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粒料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5398发布日期:2018-10-02 19:27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搅拌机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粒料搅拌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塑料粒子搅拌机,包括搅拌滚筒、进料斗,通常未设置有烘干系统,然而由于外界环境或者物料自身携带有大量水分,在搅拌时,物料会通过水分粘结在一起,不易搅拌均匀,且物料携带大量水分会影响后续产品的加工,影响其质量。

如申请号为201420152174.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螺杆可控PE料搅拌烘干装置,它包括筒体,筒体下端连接有锥形斗,锥形斗下端两侧分别对称设有出料口,筒体的上端一侧面设有观察窗,筒体与锥形斗连接处上端一侧连接有L型圆筒,L型圆筒的上端顶部连接有风机,筒体上端一侧设有支架,支架上固定有电机,投料口内设有竖直方向设有螺杆A、螺杆B,螺杆A上端设有圆柱,圆柱的上部设有传动盘a,传动盘a的上方设有电磁制动装置,电磁制动装置上设有传动盘b,螺杆B的上端设有圆柱,圆柱的上部设有传动盘c,筒体的下部外侧设有控制装置。这种双螺杆可控PE料搅拌烘干装置虽然能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但是螺杆A和螺杆B在筒体内并不能使PE料分散,而是堆叠在一起,这样的烘干效果并不好。

新型复合陶瓷托辊是我司自主研发的一种采用新型复合陶瓷材料制备的托辊产品,该托辊材料采用搅拌烘干的方式很多,但粒料搅拌不均匀,上下温度相差较大,并有烧焦的现象。因此急需一种能实现托辊材料搅拌烘干均匀的粒料搅拌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烘干速度快,搅拌均匀的粒料搅拌机。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包括底座、分别固定在底座上下两侧的搅拌桶和电机,搅拌桶上设有开有排气口的密封盖,电机的电机轴穿过底座向上延伸进搅拌桶内,电机轴上固定有旋转桨叶,搅拌桶的内壁和外壁之间间隔设有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管,加热管在搅拌桶的内壁和外壁之间均匀分布,加热管之间填充有保温棉,还包括测定搅拌桶内物料温度的热电偶,加热管和热电偶通过耐热导线连接继电器和温控器,所述继电器和温控器设置在底座上;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外接吸水泵的冷却水管;

还包括设置在搅拌桶侧壁底部的出料口,出料口固定连接出料管,出料管上垂直插有挡料板。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搅拌桶外的排风扇,起到辅助排热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加热管为U型加热管。

加热管和冷却水管间隔设置在搅拌桶的内壁和外壁之间,中间填充耐高温的保温棉,保温棉将加热管和冷却水管隔开。热电偶也位于搅拌桶的内壁和外壁之间,且通过保温棉与加热管与冷却水管隔开,热电偶的一端伸进搅拌桶内对搅拌桶内物料的温度进行测试。当搅拌桶内物料温度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时,继电器和温控器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工作。之后冷却装置自动打开,冷却水管通过吸水泵吸水,对搅拌桶内的物料进行降温,同时,位于搅拌桶外的排风扇对搅拌桶进行抽风,起到辅助排热的作用,从而实现搅拌桶内物料的快速降温。

加热管和冷却水管在搅拌桶内壁和外壁之间的分布为螺旋形分布,或者为多层分布,优选为螺旋形分布。当为多层分布时,加热管和冷却水管的层数为6-10层,优选为8层,每层加热管均通过耐热导线外接继电器和温控器,每层冷却水管均外接吸水泵。

优选的,所述旋转桨叶为弧形,使得搅拌桶内的物料的搅拌幅度更大,更有利于搅拌均匀。

优选的,所述旋转桨叶的数量为4~10个。

搅拌桶下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可以设置在搅拌桶的底部,也可以设置在搅拌桶侧壁的底部上。当设置在搅拌桶侧壁的底部上时,将搅拌桶的下部设置为倒锥形,出料口设置在倒锥形侧壁上,使得出料口向下倾斜,出料口连接出料管,出料管上设置有挡料板,挡料板以垂直于出料管的方向插在出料管上,当需要向搅拌桶内倒入物料时,将挡料板插下,防止物料从出料口漏出,当需要出料时,拔出挡料板,实现出料口与出料管的连通,从而顺利将搅拌桶内物料倒出。

优选的,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提手,便于提起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旋转桨叶在电机轴上分布为多层,优选为2~4层,便于搅拌桶内物料的搅拌充分。

优选的,所述排气口的数量为2~4个,便于烘干过程中搅拌桶内水蒸气的及时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采用电机带动旋转桨叶的旋转,从而实现搅拌桶内物料的均匀混合。

