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机的控制装置以及注塑机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58954发布日期:2019-04-30 18:51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注塑机的控制装置以及注塑机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在注塑机的模具的合模时或开模时进行动作的多个要素的动作的进行指令的注塑机的控制装置以及注塑机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特开2008-036976号公报中揭示有一种型芯动作设定装置,其能够由操作者针对多个型芯设定将型芯放入模具内的动作开始的指令、确认型芯被放入了模具的指令、使将型芯放入模具内的动作结束的指令的顺序。



技术实现要素:

在模具的合模时或开模时多个要素进行动作的情况下,为了防止模具的破损等,须使各要素以恰当的顺序进行动作。在日本专利特开2008-036976号公报的技术中,对于多个型芯的动作,为了以恰当的顺序进行动作,必须设定每个型芯的动作,具有增大型芯的动作设定作业之虞。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进行在模具合模时或者开模时进行动作的多个要素的动作设定的注塑机的控制装置以及注塑机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1形态为一种注塑机的控制装置,其对在注塑机的模具的合模时或开模时进行动作的多个要素的动作进行控制,该注塑机的控制装置具有:动作开始条件设定部,其针对多个所述要素中的至少一部分的所述要素,根据由操作者进行的操作部的操作,对与一所述要素的动作连动的其他所述要素的开始条件进行设定;小组设定部,其根据所设定的所述要素的动作的开始条件,以使多个所述要素中的相互关联地进行动作的所述要素属于同一小组的方式进行设定;动作顺序设定部,其根据所设定的所述要素的动作的开始条件来设定属于同一所述小组的所述要素的动作的顺序;以及驱动指令生成部,其生成驱动指令,所述驱动指令以使属于同一所述小组的所述要素按照所设定的顺序进行动作,并且使属于不同所述小组的所述要素相互独立地进行动作的方式来驱动所述注塑机。

本发明的第2形态为一种注塑机的控制方法,其对在注塑机的模具的合模时或开模时进行动作的多个要素的动作进行指令,该注塑机的控制方法具有:动作开始条件设定步骤,针对多个所述要素中的至少一部分的所述要素,根据操作者进行的操作部的操作,对与一所述要素的动作连动的其他所述要素的开始条件进行设定;小组设定步骤,根据所设定的所述要素的动作的开始条件,以使多个所述要素中的相互关联地进行动作的所述要素属于同一小组的方式进行设定;动作顺序设定步骤,根据所设定的所述要素的动作的开始条件来设定属于同一所述小组的所述要素的动作的顺序;以及驱动指令生成步骤,生成驱动指令,所述驱动指令以使属于同一所述小组的所述要素按照所设定的顺序进行动作,并且使属于不同所述小组的所述要素相互独立地进行动作的方式来驱动所述注塑机。

根据本发明,能够容易地进行在模具合模时或者开模时进行动作的多个要素的动作设定。

根据参考附图而进行说明的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将容易地了解上述的目的、特征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注塑机和控制注塑机的控制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图2a为表示显示部上显示的型芯的设置动作设定画面的图。图2b为表示显示部上显示的型芯的设置动作确认画面的图。

图3a为表示显示部上显示的型芯的回拉动作设定画面的图。图3b为表示显示部上显示的型芯的回拉动作确认画面的图。

图4为表示基于驱动指令生成部中生成的驱动指令的、模具的合模动作和型芯的设置动作的流程的图。

图5为表示基于驱动指令生成部中生成的驱动指令的、模具的开模动作和型芯的回拉动作的流程的图。

图6为表示控制装置中进行的设定型芯的设置动作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7为表示控制装置中进行的设定型芯的设置动作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8为表示连动数据的图。

图9a为表示显示部上显示的设置动作设定画面的图。图9b为表示显示部上显示的设置动作确认画面的图。图9c为表示显示部上显示的回拉动作确认画面的图。

图10为表示基于驱动指令生成部中生成的驱动指令的、模具的开模动作和型芯的回拉动作的流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注塑机的构成]

图1为表示注塑机10和控制注塑机10的控制装置12的构成的框图。注塑机10具有螺杆转动马达14、射出马达16、模具开合马达18、推顶马达20、型芯动作执行器22及周边装置通信部24。

