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产品热缩管烘烤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8024发布日期:2019-01-13 16:38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线束产品热缩管烘烤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烘烤流水线,具体是一种针对具有热缩管的线束产品进行加热烘烤的线束产品热缩管烘烤流水线,属于线束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线束为一定负载源组提供服务设备的总体,如中继线路、交换装置、控制系统等。为了便于安装、维修,确保电气设备能在最恶劣的条件下工作,将各电气设备所用的不同规格、不同颜色的电线通过合理的安排将其合为一体,并用绝缘材料把电线捆扎成线束,这样既完整、又可靠。常见的线束有汽车线束、电器设备线束等。

热缩管是由特制的聚合物材料制成的热收缩套管,它具有遇热收缩的特点。通常使用的热缩管有EVA热缩管、PVC热缩管和PET热缩管等,在线束上通常应用热缩管进行绝缘保护以及金属件的防锈防蚀。线束加工过程中通常是将热缩管套接在已完成焊接的金属线、金属插接头等的外部,再将套接有热缩管的部位用烘枪对热缩管进行烘扫或放入烘箱直接烘焙,热缩管即受热收缩将金属线、金属插接头等紧紧包裹、进而实现绝缘保护和防锈防蚀的目的。

同一个线束产品部件上有时根据设计需要设置多个断线连接点,而每个断线连接点均需套接热缩管进行防护,而且根据断线连接点位置电线的粗细不同通常需套接不同外径及厚度尺寸的热缩管,然而不同外径及厚度尺寸的热缩管所需要的烘烤热缩温度往往不同。若是烘箱采用相同温度进行烘烤,往往会造成热缩管的热缩率不同、进而影响产品质量;采用人工烘烤的方式,即操作人员手持热烘枪直接依次对线束产品部件上的多个热缩管部位进行加热烘烤,但这种人工操作的方式一方面对操作人员的技能及经验要求较高、无法严格保证产品质量,另一方面操作人员劳动强度较大、烘烤质量和进度通常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束产品热缩管烘烤流水线,能够在保证烘烤质量的基础上实现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对生产进度的影响,特别适用于具有多个不同外径及厚度尺寸热缩管的线束产品部件进行批量化加热烘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线束产品热缩管烘烤流水线包括环形输送线、工装板、烘烤装置和集中电控装置;

所述的环形输送线通过支撑架水平架设安装,环形输送线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工装板输送工位线和设置在两条工装板输送工位线两端的两条工装板转载线,两条工装板输送工位线和两条工装板转载线共同围成封闭环形结构、且输送方向沿封闭环形结构呈环形方向设置;

每条工装板输送工位线包括左右对称架设安装在支撑架上的托载辊道,托载辊道包括定位导向板和托载辊轮,竖直设置的定位导向板的长度方向沿工装板输送工位线的输送方向设置、且左右对称的两件定位导向板之间的空间构成工装板的容纳空间,多个沿输送方向滚动排列设置的托载辊轮架设安装在定位导向板的内侧面底部,托载辊轮包括辊轮驱动;每条工装板输送工位线沿其输送方向上自后向前依次设有多个工位,每两个相邻工位之间还设有工装板顶升阻挡机构,工装板顶升阻挡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阻挡顶升部件、位于阻挡顶升部件的伸缩端顶部的工装板阻挡部件、以及阻挡顶升伸缩电控部件;

每条工装板转载线均包括两个端部转载运输工位和一个中部转载运输工位,两个端部转载运输工位分别设置在每条工装板输送工位线两端的第一个工位上,中部转载运输工位对应位置设置在两个端部转载运输工位之间,端部转载运输工位和中部转载运输工位均包括竖直设置的转载顶升机构、设置在转载顶升机构顶部的平移输送机构、以及转载顶升电控机构;

