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方块上止注塑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29572发布日期:2019-02-22 20:08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拉链方块上止注塑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拉链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链方块上止注塑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拉链的用处和种类越来越多,而且使用数量越来越大,所以人们对于拉链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目前常见的拉链一般包括两条布带,两条布带相对一侧分别设置有链牙,通过拉头的滑动将两条布带上的链牙相互咬合或互相分离,拉头向一端滑动将两条布带上链牙分开的一端为下端,一般设置有方块可组装或拆卸的止块;而向另一端滑动将两条布带上链牙咬合的一端为上端,上端同样设置有止块,通过多个所述止块阻止拉头脱离链牙。

相关技术的拉链分为闭尾拉链和开尾拉链,闭尾拉链,顾名思义,其一端是不可分开的,因此,闭尾拉链常常用作衣裤口袋的门禁;开尾拉链则是两段均可分开,在拉拉链时,先将一端的止块组装后拉动拉头,开尾拉链常常用作夹克衫等衣服的门禁。

然而,因为闭尾拉链和开尾拉链的差异性,二者需要注塑的止块数量并不相同,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设计两套不同的模具分别生产闭尾拉链和开尾拉链,极大的提高了生产的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拉链方块上止注塑成型模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即可为闭尾注塑拉链注塑止块,也可为开尾注塑拉链注塑止块的拉链方块上止注塑成型模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拉链方块上止注塑成型模具,其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包括用于原料注入的注料孔,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合模时形成有用于原料流通的流道、分别用于成型上止和方块的第一型腔组、第二型腔组及用于收容拉链带的两个收容空间,所述第一型腔组和所述第二型腔组均在合模方向上与两个所述收容空间重叠,所述第一型腔组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所述第一型腔和所述第二型腔在合模方向分别与两个所述收容空间重叠。

优选的,两个所述收容空间相对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型腔组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三型腔和第四型腔,所述第三型腔与所述第一型腔相对间隔设置且在合模方向上与同一个所述收容空间重叠,所述第四型腔与所述第二型腔相对间隔设置且在合模方向上与另一所述收容空间重叠。

优选的,所述上模具包括自靠近所述下模具的表面向远离所述下模具方向凹陷形成的第一型腔槽、第二型腔槽、第三型腔槽及四型腔槽,所述下模具包括自靠近所述上模具的表面向远离所述上模具方向凹陷形成的第五型腔槽、第六型腔槽、第七型腔槽及第八型腔槽,所述第一型腔槽和所述第五型腔槽共同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型腔,所述第二型腔槽和所述第六型腔槽共同围合形成所述第二型腔,所述第三型腔槽和所述第七型腔槽共同围合形成所述第三型腔,所述第四型腔槽和所述第八型腔槽共同围合形成所述第四型腔。

优选的,所述下模具还包括自靠近所述上模具表面向远离所述上模具方向凹陷形成的凹陷槽,合模时,所述凹陷槽与所述上模具配合形成用于收容拉链带所述收容空间。

优选的,还包括压带组件,所述压带组件的数量为一个且所述压带组件靠近所述下模具设置于所述凹陷槽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下模具还包括第一抽芯和第二抽芯,所述第一抽芯和所述第二抽芯可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进入或抽出所述第三型腔,且所述第一抽芯的进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抽芯的进退方向。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

优选的,两个所述收容空间的一端相交,所述第二型腔组包括第三型腔,所述第三型腔设置于两个所述收容空间的相交处。

优选的,所述流道的数量为两条,两条所述流道首端相交且与所述注料孔正对设置并与所述注料孔连通,一所述流道的末端与所述第一型腔组连通,另一所述流道的末端与所述第二型腔组连通。

优选的,所述流道的截面面积自靠近所述注料孔的一端向远离所述注料孔的一端逐渐减小。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拉链方块上止注塑成型模具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型腔组和所述第二型腔组,且所述第一型腔组和所述第二型腔组均在合模方向上与两个所述收容空间重叠,合模后,可通过所述注料孔向所述第一型腔组和所述第二型腔组内注塑成型方块和上止;同时向所述第一型腔组和所述第二型腔组内注塑,可确认两条拉链带的链牙是否对齐后注塑,避免了两条拉链带因链牙数量不同导致报废,提高了产品的良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拉链方块上止注塑成型模具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拉链方块上止注塑成型模具的上模具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拉链方块上止注塑成型模具的下模具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拉链方块上止注塑成型模具100,其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模具10和下模具30,所述上模具10和所述下模具30合模时形成有用于原料流通的流道50、分别用于成型上止和方块的第一型腔组、第二型腔组、用于收容拉链带的两个收容空间及压带组件90。

