通过两个第一气缸23d-4的作用,可实现利用夹板23d-5对植物保护套进行夹持作用。

请着重参照附图1,所述第一分料传送机构24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顶端设有第一导料轨道24a,且所述固定箱的高度低于所述出料轨道11的高度;所述第二分料传送机构25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二导料轨道25a,且所述固定座的高度低于所述固定箱的高度。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捣料轨道24a和第二轨道25a的作用,可为出炉的植物保护套提供暂时停放地点,并且,在停放的过程中,可满足植物保护套短时间降温,避免由于高温未软化对打孔造成影响。

请着重参照附图4,所述冲孔机构26包括对称固定的两个固定板26a,对称设置的两个固定板26a相互远离的一侧上,分别固定有第二气缸26b,两个所述第二气缸26b的输出轴分别贯穿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板26a,分别固定有活动板26c,两个所述活动板26c相互靠近的一侧上,分别固定有压板26d,两个压板26d上规则分布有轧钉,且两个所述活动板26c之间固定有立板26e,所述立板26e上设有多个与两个活动板26c上的轧钉位置逐一对应的通孔。

所述固定支架31上固定有两个平行设置的保护套托架32b,两个所述保护套托架32b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第三气缸33,两个第三气缸33的输出轴分别与保护套托架32b的一侧板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三气缸33的两侧对称设有固定块34,每个所述固定块34分别通过滑杆34a与所述保护套托架32b的一侧板连接,且所述滑杆34a可在所述固定块34内前后滑动。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两个第二气缸26b的作用,可将两个活动板26c向中间压去,在压制过程中,压板26d上的轧钉会在将植物保护套刺穿,在植物保护套上形成通孔。

活动板26c所述固定支架31上,两侧对称安装的所述气缸33与所述保护套托架32b之间设有成品落料口31a,两个所述保护套支架32b的一端固定有加热箱32a,所述加热箱32a靠近所述保护套支架32b的一侧设有两个扩孔器32a-1,两个所述扩孔器32a-1分别与两个保护套托架32b逐一对应;两个所述保护套支架32b的另一端分别固定有第四气缸32c,所述第四气缸32c的输出轴顶端分别固定有推板32c-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两个第三气缸33的作用,可实现保护套支架对植物保护套的支撑作用,并且,通过成品落料口31a的作用,第三气缸33拉动保护套支架32b一侧的侧板后,成品会通过成品落料口31a落入到输送带上,通过输送机3实现了输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