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软管注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58285发布日期:2019-02-12 23:38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软管注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日化产品专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软管注肩装置。



背景技术:

软管包装,首先制管机将铝塑片材或塑料片材切割成管,然后经注肩机将管的一端注塑压制出“肩”,再旋上盖头,最后将牙膏、化妆品等注入到管内,再使用封尾机将管另一端封装完毕,这样就完成了软管包装。目前在市场上比较常用的自动注肩机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吐料式注肩机,第二种是分割器转盘式注肩机,第三种是卧式注射机器式的注肩机,但是这几种注肩机都需要独立生产和加工新的模具才可以使用,不能使用同一套模具来加工不同的软管,增加了模具制造的成本,同时在某些加工步骤时,需要采用人工的方式来进行,对工人的要求较高,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软管注肩装置,其采用同一种模具就能够对不同类型的软管进行加工,不需要另外做新的模具,减少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软管注肩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还包括:供料装置、送料装置、取料装置、注塑装置和出料装置;所述的供料装置对称设置在第一支撑架的前方;所述的送料装置设置在第一支撑架表面上;所述的取料装置设置在供料装置的后方,所述取料装置滑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架上;所述注塑装置设置在送料装置的对侧且置于第一支撑架的后侧;所述的出料装置设置在第一支撑架的后侧且置于注塑装置的后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供料装置包括机架、进料漏斗和第一输送带;所述的进料漏斗固定于机架的顶部;所述的进料漏斗的纵向截面为梯形状,所述的第一输送带一端置于机架顶部且固定于进料漏斗长底边一端外侧壁上,另一端延伸出机架和进料漏斗外侧;所述的供料装置还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一送料槽、第二送料槽和顶料板;所述的进料漏斗靠近第一输送带一面还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置于同一水平线且高于第一输送带的表面;所述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分别设置于相对应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上侧且固定于进料漏斗的外侧壁上;所述的第一送料槽和第二送料槽分别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相对应设置且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顶料板置于进料漏斗内部;所述的顶料板顶部靠近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一侧设有一斜板;所述的斜板与进料漏斗内侧壁形成第一凹槽;所述斜板中间固定有与第一凹槽相匹配的三角块;所述的进料漏斗底部设有供顶料板上下穿过进料漏斗的进料漏斗口;所述的机架内部设有供顶料板上下移动的顶料气缸。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送料装置包括第一滑槽、第二电机、第一支架,旋转气缸、定位冶具板、第一滑块和第一丝杆;所述第一滑槽固定在第一支撑架前表面;所述第二电机固定于第一滑槽的侧面;所述第一滑槽内设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方固定有第一支架;所述旋转气缸一端滑动连接于第一支架远离第二电机一侧;所述旋转气缸另一端固定有定位冶具板;所述定位冶具板设置在第一输送带的尾端;所述定位冶具板上表面设有多个取料筒;所述取料筒在垂直定位冶具板的方向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略大于软管的直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取料装置包括第四电机、第二滑槽、第五气缸和取料架;所述取料架上设有供软管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五气缸的缸体固定在取料架上所述第二滑槽内设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取料架连接;所述第二丝杆与第四电机连接;第四电机固定在第二滑槽侧面;所述第二滑槽背面设有带动其运动的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固定在第一支撑架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注塑装置包括第三支撑架和注塑机构;所述注塑机构设置在第三支撑架表面的中部;所述注塑机构的下方设有可推动模具做往复运动的冲床滑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取料夹具、第三滑槽、第五电机、收料斗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三滑槽内设有第三丝杆;所述第三丝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与取料夹具连接;所述第三丝杆与第五电机连接;所述第五电机固定在第三滑槽侧面;所述第三滑槽背面设有带动其运动的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固定在第一支撑架上;所述第二支撑架设置在取料夹具的下方;所述第二支撑架表面设有第二输送带,所述收料斗固定在第二支撑架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滑动机构包括第四滑槽和第四电机,所述第四滑槽固定在第一支撑架上,所述第四滑槽内设有第四丝杆,所述第四丝杆的一端与第四滑槽连接,所述第四丝杆的另一端与第三电机的转轴连接,第三电机固定在第四滑槽的侧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输送带上还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挡板、倒u型板和挡压片;所述倒u型板固定于第一输送带延伸出机架和进料漏斗外侧一端的顶部;所述的限位挡板平行于第一输送带上表面且固定于倒u型板的下方;所述的第一输送带远离机架一端固定有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顶部设有一活塞杆平行于第一输送带的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另一端连接有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的活塞杆垂直指向第一输送带;所述的挡压片固定于第四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的第一输送带延伸出机架和进料漏斗外侧一端底部还固定有u型板;所述的u型板与倒u型板间隔设置;所述的第一输送带延伸出机架和进料漏斗外侧一端底部还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的第一电机输出端设有减速箱;所述的减速箱固定于第一输送带的侧壁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限位挡板包括第一限位挡板、第二限位挡板、第三限位挡板和第四限位挡板;所述的第一限位挡板、第二限位挡板、第三限位挡板和第四限位挡板固定于倒u型板下方且平行设置;所述的第一限位挡板和第二限位挡板之间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的第三限位挡板和第四限位挡板之间形成第三凹槽;所述的第一送料槽出料端置于第二凹槽内;所述的第二送料槽出料端置于第三凹槽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机架底部四角处设有万向轮和支撑脚;所述的万向轮固定于机架底部且置于支撑脚的内侧;所述的支撑脚包括底板、螺纹柱和卡位螺母;所述的支撑脚螺纹连接于机架的底部。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第一,该注肩机采用旧机台现有的模具就可以加工各种规格的软管,不需要通过更换不同的模具来对不同规格的软管进行加工,减少了模具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第二,该注肩机都是采用自动化生产,减少了安全事故出现的可能;第三,减少了人接触产品的次数,减少细菌对产品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自动软管注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自动软管注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自动软管注肩装置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自动软管注肩装置送料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自动软管注肩装置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自动软管注肩装置进料漏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自动软管注肩装置限位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自动软管注肩装置支撑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进料漏斗;3-第一输送带;4-顶料块;5-第一气缸;6-第二气缸;7-第一送料槽;8-第二送料槽;9-第一支撑架;10-注塑机构;11-第四电机;12-第二滑槽;13-第五气缸;14-第二滑块;15-取料架;16-第五电机;17-第三滑槽;18-第四滑槽;19-取料夹具;20-第二输送带;21-收料斗;22-第二支撑架;23-第二丝杆;24-第四丝杆;25-第三丝杆;26-第三气缸;27-第一滑槽;28-第二电机;29-第一支架;30-旋转气缸;31-定位冶具板;32-取料筒;33-第一滑块;34-第一丝杆;35-第四气缸;36-挡压片;37-固定板;38-进料漏斗口;39-冲床滑板;40-第三支撑架;41-第三滑块;42-第三电机;43-限位挡板;44-u型板;45-倒u型板;46-第一电机;47-减速箱;48-万向轮;49-支撑脚;50-斜板;51-三角块;431-第一限位挡板;432-第二限位挡板;433-第三限位挡板;434-第四限位挡板;491-底板;492-螺纹柱;493-卡位螺母;700-第一开口;800-第二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本发明所述“上”、“下”、“左”、“右”、“顶”、“底”、“内”、“外”、“前”、“后”等方位词均为便于对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

