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尼龙抛光轮废料再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6361发布日期:2018-11-30 20:30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打磨材料的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尼龙抛光轮废料再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金属表面,特别是不锈钢表面的打磨、抛光用的尼龙抛光轮产品在市场上的需求较大,且处于扩展趋势,然而,对尼龙轮进行切割成圆盘状的抛光轮后,形成大量的余料,余料的比例高达20%~30%,余料无法再利用,导致原料的浪费和生产成本的上升,影响市场竞争力。

目前而言,由于尼龙纤维材料的加工商采用大型设备进行生产,其成本可以控制,且其生产量大,可以摊销设备采购成本和设备维护成本,然而,对于部分企业而言,虽然余料占比较大,但是其总量仍然不符合大型设备的采购和生产线的增设,余料基本上都当做废料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尼龙抛光轮废料再加工设备,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对余料尼龙纤维进行再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尼龙抛光轮废料再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本加工设备包括机架、驱动电机、压缩筒和两个混料罐,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机架上,两个混料罐对称设置在压缩筒的外壁上,所述压缩筒内设置有一压缩辊,所述压缩辊的非轴线位置通过一转轴与压缩筒相连,所述驱动电机与转轴相连,所述压缩筒的筒壁上开设有分别与两个混料罐一一对应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滑动连接有一隔板,所述隔板的内端内端紧压在压缩辊的外壁上,所述压缩辊的外壁与压缩筒的内壁抵靠,所述压缩辊绕转轴旋转能够配合两块隔板在压缩筒内形成容积逐渐增大的进料腔和容积逐渐减小的出料腔;所述压缩筒上开设有与进料腔相通的主料进料孔,所述压缩筒上开设有与出料腔相通的出料孔;所述隔板的外端与混料罐之间通过一个驱使隔板内端抵靠在压缩辊外壁上的压紧弹簧相连;

所述主料进料孔与混料罐相连通,所述出料孔连接一位于压缩筒外的喷嘴。

将尼龙轮余料粉碎后加入到混料罐内,通过压缩辊的旋转,配合两块隔板,当压缩辊与压缩筒的内壁接触点位于两块隔板所在平面的一侧时,这一侧的压缩筒内形成一个容积逐渐缩小的出料腔和容积逐渐增大的进料腔,而另一侧为一个完整空间,且在压缩辊旋转过程中,该完整空间逐渐增大,将热熔后的尼龙纤维和辅料在该区域内混合,在进料腔内,由于容积逐渐增大,混料罐内的原料混合物逐渐进入,在出料腔内,由于容积逐渐减小,该出料腔内的混合物被挤压出出料孔,形成发泡物喷射在基板上,形成尼龙纤维发泡物,待其冷却后形成新的尼龙轮材料。

在压缩辊旋转至两块隔板的另一侧后,其原理如上,可以再进行一次入料和喷料,如此反复。

在上述的一种尼龙抛光轮废料再加工设备中,所述混料罐内设置有能够主料和辅料进行混合的搅拌装置。

在上述的一种尼龙抛光轮废料再加工设备中,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连接在隔板外端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外螺纹连接有一轴套,所述轴套外固定设置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位于混料罐内,所述轴套的两端分别通过平面轴承与混料罐的内壁相连,所述驱动轴与隔板的外端之间焊接。

隔板在导向孔内上下移动,驱动轴也在混料罐内上下移动,在驱动轴与轴套之间的螺纹结构的配合下,轴套旋转,即搅拌叶旋转,对混料罐内的尼龙纤维泥和辅料进行混合,使其配料均匀、温度均匀。

在上述的一种尼龙抛光轮废料再加工设备中,所述压紧弹簧插设在轴套内,所述压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混料罐的底面和驱动轴的外端相连。

在上述的一种尼龙抛光轮废料再加工设备中,所述混料罐上开设有主料入孔,所述轴套上开设有辅料入孔,所述辅料入孔能够量筒混料罐和轴套内腔,所述轴套外端对应的混料罐的壁面上开设有辅料进料孔;所述驱动轴能够遮闭所述辅料入孔。

在驱动轴上下运动过程中,其间歇性打开和关闭辅料入孔,且改变轴套内容积,使辅料在负压作用下能够进入混料罐内,在对压缩筒进行进料过程中,该辅料入料孔处于关闭状态,避免其在搅拌不均的情况下进入压缩筒内。

