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酮母粒的均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7969发布日期:2019-06-26 00:57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硅酮母粒的均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酮母粒的均化装置。



背景技术:

硅酮母粒作为一种新型的加工助剂,以若干种塑料或树脂作为载体,聚硅氧烷为主要成份,共混造粒而成的一种高分子材料。但硅酮母粒本身柔软,压力下易结块、变型。同时在风送时,长期摩擦,其组分中的聚硅氧烷易粘附在管壁或者料仓壁上,产生深色污染物。导致每天不同时段生产的硅酮母粒由于冷却水温度不一致,颜色上会有稍微的差别。另外塑料树脂的批号、聚硅氧烷树脂的批号在生产时不能做到完全区分,造成当天生产的硅酮母粒质量上有稍许的区别。这样就需要对每天的产品进行均化,均化后的产品成为同颜色,同质量的批次。

现在塑料颗粒均化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机械搅拌。此方法需要电机功率大,同时对塑料的剪切大,容易导致软塑料颗粒的变型。

二、重力均化。采用真空上料或者震动上料的方式,把塑料颗粒提升到重力均化仓上面,然后把塑料颗粒释放下来,依靠塑料颗粒重力,下面布置不同的管道开口,使得塑料颗粒从不同的开口流下,再用真空或震动提升机把颗粒提升到料仓顶部,如此循环数次后,料粒达到均化。但均化时间长,一罐需要4-6小时,才能基本均化完成。同时一般生产车间不会太高,因此均化器不能做到太高,导致一次只能均化3吨料左右,不能满足一天的生产量,同时导致一个批次的数量太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硅酮母粒的均化装置,其可以有效提高均化效率,同时不易损伤料粒。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硅酮母粒的均化装置,包括上料机构、均化机构、称量封包机构;

所述均化机构包括均化罐体和支撑架,所述均化罐体横向斜卧于支撑架上;

所述均化罐体的内壁连接有螺旋线片,均化罐体的转轴与旋转电机连接,均化罐体的顶部设置有进出料口;

所述进出料口与上料机构连接形成进料通道;所述进出料口与称量封包机构连接形成出料通道。

优选的,所述螺旋线片的数量是两条,并且两条螺旋线片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两条螺旋线片之间的相邻距离是10cm-90cm。

优选的,所述均化罐体的转轴与水平线之间的角度是15°-30°。

优选的,所述进出料口连接有进出料管道,所述进出料管道的上方设置进口并连接上料机构,所述进出料管道的下方设置出口并连接称量封包机构。

优选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料仓和风送设备,所述风送设备包括风机、风送管道及第一漏斗;所述料仓、风机、风送管道、第一漏斗及进出料管道的进口依次连接。

优选的,所述称量封包机构包括第二漏斗、失重称和封包机;所述第二漏斗位于进出料管道的出口下方位置,并且所述第二漏斗、失重称和封包机依次连接。

本实用新型硅酮母粒的均化装置,其设置均化机构包括均化罐体和支撑架,所述均化罐体横向斜卧于支撑架上;所述均化罐体的内壁连接有螺旋线片,均化罐体的转轴与电机连接,均化罐体的顶部设置有进出料口;进出料口与上料机构连接形成进料通道;所述进出料口与称量封包机构连接形成出料通道。

本实用新型均化装置在实际工作时,物料颗粒通过上料机构及进出料口进入均化罐体;均化罐体正旋转,在均化罐体内部的螺旋线片的作用下,物料从均化罐体的顶部向底端移动,下方的颗粒料被带置上方后因重力下落,从而起到了均化的作用;均化罐体反旋转,同样在均化罐体内部的螺旋线片的作用下,物料从均化罐体的底端向顶部移动,并从进出料口进入称量封包机构。本申请均化装置没有采用机械搅拌,可以有效避免对物料颗粒的机械损伤;同时本申请物料在螺旋线片的螺旋旋转带动下,可以在提高物料所经路径长度的同时,有效减少设备的体积、高度等结构限制,提高均化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硅酮母粒的均化装置的正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如图1、图2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硅酮母粒的均化装置的正视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1、图2所示的硅酮母粒的均化装置,包括上料机构、均化机构、称量封包机构;

所述均化机构包括均化罐体7和支撑架9,所述均化罐体7横向斜卧于支撑架9上;

所述均化罐体7的内壁连接有螺旋线片12,均化罐体7的转轴与旋转电机13连接,均化罐体7的顶部设置有进出料口5;

所述进出料口5与上料机构连接形成进料通道;所述进出料口5与称量封包机构连接形成出料通道;所述进出料口5连接有进出料管道6,所述进出料管道6的上方设置进口601并连接上料机构,所述进出料管道6的下方设置出口602并连接称量封包机构。

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料仓1和风送设备,所述风送设备包括风机2、风送管道3及第一漏斗4;所述料仓1、风机2、风送管道3、第一漏斗4及进出料管道6的进口601依次连接。所述称量封包机构包括第二漏斗8、失重称10和封包机11;所述第二漏斗8位于进出料管道6的出口下方位置,并且所述第二漏斗8、失重称10和封包机11依次连接。

所述螺旋线片12的数量是两条,并且两条螺旋线片12平行设置,所述两条螺旋线片12之间的相邻距离是10cm-90cm;所述均化罐体7的转轴与水平线之间的角度是15°-30°。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硅酮母粒的均化装置,其设置均化机构包括均化罐体和支撑架,所述均化罐体横向斜卧于支撑架上;所述均化罐体的内壁连接有螺旋线片,均化罐体的转轴与电机连接,均化罐体的顶部设置有进出料口;进出料口与上料机构连接形成进料通道;所述进出料口与称量封包机构连接形成出料通道。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均化装置在实际工作时,物料颗粒通过上料机构及进出料口进入均化罐体;均化罐体正旋转,在均化罐体内部的螺旋线片的作用下,物料从均化罐体的顶部向底端移动,下方的颗粒料被带置上方后因重力下落,从而起到了均化的作用;均化罐体反旋转,同样在均化罐体内部的螺旋线片的作用下,物料从均化罐体的底端向顶部移动,并从进出料口进入称量封包机构。本申请均化装置没有采用机械搅拌,可以有效避免对物料颗粒的机械损伤;同时本申请物料在螺旋线片的螺旋旋转带动下,可以在提高物料所经路径长度的同时,有效减少设备的体积、高度等结构限制,提高均化效率。

另外,本申请实施方式优选采用螺旋线片的数量是两条,并且两条螺旋线片平行设置的方式,该设置方式可以更有效的确保物料颗粒沿两条螺旋线片之间的相邻距离空间的路径进行均化过程,更有效地提高路径长度。更特别的,所述两条螺旋线片之间的相邻距离是10cm-90cm。

另外,本申请实施方式优选采用所述均化罐体的转轴与水平线之间的角度是15°-30°的设置方式,该设置方式促使在均化罐体反转时,物料颗粒能较快速且便利地从均化罐体的底端向顶部移动。

另外,本申请实施方式优选采用所述进出料口连接有进出料管道,所述进出料管道的上方设置进口并连接上料机构,所述进出料管道的下方设置出口并连接称量封包机构的设置方式,该设置方式可以通过在出料管道的出口处设置阀门的方式来控制物料颗粒的进出,便于实际操作。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