参照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软管注肩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9,还包括:供料装置、送料装置、取料装置、注塑装置和出料装置;所述的供料装置对称设置在第一支撑架9的前方;所述供料装置包括机架1、进料漏斗2和第一输送带3;所述的进料漏斗2固定于机架1的顶部;所述的进料漏斗2的纵向截面为梯形状,所述的第一输送带3一端置于机架1顶部且固定于进料漏斗2长底边一端外侧壁上,另一端延伸出机架1和进料漏斗2外侧;所述的供料装置还包括第一气缸5、第二气缸6、第一送料槽7、第二送料槽8和顶料板(4);所述的进料漏斗2靠近第一输送带3一面还设有第一开口700和第二开口800;所述的第一开口700和第二开口800置于同一水平线且高于第一输送带3的表面;所述的第一气缸5和第二气缸6分别设置于相对应的第一开口700和第二开口800上侧且固定于进料漏斗2的外侧壁上;所述的第一送料槽7和第二送料槽8分别与第一开口700和第二开口800相对应设置且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气缸5和第二气缸6的活塞杆上;所述顶料板4置于进料漏斗2内部;所述的进料漏斗2底部设有供顶料板4上下穿过进料漏斗2的进料漏斗口38;所述的机架1内部设有供顶料板4上下移动的顶料气缸。

所述的送料装置设置在第一支撑架9表面上;所述送料装置包括第一滑槽27、第二电机28、第一支架29,旋转气缸30、定位冶具板31、第一滑块33和第一丝杆34;所述第一滑槽27固定在第一支撑架9前表面;所述第二电机28固定于第一滑槽27的侧面;所述第一滑槽27内设有第一丝杆34;所述第一丝杆34上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33;所述第一滑块33上方固定有第一支架29;所述旋转气缸30一端滑动连接于第一支架29远离第二电机28一侧;所述旋转气缸30另一端固定有定位冶具板31;所述定位冶具板31设置在第一输送带3的尾端;所述定位冶具板31上表面设有多个取料筒32;所述取料筒32在垂直定位冶具板31的方向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略大于软管的直径。

所述的取料装置设置在供料装置的后方,所述取料装置滑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架9上;所述取料装置包括第四电机11、第二滑槽12、第五气缸13和取料架15;所述取料架15上设有供软管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五气缸13的缸体固定在取料架15上所述第二滑槽12内设有第二丝杆23;所述第二丝杆23上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块14;所述第二滑块14与取料架15连接;所述第二丝杆23与第四电机11连接;第四电机11固定在第二滑槽12侧面。

所述注塑装置设置在送料装置的对侧且置于第一支撑架9的后侧;所述注塑装置包括第三支撑架40和注塑机构10;所述注塑机构10设置在第三支撑架40表面的中部;所述注塑机构10的下方设有可推动模具做往复运动的冲床滑板39。

