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二次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5891发布日期:2018-10-19 20:52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塑胶模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具二次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模具二次顶出机构,常用与产品结构复杂顶针较多产品在完全顶出后牢固不能轻易取出,多用于塑料模具的顶出成型技术,特别是存在产品后模结构复杂骨位较多斜顶及扁顶较多的模具,它的存在可以节省时间,节约人力,实现生产一步到位,提高生产率;而如何设计二次顶出机构,以保持零件的加工进度与精度,减少产品残次率,是目前首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具二次顶出机构,实现全自动生产,节约劳动力资源,增加产品的精度和可靠性,而且此结构制造简单、成本低。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具二次顶出机构,它包括安装在上顶针板上的翘板机构;所述翘板机构包括翘板、翘板支架、定位柱、复位弹簧、顶针;所述翘板通过销钉铰接在翘板支架上;所述翘板支架嵌设在上顶针板上;所述翘板的底面的一端设置为平面,另一端设置为斜面;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斜面上,定位柱设置在翘板与斜面相对的顶面上;所述顶针安装在翘板的平面的一端。

位于上顶针板下侧的下顶针板在与复位弹簧相对应位置设置有弹簧槽。

上顶针板向上移动,定位柱碰触到b板时,定位柱下压翘板的一端,将翘板的斜面压平在下顶针板上,翘板的另一端翘起,使顶针进行二次顶出动作。

复位时,定位柱离开b板,翘板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斜面的一端翘起复位,翘板的平面压平在下顶针板上,顶针回退,使整个翘板机构复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模具二次顶出机构,通过翘板机构实现顶针继续前顶一小段距离,即二次顶出,实现全自动生产,节约劳动力资源,增加产品的精度和可靠性,而且此结构制造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一种模具二次顶出机构在模具中的状态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一种模具二次顶出机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具二次顶出机构,它包括安装在上顶针板3上的翘板机构1;所述翘板机构1包括翘板11、翘板支架12、定位柱13、复位弹簧14、顶针15;所述翘板11通过销钉16铰接在翘板支架12上;所述翘板支架12嵌设在上顶针板3上;所述翘板11的底面的一端设置为平面,另一端设置为斜面;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斜面上,定位柱13设置在翘板11与斜面相对的顶面上;所述顶针15安装在翘板11的平面的一端;位于上顶针板3下侧的下顶针板2在与复位弹簧14相对应位置设置有弹簧槽。

本实施例的一种模具二次顶出机构,上顶针板3向上移动,定位柱13碰触到b板4时,定位柱13下压翘板11的一端,将翘板11的斜面压平在下顶针板2上,翘板11的另一端翘起,使顶针15进行二次顶出动作;复位时,定位柱离开b板4,翘板11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斜面的一端翘起复位,翘板的平面压平在下顶针板2上,顶针15回退,使整个翘板机构复位。

本实施例的一种模具二次顶出机构,通过翘板机构实现顶针继续前顶一小段距离,即二次顶出,实现全自动生产,节约劳动力资源,增加产品的精度和可靠性,而且此结构制造简单、成本低。

上述实施例不应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转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模具二次顶出机构,它包括安装在上顶针板上的翘板机构;所述翘板机构包括翘板、翘板支架、定位柱、复位弹簧、顶针;所述翘板通过销钉铰接在翘板支架上;所述翘板支架嵌设在上顶针板上;所述翘板的底面的一端设置为平面,另一端设置为斜面;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斜面上,定位柱设置在翘板与斜面相对的顶面上;所述顶针安装在翘板的平面的一端。本发明的一种模具二次顶出机构,通过翘板机构实现顶针继续前顶一小段距离,即二次顶出,实现全自动生产,节约劳动力资源,增加产品的精度和可靠性,而且此结构制造简单、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蔡峻峰;冯妮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健大电业制品(昆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27
技术公布日:2018.10.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