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粉乳胶手套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38948发布日期:2018-12-19 06:49阅读:6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粉乳胶手套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粉乳胶手套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乳胶手套是手套中的一种,它不同于一般的手套,由乳胶加工而成。可以作为家庭、工业、医疗、美容等行业使用,是必备的手部防护用品。采用天然乳胶,配以其他的精细助剂加工而成的乳胶手套,产品经过特殊表面处理,穿戴舒适,在工农业生产、医疗、日常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市场的乳胶手套由于制造原料的原因,乳胶手套上含有蛋白质,而含有蛋白质的手套会使穿戴者造成蛋白质过敏症状。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蛋白质进行处理的有粉乳胶手套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有粉乳胶手套生产线,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手模循环输送机构,所述手模循环输送机构包含固定在机架上的输送电机、固定在输送电机输出端的主动链轮、转动安装在机架上的从动链轮、套设在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之间的输送链条、多个转动安装在机架上且位于输送链条内的中间链轮、固定在机架上的主导轨和固定在机架上的副导轨,所述输送电机通过主动链轮带动输送链条、从动链轮和中间链轮,所述输送链条沿主导轨布置,所述副导轨位于主导轨的下方,所述输送链条的两侧分别铰接有多个与副导轨配合的手套模具,所述机架上沿手模循环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位于手模循环输送机构下方的乳胶手套模具清洗装置、乳胶手套成型装置、乳胶手套卷边装置、乳胶手套防粘合涂粉处理装置和乳胶手套脱模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乳胶手套模具清洗装置包括沿手模输送方向依次分布的酸洗槽、碱洗槽、洗模槽和清水槽,所述副导轨包含多个分别位于相邻两个槽之间的第一导向弯轨。

进一步的,所述乳胶手套成型装置包括沿手模输送方向依次分布的凝固剂槽、第一烘箱、乳胶槽和第二烘箱,所述副导轨包含多个分别位于相邻槽和烘箱之间的第二导向弯轨。

进一步的,所述乳胶手套卷边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皮带轮装置、多个滚筒装置和一固定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在固定架的下部并和皮带轮装置传动连接,所述皮带轮装置固定在固定架的前端面的上部,所述多个滚筒装置设置在手套模具的上方并贴合住手套模具。

进一步的,所述乳胶手套防粘合涂粉处理装置包括沿手模输送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二氯洗槽、淀粉槽和第五烘箱,所述副导轨包含多个分别位于相邻两个槽或相邻槽与烘箱之间的第四导向弯轨,所述第二氯洗槽和淀粉槽之间设置有第二垂滴槽。

进一步的,所述乳胶手套成型装置和乳胶手套卷边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一氯洗槽和第三烘箱,所述乳胶手套卷边装置和乳胶手套防粘合涂粉处理装置之间沿设置有第四烘箱。

进一步的,所述乳胶手套模具清洗装置和乳胶手套成型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一垂滴槽。

进一步的,所述乳胶手套脱模装置包括沿手模输送方向依次分布的翻边机构、夹膜机构和脱膜机构,所述副导轨包含一段在脱膜装置上方的斜导轨。

为解决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有粉手套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手模依次送入酸洗槽、碱洗槽、刷洗槽和清水槽内,分别在50-60℃的酸液、碱液、热水、热水中进行酸洗、碱洗、刷洗和水洗;然后将清洗后的手模送入第一垂滴槽进行滴水,并在电风扇的吹风下快速干燥;

(2)将步骤(1)清洗干燥后的手模送入凝固剂槽内,在50-60℃的凝固剂中进行浸渍;然后将浸渍后的手模送入第一烘箱内,在90-110℃的热空气下进行第一次烘干;

(3)将步骤(2)第一次烘干后的手模送入乳胶槽内,在25-35℃的硫化胶乳中下进行浸胶,胶乳在凝固剂的作用下迅速凝固在手模上,形成胶膜;然后将浸胶后的手模送入第二烘箱内,在130-150℃的热空气下进行第二次烘干,使胶膜干燥定型;

(4)将步骤(3)第二次烘干后的手模送入第一氯洗槽内,在氯水中进行第一次氯洗,清洗出胶膜中的大部分蛋白质;然后将第一次氯洗后的手模送入第三烘箱内,在100-150℃的热空气下进行第三次烘干;

(5)将步骤(4)第三次烘干后的手模送入卷边装置进行卷边,胶膜的开口端边缘在卷边装置的作用下翻卷;然后将卷边后的手模送入第四烘箱内,在110-160℃的热空气下进行第四次烘干;