螺杆转动马达14是沿转动方向驱动射出机构的螺杆的马达。射出马达16是沿轴向驱动螺杆的马达。通过螺杆转动,使得树脂材料在注塑缸内朝喷嘴方向移动。一边通过射出马达16对螺杆施加背压一边通过螺杆转动马达14使螺杆转动,进行对注塑缸的顶端供给规定量的树脂的计量动作。继而,通过射出马达16使螺杆朝喷嘴方向移动,进行将注塑缸内的树脂材料从喷嘴射出至模具内的射出动作。在模具中填充树脂材料之后,通过射出马达16朝喷嘴方向继续推压螺杆,由此进行对树脂材料施加压力直至浇口硬化为止的保压动作。

模具开合马达18是相对于锁模机构的固定压板来驱动可动压板的马达。借助模具开合马达18,通过使可动压板朝接近固定压板的方向移动来进行关闭模具的合模动作,通过使可动压板朝离开固定压板的方向移动来进行打开模具的开模动作。

推顶马达20是驱动可动压板上设置的顶杆的马达。通过推顶马达20来驱动顶杆,进行从可动压板所设置的可动模具上卸下成形品的推顶动作。型芯动作执行器22为液压缸等,是进行朝模具设置型芯的设置动作、从模具退回型芯的设置的回拉动作的执行器。

周边装置通信部24与成形品取出装置26、抽真空装置28等周边装置进行通信。周边装置通信部24进行将通信信号输出至控制装置12的信号输出动作。控制装置12将从周边装置通信部24输出的通信信号转送至成形品取出装置26或抽真空装置28。此外,控制装置12将从成形品取出装置26或抽真空装置28输出的通信信号转送至周边装置通信部24。周边装置通信部24进行输入从控制装置12送来的通信信号的信号输入动作。

成形品取出装置26是进行从注塑机10中取出成形品的取出动作的装置。当模具的开模完成时,注塑机10从周边装置通信部24将请求取出动作的通信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12。请求取出动作的通信信号从控制装置12转送至成形品取出装置26。当收到请求取出动作的通信信号时,成形品取出装置26开始成形品的取出动作。当成形品的取出动作完成时,成形品取出装置26将通知取出动作的完成的通信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12。通知取出动作的完成的通信信号从控制装置12转送至周边装置通信部24。

抽真空装置28是进行将模具内抽真空的抽真空动作的装置。当模具的合模完成时,注塑机10从周边装置通信部24将请求抽真空动作的通信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12。请求抽真空动作的通信信号从控制装置12转送至抽真空装置28。当收到请求抽真空动作的通信信号时,抽真空装置28打开真空箱与模具之间的阀门,开始抽真空动作。

当打开真空箱与模具之间的阀门时,抽真空装置28将通知阀门的开放完成的通信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12。通知阀门的开放完成的通信信号从控制装置12转送至周边装置通信部24。

[控制装置的构成]

控制装置12具有操作部30、显示部32、动作开始条件设定部34、小组设定部36、动作顺序设定部38、显示顺序设定部40、驱动指令生成部42、显示控制部44及通信转送部46。控制装置12构成显示装置48。

图2a为表示显示部32上显示的型芯的设置动作的开始条件的设定画面50(以下记作设置动作设定画面50)的图。图2b为表示显示部32上显示的型芯的设置动作的确认画面52(以下记作设置动作确认画面52)的图。图3a为表示显示部32上显示的型芯的回拉动作的开始条件的设定画面54(以下记作回拉动作设定画面54)的图。图3b为表示显示部32上显示的型芯的回拉动作的确认画面56(以下记作回拉动作确认画面56)的图。

操作部30为触控面板、键盘、鼠标等,通过由操作人员进行操作而对控制装置12输入信息。显示部32为液晶显示器等,显示文字、符号、图等。

在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12中,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对操作部30进行操作而在显示部32上显示出来的设置动作设定画面50或回拉动作设定画面54中对4个型芯1~型芯4设定设置动作和回拉动作的开始条件。

动作开始条件设定部34根据操作人员对操作部30的操作来设定型芯的设置动作或回拉动作的开始条件。小组设定部36根据动作开始条件设定部34中设定好的开始条件,以使多个型芯中的相互关联地进行动作的型芯属于同一小组的方式进行设定。

动作顺序设定部38根据所设定的型芯的动作的开始条件来设定属于同一小组的型芯的动作的顺序。显示顺序设定部40设定使显示部32显示表示小组的区域f的顺序。显示控制部44以显示设置动作设定画面50、设置动作确认画面52、回拉动作设定画面54、回拉动作确认画面56等的方式控制显示部32。

