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套的自动加工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3264发布日期:2018-10-19 23:21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衬套的自动加工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衬套的加工检测设备,尤其涉及汽车减震器内的有金属内外筒的橡胶衬套的加工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减震器内的橡胶衬套作为连接减震器与悬置系统的二次减震措施,以及在汽车总成间及杆系间的柔性联接中,橡胶衬套广泛被采用。现所采用的橡胶衬套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结构。一是纯橡胶衬套,二是粘接金属内筒式橡胶衬套,三是有金属内外筒的橡胶衬套。针对金属内外筒的橡胶衬套进行加工,需要对其内径、外径以及高度进行加工检测,而且还需要检测橡胶的承受力,步骤繁琐,耗时长,极大的增加了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鉴于此,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是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的自动加工检测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衬套的自动加工检测设备包括外壳,外壳内部依次设置有上料机构、传动机构、加工机构和检测机构,外壳外部设置有下料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将衬套依次移动至加工机构和检测机构,加工机构包括用于对衬套的内孔扩孔的扩孔机构,所述扩孔机构设置有增压缸,所述增压缸下方设置有旋转底座,旋转底座间隔设置有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通过旋转所述旋转底座可将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依次移至增压缸下方。

进一步的是:加工机构还包括缩径机构和整形机构,所述缩径机构用于对衬套的外孔缩径,所述整形机构用于压制衬套的高度,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外径检测机构、脱胶检测机构、内径检测机构、高度检测机构和中套检测机构,所述外径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衬套的外径,所述脱胶检测机构用于衬套内承受的压力,所述内径检测机构用于检测衬套的内径,高度检测机构用于检测衬套的高度,中套检测机构用于检测衬套内是否有中套。

进一步的是:所述内径检测机构包括通规检测机构和止规检测机构。

进一步的是:所述上料机构包括转盘、等间隔设置在转盘上用于套装衬套的多个安装杆、用于提升衬套高度的提升机构和用于夹持衬套的夹持机构。

进一步的是: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导轨和沿导轨滑动的夹爪,导轨下方设置有合格滑道和不合格滑道,合格滑道末端下方设置有合格产品箱,不合格滑道末端下方设置有不合格产品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缩减加工时间,加工检测自动化;取料定位精准且高效;检测精准;便于分类。

附图说明

图1为衬套的加工检测设备俯视图示意图。

图2为衬套的加工检测设备的整体示意图。

图3为扩孔机构的示意图。

图4为扩孔机构的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上料机构1、扩孔机构21、缩径机构22、整形机构23、外径检测机构31、脱胶检测机构32、内径检测机构33、高度检测机构35、中套检测机构36、规检测机构331、止规检测机构332、下料机构4、合格产品箱41、不合格产品箱42、合格滑道411、不合格滑道421、夹爪43、导轨44、第一安装座51、第二安装座52、旋转底座53、增压缸6、转盘71、安装杆72、提升机构81、夹持机构82、外壳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操作人员位于外壳9外侧,外壳9保障设备不受外界干扰同时防止误伤操作人员。外壳9在上料机构1一端设置有开口,操作人员靠近上料机构1,便于将需要加工的衬套放置到上料机构1。如图1和图2所示,外壳9内部依次设置有上料机构1、传动机构、加工机构和检测机构,传动机构将衬套依次移动至加工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加工机构包括用于对衬套的内孔扩孔的扩孔机构21,所述扩孔机构21设置有增压缸6,增压缸6通过四根导柱上下滑动。旋转底座53位于增压缸6下方,第一安装座51和第二安装座52设置在旋转底座53上,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螺栓连接。传动机构可以将需要加工的衬套从上料机构1通过夹爪夹持沿轨道移送至第一安装座51,驱动机构驱动旋转底座53旋转,将第一安装座51对准的转动至增压缸6的下方,增压缸6沿四周的下滑柱下滑至衬套内孔,从而对内孔扩孔并使得内孔更圆滑。增压缸对第一安装座51上的衬套扩孔的同时,上料机构1将第二个衬套放置第二安装座52,缩短了时间。第一安装座51上的衬套扩孔完成后,旋转底座53旋转将第二安装座52对准的转动至增压缸6的下方,增压缸6对第二安装座52的衬套扩孔。如此往复,提高了工作效率。

如图1所示,所述加工机构还包括缩径机构22和整形机构23,所述缩径机构22用于对衬套的外孔缩径,所述整形机构23用于压制衬套的高度,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外径检测机构31、脱胶检测机构32、内径检测机构33、高度检测机构35和中套检测机构36,所述外径检测装置31用于检测衬套的外径,所述脱胶检测机构32用于衬套内承受的压力,所述内径检测机构33用于检测衬套的内径,高度检测机构35用于检测衬套的高度,中套检测机构36用于检测衬套内是否有中套。加工检测全面,提升产品质量。缩径机构22夹持衬套,液压能将材质一次压缩成滚丝直径,且增强了材质的密度、长度,提高了衬套的抗拉强度。整形机构23采用油压缸下压整形衬套上下截面高度。外径检测机构31、高度检测机构35和中套检测机构36都采用激光检测。脱胶检测机构32上的压杆先对衬套施加一个50牛顿的力,激光检测压杆位移,再对衬套施加一个5000牛顿的力,激光检测压杆位移,两个位移差为小于1.5毫米,中套内橡胶弹力合格,否则不合格。内径检测机构33通过固定的规尺穿入内径根据规尺能否通过进行检测。

如图1所示,所述内径检测机构33包括通规检测机构331和止规检测机构332。先进行通规检测,通规完全穿入衬套后,进行止规检测,衬套无法穿入止规,衬套内径合格。保证内径误差在0.2毫米之内。

如图1所示,所述上料机构1包括转盘71、等间隔设置在转盘71上用于套装衬套的多个安装杆72、用于提升衬套高度的提升机构81和用于夹持衬套的夹持机构82。多个衬套套装在安装杆72,转盘71转动至夹持机构82一侧,提升机构81夹住安装杆72上最底部衬套然后向上提升固定高度使得夹持机构82可以夹住最上方衬套,夹持机构82沿传动机构移送衬套至加工装置,取料定位精准且高效。

如图1所示,所述下料机构4包括导轨44和沿导轨44滑动的夹爪43,导轨44下方设置有合格滑道411和不合格滑道421,合格滑道411末端下方设置有合格产品箱41,不合格滑道421末端下方设置有不合格产品箱42。当经过加工的衬套进入检测机构后,检测合格的衬套通过夹爪43沿导轨44滑动至合格滑道411首端上方,松开夹爪43,通过合格滑道411下滑至合格产品箱41。检测不合格的衬套通过夹爪43夹持至不合格滑道421并通过该滑道下滑至不合格产品箱42。采用滑道直接将产品从上至下滑入产品箱内,避免采用导轨滑动至产品箱,简化安装节省能源。当检测的类型多样时,可以设置多条不合格滑道和多个对应的不合格产品箱。根据不同原因,将不合格的产品进行分类至对应的不合格产品箱,便于后期对加工装置有针对的进行检修也便于对不合格产品进行降级处理或者返修。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