(6)将步骤(5)第四烘干后的手模送入第二氯洗槽内,在氯水中进行第二次氯洗,清洗出胶膜中的余下蛋白质;然后将第二次氯洗后的手模送入第二垂滴槽进行滴水,并在电风扇的吹风下快速干燥;

(7)将步骤(6)干燥后的手模送入淀粉槽内,在淀粉液中进行裹附,使淀粉充分裹附在胶膜上;然后将裹附后的手模送入第五烘箱内,在130-150℃的热空气下进行第五次烘干;

(8)将步骤(7)第五次烘干后的手模送入脱模装置,脱模后即得到有粉手套。

进一步的,步骤(1)中的酸液为浓度3~5wt%的硝酸溶液,碱液为浓度3~5wt%的烧碱溶液;步骤(2)中的凝固剂溶液为质量浓度为3~5wt%的硝酸钙溶液或氯化钙溶液;步骤(3)中的硫化胶乳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90~110份以干胶计的天然胶乳、20~30份的茶梗粉、10~20份的牡蛎壳粉、5.0~10份的气相白炭黑、1.0~3.0份的分散剂、0.5-2.0份的偶联剂、1.0~4.0份的硫磺、1.5~4.0份的促进剂、0.5~2.0份的氧化锌、0.5~2.0份的干酪素、0.2~1.0份的氢氧化钾、0.5~1.0份的防老剂、0.5~2.0份的平平加o、1.0~2.0份的二氧化钛、0.2~1.0份的石蜡、0.5~2.0份的羊毛脂、1.0~2.0份的消泡剂、1.0~5.0份的颜料以及80~100份的软水;步骤(4)和步骤(6)中的氯洗液为浓度3~5wt%的氯水;步骤(7)中的淀粉液为浓度为5~15wt%的玉米淀粉溶液或燕麦淀粉溶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有粉乳胶手套生产线沿手模循环输送方向依次设置了多个自动化生产装置,手套模具先经过手模清洗装置的清洗,再通过乳胶手套成型装置使乳胶在手模上成型,然后进行第一次氯洗,去除成型手套上的蛋白质物质,接着通过乳胶卷边装置对成型手套进行卷边,随后将手套模具通过乳胶手套防粘合涂粉处理装置的处理,最后由乳胶手套脱模装置将手套脱模至输送平台上,实现了有粉手套的全自动化生产,降低了人工成本,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不仅防止蛋白质过敏,而且容易穿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胶手套模具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乳胶手套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乳胶手套卷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乳胶手套防粘合涂粉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乳胶手套脱模装置的翻边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乳胶手套脱模装置的夹膜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乳胶手套脱模装置的脱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机架;2、手模循环输送机构;3、输送电机;4、主动链轮;5、从动链轮;6、输送链条;7、中间链轮;8、主导轨;9、副导轨;10、第一氯洗槽;11、第三烘箱;12、第四烘箱;13、第一垂滴槽。

101、乳胶手套模具清洗装置;102、酸洗槽;103、碱洗槽;104、洗模槽;105、清水槽;106、第一导向弯轨;107、毛刷轮;108、蒸汽盘管。

201、乳胶手套成型装置;202、凝固剂槽;203、第一烘箱;204、乳胶槽;205、第二烘箱;206、第二导向弯轨;207、第一配料系统;208、第二配料系统。