驱动指令生成部42生成用以驱动注塑机10的螺杆转动马达14、射出马达16、模具开合马达18、推顶马达20、型芯动作执行器22的驱动指令。

通信转送部46将从注塑机10送来的通信信号转送至成形品取出装置26或抽真空装置28。此外,通信转送部46将从成形品取出装置26或抽真空装置28送来的通信信号转送至注塑机10。

[设置动作设定画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2a所示的设置动作设定画面50中,可以设定4个型芯1~型芯4的设置动作的开始条件。此外,在图3a所示的回拉动作设定画面54中,可以设定4个型芯1~型芯4的回拉动作的开始条件。

设置动作设定画面50由设置动作开始条件选择部58a~58d及选项设定部60a~60d构成。操作人员通过对操作部30进行操作而在设置动作开始条件选择部58a~58d中选择“合模开始”、“合模中途”、“连续”、“并列”中的任一方,由此设定型芯1~型芯4的设置动作的开始条件。

若选择“合模开始”,则在模具的合模动作开始的同时开始型芯的设置动作。若选择“合模中途”,则会显示选项设定部60a~60d。操作人员可以在选项设定部60a~60d中输入可动模具的任意位置。若选择“合模中途”,则在模具的合模中可动模具移动至选项设定部60a~60d中输入的位置为止,停止模具的合模动作而开始型芯的设置动作。再者,图2a中,由于在设置动作开始条件选择部58a、58c、58d中未选择“合模中途”,因此未显示选项设定部60a、60c、60d。

对于“连续”,操作人员可以选择“连续1”、“连续2”、“连续3”、“连续4”中的任一方。例如,在设置动作开始条件选择部58c中选择了“连续2”的情况下,当型芯2的设置动作完成时开始型芯3的设置动作。

对于“并列”,操作人员可以选择“并列1”、“并列2”、“并列3”、“并列4”中的任一方。例如,在设置动作开始条件选择部58d中选择了“并列3”的情况下,当开始型芯3的设置动作时开始型芯4的设置动作。

回拉动作设定画面54由回拉动作开始条件选择部61a~61d及选项设定部62a~62d构成。操作人员通过对操作部30进行操作而在回拉动作开始条件选择部61a~61d中选择“开模开始”、“开模中途”、“推顶后”、“连续”、“并列”中的任一方,由此设定型芯1~型芯4的回拉动作的开始条件。

若选择“开模开始”,则在模具的开模动作开始的同时开始型芯的回拉动作。若选择“开模中途”,则会显示选项设定部62a~62d。操作人员可以在选项设定部62a~62d中输入可动模具的任意位置。若选择“开模中途”,则在模具的开模中可动模具移动至选项设定部62a~62d中输入的位置为止,停止模具的开模动作而开始型芯的回拉动作。再者,图3a展示的是由于在回拉动作开始条件选择部61a~61d中未选择“开模中途”、因此未显示选项设定部62a~62d的状态。若选择“推顶后”,则在推顶动作完成之后开始型芯的回拉动作。

对于“连续”,操作人员可以选择“连续1”、“连续2”、“连续3”、“连续4”中的任一方。例如,在回拉动作开始条件选择部61b中选择了“连续3”的情况下,当型芯3的回拉动作完成时开始型芯2的回拉动作。

对于“并列”,操作人员可以选择“并列1”、“并列2”、“并列3”、“并列4”中的任一方。例如,在回拉动作开始条件选择部61d中选择了“并列3”的情况下,当开始型芯3的回拉动作时开始型芯4的回拉动作。

[设置动作确认画面]

若型芯的设置动作的开始条件设定为图2a所示那样,则在显示部32上像图2b所示那样显示设置动作确认画面5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小组设定部36中以使型芯1~型芯4中的关联地进行动作的型芯属于同一小组的方式进行设定。在型芯的设置动作的开始条件设定成图2a所示那样的情况下,型芯2、型芯3及型芯4相互关联地进行动作,型芯1独立于其他型芯而进行动作。在该情况下,小组设定部36以使型芯2、型芯3、型芯4属于1个小组1、使型芯1属于另一小组2的方式进行设定。

