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流板及热流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3683发布日期:2019-04-20 03:00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流板及热流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流道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流板及热流道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注塑成型技术的发展,热固性塑料也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各行各业,热固性塑料以热固性树脂为主要成分,配合以各种必要的添加剂通过交联固化过程成形成制品的塑料。

但是,热固性塑料由于在制造或成型过程的前期为液态,受热后成为不熔物质,再次受热不再具有可塑性且不能再回收利用,因此,当设备停机后很难将模具流道里面固化的热固性塑料清理出来。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停机后的热固性塑料很难从模具流道里面清理出来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流板,内部设有流道,所述分流板包括第一板块及与所述第一板块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板块,所述第一板块朝向所述第二板块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一槽体,所述第二板块朝向所述第一板块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第二槽体围合形成所述流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第二槽体为对半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块通过多个紧固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板块,所述第一板块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槽体错位设置以用于供所述紧固件穿设连接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板块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供所述紧固件穿设连接的第二连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孔包括沉孔及与所述沉孔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沉孔的孔径且所述通孔从所述沉孔的底部贯穿设于所述第一板块上,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沉孔及通孔后与所述第二连接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板还包括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一板块与所述第二板块一端的第三板块,所述第三板块上设置有与所述流道一端连通以用于供外部胶液流入所述流道的注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注入口包括凹槽及连通槽,所述连通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凹槽及流道连通,所述凹槽以径向尺寸逐渐减小的形式从所述第三板块之远离所述第二板块的一侧面延伸至所述连通槽,所述连通槽从所述凹槽的底部以径向尺寸逐渐增大的形式贯穿设于所述第三板块。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板还包括第一定位销,所述第一板块朝向所述第二板块的一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槽体错位设置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板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对位设置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销的一部分插置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内、另一部分插置于所述第二定位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板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分流板定位在模板上的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二板块远离所述第一板块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销的一端插置于所述第三定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块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槽体错位设置的第一通水孔,所述第二板块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二槽体错位设置的第二通水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流道系统,包括如上述所述的分流板。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分流板包括第一板块及第二板块,第一板块与第二板块可拆卸连接,第一板块设置有第一槽体,第二板块设置有第二槽体,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围合形成流道,将分流板分成两部分加工,流道也分成两部分加工,进而可以保证流道的光洁度和平衡度,在需要将流道里面固化的热固性塑料清理出来时直接将第一板块及第二板块拆开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分流板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分流板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流道;20、第一板块;21、第一槽体;22、第一通水孔;30、第二板块;31、第二槽体;32、第二通水孔;40、紧固件;50、第三板块;51、注入口;511、凹槽;512、连通槽;60、第一定位销;70、第二定位销;80、介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流板,分流板内部设有流道10,分流板包括第一板块20及第二板块30,第二板块30与第一板块20可拆卸连接,第一板块20朝向第二板块30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一槽体21,第二板块30朝向第一板块20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二槽体31,第一槽体21与第二槽体31围合形成流道10,本实施例将分流板分成两部分加工,流道10也分成两部分加工,进而可以保证流道10的光洁度和平衡度,当需要将流道10里面固化的热固性塑料清理出来时直接将第一板块20及第二板块30拆开即可。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槽体21与第二槽体31为对半设置,对第一槽体21与第二槽体31分开进行加工,流道10采用剖开式两块板无死角加工,以便于第一槽体21与第二槽体31能围合形成完整的流道10,进而降低流道10的加工成本。

本实施例中,第一板块20通过多个紧固件40可拆卸连接第二板块30,第一板块20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孔与第一槽体21错位设置以用于供紧固件40穿设连接,第二板块30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用于供紧固件40穿设连接,优选地,第一连接孔为光孔,第二连接孔为螺纹孔。

第一连接孔包括沉孔及通孔,通孔与沉孔连通,通孔的孔径小于沉孔的孔径且通孔从沉孔的底部贯穿设于第一板块20上,紧固件40穿过沉孔及通孔后与第二连接孔连接,以避免紧固件40凸出于第一板块20的外表面。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分流板还包括第三板块50,第三板块50可拆卸安装于第一板块20与第二板块30一端,第三板块50上设置有与流道10一端连通的注入口51,该注入口51用于供外部胶液流入流道10。

注入口51包括凹槽511及连通槽512,连通槽512的两端分别与凹槽511 及流道10连通,凹槽511以径向尺寸逐渐减小的形式从第三板块50之远离第二板块30的一侧面延伸至连通槽512,以便于供外部设备伸入端与分流板快速定位,连通槽512从凹槽511的底部以径向尺寸逐渐增大的形式贯穿设于第三板块50,以便于将流入到凹槽511内的胶液导引至流道10内。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分流板还包括第一定位销60,第一板块20朝向第二板块30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孔与第一槽体21错位设置,第二板块30上设有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孔与第一定位孔对位设置,第一定位销 60的一部分插置于第一定位孔内、另一部分插置于第二定位孔内,以便于第一定位销60能将第一板块20与第二板块30快速定位。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分流板还包括第二定位销70,第二定位销70用于将分流板定位在模板上,第二板块30远离第一板块20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三定位孔,第二定位销70的一端插置于第三定位孔。

本实施例中,第一板块20上还设有第一通水孔22,第一通水孔22与第一槽体21错位设置,第二板块30上还设有第二通水孔32,第二通水孔32与第二槽体31错位设置,第一通水孔22与第二通水孔32用于通水以给流道10降温。

第一板块20远离第二板块30的一侧面上还安装有多个介子80,介子80主要起支撑和隔热的作用,用于安装介子80的孔并不与第一槽体21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热流道系统,包括如上述所述的分流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分流板包括第一板块20及第二板块30,第一板块 20与第二板块30可拆卸连接,第一板块20设置有第一槽体21,第二板块30设置有第二槽体31,第一槽体21与第二槽体31围合形成流道10,将分流板分成两部分加工,流道10也分成两部分加工,进而可以保证流道10的光洁度和平衡度,在需要将流道10里面固化的热固性塑料清理出来时直接将第一板块20及第二板块30拆开即可。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