2.采用弧形的旋转桨叶,且在电机轴上分布为多层,优选为2~4层,使得搅拌更充分。

3.设置有加热装置,可以在搅拌的同时,实现物料的烘干,当热电偶感应到搅拌桶内的物料温度高于一定值时,停止加热,保证安全。

4.设置有冷却装置,在搅拌完成后,实现对物料的冷却,以保证从出料口出来的物料的温度处于正常值。

5.搅拌桶的下部为倒锥形,即对应出料口处的搅拌桶壁为向内倾斜的斜面,使得出料口向下倾斜,便于搅拌桶内物料的顺利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桶壁的竖截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底座、2搅拌桶、21内壁、22外壁、23加热管、24冷却水管、25保温棉、26热电偶、3电机、31电机轴、4旋转桨叶、5密封盖、51排气口、52提手、6出料口、61出料管、62挡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1、分别固定在底座1上下两侧的搅拌桶2和电机3,搅拌桶2上设有开有排气口51的密封盖5,所述电机3的电机轴31穿过底座1向上延伸进搅拌桶2内,所述电机轴31上固定有旋转桨叶4,所述搅拌桶2的内壁21和外壁22之间间隔设有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管23,加热管23在搅拌桶2的内壁21和外壁22之间均匀分布,加热管23之间填充有保温棉25,还包括测定搅拌桶2内物料温度的热电偶26,加热管23和热电偶26通过耐热导线连接继电器和温控器,所述继电器和温控器设置在底座1上;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外接吸水泵的冷却水管23;

还包括设置在搅拌桶2侧壁底部的出料口6,所述出料口6连接出料管61,出料管61上垂直插有挡料板62。

当需要向搅拌桶2内倒入物料时,将挡料板62插下,防止物料从出料口6漏出;当需要出料时,拔出挡料板62,实现出料口6与出料管61的连通,从而顺利将搅拌桶2内物料倒出。

所述加热管23为U型加热管,分布在搅拌桶2内壁和外壁之间,与搅拌桶2的弧度匹配。

所述旋转桨叶4为弧形,使得搅拌桶2内的物料的搅拌幅度更大,更有利于搅拌均匀,避免了搅拌桶2内上下物料温度相差大的问题。

所述密封盖5上设置有提手52,便于提起密封盖5。

所述搅拌桶2的下部为倒锥形,出料口6设置在倒锥形侧壁上,使得出料口6向下倾斜,当搅拌完成后,便于将搅拌桶2内物料彻底排出。

所述旋转桨叶4的数量为4~10个。

所述旋转桨叶4在电机轴31上分布为多层,优选为2~4层,便于搅拌桶2内物料的搅拌充分。

所述排气口51的数量为2~4个,便于烘干过程中搅拌桶2内水蒸气的及时排出。

还包括设置在搅拌桶2外的排风扇,排风扇对搅拌桶2进行抽风,起到辅助排热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将挡料板62插下,用挡料板62堵住出料口6,打开密封盖5,将需要混合搅拌的物料倒入搅拌桶2内,之后重新盖上密封盖5,启动电机3,电机3带动电机轴31进而带动旋转桨叶4的旋转,实现对搅拌桶2内物料的搅拌混合;当物料具有一定的湿度,需要烘干时,可同时打开温控器的开关,即启动搅拌桶2内壁与外壁之间的加热装置,实现对物料的加热,搅拌桶2内的水蒸气会通过密封盖5上的排气口51排出,从而使得搅拌桶2内物料的水分越来越少,实现烘干的功能;当搅拌桶2内的物料达到一定的温度设定值时,温控器的开关自动断开,以保持温度,直至搅拌结束。

当搅拌完成后,加热装置已经关闭,冷却装置自动启动,吸水泵开始吸水,冷却水通过冷却水管24进入搅拌桶2的内壁21与外壁22之间,实现对搅拌桶2内物料的持续降温冷却,同时,打开对准搅拌桶2的排风扇,对搅拌桶2进行抽风,辅助排热,以此实现搅拌桶2内物料的快速降温。

当搅拌桶2内物料冷却达到一定的设定值温度时,拔出插在出料管61上的挡料板62,搅拌桶2内的物料即从出料口6沿着出料管61进入下一道工序,从而完成对物料的混合、搅拌及干燥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粒料搅拌机具有操作简单,烘干速度快,搅拌均匀的优势,应用范围广。应用到新型复合陶瓷托辊材料的混合时,解决了现有搅拌机存在的搅拌不均匀、上下温度相差大,以及存在烧焦的现象,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