所述的工装板是矩形板结构,矩形板结构的宽度尺寸与两件托载辊道的定位导向板之间的档距尺寸配合,工装板的上表面上设有便于线束产品取放的内凹沉槽结构,内凹沉槽结构至少对应线束产品的长度摆放方向设置在线束产品的长度摆放方向的两端,工装板的上表面上还设有并排设置的、对应线束产品的长度摆放方向设置的多个线束定位卡缝,线束定位卡缝上对应线束产品的热缩管位置设有竖直方向贯穿工装板的热缩管烘烤通孔;

所述的烘烤装置架设安装在每条工装板输送工位线自前向后至少第二个工位上,烘烤装置包括上加热箱、下加热箱和烘烤电控机构;上加热箱和下加热箱是开口上下对置设置的箱型结构、且上加热箱和下加热箱分别设置在工装板输送工位线的上方和下方呈夹持工装板输送工位线的状态,箱型结构的底板上固定设有加热管支撑架,加热管架设安装在加热管支撑架上、且加热管对应工装板的热缩管烘烤通孔位置设置;烘烤电控机构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加热管电连接;

所述的集中电控装置包括中央控制器、行程开关、工装板输送控制回路、烘烤控制回路、工装板转载控制回路,多件行程开关分别设置在每条工装板输送工位线的两端、每条工装板转载线的前端,中央控制器分别与多件行程开关、托载辊道的辊轮驱动、工装板顶升阻挡机构的阻挡顶升伸缩电控部件、工装板转载线的转载顶升电控机构、烘烤装置的烘烤电控机构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每条工装板输送工位线自后向前第二个工位上设有工装板顶升调头机构,工装板顶升调头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顶升旋转部件、位于顶升旋转部件的伸缩端顶部的工装板托载部件、顶升旋转伸缩电控部件;集中电控装置还包括工装板调头控制回路,工装板顶升调头机构的顶升旋转伸缩电控部件与集中电控装置的中央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工装板顶升阻挡机构的阻挡顶升部件、工装板转载线的转载顶升机构采用气动顶升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工装板顶升调头机构的顶升旋转部件是旋转气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工装板转载线的平移输送机构采用带式输送机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两条平行设置的工装板输送工位线之间设有工位器具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工位器具架上设有对应每个工位的照明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线束产品热缩管烘烤流水线由于设有环形输送线、架设在环形输送线的工位上的工装板、设置在环形输送线的烘烤工位上的烘烤装置,因此线束产品可以在本线束产品热缩管烘烤流水线上进行连续的半自动的安装、烘烤、转载、调头、拆卸工序;由于工装板的上表面上设有并排设置的多个线束定位卡缝、且线束定位卡缝上对应线束产品的热缩管位置设有竖直方向贯穿工装板的热缩管烘烤通孔,烘烤装置的上加热箱和下加热箱分别设置在工装板输送工位线的上方和下方呈夹持工装板输送工位线的状态、且加热管对应工装板的热缩管烘烤通孔位置设置,因此线束定位卡缝可以防止线束产品的非热缩管位置的过热、热缩管烘烤通孔可以实现上下两个方向的对热缩管位置进行烘烤加热、保证烘烤加热的均匀度,能够在保证烘烤质量的基础上实现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对生产进度的影响,特别适用于具有多个不同外径及厚度尺寸热缩管的线束产品部件进行批量化加热烘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P向局部放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工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烘烤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烘烤装置的下箱体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环形输送线,11、工装板输送工位线,111、托载辊道,112、工装板顶升调头机构,113、工装板顶升阻挡机构,12、工装板转载线,121、端部转载运输工位,122、中部转载运输工位,2、工装板,21、内凹沉槽结构,22、线束定位卡缝,23、热缩管烘烤通孔,3、烘烤装置,31、上加热箱,32、下加热箱,33、加热管支撑架,34、加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以下以工装板2的输送方向为前方、以图1所示的环形输送线1逆时针方向为输送方向进行描述)。

