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模芯多模腔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5981发布日期:2018-12-25 21:35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单模芯多模腔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利用模具制造产品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单模芯多模腔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空滤器出气管的模具,一个模具通常只能生产一个或两个产品,而且每一模腔对应设置一个模芯,需要多次固定模芯,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个模芯可生产四个产品的单模芯多模腔模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模芯多模腔模具,所述单模芯多模腔模具包括底座、下模、模芯、上模以及浇注板,所述下模固定在底座上,所述上模设在下模上形成容纳腔,所述模芯设在容纳腔内并形成四个独立的模腔,所述浇注板设在上模上,所述浇注板上设有浇注孔和流道,上模上设有与流道对应的四个穿孔以及与穿孔连接的四个流通槽,所述四个流通槽与四个模腔连通;所述模芯包括固定体和四个模芯体,固定体和四个模芯体一体成型,所述固定体上设有模芯固定孔和定位槽,每一模芯体呈L形。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包括模芯固定组件和两个下模块,所述模芯固定组件和两个下模块均固定在底座上,且所述两个下模块分别位于模芯固定组件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块上设有模芯容纳槽、两个成型槽和两个托块,所述两个成型槽通过模芯容纳槽连接,每一成型槽连接有模芯定位槽,所述每一成型槽内设有两个容纳孔,所述两个托块分别设在下模块的容纳槽内,每一托块上设有两个圆柱,所述两个圆柱分别插入两个容纳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每一成型槽内设有两个并排的第一半环形槽、平行于第一半环形槽的第二半环形槽、第一凸块区、呈扇形分布的第二凸块区以及连接槽,所述扇形分布的第二凸块区的一侧设有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二半环形槽,连接槽将第一半环形槽、第二半环形槽、第一凸块区与第二凸块区之间的间隙连通,所述容纳孔位于第一凸块区和第二凸块区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模芯固定组件包括底板、固定件、两个连接块和两个固定块,所述两个连接块设在底板的两端并形成台阶,所述两个固定块设在底板上并利用台阶定位,所述固定件设在两个固定块之间,每一连接块上设有两个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上设有模芯固定槽、四个成型槽和四个模芯定位槽,所述模芯固定槽每一端均连接两个成型槽,四个模芯定位槽分别与四个成型槽连接;每一成型槽内设有两个并排的第三半环形槽、平行于第三半环形槽的第四半环形槽、第三凸块区、呈扇形分布的第四凸块区以及连接槽,所述扇形分布的第四凸块区的一侧设有两个并排设置的第四半环形槽,连接槽将第三半环形槽、第四半环形槽、第三凸块区与第四凸块区之间的间隙连通。

本实用新型单模芯多模腔模具在上模和下模之间设置一个模芯并形成四个独立的模腔,然后通过浇注孔浇注,通过流道进入四个模腔内;一次生产四个产品,提高了生效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单模芯多模腔模具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模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托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模芯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浇注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单模芯多模腔模具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底座1、下模3、模芯2、上模4以及浇注板5,所述下模3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上模4设在下模3上形成容纳腔,所述模芯2设在容纳腔内并形成四个独立的模腔,所述浇注板5设在上模4上,所述浇注板5上设有浇注孔51和流道52,上模4上设有与流道52对应的四个穿孔45以及与穿孔45连接的四个流通槽315,所述四个流通槽315与四个模腔连通。

请参考图2,所述模芯2包括固定体21和四个模芯2体,固定体21和四个模芯2体一体成型,所述固定体21上设有模芯2固定孔和定位槽211,通过模芯2固定孔与下模3固定,所述定位槽211用于与下模3配合,每一模芯2体呈L形。所述模芯2体上设有两个圆柱。

如图3至图7所示,所述下模3包括模芯固定组件32和两个下模块31,所述模芯固定组件32和两个下模块31均固定在底座1上,且所述两个下模块31分别位于模芯固定组件32的两侧。

所述下模块31上设有模芯容纳槽311、两个成型槽312、流通槽315和两个托块313,所述两个成型槽312通过模芯容纳槽311连接,所述流通槽315与成型槽312连通。每一成型槽312连接有模芯定位槽314,所述每一成型槽312内设有两个容纳孔,所述两个托块313分别设在下模块31的容纳槽316内,每一托块313上设有两个圆柱3131,所述两个圆柱3131分别插入两个容纳孔内,并与模芯2上的圆柱221配合。所述每一成型槽312内设有两个并排的第一半环形槽3121、平行于第一半环形槽3121的第二半环形槽3122、第一凸块区3123、呈扇形分布的第二凸块区3214以及连接槽3125,所述扇形分布的第二凸块区3214的一侧设有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二半环形槽3122。连接槽3125将第一半环形槽3121、第二半环形槽3122、第一凸块区3123与第二凸块区3214之间的间隙连通,便于快速浇注,所述流通槽315与连接槽3125连接;所述第一凸块区3123和第二凸块区3214,由多个凸块组成,且凸块与土块之间有间隙形成沟槽,所述沟槽也与连接槽3125连通,便于快速浇注第一凸块区3123和第二凸块区3214。所述容纳孔位于第一凸块区3123和第二凸块区3214之间。

所述模芯固定组件32包括底板321、固定件322、两个连接块323和两个固定块324,所述两个连接块323设在底板321的两端并形成台阶,便于快速定位,所述两个固定块324设在底板321上并利用台阶定位,所述固定件322设在两个固定块324之间,所述固定件322上设有定位凸起3221,所述定位凸起3221用于与模芯2上的定位槽211配合;每一连接块323上设有两个把手,便于拿动。

请参考图8和图9,所述上模4上设有模芯固定槽41、挂接件42、四个成型槽43和四个模芯定位槽44,所述模芯固定槽41每一端均连接两个成型槽43,四个模芯定位槽44分别与四个成型槽43连接,所述挂接件42设在上模4的两侧,且挂接件42上设有U形槽,便于在维护和清理过程中统一存放管理,提高效率。每一成型槽43内设有两个并排的第三半环形槽431、平行于第三半环形槽431的第四半环形槽432、第三凸块区433、呈扇形分布的第四凸块区435以及连接槽436,所述扇形分布的第四凸块区435的一侧设有两个并排设置的第四半环形槽432,连接槽436将第三半环形槽431、第四半环形槽432、第三凸块区433与第四凸块区435之间的间隙连通,便于快速浇注;所述第三凸块区433和第四凸块区435,由多个凸块组成,且凸块与土块之间有间隙形成沟槽,所述沟槽也与连接槽436连通,便于快速浇注第三凸块区433和第四凸块区435。

请参考图10,所述浇注板5上设有浇注孔51以及流道52,所述浇注孔51与流道52连通。

通过浇注板5上的浇注孔51浇注,然后通过流道52流入上模4、下模3以及模芯2组合形成的四个模腔内,一次浇注即可生产四个产品,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只需组装一次模芯2即可实现,相比原有的需要多次组装的,提高了组装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