如图2b所示,在设置动作确认画面52中显示表示小组1的第1区域fa和表示小组2的第2区域fb。在第1区域fa内显示表示属于小组1的型芯2、型芯3、型芯4的动作的第2符号sb、第3符号sc、第4符号sd。在第2区域fb内显示表示属于小组2的型芯1的动作的第1符号sa。通过在表示小组的区域f内显示表示型芯的动作的符号s,操作人员容易识别关联地进行动作的型芯与独立地进行动作的型芯。

在动作顺序设定部38中按照属于小组1的型芯2、型芯3、型芯4的设置动作的开始条件来设定型芯2、型芯3、型芯4的设置动作的顺序。继而,在第1区域fa内以根据所设定的顺序来展示前后关系的方式显示第2符号sb、第3符号sc、第4符号sd。

在像图2a所示那样设定设置动作的开始条件的情况下,设定成“合模开始”的型芯1和设定成“合模中途”的型芯2在各自所属的小组中成为首先开始动作的型芯。以下,有时会将所属的小组中首先开始动作的型芯记作排头型芯。将表示小组1的排头型芯即型芯2的动作的第2符号sb显示在第1区域fa内,将表示小组2的排头型芯即型芯1的动作的第1符号sa显示在第2区域fb内。继而,将表示设定成“连续2”的型芯3的动作的第3符号sc显示在第2符号sb的右侧。进而,将表示设定成“并列3”的型芯4的动作的第4符号sd显示在第3符号sc的下方。此外,显示将第1区域fa内显示的第2符号sb、第3符号sc、第4符号sd之间加以连结的线。再者,图2b中,时间经过方向是从左侧向右侧设定。

通过在表示小组的区域f内以根据所设定的顺序来展示前后关系的方式显示表示型芯的动作的符号s,操作人员容易掌握关联地进行动作的各型芯的动作的顺序。

在显示顺序设定部40中设定显示第1区域fa和第2区域fb的顺序。显示顺序设定部40根据小组1的排头型芯即型芯2的设置动作的开始条件和小组2的排头型芯即型芯1的设置动作的开始条件来设定显示第1区域fa和第2区域fb的顺序。

图2a中,型芯1的设置动作的开始条件为“合模开始”,型芯2的设置动作的开始条件为“合模中途”,因此,型芯1的设置动作的开始时刻比型芯2的设置动作的开始时刻早。在该情况下,将第2区域fb显示在左侧,将第1区域fa显示在右侧。进而,将第2区域fb的形状设为四角形,将第1区域fa的形状设为在右侧具有三角形的凸部的五角形。通过以根据所设定的顺序来展示前后关系的方式显示表示小组的区域f,操作人员能够大致掌握属于各小组的型芯的设置动作的开始时刻的前后。此外,通过将第1区域fa的形状设为在右侧具有三角形的凸部的五角形,能够展现时间经过的方向为从图2b的左侧去往右侧的方向这一情况。再者,时间经过的方向也可通过箭头等而不是第1区域fa的形状来展现。

[回拉动作确认画面]

若型芯的回拉动作的开始条件设定为图3a所示的样子,则在显示部32上像图3b所示那样显示回拉动作确认画面56。回拉动作确认画面56的显示方法与设置动作确认画面52的显示方法大致相同。下文中,以不同于设置动作确认画面52的部分为中心对回拉动作确认画面56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小组设定部36中以使型芯1~型芯4中的、关联地进行动作的型芯属于同一小组的方式进行设定。在型芯的回拉动作的开始条件设定成图3a所示的样子的情况下,型芯2、型芯3及型芯4相互关联地进行动作,型芯1独立于其他型芯而进行动作。在该情况下,小组设定部36以使型芯2、型芯3、型芯4属于1个小组3、使型芯1属于小组4的方式进行设定。

如图3b所示,在回拉动作确认画面56中显示表示小组3的第3区域fc和表示小组4的第4区域fd。在第3区域fc内显示表示属于小组3的型芯2、型芯3、型芯4的动作的第2符号sb、第3符号sc、第4符号sd。在第4区域fd内显示表示属于小组4的型芯1的动作的第1符号sa。再者,由于型芯1的回拉动作的开始条件设定成“推顶后”,因此,图3b中显示有表示推顶动作的第5符号se。如此,也可显示表示不同于型芯的其他要素的动作的符号s。

在动作顺序设定部38中按照属于小组3的型芯2、型芯3、型芯4的回拉动作的开始条件来设定型芯2、型芯3、型芯4的回拉动作的顺序。继而,在第3区域fc内以根据所设定的顺序来展示前后关系的方式显示第2符号sb、第3符号sc、第4符号sd。此外,显示将第3区域fc内显示的第2符号sb、第3符号sc、第4符号sd之间加以连结的线。