所述的出料装置设置在第一支撑架9的后侧且置于注塑装置的后方;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取料夹具19、第三滑槽17、第五电机16、收料斗21和第二支撑架22;所述第三滑槽17内设有第三丝杆25;所述第三丝杆25上螺纹连接有第三滑块41;所述第三滑块41与取料夹具19连接;所述第三丝杆25与第五电机16连接;所述第五电机16固定在第三滑槽17侧面;所述第二支撑架22设置在取料夹具19的下方;所述第二支撑架22表面设有第二输送带20,所述收料斗21固定在第二支撑架22上。

所述第二滑槽12第三滑槽17的背面均设有带动其做横向移动的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第四滑槽18和第四电机42,所述第四滑槽18固定在第一支撑架9上,所述第四滑槽18内设有第四丝杆24,所述第四丝杆24的一端与第四滑槽18连接,所述第四丝杆24的另一端与第三电机42的转轴连接,第三电机42固定在第四滑槽18的侧面。

参照图6和图7,所述的第一输送带3上还设有限位装置,其包括第一限位挡板431、第二限位挡板432、第三限位挡板433、第四限位挡板434、倒u型板45和挡压片36;所述的第一限位挡板431、第二限位挡板432、第三限位挡板433和第四限位挡板434固定于倒u型板45下方且平行设置;所述的第一限位挡板431和第二限位挡板432之间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的第三限位挡板433和第四限位挡板434之间形成第三凹槽;所述的第一送料槽7出料端置于第二凹槽内;所述的第二送料槽8出料端置于第三凹槽内;所述倒u型板45固定于第一输送带3延伸出机架1和进料漏斗2外侧一端的顶部;所述的限位挡板8平行于第一输送带3上表面且固定于倒u型板45的下方;所述的第一输送带3远离机架1一端固定有固定板37;所述的固定板37顶部设有一活塞杆平行于第一输送带3的第三气缸26;所述第三气缸26的活塞杆另一端连接有第四气缸35;所述第四气缸35的活塞杆垂直指向第一输送带3;所述的挡压片36固定于第四气缸35的活塞杆上;所述的第一输送带3延伸出机架1和进料漏斗2外侧一端底部还固定有u型板44;所述的u型板44与倒u型板45间隔设置;所述的第一输送带3延伸出机架1和进料漏斗2外侧一端底部还设有第一电机46;所述的第一电机46输出端设有减速箱47;所述的减速箱47固定于第一输送带3的侧壁上;所述的顶料板4顶部靠近第一开口700和第二开口800一侧设有一斜板50;所述的斜板50与进料漏斗2内侧壁形成第一凹槽;所述斜板50中间固定有与第一凹槽相匹配的三角块51。

参照图8,所述的机架1底部四角处设有万向轮48和支撑脚49;所述的万向轮48固定于机架1底部且置于支撑脚49的内侧;所述的支撑脚49包括底板491、螺纹柱492和卡位螺母493;所述的支撑脚49螺纹连接于机架1的底部。

工作原理:先将软管放置到进料漏斗2内,启动顶料气缸,顶料气缸推动顶料块4由下往上运动,顶料块4将进料漏斗2内的物料往上运输,让软管从进料漏斗2上端的第一开口700经过第一送料槽7输送到第二凹槽内(或从进料漏斗2上端的第二开口800经过第二送料槽8输送到第三凹槽内),启动第一电机46,软管在第一输送带2的作用下向送料装置输送,当软管输送到第一输送带2的末端时,启动第二电机28,第二电机28驱动第一丝杆34移动,从而使定位冶具板31移动到第一输送带2的末端去接住软管,当定位冶具板31上的取料筒接满软管时,启动第三气缸26和第四气缸35,在第三气缸26和第四气缸35的作用下,自动将软管输送到取料筒32内,启动旋转气缸30将定位冶具板31旋转为平行第一支撑架9的表面,当定位冶具板31平行于第一支撑架9表面时,启动第三电机42,第三电机42驱动第四丝杆24转动,从而取料架15往定位冶具板31方向做横向移动,当取料架15运动到定位冶具板31的上方时,启动第四电机11,第四电机11驱动第二丝杆23转动,从而使取料架15向定位冶具板31方向向下移动去套接定位冶具板31上的软管,当取料架15取完料后,第三电机42反转驱动第四丝杆24,使取料架15往回运动,将取料架15上的软管套接在放置在冲床滑板39上的模具,当模具套接好软管后,冲床滑板39将模具输送到注塑机构10下方进行注塑,注塑完成后,冲床滑板39将模具送回到原来位置,此时第三电机42启动,第三电机42驱动第四丝杆24转动,从而带动取料夹具19去夹取模具上注塑好的产品,取料夹具19夹取到产品后,第三电机42反转驱动第四丝杆24,使取料夹具19往收料斗21方向运动,当运动到收料斗21上方时,产品脱离取料夹具19从收料斗21穿过落到第二输送带20上,再在第二输送带20的输送下装在箱子里。

当然,以上所述仅表达了本发明的某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