如图1所示,本线束产品热缩管烘烤流水线包括环形输送线1、工装板2、烘烤装置3和集中电控装置。

所述的环形输送线1通过支撑架水平架设安装,环形输送线1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工装板输送工位线11和设置在两条工装板输送工位线11两端的两条工装板转载线12,两条工装板输送工位线11和两条工装板转载线12共同围成封闭环形结构、且输送方向沿封闭环形结构呈环形方向设置,即两条工装板输送工位线11和两条工装板转载线12的输送方向分别相反设置;

每条工装板输送工位线11包括左右对称架设安装在支撑架上的托载辊道111,如图2所示,托载辊道111包括定位导向板和托载辊轮,竖直设置的定位导向板的长度方向沿工装板输送工位线11的输送方向设置、且左右对称的两件定位导向板之间的空间构成工装板2的容纳空间,定位导向板在托载辊道111输送工装板2的过程中对工装板2进行定位导向,多个沿输送方向滚动排列设置的托载辊轮架设安装在定位导向板的内侧面底部,托载辊轮包括辊轮驱动,通过控制辊轮驱动的动作可以实现多个托载辊轮同步同方向滚动;每条工装板输送工位线11沿其输送方向上自后向前依次设有多个工位,自后向前第二个工位上设有工装板顶升调头机构112,工装板顶升调头机构112包括竖直设置的顶升旋转部件、位于顶升旋转部件的伸缩端顶部的工装板托载部件、顶升旋转伸缩电控部件,通过控制顶升旋转伸缩电控部件可以实现顶升旋转部件的升降、进而可以实现工装板2被工装板托载部件顶升抬起的过程中进行平面旋转180°的调头动作并降下复位,以便于操作人员操作;每两个相邻工位之间还设有工装板顶升阻挡机构113,工装板顶升阻挡机构113包括竖直设置的阻挡顶升部件、位于阻挡顶升部件的伸缩端顶部的工装板阻挡部件、以及阻挡顶升伸缩电控部件,通过控制阻挡伸缩控制部件可以实现阻挡顶升部件的升降、进而可以实现工装板阻挡部件的升起阻挡状态和降下让行状态;

每条工装板转载线12均包括两个端部转载运输工位121和一个中部转载运输工位122,两个端部转载运输工位121分别设置在每条工装板输送工位线11两端的第一个工位上,中部转载运输工位122对应位置设置在两个端部转载运输工位121之间,端部转载运输工位121和中部转载运输工位122均包括竖直设置的转载顶升机构、设置在转载顶升机构顶部的平移输送机构、以及转载顶升电控机构,通过控制转载顶升电控机构可以实现转载顶升机构的升降和平移输送机构的平移输送动作、进而可以实现工装板2经工装板转载线12自一条工装板输送工位线11转载至另一条工装板输送工位线11上。

如图3、图4所示,所述的工装板2是矩形板结构,矩形板结构的宽度尺寸与两件托载辊道111的定位导向板之间的档距尺寸配合,工装板2的上表面上设有便于线束产品取放的内凹沉槽结构21,内凹沉槽结构21至少对应线束产品的长度摆放方向设置在线束产品的长度摆放方向的两端,工装板2的上表面上还设有并排设置的、对应线束产品的长度摆放方向设置的多个线束定位卡缝22,线束定位卡缝22上对应线束产品的热缩管位置设有竖直方向贯穿工装板2的热缩管烘烤通孔23。

所述的烘烤装置3架设安装在每条工装板输送工位线11自前向后至少第二个工位上,如图5所示,烘烤装置3包括上加热箱31、下加热箱32和烘烤电控机构;上加热箱31和下加热箱32是开口上下对置设置的箱型结构、且上加热箱31和下加热箱32分别设置在工装板输送工位线11的上方和下方呈夹持工装板输送工位线11的状态,如图6所示,箱型结构的底板上固定设有加热管支撑架33,加热管34架设安装在加热管支撑架33上、且加热管34对应工装板2的热缩管烘烤通孔23位置设置;烘烤电控机构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加热管34电连接。