在动作顺序设定部38中按照属于小组4的型芯1的回拉动作的开始条件来设定型芯1的回拉动作和推顶动作的顺序。继而,在第4区域fd内以根据所设定的顺序来展示前后关系的方式显示第1符号sa及第5符号se。此外,显示将第4区域fd内显示的第1符号sa与第5符号se之间加以连结的线。再者,图3b中,时间经过方向是从右侧向左侧设定。

在显示顺序设定部40中设定显示第3区域fc和第4区域fd的顺序。显示顺序设定部40根据小组3的排头型芯即型芯3的回拉动作的开始条件和小组4的排头型芯即型芯1的回拉动作的开始条件来设定显示第3区域fc和第4区域fd的顺序。

图3a中,型芯3的回拉动作的开始条件为“开模开始”,型芯1的回拉动作的开始条件为“推顶后”,因此,型芯3的回拉动作的开始时刻比型芯1的回拉动作的开始时刻早。在该情况下,将第3区域fc显示在第4区域fd的右侧。进而,将第3区域fc的形状设为四角形,将第4区域fd的形状设为在左侧具有三角形的凸部的五角形。由此,能够展现时间经过的方向为从图3b的右侧去往左侧的方向这一情况。再者,时间经过的方向也可通过箭头等而不是第4区域fd的形状来展现。

[驱动指令生成]

图4为表示基于驱动指令生成部42中生成的驱动指令的、模具的合模动作和型芯的设置动作的流程的图。图4展示了像图2a所示那样设定型芯的设置动作的开始条件时的例子。

当开始模具的合模动作时,开始型芯1的设置动作。型芯1的设置动作独立于其他要素的动作,因此,在模具的合模动作开始后,在任意时刻开始型芯1的设置动作,型芯1的设置动作在合模动作完成之前完成。

当模具移动至150mm的位置时,停止合模动作,开始型芯2的设置动作。当型芯2的设置动作完成时,开始型芯3的设置动作。此外,当开始型芯3的设置动作时,也开始型芯4的设置动作。当型芯3的设置动作和型芯4的设置动作完成时,恢复模具的合模动作,模具的合模动作完成。

图5为表示基于驱动指令生成部42中生成的驱动指令的、模具的开模动作和型芯的回拉动作的流程的图。图5展示了像图3a所示那样设定型芯的回拉动作的开始条件时的例子。

当开始模具的开模动作时,开始型芯3的回拉动作。此外,当开始型芯3的回拉动作时,也开始型芯4的回拉动作。当型芯3的回拉动作完成时,开始型芯2的回拉动作。型芯2的回拉动作在模具的开模动作完成之前完成。当推顶动作完成时,开始型芯1的回拉动作。型芯1的回拉动作在模具的开模动作完成之前完成。

操作人员在设置动作开始条件选择部58a~58d或回拉动作开始条件选择部61a~61d中选择开始条件,由此来设定与一要素的动作连动的其他要素的动作的开始条件。例如,操作人员在图2a的设置动作开始条件选择部58c中设定了与型芯2的设置动作连动的型芯3的设置动作的开始条件。

驱动指令生成部42根据与一型芯的动作连动的其他型芯的动作的开始条件来设定各型芯的动作的开始时刻和动作的开始顺序,并生成驱动各要素的驱动指令。也就是说,操作人员不是对每一型芯指定动作的开始时刻和开始顺序,而是仅仅设定与一型芯的动作连动的其他型芯的动作的开始条件,由此,由驱动指令生成部42来设定各型芯的动作的开始时刻和开始顺序。

[型芯动作设定处理]

图6及图7为表示在控制装置12中进行的设定型芯的设置动作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以下是对型芯的设置动作的设定进行说明,但型芯的回拉动作也能以相同方式进行设定。

在步骤s1中,在动作开始条件设定部34中根据在设置动作设定画面50的设置动作开始条件选择部58a~58d中由操作人员选择的内容来设定各型芯的设置动作的开始条件,并转移至步骤s2。

