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棱切线型转子的新型螺旋冷却流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95050发布日期:2019-01-22 19:27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四棱切线型转子的新型螺旋冷却流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冷却流道,具体涉及一种四棱切线型转子的新型螺旋冷却流道。



背景技术:

转子是密炼机的核心部件,因为转子始终在密闭的密炼室内,热量难于散发,转子冷却能力的好坏,是影响排胶温度、防止胶烧、提高炼胶质量的关键因素,而影响转子冷却效果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转子内腔的设计,即冷却流道的设计,而转子的冷却流道的设计既要满足转子的设计强度,又要保证一定的冷却效果。

传统四棱切线型转子的冷却结构是中空结构,即转子体中间是与棱形相对应的空心结构,并没有强制循环的冷却流道,只采用了喷淋冷却,如图1、2所示,该种冷却结构由于内腔空心结构,水流速度过慢,使换热效率降低,冷却效果欠佳,已经满足不了目前部分的炼胶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问题,提供一种四棱切线型转子的新型螺旋冷却流道。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四棱切线型转子的新型螺旋冷却流道,转子体内部设有两条冷却流道,每条冷却流道均由转子体上的一个长棱空腔和一个短棱空腔以及一条螺旋槽串联而成。

冷却流道由铸造形成,无流动死角,长棱空腔位于转子体的长棱上,短棱空腔位于转子体的短棱上,螺旋槽位于转子体基圆上。

一个长棱空腔和一个短棱空腔以及一条螺旋槽串联形成单向强制循环冷却流道。

本发明的特点是:采用两条冷却流道回路,增大了冷却面积,加快了水流速度,提高了换热效率,有效避免了原有转子内腔容积过大造成的棱内腔水流速度过慢,换热效率低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四棱切线型转子的冷却流道示意图。

图2是传统四棱切线型转子的冷却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向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螺旋槽二维展开示意图。

其中:1、转子体2、长棱空腔3、短棱空腔4、螺旋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5所示,本发明为一种四棱切线型转子的新型螺旋冷却流道,冷却流道由铸造形成,无流动死角,转子体1的四条棱均为空腔结构,其中位于转子体1长棱处的空腔为长棱空腔2,位于转子体1短棱处的空腔为短棱空腔3,即转子体1上有两个长棱空腔2、两个短棱空腔3,所述转子体1的基圆处有两条相对独立的螺旋槽4,其中一个长棱空腔2、一个短棱空腔3、一条螺旋槽4串联在一起形成一条单向强制循环冷却流道回路,另外的一条长棱空腔2、一个短棱空腔3、一条螺旋槽4串联在一起形成另一条单向强制循环冷却流道回路,即转子体1内部有两条冷却流道回路,增大了冷却面积,加快了水流速度,提高了换热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为一种四棱切线型转子的新型螺旋冷却流道,转子体内部设有两条冷却流道,每条冷却流道均由转子体上的一个长棱空腔和一个短棱空腔以及一条螺旋槽串联而成。本发明的特点是:采用两条冷却流道回路,增大了冷却面积,加快了水流速度,提高了换热效率,有效避免了原有转子内腔容积过大造成的棱内腔水流速度过慢,换热效率低的缺点。

技术研发人员:张仁广;田会娜;刘婧;高玉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橡胶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31
技术公布日:2019.0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