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品侧向抽芯结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0550发布日期:2018-09-14 22:44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特别涉及一种产品侧向抽芯结构模具。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侧向抽芯结构中,如遇到多个侧向抽芯结构时,采用的都是单一的铲基给侧向抽芯结构一个合模方向上的作用力,来保证在注塑时不会被注塑压力往抽芯方向挤压。但由于加工的误差且多个方向上的侧向抽芯结构都是独立的,在单独的作用力下往往实现不了合模力大小的一致性,在注塑压力的作用下就会产生一个与合模方向相反的力(尤其是胶位面更大的行位更加明显),使抽芯入子的合模线不再一条直线或者曲线上,产品成型后就会有比较明显的外观夹线,达不到产品外观要求,为了达到符合需求的产品便会反复的改善模具,这样一来便加大了模具周期和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产品侧向抽芯结构模具,旨在解决多个方向上的侧向抽芯结构因受到单独的铲基作用力的大小不均匀,最后产品成形后的外观夹线不理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产品侧向抽芯结构模具,包括定模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定模固定板下方的推板,设置在所述推板下方的动模固定板,安装在所述定模固定板内的定模入子、由多个分体的侧向抽芯入子构成的定模型芯、抽芯推动块和用于带动所述抽芯推动块运动的推拉装置,安装在所述推板内的动模型芯、定位环、铲基和油缸,安装在所述动模固定板上的动模入子;

所述定模固定板与所述推板之间安装有第一推动装置,所述推板与所述动模固定板之间安装有第二推动装置,通过所述第一推动装置和第二推动装置,所述定模固定板和所述推板之间、所述推板与所述动模固定板之间可相对上下移动;

所述定模固定板上设有朝向所述推板开口的定模腔,所述定模入子竖向安装在所述定模腔内,与所述动模入子相对;所述定模型芯和抽芯推动块安装在所述定模腔内,所述定模入子置于所述定模型芯内,所述抽芯推动块的个数与所述侧向抽芯入子的个数一致,所述抽芯推动块位于所述侧向抽芯入子的外侧,一所述抽芯推动块位与一所述侧向抽芯入子连接,通过所述推拉装置实现定模型芯侧向抽芯开模或合模;

所述推板上设有通孔,所述动模型芯安装在所述通孔位置上方,在所述推板上端设有围绕所述动模型芯设置的环形槽,所述定位环置于所述环形槽中,所述定位环的下端面设有多个与所述铲基适配的插槽,在所述推板内设有与所述环形槽连通且位于所述环形槽外侧的铲基安装槽,所述铲基置于所述铲基安装槽中,所述铲基的前端伸入所述定位环下部的插槽中,所述铲基的上端面为向前下方倾斜的倾斜面,所述插槽的与所述铲基的上端面对应的面为适配的倾斜面设置;所述油缸横向设置在所述推板上,所述油缸的推动端与所述铲基连接,通过所述油缸带动所述铲基做伸入所述插槽和退出所述插槽的运动;所述侧向抽芯入子的下端面设有与所述定位环适配的卡槽,所述铲基伸入所述插槽时,所述铲基带动所述定位环向上提,使所述定位环定位在所述卡槽中,所述定位环使所有侧向抽芯入子相对位置稳定;所述铲基退出所述插槽时,所述定位环向下落,所述定位环脱离所述侧向抽芯入子。

优选地,在所述侧向抽芯入子的外侧安装有侧向抽芯固定块,所述抽芯推动块通过所述侧向抽芯固定块与所述侧向抽芯入子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侧向抽芯的模具结构进行改善,通过一块共有的定位环,让不同方向上的侧向抽芯结构受到一个共同而均匀的作用力,从而使侧向抽芯结构的合模稳定,注塑时不会因为受力不均而产生偏移,保证了产品成型后夹线的一致性,保证了产品的美观及节省了模具成本;解决了多个方向上的测向抽芯结构因受到单独的铲基作用力的大小不均匀,最后产品成形后的外观夹线不理想的问题,实现了产品外观夹线可靠性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产品侧向抽芯结构模具能应用到的注塑产品(或类似的产品);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产品侧向抽芯结构模具的合模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产品侧向抽芯结构模具合模时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产品侧向抽芯结构模具的侧向抽芯组件与定位环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产品侧向抽芯结构模具的开模动作一的状态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产品侧向抽芯结构模具的开模动作二的状态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产品侧向抽芯结构模具的开模动作二的状态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产品侧向抽芯结构模具的开模动作二的状态图三;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产品侧向抽芯结构模具的开模动作三的状态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产品侧向抽芯结构模具的开模动作三的立体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至图10,提出本实用新型的产品侧向抽芯结构模具的一实施例:

一种产品侧向抽芯结构模具,包括定模固定板1,设置在定模固定板1下方的推板10,设置在推板10下方的动模固定板8,安装在定模固定板1内的定模入子、由多个分体的侧向抽芯入子3构成的定模型芯、抽芯推动T块4和用于带动抽芯推动T块4运动的推拉装置,安装在推板10内的动模型芯9、定位环5、铲基7和油缸6,安装在动模固定板8上的动模入子11。

定模固定板1与推板10之间安装有第一推动装置,推板10与动模固定板8之间安装有第二推动装置,通过第一推动装置和第二推动装置,定模固定板1和推板10之间、推板10与动模固定板8之间可相对上下移动,使定模固定板1与与推板10之间可相对分离或闭合,推板10与动模固定板8之间可相对分离或闭合。

定模固定板1上设有朝向推板10开口的定模腔,定模入子竖向安装在定模腔内,与动模入子11相对。定模型芯和抽芯推动T块4安装在定模腔内,定模入子置于定模型芯内。在侧向抽芯入子3的外侧安装有侧向抽芯固定块2,形成侧向抽芯组件。抽芯推动T块4的个数与侧向抽芯组件的个数一致,抽芯推动T块4位于侧向抽芯组件的外侧,一抽芯推动T块4位与一侧向抽芯组件连接。推拉装置带动抽芯推动T块4向内推或向外拉,从而带动侧向抽芯组件向外展开或向内聚拢,实现定模型芯侧向抽芯开模或合模。

推板10上设有通孔,动模型芯9安装在通孔位置上方。在推板10上端设有围绕动模型芯9设置的环形槽,定位环5置于环形槽中。定位环5的下端面设有多个与铲基7适配的插槽12。在推板10内设有与环形槽连通且位于环形槽外侧的铲基7安装槽,铲基7置于铲基7安装槽中,铲基7的前端伸入定位环5下部的插槽12中。铲基7的上端面为向前下方倾斜的倾斜面,插槽12的与铲基7的上端面对应的面为适配的倾斜面设置。油缸6横向设置在推板10上,油缸6的推动端与铲基7连接,通过油缸6带动铲基7做伸入插槽12和退出插槽12的运动。侧向抽芯入子3的下端面设有与定位环5适配的卡槽,铲基7伸入插槽12时,铲基7带动定位环5向上提,使定位环5定位在卡槽中,定位环5使所有侧向抽芯入子3相对位置稳定;铲基7退出插槽12时,定位环5向下落,定位环5脱离侧向抽芯入子3,从而侧向抽芯入子3可在抽芯推动T块4的带动下展开,脱模。

如图1所示,为本产品侧向抽芯结构模具能应用到的注塑产品(或类似的产品)。

如图2所示,为本模具的合模状态图:侧向抽芯入子3聚拢形成定模型芯,定模型芯与动模型芯9对齐,定模入子和定模入子伸入定模型芯和动模型芯9中;在此结构中注塑,形成注塑产品。

本模具的开模流程为:

开模动作一:在油缸6的拉力下,与环形定位环5按一定斜度和方向配合的铲基7向油缸6拉力方向运动,从而使环形定位环5向下运动,定位环5脱离侧向抽芯入子3,如图5所示。

开模动作二:定模固定板1开始脱模,在抽芯推动T块4的带动下,侧向抽芯入子3向外展开,脱离注塑产品胶位,然后定模固定板1上移,定模入子脱离产品,如图6、7、8所示。

开模动作三:动模固定板8下移,动模入子11脱离产品,如图9、10所示。

以上所述为开模动作,合模动作如下:

1:定模固定板8向合模方向运动,同时固定在定位模固定板8上面的抽芯推动T块4推动侧向抽芯入子3分别向侧向合模方向移动,完成后恢复到图7所示。

2:油缸6产生推力,与油缸6相连的铲基7向侧向合模方向移动,铲基7作用在环形定位环5上,使其向定模方向靠近,当定位环5与侧向抽芯入子3相作用力的面靠近时,便会产生向着几组侧向抽芯入子3合模的方向上的同步且均匀的作用力,从实现多个方向上的侧向抽芯入子3合模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侧向抽芯的模具结构进行改善,通过一块共有的定位环5,让不同方向上的侧向抽芯结构受到一个共同而均匀的作用力,从而使侧向抽芯结构的合模稳定,注塑时不会因为受力不均而产生偏移,保证了产品成型后夹线的一致性,保证了产品的美观及节省了模具成本;解决了多个方向上的测向抽芯结构因受到单独的铲基7作用力的大小不均匀,最后产品成形后的外观夹线不理想的问题,实现了产品外观夹线可靠性的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