在步骤s2中,在动作开始条件设定部34中制作连动数据64,并转移至步骤s3。图8为表示连动数据64的图。小组设定部36对各型芯的设置动作的开始条件进行解析来制作连动数据64。连动数据64中包含各型芯是否为小组的排头的信息和与各型芯连动的型芯的信息。与各型芯连动的型芯的信息包含在作为对象的型芯的设置动作开始之前开始设置动作的型芯的信息、在作为对象的型芯的设置动作开始的同时开始设置动作的型芯的信息、在作为对象的型芯的设置动作完成之后开始设置动作的型芯的信息。

在步骤s3中,在小组设定部36中根据连动数据64,以使关联地进行动作的型芯属于同一小组的方式进行设定,并转移至步骤s4。在步骤s4中,在动作顺序设定部38中根据连动数据64来设定属于同一小组的型芯的设置动作的顺序,并转移至步骤s5。

在步骤s5中,在驱动指令生成部42中生成用以驱动型芯动作执行器22的驱动指令,并转移至步骤s6。在驱动指令生成部42中,针对属于同一小组的型芯,以按照动作顺序设定部38中设定好的顺序开始设置动作的方式生成驱动指令。在驱动指令生成部42中,针对属于不同小组的型芯,以相互独立地开始设置动作的方式生成驱动指令。

在步骤s6中,在显示顺序设定部40中设定将表示所设定的小组的区域f显示在设置动作确认画面52上的顺序,并转移至步骤s7。显示顺序设定部40根据属于各小组的型芯中的排头型芯的设置动作的开始条件来设定将区域f显示在设置动作确认画面52上的顺序。

在步骤s7中,在显示控制部44中选择型芯1,并转移至步骤s8。在步骤s8中,判定所选择的型芯是否为小组的排头型芯。在所选择的型芯为小组的排头型芯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9,在所选择的型芯不是小组的排头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13。

在步骤s9中,在显示控制部44中以将表示所选择的型芯所属的小组的区域f显示在设置动作确认画面52上的方式控制显示部32,并转移至步骤s10。在步骤s10中,在显示控制部44中以在显示出来的区域f内显示表示所选择的型芯的动作的符号s的方式控制显示部32,并转移至步骤s11。

在步骤s11中,在显示控制部44中根据连动数据64来判定是否有与所选择的型芯连动的型芯。在有与所选择的型芯连动的型芯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12,在没有与所选择的型芯连动的型芯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13。

在步骤s12中,在显示控制部44中,以将表示与所选择的型芯连动的型芯的动作的符号s显示在表示所选择的型芯所属的小组的区域f内的方式,控制显示部32,并返回至步骤s11。

在步骤s13中,在显示控制部44中判定是否已针对所有型芯将表示型芯的动作的符号s显示在设置动作确认画面52上。在已针对所有型芯显示了表示型芯的动作的符号s时,结束处理,在有未显示表示型芯的动作的符号s的型芯时,转移至步骤s14。在步骤s14中,选择下一型芯,并返回至步骤s8。

[作用效果]

在模具中设置多个型芯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模具的破损等,例如设定有型芯3的设置动作必须在型芯2的设置动作完成之后进行等联锁条件。一直以来,虽然有以时间序列排列多个型芯的动作,由此设定型芯动作的顺序的技术,但是一边斟酌联锁条件一边设定型芯的动作,对于操作者来说存在困难。另外,在想要变更型芯的动作的设定的情况下,需要一边斟酌联锁条件,一边变更每个型芯的动作,具有增大作业的问题。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小组设定部36,根据所设定的型芯的动作的开始条件而使相互关联地进行动作的型芯属于同一小组。继而,在动作顺序设定部38中根据所设定的型芯的动作的开始条件来设定属于同一小组的型芯的动作的顺序。进而,在驱动指令生成部42中,以按照所设定的顺序使属于同一小组的型芯进行动作的方式生成驱动指令,并且以属于不同小组的型芯独立地进行动作的方式生成驱动指令。

由此,操作者仅通过考虑联锁条件,对与一型芯的动作连动的其他型芯的动作的开始条件进行设定,对于各型芯的动作的开始时刻、开始顺序,驱动指令生成部42就能够进行设定。因此,操作者能够容易地进行型芯的动作的顺序的设定。

〔第2实施方式〕

在第1实施方式中,是由操作人员分别设定型芯的设置动作的开始条件和型芯的回拉动作的开始条件。在第2实施方式中,操作人员仅设定型芯的设置动作的开始条件,型芯的回拉动作能以设为型芯的设置动作的反顺序的方式进行设定。