所述的集中电控装置包括中央控制器、行程开关、工装板输送控制回路、烘烤控制回路、工装板转载控制回路、工装板调头控制回路,多件行程开关分别设置在每条工装板输送工位线11的两端、每条工装板转载线12的前端,中央控制器分别与多件行程开关、托载辊道111的辊轮驱动、工装板顶升调头机构112的顶升旋转伸缩电控部件、工装板顶升阻挡机构113的阻挡顶升伸缩电控部件、工装板转载线12的转载顶升电控机构、烘烤装置3的烘烤电控机构电连接。

本线束产品热缩管烘烤流水线在使用时,初始状态时,工装板顶升调头机构112的顶升旋转部件处于缩入状态,工装板顶升阻挡机构113的阻挡顶升部件处于伸出状态,工装板转载线12的转载顶升机构处于缩入状态,工装板转载线12的平移输送机构处于停止输送状态。

启动集中电控装置后工装板输送控制回路和烘烤控制回路始终工作,中央控制器控制托载辊道111的辊轮驱动动作驱动托载辊轮始终滚动,工装板2在工装板顶升阻挡机构113的阻挡下处于静止状态,同时中央控制器控制烘烤电控机构使上加热箱31和下加热箱32内的加热管34通电预热至设定温度;

操作人员将工装板2依次放置在工装板输送工位线11的工位上后,线束拆装操作人员在一条工装板输送工位线11的靠近烘烤装置3的线束拆装工位上操作将待烘烤线束产品通过线束定位卡缝22定位卡接安装在工装板2上、且将线束产品的热缩管位置定位于热缩管烘烤通孔23上,工装板2上的待烘烤线束产品全部安装完毕后线束拆装操作人员控制该工装板2前方的工装板顶升阻挡机构113的阻挡顶升伸缩电控部件动作使阻挡顶升部件缩入至设定时间后再复位伸出,阻挡顶升部件缩入后,已完成安装待烘烤线束产品的工装板2即在托载辊道111的托载辊轮滚动作用下向前移动至烘烤装置3对应的烘烤工位、并在烘烤工位前端的工装板顶升阻挡机构113阻挡定位在上加热箱31和下加热箱32之间;

然后中央控制器控制烘烤电控机构使上加热箱31和下加热箱32内的加热管34升温至设定烘烤温度,烘烤电控机构可以根据设定温度控制不同热缩管烘烤通孔23位置上方和下方的加热管34升温至不同的设定烘烤温度,至设定烘烤时间后、烘烤电控机构控制上加热箱31和下加热箱32内的加热管34停止通电加热,然后中央控制器控制烘烤工位前端的工装板顶升阻挡机构113的阻挡顶升伸缩电控部件动作使阻挡顶升部件缩入至设定时间后再复位伸出,阻挡顶升部件缩入后,载有已完成烘烤的线束产品的工装板2即在托载辊道111的托载辊轮滚动作用下向前移动至端部转载运输工位121、并碰触行程开关启动工装板转载控制回路;

中央控制器控制该工装板输送工位线11前端的工装板转载线12的转载顶升电控机构使转载顶升机构伸出、同时使平移输送机构启动,载有已完成烘烤的线束产品的工装板2即被顶升抬起的同时在平移输送机构的平移输送作用下跨过托载辊道111经中部转载运输工位122前移至另一条工装板输送工位线11上的端部转载运输工位121上、并碰触行程开关使工装板转载线12复位至初始状态,载有已完成烘烤的线束产品的工装板2即位于另一条工装板输送工位线11的后端;

然后中央控制器控制载有已完成烘烤的线束产品的工装板2前方的工装板顶升阻挡机构113的阻挡顶升伸缩电控部件动作使阻挡顶升部件缩入至设定时间后再复位伸出,阻挡顶升部件缩入后,载有已完成烘烤的线束产品的工装板2即在托载辊道111的托载辊轮滚动作用下向前移动至工装板顶升调头机构112所在的调头工位、并在调头工位前端的工装板顶升阻挡机构113阻挡定位在调头工位;

