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脱模的模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56335发布日期:2018-12-21 20:51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脱模的模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脱模的模芯。



背景技术:

浇筑成型是我们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产品成型工艺,要进行浇筑成型,必然需要涉及到产品模具,在一些需要中空设计的产品中,在产品浇筑成型时,产品会将模具模芯完全包裹,产品的内壁往往会与模具模芯外壁紧密贴合在一起,由于模芯大部分都是一体式稳固结构形状,模芯形状不可缩小改变,在将模具模芯从中脱出时,则需要克服的是模芯与产品之间的吸附力和摩擦力,由于产品与模芯之间是紧密贴合在一起的,所形成的摩擦力将会非常大,造成了模具模芯很难从产品中脱模出来,需要强制脱模时,往往需要施加非常大的力来克服摩擦力,这势必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同时也容易损坏产品的内设中空结构,造成产品成为残缺次品。如有一种方法能使模具模芯在脱模的时候变小,只需克服模具模芯与产品之间的吸附力,而不产生相互之间的摩擦力,将会是解决模具难以脱模的最好解决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脱模的模芯,是产品成型脱模时,模芯能收缩变小,只需克服相互之间的吸附力,而不产生因相互之间需要相对运动所产生的摩擦力,解决模具难以脱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于脱模的模芯,包括由挡板、顶板、角板和限位固定块的相互嵌合而成的中空长方体型模芯主体,以及设于所述模芯主体内的拉伸装置,顶板分别设有顶板方形凸台和用于固定限位连接的顶板限位固定燕尾槽,挡板设有挡板第一燕尾凹槽和用于固定限位连接的挡板限位固定燕尾槽,角板分别设有与挡板第一燕尾凹槽相配合的角板燕尾凸台和与顶板方形凸台相配合的角板方形凹槽,角板通过挡板第一燕尾凹槽和角板燕尾凸台的相互嵌合,连接于挡板上,顶板通过角板方形凹槽和顶板方形凸台的相互嵌合,连接于角板上,限位固定块分别嵌于挡板限位固定燕尾槽和顶板限位固定燕尾槽内,用于固定限位连接挡板和顶板,拉伸装置分别通过两块连接板连接于顶板之间。

进一步地,挡板截面为等腰梯形,挡板第一燕尾凹槽分别对称设于挡板两斜面上,限位固定燕尾槽设于挡板斜边与顶面交叉部位。

进一步地,顶板截面上部分为等腰梯形,下部分为长方形,顶板方形凸台分别对称设于顶板两等腰斜面上,顶板限位固定燕尾槽设于顶板下部底面两角。

进一步地,角板截面为梯形,角板燕尾凸台设于所述角板一边斜面上,角板方形凹槽设于角板另一边斜面上。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限位固定块截面中间部位为长方形,两端为等腰梯形状。

进一步地,拉伸装置包括分别固定连接于顶板上的两块连接板、固定于连接板上的齿条、分别设于两块连接板自由端的两组滚轮组、以及与齿条相齿合的齿轮,两组滚轮组之间分别通过两根连接杆相连,齿轮位于两组滚轮组正中心位置,齿轮设有用于连接旋转轴的方形穿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设计简单,制造方便,成产成本低。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可以拆卸缩位的模芯,在进行模具模芯脱模时,能使模具模芯与产品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从而避免了相互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从而方便模具模芯轻松脱模。

(3)本实用新型模芯脱模时,能很好的保护产品中空结构的完整性,有效的保证了产品生产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便于脱模的模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顶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角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限位固定块结构示意图。

图6为拉伸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1-挡板、11-挡板第一燕尾槽、12-挡板限位固定燕尾槽、2-顶板、21-顶板方形凸台、22-顶板限位固定燕尾槽、3-角板、31-角板燕尾凸台、32-角板方形凹槽、4-限位固定块、5-拉伸装置、51-拉伸连接板、52-滚轮组、53-连接杆、54-齿轮、55-方形穿孔、56-齿条、10-模芯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6所示:一种便于脱模的模芯,包括由挡板1、顶板2、角板3以及限位固定块4的相互嵌合而成的中空长方体型模芯主体10,以及设于模芯主体10内的拉伸装置5,顶板2分别设有顶板方形凸台21和用于固定限位连接的顶板限位固定燕尾槽22,顶板2截面上部分为等腰梯形,下部分为长方形,顶板方形凸台21分别对称设于顶板2两斜面上,顶板限位固定燕尾槽22设于顶板2下部底面两角,顶板2的宽度小于模芯主体10中空内腔宽度,顶板2通过拉伸装置5向中心位置拉伸时,顶板2脱离角板3,给角板3能向中心滑脱腾出了空间。

挡板1设有挡板第一燕尾凹槽11和用于固定限位连接的挡板限位固定燕尾槽12,挡板1截面为等腰梯形,挡板第一燕尾凹槽11分别对称设于挡板1两斜面上,限位固定燕尾槽12设于挡板1斜边与顶面交叉部位,挡板1的高度小于模芯主体内腔的高度,挡板1可自由通过内腔,顶板2和角板3均脱离成型位置时,挡板1也可向中心部位平移从而脱离与产品的贴合。

角板3分别设有与挡板第一燕尾凹槽11相配合的角板燕尾凸台31和与顶板方形凸台21相配合的角板方形凹槽32,角板3截面为梯形,角板燕尾凸台31设于角板3一边斜面上,角板方形凹槽32设于角板3另一边斜面上。

角板3通过挡板第一燕尾凹槽11和角板燕尾凸台31的相互嵌合,连接于挡板1上,顶板2通过角板方形凹槽32和顶板方形凸台21的相互嵌合,连接于角板3上。

限位固定块4分别嵌于挡板限位固定燕尾槽12和顶板限位固定燕尾槽22内,用于固定限位连接挡板1和顶板2,限位固定块4截面中间部位为长方形,两端为等腰梯形状,两端等腰梯形状嵌入挡板1和顶板2时,可以起到限定挡板1与顶板2相对位置,保证了模芯主体10六个面的平整。

拉伸装置5固定于两块顶板2之间,在进行模具浇筑成型时,角板一外表面和所述顶板外表面在同一平面内,角板的另一外表面和挡板的外表面在同一平面内,拉伸装置5包括分别固定连接于两块顶板2上的两块连接板51、固定于连接板51上的齿条56、分别设于两块连接板51自由端的两组滚轮组52、以及与齿条相齿合的齿轮54,两组滚轮组52之间分别通过两根连接杆53相连,齿轮54位于两组滚轮组正中心位置,齿轮54设有用于连接旋转轴的方形穿孔55,两组滚轮组52相连接,可以保证齿轮54在受力转动时,能有更好的受力点,方便顶板2从模具中脱模出来。

脱模原理如下:

在进行脱模时,按照以下顺利进行:

1.卸掉限位固定块(4)。

2.将旋转轴安装于所述方形穿孔内,逆时针旋转齿轮(54),齿轮(54)带动齿条(56),致使连接杆(51)拉动顶板(2)向中心位置移动,从而使顶板(2)脱离与角板(3)的连接。

3.将角板(3)斜向中心位置滑动,使角板(3)脱离与挡板(1)的连接。

4.将挡板(1)向中心移动,使挡板(1)脱离与成型产品的贴合。

5.将模芯取出,实现模具脱模。

6.需要将模芯进行组装时,安装步骤1-5相反的顺利进行。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