401、乳胶手套卷边装置;402、第一驱动电机;403、皮带轮装置;404、多个滚筒装置;405、固定架。

501、乳胶手套防粘合涂粉处理装置;502、第二氯洗槽;503、淀粉槽;504、第五烘箱;505、第四导向弯轨;506、第二垂滴槽;507、第四配料系统。

601、乳胶手套脱模装置;602、翻边机构;603、夹膜机构;604、脱膜机构;605、斜导轨;606、第二滚筒装置;607、支撑装置;608、环形导轨;609、夹膜件;610、吹气管;611、输送平台;612、脱模滚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更明显易懂,下面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8所示,一种有粉乳胶手套生产线,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手模循环输送机构2,所述手模循环输送机构2包含固定在机架1上的输送电机3、固定在输送电机3输出端的主动链轮4、转动安装在机架1上的从动链轮5、套设在主动链轮4和从动链轮5之间的输送链条6、多个转动安装在机架1上且位于输送链条6内的中间链轮7、固定在机架1上的主导轨8和固定在机架1上的副导轨9,所述输送电机3通过主动链轮4带动输送链条6、从动链轮5和中间链轮7,所述输送链条6沿主导轨8布置,所述副导轨9位于主导轨8的下方,所述输送链条6的两侧分别铰接有多个与副导轨9配合的手套模具,所述机架1上沿手模循环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位于手模循环输送机构2下方的乳胶手套模具清洗装置101、乳胶手套成型装置201、乳胶手套卷边装置401、乳胶手套防粘合涂粉处理装置501和乳胶手套脱模装置601。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乳胶手套模具清洗装置101包括沿手模输送方向依次分布的酸洗槽102、碱洗槽103、洗模槽104和清水槽105,所述副导轨9包含多个分别位于相邻两个槽之间的第一导向弯轨106。所述洗模槽104内设置有一对用以刷洗手套模具的毛刷轮107,所述酸洗槽102、碱洗槽103和清水槽105的底部设置有蒸汽盘管108,所述蒸汽盘管108连接至供热锅炉,所述蒸汽盘管108用于保持各个槽体内的液体的温度在50℃-60℃。手套模具依次经过酸洗槽102、碱洗槽103、洗模槽104和清水槽105,确保手套模具充分清洗干净。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乳胶手套成型装置201包括沿手模输送方向依次分布的凝固剂槽202、第一烘箱203、乳胶槽204和第二烘箱205,所述副导轨9包含多个分别位于相邻槽和烘箱之间的第二导向弯轨206。所述凝固剂槽202还配置有第一配料系统207,所述乳胶槽205配置有第二配料系统208,所述凝固剂槽202、第一配料系统207和第二配料系统208的槽体上均设置有加热夹层,所述加热夹层连接供热锅炉用以控制凝固剂槽202、第一配料系统207和第二配料系统208的槽体内的液体的温度。所述乳胶槽204上设置有一冷却夹层,所述冷却夹层通过连接冷水机用以控制乳胶槽温度。手套经过凝固剂槽202和烘箱的处理使乳胶在手套模具上更易成型。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乳胶手套卷边装置401包括第一驱动电机402、皮带轮装置403、多个第一滚筒装置404和一固定架405,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02固定在固定架405的下部并和皮带轮装置403传动连接,所述皮带轮装置403固定在固定架405的前端面的上部,所述多个第一滚筒装置404设置在主导轨8的上方并贴合住手套模具。所述乳胶手套卷边装置401对成型手套进行卷边,使成型手套更易穿戴与摘脱。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乳胶手套防粘合涂粉处理装置501包括沿手模输送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二氯洗槽502、淀粉槽503和第五烘箱504,所述副导轨9包含多个分别位于相邻两个槽或相邻槽与烘箱之间的第四导向弯轨505,所述第二氯洗槽502和淀粉槽503之间设置有第二垂滴槽506。所述淀粉槽503配置有第四配料系统507,所述第二氯洗槽502和淀粉槽503的槽体内均设置有加热夹层,所述加热夹层连接供热锅炉用以控制第二氯洗槽502和淀粉槽503的槽体内的液体的温度。手套模具先通过第二氯洗槽502清洗掉成型手套上的蛋白质物质,再通过淀粉槽503的处理,使成型手套更易穿戴和摘脱。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乳胶手套成型装置201和乳胶手套卷边装置401之间设置有第一氯洗槽10和第三烘箱11,所述乳胶手套卷边装置401和乳胶手套防粘合涂粉处理装置之间沿设置有第四烘箱12。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乳胶手套模具清洗装置101和乳胶手套成型装置201之间设置有第一垂滴槽13。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8所示,所述乳胶手套脱模装置601包括沿手模输送方向依次分布的翻边机构602、夹膜机构603和脱膜机构604,所述副导轨9包含一段在脱膜机构604上方的斜导轨605。所述翻边机构602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部的第二滚筒装置606和一用于支撑手套模具的支撑装置607,所述支撑装置607安装在机架1的中间,所述第二滚筒装置606贴合手套模具。所述夹膜机构603包括一环形导轨608和固定在环形导轨608上的多个夹膜件609,所述机架1在夹膜件609的上方安装有至少一个吹气管610。所述脱膜机构604包括一输送平台611,所述输送平台611上对称设置有一对脱模滚筒612。所述第二滚筒装置606对手套模具上的手套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翻边,所述夹膜机构603再对手套进行半脱模操作,最后脱膜机构604对手套进行自动化脱模,将手套脱模后通过输送平台输送至清点包装区。

