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型胶片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99653发布日期:2019-04-03 04:49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一种薄型胶片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薄型塑胶片生产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薄型胶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大面积的薄型塑胶片是许多产品上常用的部件,对于塑胶件,常采用注塑成型,以便大批量连续生产,但是对于大面积的薄型塑胶片,采用常用的注塑方法容易导致塑胶片产生翘曲,平面度达不到要求,注塑出来的胶片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注塑方法改进,来适用于大面积的平面薄型塑胶片制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解决的薄型胶片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薄型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塑成型步骤和矫形步骤,所述注塑成型采用射出速度在200mm/以上的高速注射的方式成型,薄型胶片注塑完成后立即采用向翘曲方向的反向下压来矫形整平。

进一步地,注塑成型步骤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s1、填充,分两段填充模腔,第一段射出速度为275mm/s~285mm/s,射出压力为75bar~85bar;第二段射出速度为225mm/s~235mm/s,射出压力为80bar~90bar;

s2、保压,分两段保压,第一段保压压力为80bar~90bar,保压时间为2s~3s;第二段保压压力为70bar~80bar,保压时间为2s~3s;

s3、冷却,冷却在30s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第一段射出速度为280mm/s,射出压力为80bar;第二段射出速度为230mm/s,射出压力为85bar。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第一段保压压力为85bar,保压时间为3s;第二段保压压力为75bar,保压时间为3s。

进一步地,所述注塑成型步骤中,胶体热熔采用分多段加热热熔,第一段加热温度为240℃~250℃,第二段加热温度为260℃~270℃,第三段加热温度为270℃~280℃,第四段加热温度为270℃~280℃,第五段加热温度为265℃~275℃。

进一步地,所述注塑成型步骤中,胶体热熔采用分多段加热热熔,第一段加热温度为245℃,第二段加热温度为265℃,第三段加热温度为275℃,第四段加热温度为275℃,第五段加热温度为270℃。

进一步地,所述矫形步骤通过机械手和矫形平台完成,所述机械手取出注塑完成的薄型胶片并部分悬空放置在矫形平台上,并通过机械手上的固定压杆将薄型胶片压固于矫形平台上,通过机械手上的矫形活动杆下压薄型胶片的悬空部分实行矫形。

进一步地,所述矫形活动杆的矫正距离为翘曲度的20~30倍,悬空部分末端距矫正平台边沿的距离为翘曲度的5~10倍,矫正时间为15s~25s。

本发明实现的有益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通过高速注射的方式快速成型,可以减小注塑时注塑件的应力,避免应力导致的注塑薄型胶片变得翘曲,保证了注塑薄型胶片的平整度;在注塑完成后将注塑件薄型胶片立即通过机械外力,在翘曲方向的反向下压来进一步矫形整平,实现理想的平整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矫形步骤所采用的矫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一种薄型胶片的制备方法,包括注塑成型步骤和矫形步骤,所述注塑成型采用射出速度在200mm/以上的高速注射的方式成型,薄型胶片注塑完成后立即采用向翘曲方向的反向下压来矫形整平。通过高速注射的方式快速成型,可以减小注塑时注塑件的应力,避免应力导致的注塑薄型胶片变得翘曲,保证了注塑薄型胶片的平整度。对于大面积的薄型胶片,注塑完成后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翘曲,对于平面度要求高的场合仍不能满足,因此,可以在注塑完成后将注塑件薄型胶片立即通过机械外力,在翘曲方向的反向下压来进一步矫形整平,实现理想的平整度。

本实施例以厚度为1mm,面积约为3600cm²,形状大致为椭圆形的大面积薄型胶片制备方法为例进行说明,注塑时采用在胶片一端大水口进胶,并且选用最大射出速度可达350mm/s的高速注塑机。注塑成型步骤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s1、填充,分两段注塑填充模腔,第一段射出速度为275mm/s~285mm/s,射出压力为75bar~85bar;第二段射出速度为225mm/s~235mm/s,射出压力为80bar~90bar;另外,第一段的射出位置大约为50mm,第二段射出位置大约为13mm,采用两段注塑使得产品的外观满足要求。

s2、保压,分两段保压,第一段保压压力为80bar~90bar,保压时间为2s~3s;第二段保压压力为70bar~80bar,保压时间为2s~3s;采用两段保压的方式,可以使得产品表面更加平整,没有凹坑等不良,也可释放产品的部分应力。

s3、冷却,冷却在30s以上,充分的冷却可以使产品在模腔内更好的定型,也可以使得产品的应力得到释放。

上述注塑成型步骤中,胶体热熔采用分多段加热热熔,第一段加热温度为240℃~250℃,第二段加热温度为260℃~270℃,第三段加热温度为270℃~280℃,第四段加热温度为270℃~280℃,第五段加热温度为265℃~275℃。

通过上述步骤注塑形成的大面积薄型胶片,胶片的平面度可以保证在5mm以内,对于厚度为1mm,面积约为3600cm²的注塑胶片基本可以满足平面度的要求。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步骤s1中第一段射出速度为280mm/s,射出压力为80bar;第二段射出速度为230mm/s,射出压力为85bar。所述步骤s2中第一段保压压力为85bar,保压时间为3s;第二段保压压力为75bar,保压时间为3s。所述注塑成型步骤中,胶体热熔采用分多段加热热熔,第一段加热温度为245℃,第二段加热温度为265℃,第三段加热温度为275℃,第四段加热温度为275℃,第五段加热温度为270℃。通过上述优选参数进行注塑,厚度为1mm,面积约为3600cm²的注塑胶片平面度可以保持在3mm以内,平面度有较大的提高。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面积薄型胶片的平面度,需要进一步借助矫形装置来完成。图1中示出了一种矫形装置,包括注塑机上的下料机械手的手部1和矫正平台2,下料机械手的手部1旋转设置在机械手上,包括多个固定压杆11和矫形活动杆12,固定压杆11末端设置有吸盘,可以固定胶片,可以采用气压控制的吸盘。矫形活动杆12为伸缩杆状结构,可以通过气缸控制伸缩,矫形活动杆12的末端为柔性光滑的接触头,可以在下压胶片的时候与胶片的不同位置接触,还不会损坏胶片表面。矫正平台2为一个平整的台面,台面最好采用柔性材料,避免损坏胶片表面。

矫形时,所述机械手从注塑机的模具上取出注塑完成的薄型胶片并部分悬空放置在矫形平台上,再通过机械手上的固定压杆将薄型胶片3压固于矫形平台上,通过机械手上的矫形活动杆下压薄型胶片的悬空部分实行矫形。所述矫形活动杆的矫正距离为翘曲度的20~30倍,悬空部分末端距矫正平台边沿的距离为翘曲度的5~10倍,矫正时间为15s~25s,可以进一步的将前述的厚度为1mm,面积约为3600cm²的薄型胶片3平面度矫正到1.5mm以内。下面表1为不同矫正参数和对应的矫正结果,其中矫正点的位置指悬空部分末端距矫正平台边沿的距离,矫正距离指矫形活动杆12下压的距离。

表1:不同矫正参数和对应的矫正结果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矫正点位置在15mm,大约是翘曲度3mm的5倍,矫正距离为50mm,大约是翘曲度3mm的17倍时,矫形效果最好,注塑胶片的平面度可达0.2mm左右,达到了非常理想的平面度。矫正点的位置在15~20mm时,注塑胶片矫形后的平面度都保持在1.4mm以内。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