图9a为表示显示部32上显示的设置动作设定画面50的图。图9b为表示显示部32上显示的设置动作确认画面52的图。图9c为表示显示部32上显示的回拉动作确认画面56的图。

相对于第1实施方式的设置动作设定画面50(图2a)而言,本实施方式的设置动作设定画面50(图9a)追加了反顺序选择部66。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对操作部30进行操作在反顺序选择部66中选择“on”或“off”。

在反顺序选择部66中选择的是“on”时,与第1实施方式一样,在显示部32上显示图9b所示的设置动作确认画面52。在本实施方式中,进而在显示部32上显示图9c所示的回拉动作确认画面56。在回拉动作确认画面56上,设置动作确认画面52上显示的表示小组的区域f的顺序以及表示型芯的动作的符号s的顺序被反过来显示。

图10为表示基于驱动指令生成部42中生成的驱动指令的、模具的开模动作和型芯的回拉动作的流程的图。在反顺序选择部66中选择的是“on”时,与第1实施方式一样,基于驱动指令生成部42中生成的驱动指令的、模具的合模动作和型芯的设置动作的流程如图4所示。并且,在反顺序选择部66中选择的是“on”时,基于驱动指令生成部42中生成的驱动指令的、模具的开模动作和型芯的回拉动作的流程像图10所示那样成为与图4相反的顺序。

再者,也可在回拉动作设定画面54中设置反顺序选择部66,根据回拉动作设定画面54中设定好的型芯的回拉动作的开始条件来显示设置动作确认画面52,并且,生成型芯的设置动作的驱动指令。

[作用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设置动作设定画面50中设定好型芯的设置动作的开始条件的情况下,以与各型芯的设置动作的顺序相反的方式设定各型芯的回拉动作的顺序。由此,操作人员只须在设置动作设定画面50中设定型芯的设置动作的开始条件即可设定型芯的回拉动作的顺序。

[变形例]

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设置动作设定画面50中设定与一型芯的设置动作连动的其他型芯的设置动作的开始条件。此外,在回拉动作设定画面54中设定与一型芯的回拉动作连动的其他型芯的回拉动作的开始条件。

也可设为关闭模具的合模动作、打开模具的开模动作、从模具取出成形品的推顶动作、从注塑机10取出成形品的取出动作、从注塑机10对控制装置12输出通信信号的信号输出动作中的任一动作代替一型芯的设置动作或回拉动作。

此外,也可设为关闭模具的合模动作、打开模具的开模动作、从模具取出成形品的推顶动作、注塑机10的成形循环中首先执行的动作即循环开始动作、对模具射出树脂的射出动作、在对模具填充树脂材料之后对树脂材料施加压力直至浇口硬化为止的保压动作、测量填充至模具的树脂材料的量的计量动作、从控制装置12将通信信号输入至注塑机10的信号输入动作中的任一方代替其他型芯的设置动作或回拉动作。再者,循环开始动作虽然通常为合模动作,但也可为在模具中设置片材等其他动作。

〔从实施方式获得的技术思想〕

下面记载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掌握的技术思想。

一种注塑机(10)的控制装置(12),其对在注塑机(10)的模具合模时或者开模时进行动作的多个要素的动作进行控制,该注塑机(10)的控制装置(12)具有:动作开始条件设定部(34),其针对多个所述要素中的至少一部分的所述要素,根据由操作者进行的操作部(30)的操作,对与一所述要素的动作连动的其他所述要素的开始条件进行设定;小组设定部(36),其根据所设定的所述要素的动作的开始条件,以使多个所述要素中的相互关联地进行动作的所述要素属于同一小组的方式进行设定;动作顺序设定部(38),其根据所设定的所述要素的动作的开始条件来设定属于同一所述小组的所述要素的动作的顺序;以及驱动指令生成部(42),其生成驱动指令,所述驱动指令以使属于同一所述小组的所述要素按照所设定的顺序进行动作,并且使属于不同所述小组所述要素相互独立地进行动作的方式来生成驱动所述注塑机(10)。由此,操作者能够容易地进行要素的动作顺序的设定。

在上述的注塑机(10)的控制装置(12)中,也可为,一所述要素的动作为模具型芯的动作、合模动作、开模动作、推顶动作、成形品的取出动作、从所述注塑机(10)对所述注塑机(10)的周边装置(26、28)输出信号的信号输出动作中的任一动作。由此,操作者能够容易地进行要素的动作顺序的设定。