在本实施例中,各个槽体内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用以检测槽体处在一定的恒定温度环境,同时各个槽体内还设置有相应的浓度检测传感器,用以检测不同槽体内液体的水质。

请参照图1~8,一种用于有粉乳胶手套生产线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手模依次送入酸洗槽102、碱洗槽103、洗模槽104和清水槽105内,分别在50-60℃的酸液、碱液、热水、热水中进行酸洗、碱洗、刷洗和水洗;然后将清洗后的手模送入第一垂滴槽13进行滴水,并在电风扇的吹风下快速干燥;

(2)将步骤(1)清洗干燥后的手模送入凝固剂槽202内,在50-60℃的凝固剂中进行浸渍;然后将浸渍后的手模送入第一烘箱203内,在90-110℃的热空气下进行第一次烘干;

(3)将步骤(2)第一次烘干后的手模送入乳胶槽204内,在25-35℃的硫化胶乳中下进行浸胶,胶乳在凝固剂的作用下迅速凝固在手模上,形成胶膜;然后将浸胶后的手模送入第二烘箱205内,在130-150℃的热空气下进行第二次烘干,使胶膜干燥定型;

(4)将步骤(3)第二次烘干后的手模送入第一氯洗槽10内,在氯水中进行第一次氯洗,清洗出胶膜中的大部分蛋白质;然后将第一次氯洗后的手模送入第三烘箱11内,在100-150℃的热空气下进行第三次烘干;

(5)将步骤(4)第三次烘干后的手模送入卷边装置401进行卷边,胶膜的开口端边缘在卷边装置401的作用下翻卷;然后将卷边后的手模送入第四烘箱12内,在110-160℃的热空气下进行第四次烘干;

(6)将步骤(5)第四烘干后的手模送入第二氯洗槽502内,在氯水中进行第二次氯洗,清洗出胶膜中的余下蛋白质;然后将第二次氯洗后的手模送入第二垂滴槽506进行滴水,并在电风扇的吹风下快速干燥;

(7)将步骤(6)干燥后的手模送入淀粉槽503内,在淀粉液中进行裹附,使淀粉充分裹附在胶膜上;然后将裹附后的手模送入第五烘箱504内,在130-150℃的热空气下进行第五次烘干;

(8)将步骤(7)第五次烘干后的手模送入脱模装置601,脱模后即得到有粉手套。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1)中的酸液为浓度3~5wt%的硝酸溶液,碱液为浓度3~5wt%的烧碱溶液;步骤(2)中的凝固剂溶液为质量浓度为3~5wt%的硝酸钙溶液或氯化钙溶液;步骤(3)中的硫化胶乳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90~110份以干胶计的天然胶乳、20~30份的茶梗粉、10~20份的牡蛎壳粉、5.0~10份的气相白炭黑、1.0~3.0份的分散剂、0.5-2.0份的偶联剂、1.0~4.0份的硫磺、1.5~4.0份的促进剂、0.5~2.0份的氧化锌、0.5~2.0份的干酪素、0.2~1.0份的氢氧化钾、0.5~1.0份的防老剂、0.5~2.0份的平平加o、1.0~2.0份的二氧化钛、0.2~1.0份的石蜡、0.5~2.0份的羊毛脂、1.0~2.0份的消泡剂、1.0~5.0份的颜料以及80~100份的软水;步骤(4)和步骤(6)中的氯洗液为浓度3~5wt%的氯水;步骤(7)中的淀粉液为浓度为5~15wt%的玉米淀粉溶液或燕麦淀粉溶液。

上述茶梗粉和牡蛎壳粉的材料易得、成本低廉。其中茶梗粉富含植物纤维,通过分散剂均匀分散于橡胶中,与橡胶相形成良好的界面结合,植物纤维分散相起物理交联点作用,提高了与橡胶烃大分子间范德华力的作用和分子链的缠结,对橡胶高分子链活动能力产生较强的限制作用,提高了抗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纤维粒子形成纤维网的骨架支撑,保证了体系稳定抗形变能力,提高材料的定伸强度、伸长率和永久变形性能。其中,牡蛎壳粉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通过分散剂、偶联剂和交联剂均匀分散并结合于橡胶中,提高抗撕裂、抗拉伸、抗湿滑性能,不易生热,具有抗菌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但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任何简单的修改、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