辅料如发泡剂等。

在上述的一种尼龙抛光轮废料再加工设备中,所述主料进料孔与混料罐之间通过软管相连。

在上述的一种尼龙抛光轮废料再加工设备中,所述辅料进料孔内设置有单向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设备结构简单,能够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直接完成辅料入料、搅拌、喷料等工序,一次性完成,各环节配合紧密,传动平稳,无需其他复杂传动机构的辅助。

2、本设备中,在喷嘴处需要设置保压稳压装置,设置两个混料罐,不但可以使喷料连续,当然,可以确保在进入辅料的过程中,主料不进入压缩筒内,在主料进入压缩筒内时,辅料不进入混料罐内,如此可以确保辅料和主料在完全混合均匀的状态下才进入压缩筒内,以提高性能。

3、本设备占用横向空间小,能够节约厂区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加工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缩筒;2、混料罐;3、压缩辊;41、转轴;42、导向孔;43、隔板;51、进料腔;52、出料腔;53、主料进料孔;54、出料孔;55、压紧弹簧;61、驱动轴;62、轴套;63、搅拌叶;64、主料入孔;65、辅料入孔;66、辅料进料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加工设备包括机架、驱动电机、压缩筒1和两个混料罐2,驱动电机固定在机架上,两个混料罐2对称设置在压缩筒1的外壁上,压缩筒1内设置有一压缩辊3,压缩辊3的非轴线位置通过一转轴41与压缩筒1相连,驱动电机与转轴41相连,压缩筒1的筒壁上开设有分别与两个混料罐2一一对应的导向孔42,导向孔42内滑动连接有一隔板43,隔板43的内端内端紧压在压缩辊3的外壁上,压缩辊3的外壁与压缩筒1的内壁抵靠,压缩辊3绕转轴41旋转能够配合两块隔板43在压缩筒1内形成容积逐渐增大的进料腔51和容积逐渐减小的出料腔52;压缩筒1上开设有与进料腔51相通的主料进料孔53,压缩筒1上开设有与出料腔52相通的出料孔54;隔板43的外端与混料罐2之间通过一个驱使隔板43内端抵靠在压缩辊3外壁上的压紧弹簧55相连;

主料进料孔53与混料罐2相连通,出料孔54连接一位于压缩筒1外的喷嘴。

将尼龙轮余料粉碎后加入到混料罐2内,通过压缩辊3的旋转,配合两块隔板43,当压缩辊3与压缩筒1的内壁接触点位于两块隔板43所在平面的一侧时,这一侧的压缩筒1内形成一个容积逐渐缩小的出料腔52和容积逐渐增大的进料腔51,而另一侧为一个完整空间,且在压缩辊3旋转过程中,该完整空间逐渐增大,将热熔后的尼龙纤维和辅料在该区域内混合,在进料腔51内,由于容积逐渐增大,混料罐内的原料混合物逐渐进入,在出料腔52内,由于容积逐渐减小,该出料腔52内的混合物被挤压出出料孔54,形成发泡物喷射在基板上,形成尼龙纤维发泡物,待其冷却后形成新的尼龙轮材料。

在压缩辊3旋转至两块隔板43的另一侧后,其原理如上,可以再进行一次入料和喷料,如此反复。

混料罐2内设置有能够主料和辅料进行混合的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连接在隔板43外端的驱动轴61,驱动轴61外螺纹连接有一轴套62,轴套62外固定设置有搅拌叶63,搅拌叶63位于混料罐2内,轴套62的两端分别通过平面轴承与混料罐2的内壁相连,驱动轴61与隔板43的外端之间焊接。

隔板43在导向孔42内上下移动,驱动轴61也在混料罐内上下移动,在驱动轴61与轴套62之间的螺纹结构的配合下,轴套62旋转,即搅拌叶63旋转,对混料罐内的尼龙纤维泥和辅料进行混合,使其配料均匀、温度均匀。

压紧弹簧插设在轴套62内,压紧弹簧55的两端分别与混料罐的底面和驱动轴61的外端相连。

混料罐2上开设有主料入孔64,轴套62上开设有辅料入孔65,辅料入孔65能够量筒混料罐2和轴套62内腔,轴套62外端对应的混料罐2的壁面上开设有辅料进料孔66;驱动轴61能够遮闭辅料入孔65;在驱动轴61上下运动过程中,其间歇性打开和关闭辅料入孔65,且改变轴套62内容积,使辅料在负压作用下能够进入混料罐2内,在对压缩筒1进行进料过程中,该辅料入料孔处于关闭状态,避免其在搅拌不均的情况下进入压缩筒1内。辅料如发泡剂等。

主料进料孔53与混料罐2之间通过软管相连;辅料进料孔66内设置有单向阀。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