然后工装板调头控制回路开始工作,中央控制器控制工装板顶升调头机构112的顶升旋转伸缩电控部件使顶升旋转部件伸出动作的同时进行平面旋转180°,载有已完成烘烤的线束产品的工装板2即在工装板托载部件的托载下升起、并进行平面旋转180°实现调头,然后顶升旋转部件缩入至初始状态,完成调头的载有已完成烘烤的线束产品的工装板2即重新落至托载辊道111的托载辊轮上;

然后中央控制器控制控制完成调头的载有已完成烘烤的线束产品的工装板2前方的工装板顶升阻挡机构113的阻挡顶升伸缩电控部件动作使阻挡顶升部件缩入至设定时间后再复位伸出,阻挡顶升部件缩入后,完成调头的载有已完成烘烤的线束产品的工装板2即在托载辊道111的托载辊轮滚动作用下向前移动至前方的线束拆装工位、并在线束拆卸工位前端的工装板顶升阻挡机构113阻挡定位在线束拆装工位,线束拆装操作人员即可对已完成烘烤的线束产品进行拆卸、并重新安装待烘烤线束产品,完成一个工作流程;

依次类推实现线束产品在本线束产品热缩管烘烤流水线上的连续的安装、烘烤、转载、调头、拆卸工序。

所述的工装板顶升阻挡机构113的阻挡顶升部件、工装板转载线12的转载顶升机构可以采用液压顶升结构、也可以采用气动顶升结构、或者电动螺旋杆结构,由于线束生产车间内压力气源丰富、且气动控制具有速度较快的优点,因此优选采用气动顶升结构,即,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工装板顶升阻挡机构113的阻挡顶升部件、工装板转载线12的转载顶升机构采用气动顶升结构。

所述的工装板顶升调头机构112的顶升旋转部件可以采用液压顶升元件+平面旋转元件的结构形式,也可以采用气动顶升元件+平面旋转元件的结构形式,或者电动螺旋杆+平面旋转元件的结构形式,或者直接采用旋转气缸的结构形式,由于旋转气缸的结构形式不仅机构设置较简单,而且旋转气缸可以实现伸出的过程中同步进行平面旋转、效率较高,因此优选采用旋转气缸的结构形式,即,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工装板顶升调头机构112的顶升旋转部件是旋转气缸。

所述的工装板转载线12的平移输送机构可以采用托载辊道结构或托载轮结构,也可以采用带式输送机结构,由于带式输送机结构与工装板2的底平面是大面积的面接触、托载平移更稳定,因此优选采用带式输送机结构,即,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工装板转载线12的平移输送机构采用带式输送机结构。

为了便于线束拆装操作人员拆装线束产品,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两条平行设置的工装板输送工位线11之间设有工位器具架,线束拆装操作人员可以将线束产品盛放盒放置在工位器具架上以便于线束产品的拆装。

为了便于线束拆装操作人员拆装线束产品,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工位器具架上设有对应每个工位的照明灯。

本线束产品热缩管烘烤流水线由于设有环形输送线1、架设在环形输送线1的工位上的工装板2、设置在环形输送线1的烘烤工位上的烘烤装置3,因此线束产品可以在本线束产品热缩管烘烤流水线上进行连续的半自动的安装、烘烤、转载、调头、拆卸工序;由于工装板2的上表面上设有并排设置的多个线束定位卡缝22、且线束定位卡缝22上对应线束产品的热缩管位置设有竖直方向贯穿工装板2的热缩管烘烤通孔23,烘烤装置3的上加热箱31和下加热箱32分别设置在工装板输送工位线11的上方和下方呈夹持工装板输送工位线11的状态、且加热管34对应工装板2的热缩管烘烤通孔23位置设置,因此线束定位卡缝22可以防止线束产品的非热缩管位置的过热、热缩管烘烤通孔23可以实现上下两个方向的对热缩管位置进行烘烤加热、保证烘烤加热的均匀度,能够在保证烘烤质量的基础上实现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对生产进度的影响,特别适用于具有多个不同外径及厚度尺寸热缩管的线束产品部件进行批量化加热烘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