所述上模具10包括用于原料注入的注料孔11。具体的,所述上模具10还包括自靠近所述下模具30的表面向远离所述下模具30方向凹陷形成的第一型腔槽13、第二型腔槽15、第三型腔槽17及第四型腔槽19。

所述下模具30包括自靠近所述上模具10的表面向远离所述上模具10方向凹陷形成的第五型腔槽31、第六型腔槽32、第七型腔槽33、第八型腔槽34、凹陷槽35及第一抽芯36和第二抽芯37。

所述凹陷槽35同样由所述下模具30靠近所述上模具10的表面向远离所述上模具10方向凹陷形成,合模时,所述凹陷槽35与所述上模具10配合形成用于收容拉链带的所述收容空间。

所述流道50的数量为两条,两条所述流道50首端相交且与所述注料孔11正对设置并与所述注料孔11连通,其中,一所述流道50的末端与所述第一型腔组连通,另一所述流道50的末端与所述第二型腔组连通。

优选的,所述流道50的截面面积自靠近所述注料孔11的一端向远离所述注料孔11的一端逐渐减小。

所述第一型腔组和所述第二型腔组均在合模方向上与两个所述收容空间重叠。具体的,所述第一型腔组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且所述第一型腔和所述第二型腔在合模方向分别与两个所述收容空间重叠。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型腔由所述第一型腔槽13和所述第五型腔槽31共同围合形成,所述第二型腔由所述第二型腔槽15和所述第六型腔槽32共同围合形成,且所述第一型腔和所述第二型腔均用于成型拉链带的上止。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拉链方块上止注塑成型模具100用于注塑成型开尾注塑拉链,因此,所述第二型腔组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三型腔和第四型腔。

其中,所述第三型腔由所述第三型腔槽17和所述第七型腔槽33共同围合形成,所述第四型腔由所述第四型腔槽19和所述第八型腔槽34共同围合形成。且所述第三型腔与所述第一型腔相对间隔设置且在合模方向上与同一个所述收容空间重叠,所述第四型腔与所述第二型腔相对间隔设置且在合模方向上与另一所述收容空间重叠。

所述第三型腔用于在拉链带上成形方块型腔,所述第四型腔用于成型插销型腔,因所述第三型腔为中空结构,在合模时,需要所述第一抽芯36和所述第二抽芯37配合成型。具体的,所述第一抽芯36和所述第二抽芯37可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进入或抽出所述第三型腔,且所述第一抽芯36的进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抽芯37的进退方向。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

因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拉链方块上止注塑成型模具100用于成型开尾注塑拉链,所以两个所述收容空间相对平行间隔设置。注塑时,两根拉链带分别放置于两个所述收容空间内,使得两根所述拉链带的链牙可以对齐设置,避免了两条拉链带因链牙数量不同导致报废,提高了产品的良率。

所述压带组件90用于将所述拉链带压紧,具体的,所述压带组件90的数量为一个且靠近所述下模具30设置于所述凹陷槽35的一端。在本实施方式中,只使用一个所述压带组件90进行定位拉带,与相关技术的采用多个压带组件各自进行定位拉带相比,一方面简化了整个机器的结构,另一方面有利于实现拉链链牙的对齐,有效的提高了产品良率。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拉链方块上止注塑成型模具与实施例一提供的拉链方块上止注塑成型模具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两个所述收容空间的位置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收容空间的一端相交,所述第二型腔组包括第三型腔,所述第三型腔设置于两个所述收容空间的相交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拉链方块上止注塑成型模具用于成型闭尾注塑拉链,即所述第二型腔组仅包括第三型腔,两个所述收容空间的一端相交,所述第三型腔在两个所述收容空间的相交处注塑使两个拉链带固定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拉链方块上止注塑成型模具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型腔组和所述第二型腔组,且所述第一型腔组和所述第二型腔组均在合模方向上与两个所述收容空间重叠,合模后,可通过所述注料孔向所述第一型腔组和所述第二型腔组内注塑成型方块和上止;同时向所述第一型腔组和所述第二型腔组内注塑,可确认两条拉链带的链牙是否对齐后注塑,避免了两条拉链带因链牙数量不同导致报废,提高了产品的良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