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笔杆快速成型模具的多功能冷却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0047发布日期:2018-09-14 22:41阅读:11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笔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笔杆快速成型模具的多功能冷却棒。



背景技术:

笔杆属于细长型杆件,型芯的冷却很关键。因为型芯细长,所以采用“冷却棒”的冷却形式,冷却棒与型芯紧贴,一端插入冷却水道,即浸泡在冷却水道的冷却液中。将型芯的热量快速传递到冷却液,达到冷却型芯目的。

然而现有冷却棒存在的问题是,单纯利用冷却棒两端分别与型芯及冷却液接触,通过冷却棒自身作为导热体将热量传递,冷却液处于静止状态,被动的等待吸收热量,导致冷却效率低下,使得冷却过程时间延长,模具使用效率降低。而且冷却棒的导热不均匀将会导致型芯不同部位所用冷却时间存在差异,影响笔杆成型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冷却速度块、冷却效果均匀的冷却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笔杆快速成型模具的多功能冷却棒,包括棒体,所述棒体包括型芯端及冷却液端,所述棒体内设有冷却流道,该冷却流道包括主流道、分流流道及副流道,所述主流道沿棒体轴向由冷却液端至型芯端呈螺旋状设置,该螺旋状主流道同棒体外周面呈同心圆设置,所述主流道包括设置于冷却液端一侧的进水口及设置于型芯端一侧的第一联通口,所述第一联通口延伸至棒体轴心处,所述副流道沿轴向设置并位于棒体轴心处,该副流道包括设置于冷却液端一侧的出水口及设置于型芯端一侧的第二联通口,所述第一联通口与第二联通口衔接联通,所述分流流道垂直设置于主流道与副流道之间,该分流流道包括进口及出口,所述进口与主流道联通,所述出口与副流道联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主流道沿棒体轴向由冷却液端至型芯端呈螺旋状设置,且螺旋状主流道同棒体外周面呈同心圆设置,使得冷却液通过主流道均匀的途径棒体,充分吸收棒体外周面上的热量,然后通过第一联通口、第二联通口、副流道排出,将副流道设置在棒体轴心位置处,相对远离棒体外周面,让主流道中已经吸收热量温度较高的冷却液远离棒体外周面排出,而后续补充的常温冷却液则相对靠近棒体外周面,加强了冷却效果。设置在主流道与副流道之间的分流流道,使得一部分主流道中的冷却液,在吸收一部分热量后自身温度提高,不必走完流道全程,可以经由分流流道提前进入副流道,让后续温度较低的冷却液能够快速补充进入,使得冷却棒的冷却效果增强,效率加快。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主流道内与进口联通的位置处设有挡流板,该挡流板设置于进口相对靠近第一联通口一侧,所述挡流板对主流道内通过的冷却液进行截流并引导其通过分流流道进入副流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挡流板,进一步保证了主流道中的冷却液能够被截流进入分流流道,保证了流道内冷却液更新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主流道与副流道之间沿冷却液流向设有若干个分流流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挡流板上设有漏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漏孔防止挡流板过度拦截,造成冷却液流通速度变慢的情况,漏孔使得一部分冷却液能够穿过挡流板,其余冷却液则被截流进入分流流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冷却棒采用铍铜材质制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铍铜是力学、物理、化学综合性能良好的一种合金,经过淬火调质后,具有高的强度,弹性,耐磨性,耐疲劳性和耐热性,同时铍铜还具有很高的导电性,导热性,耐寒性和无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1;

图3为图2中A-A处剖面图;

图4为图3中B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笔杆快速成型模具的多功能冷却棒1,包括棒体11,所述棒体11包括型芯端12及冷却液端13,所述棒体11内设有冷却流道2,该冷却流道2包括主流道3、分流流道5及副流道4,所述主流道3沿棒体11轴向由冷却液端13至型芯端12呈螺旋状设置,该螺旋状主流道3同棒体11外周面呈同心圆设置,所述主流道3包括设置于冷却液端13一侧的进水口31及设置于型芯端12一侧的第一联通口32,所述第一联通口32延伸至棒体11轴心处,所述副流道4沿轴向设置并位于棒体11轴心处,该副流道4包括设置于冷却液端13一侧的出水口41及设置于型芯端12一侧的第二联通口42,所述第一联通口32与第二联通口42衔接联通,所述分流流道5垂直设置于主流道3与副流道4之间,该分流流道5包括进口51及出口52,所述进口51与主流道3联通,所述出口52与副流道4联通。

通过将主流道3沿棒体11轴向由冷却液端13至型芯端12呈螺旋状设置,且螺旋状主流道3同棒体11外周面呈同心圆设置,使得冷却液通过主流道3均匀的途径棒体11,充分吸收棒体11外周面上的热量,然后通过第一联通口32、第二联通口42、副流道4排出,将副流道4设置在棒体11轴心位置处,相对远离棒体11外周面,让主流道3中已经吸收热量温度较高的冷却液远离棒体11外周面排出,而后续补充的常温冷却液则相对靠近棒体11外周面,加强了冷却效果。设置在主流道与副流道之间的分流流道5,使得一部分主流道中的冷却液,在吸收一部分热量后自身温度提高,不必走完流道全程,可以经由分流流道5提前进入副流道,让后续温度较低的冷却液能够快速补充进入,使得冷却棒1的冷却效果增强,效率加快。

所述主流道3内与进口51联通的位置处设有挡流板6,该挡流板6设置于进口51相对靠近第一联通口32一侧,所述挡流板6对主流道3内通过的冷却液进行截流并引导其通过分流流道5进入副流道4。

通过设置的挡流板6,进一步保证了主流道中的冷却液能够被截流进入分流流道5,保证了流道内冷却液更新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主流道3与副流道4之间沿冷却液流向设有若干个分流流道5。

所述挡流板6上设有漏孔61。

设置的漏孔61防止挡流板6过度拦截,造成冷却液流通速度变慢的情况,漏孔61使得一部分冷却液能够穿过挡流板6,其余冷却液则被截流进入分流流道5。

所述冷却棒1采用铍铜材质制成。

铍铜是力学、物理、化学综合性能良好的一种合金,经过淬火调质后,具有高的强度,弹性,耐磨性,耐疲劳性和耐热性,同时铍铜还具有很高的导电性,导热性,耐寒性和无磁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