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管冷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21660发布日期:2018-11-02 23:09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管冷却设备,应用在软管生产过程。



背景技术:

软管在拉伸成型时温度较高,需要进行冷却定型。传统的软管冷却方式采用冷却箱进行冷却,软管进入冷却箱经过喷淋管的喷淋水带走热量完成冷却。这种冷却方式简单实用,但冷却的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软管冷却设备,增加了软管进入冷却箱的前置冷却,提高了冷却效率和效果,极大地加快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软管冷却设备,包括冷却箱,所述的冷却箱的箱体内安装有用于软管冷却的喷淋管,冷却箱相对的两端面上分别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的进口安装有冷却管道,所述的冷却管道两端均开有尺寸小于管道尺寸、用于软管通过的通孔,所述的冷却管道连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冷却箱外侧安装有水冷管,水冷管的出水口设在通孔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的进水管安装在冷却管道向冷却箱外侧延伸段的侧面上,所述的出水管安装在冷却管道向冷却箱内侧延伸段的侧面上。

优选地,所述的冷却箱包括若干个连通的水槽,每个水槽内均设有喷淋管。

优选地,所述的水槽有三个。

优选地,每个水槽上均铰接有用于密封水槽开口的盖板。

优选地,所述的水槽开口设有密封圈。

优选地,冷却箱设置进口的端面设有第一水槽。

优选地,冷却箱设置出口的端面设有出水阀和第二水槽。

优选地,所述的冷却管设有控制水量大小的阀门。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软管冷却设备采用冷却管道和水冷管对软管进行前置冷却后,再经过冷却箱内的喷淋管进行喷淋冷却,提高了冷却的效果和效率,加快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冷却管道的剖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软管冷却设备,包括冷却箱1,所述的冷却箱1的箱体内安装有用于软管冷却的喷淋管11,冷却箱相对的两端面上分别设有进口12和出口13,所述的进口安装有冷却管道2,所述的冷却管道两端均开有尺寸小于管道尺寸、用于软管通过的通孔21,所述的冷却管道连通有进水管22和出水管23;冷却箱外侧安装有水冷管3,水冷管3的出水口设在通孔21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的进水管22安装在冷却管道向冷却箱外侧延伸段的侧面上,所述的出水管23安装在冷却管道向冷却箱内侧延伸段的侧面上。

优选地,所述的冷却箱包括若干个连通的水槽10,每个水槽内均设有喷淋管11。

优选地,所述的水槽有三个。

优选地,每个水槽上均铰接有用于密封水槽开口的盖板14。

优选地,所述的水槽开口设有密封圈15。

优选地,冷却箱设置进口的端面设有第一水槽4。

优选地,冷却箱设置出口的端面设有出水阀6和第二水槽5。

优选地,所述的冷却管3设有控制水量大小的阀门31。

工作过程中,软管从冷却管道2的通孔21进入,同时水冷管3的出水口在通孔21正上方滴水,有利于软管的初步定型,同时增加润滑;软管进入冷却管道2后,进水管22进水,对软管进行冷却定型;软管依次通过冷却箱1的三个水槽,由喷淋管11完成冷却,最后从出口13导出。第一水槽4用于收集水冷管和冷却管道流出的水,第二水槽5用于收集出口处的水。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之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实用新型说明书所记载的内容所作出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涵盖范围之内。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寻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