在上述的注塑机(10)的控制装置(12)中,也可为,其他所述要素的动作为模具型芯的动作、合模动作、开模动作、推顶动作、成形循环的开始动作、射出动作、保压动作、计量动作、将来自所述注塑机(10)的周边装置(26、28)的信号输入至所述注塑机(10)的信号输入动作中的任一动作。由此,操作者能够容易地进行要素的动作顺序的设定。

在上述的注塑机(10)的控制装置(12)中,也可为,所述动作开始条件设定部(34)针对多个所述要素中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要素设定与一所述要素的动作连动的其他所述要素的开始条件,一所述要素的动作为向所述模具内设置一型芯的设置动作,并且,其他所述要素的动作为向所述模具内设置其他所述型芯的设置动作,或者,一所述要素的动作为从所述模具退回一所述型芯的设置的回拉动作,并且,其他所述要素的动作为从所述模具退回其他所述型芯的设置的回拉动作。由此,操作者能够容易地进行要素的动作顺序的设定。

在上述的注塑机(10)的控制装置(12)中,也可为,在设定好与一所述型芯的设置动作连动的其他所述型芯的开始条件的情况下,所述动作顺序设定部(38)以与一所述型芯的所述设置动作和其他所述型芯的所述设置动作的顺序相反的方式设定一所述型芯的所述回拉动作和其他所述型芯的所述回拉动作的顺序。由此,操作者仅通过设定型芯的设置动作的开始条件,或者,型芯的回拉动作的开始条件的一方,就能够设定型芯的回拉动作的顺序。

一种注塑机(10)的控制方法,其对在注塑机(10)的模具合模时或者开模时进行动作的多个要素的动作进行指令,该注塑机(10)的控制方法具有:动作开始条件设定步骤,针对多个所述要素中的至少一部分的所述要素,根据由操作者进行的操作部(30)的操作,对与一所述要素的动作连动的其他所述要素的开始条件进行设定;小组设定步骤,根据所设定的所述要素的动作的开始条件,以使多个所述要素中的相互关联地进行动作的所述要素属于同一小组的方式进行设定;动作顺序设定步骤,根据所设定的所述要素的动作的开始条件来设定属于同一所述小组的所述要素的动作的顺序;以及驱动指令生成步骤,生成驱动指令,所述驱动指令以使属于同一所述小组的所述要素按照所设定的顺序进行动作,并且使属于不同所述小组所述要素相互独立地进行动作的方式来生成驱动所述注塑机(10)。由此,操作者能够容易地进行要素的动作顺序的设定。

在上述注塑机(10)的控制方法中,也可为,一所述要素的动作为模具型芯的动作、合模动作、开模动作、推顶动作、成形品的取出动作、从所述注塑机(10)对所述注塑机(10)的周边装置(26、28)输出信号的信号输出动作中的任一动作。由此,操作者能够容易地进行要素的动作顺序的设定。

在上述的注塑机(10)的控制方法中,也可为,其他所述要素的动作为模具型芯的动作、合模动作、开模动作、推顶动作、成形循环的开始动作、射出动作、保压动作、计量动作、将来自所述注塑机(10)的周边装置(26、28)的信号输入至所述注塑机(10)的信号输入动作中的任一动作。由此,操作者能够容易地进行要素的动作顺序的设定。

在上述的注塑机(10)的控制方法中,也可为,在所述动作开始条件设定步骤中,针对多个所述要素中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要素设定与一所述要素的动作连动的其他所述要素的开始条件,一所述要素的动作为向所述模具内设置一型芯的设置动作,并且,其他所述要素的动作为向所述模具内设置其他所述型芯的设置动作,或者,一所述要素的动作为从所述模具退回一所述型芯的设置的回拉动作,并且,其他所述要素的动作为从所述模具退回其他所述型芯的设置的回拉动作。由此,操作者能够容易地进行型芯的动作顺序的设定。

在上述的注塑机(10)的控制方法中,也可为,在所述动作顺序设定步骤中,在设定好与一所述型芯的设置动作连动的其他所述型芯的开始条件的情况下,以与一所述型芯的所述设置动作和其他所述型芯的所述设置动作的顺序相反的方式设定一所述型芯的所述回拉动作和其他所述型芯的所述回拉动作的顺序。由此,操作者仅通过设定型芯的设置动作的开始条件,或者,型芯的回拉动作的开始条件的一方,就能够设定型芯的回拉动作的顺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