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贴膜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7665发布日期:2019-04-13 00:57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贴膜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玻璃贴膜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玻璃生产中,玻璃贴膜已被广泛应用,以达到隔热、保温、防爆、营造私密空间等目的,尤其是表面设有金属镀膜层的玻璃,需要贴膜以保护玻璃表面的金属镀膜层不被破坏;传统的玻璃贴膜方式是采用人工手动作业,一般生产效率不高,人工劳动消耗大,品质也很难保证。

目前已开发出玻璃贴膜自动生产线,主要包括清洗除尘-干燥-贴膜-检测等工序,但现有生产线上的工艺和设备安排不合理,如采用风机或加热设备对清洗后的玻璃干燥时,容易在玻璃表面留下水迹,从而影响品质,另外输送辊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滋生细菌从而转移到玻璃上,而在清洗和干燥过程中不能彻底去除细菌,导致后续贴膜产生隐形气泡,长期使用后隐形气泡内的细菌会腐蚀贴膜,造成贴膜的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贴膜生产线,它采用设置真空装置和杀菌装置的结构从而克服现有技术工艺和设备安排不合理的缺陷,解决了玻璃表面留下水迹和后续贴膜产生隐形气泡的问题,同时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整体结构科学合理、简单紧凑,安装和使用方便,市场前景广阔,便于推广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玻璃贴膜生产线,它包括输送系统,以及沿着玻璃片传输方向依次设于输送系统中机架上的感应装置、清洗装置、真空装置、杀菌装置、贴膜装置和检测装置;所述真空装置包括密封连接于机架上的上真空盒和下真空盒,所述杀菌装置包括设于机架上的固定座、以及安装在固定座上的紫外灯。

为了实现结构、效果优化,其进一步的措施是:所述真空装置的上真空盒和下真空盒分别经真空管与真空泵连接。

所述贴膜装置包括设置在防护罩内的厚度测量机构、切割机构、剥离辊、放膜辊、导向辊、挤压辊和升降机构,所述厚度测量机构设于防护罩前端,所述切割机构设于防护罩的尾端。

所述放膜辊、剥离辊、导向辊分别与防护罩的侧壁连接,且放膜辊靠近防护罩顶端,剥离辊设于放膜辊下方,导向辊设于剥离辊的斜后下方。

所述挤压辊连接在升降机构的底部并位于导向辊与切割机构之间,且挤压辊包括两个并对称分布在升降机构底部的前后端。

所述清洗装置包括分别位于机架上下方的喷头和滚刷。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Ⅰ)本实用新型采用在输送系统的机架上设置真空装置,利用上真空盒和下真空盒分别与真空泵连接从而形成真空负压空间,当玻璃穿过真空装置时,经真空负压将玻璃表面的水分吸干,从而达到玻璃表面干燥效果好,相比采用风机或加热干燥的品质更好,玻璃表面不会残留水迹,并且真空抽吸水分的工序生产时间短,生产效率高,同时利用真空负压吸干水分不会在工作区域形成水雾,方便保障观察或其它作业的正常进行;

(Ⅱ)本实用新型采用贴膜工序前设置杀菌装置,利用紫外灯对贴膜前的玻璃表面进行杀菌消毒,避免贴膜时产生隐形气泡,提高了贴膜的品质以及使用寿命;

(Ⅲ)本实用新型采用设置真空装置和杀菌装置的结构从而克服现有技术工艺和设备安排不合理的缺陷,解决了玻璃表面留下水迹和后续贴膜产生隐形气泡的问题,同时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整体结构科学合理、简单紧凑,安装和使用方便,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实用新型广泛适用于各类玻璃贴膜作业配套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贴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真空装置的安装结构侧视图

图中:1-机架,11-输送辊,2感应装置,3-清洗装置,31-喷头和滚刷,4-真空装置,41-上真空盒,411-真空管,412-窗口,42-下真空盒,5-杀菌装置,51-紫外灯,6-贴膜装置,61-厚度测量机构,62-切割机构,63-剥离辊,64-放膜辊,65-导向辊,66-升降机构,67-挤压辊,7-检测装置,8-玻璃片,9-贴膜。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3,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玻璃贴膜生产线,它包括输送系统,以及沿着玻璃片8传输方向依次设于输送系统中机架1上的感应装置2、清洗装置3、真空装置4、杀菌装置5、贴膜装置6和检测装置7;所述真空装置4包括密封连接于机架1上的上真空盒41和下真空盒42,所述杀菌装置5包括设于机架1上的固定座、以及安装在固定座上的紫外灯51,且紫外灯51与机架1之间的安装高度可经固定座进行调整,从而保障紫外灯51高效的杀菌效果。

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输送系统包括机架1、轴向平行设置于机架1上的若干输送辊11、以及设于机架下方的支腿,所述机架1一般包括两个并相互平行设置,所述若干输送辊11连接在两机架之间且相互平行设置,两相邻的输送辊11之间的间距保持一致,机架1下方设置至少四条支腿用于支撑;所述清洗装置3包括分别位于机架上下方的喷头和滚刷31,利用喷头和滚刷31对玻璃片8的上下表面进行清洗;所述感应装置2优选采用光电开关,当光电开关发现玻璃片8进入输送系统的输送辊11上时则将信号发送并控制后续各工序设备如清洗装置3、真空装置4、杀菌装置5、贴膜装置6和检测装置7启动并开始工作;所述检测装置7优选采用CCD成像检测系统,对贴膜后的玻璃片8表面是否有气泡、玻璃片是否破碎等进行检测观察。

参考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贴膜装置6包括设置在防护罩内的厚度测量机构61、切割机构62、剥离辊63、放膜辊64、导向辊65、挤压辊67和升降机构66;所述厚度测量机构61设于防护罩前端,所述切割机构62设于防护罩的尾端;所述放膜辊64、剥离辊63、导向辊65分别与防护罩的侧壁连接,且放膜辊64靠近防护罩顶端,剥离辊63设于放膜辊64下方,导向辊65设于剥离辊63的斜后下方;所述挤压辊67连接在升降机构66的底部并位于导向辊65与切割机构62之间,且挤压辊67包括两个并对称分布在升降机构66底部的前后端;采用设置两个挤压辊67,前端挤压辊67使贴膜与玻璃表面初步贴合,后端挤压辊67用于提高玻璃贴膜的贴合紧密度,防止贴膜产生气泡影响外观和质量;所述厚度测量机构优选采用电子数显厚度测量仪。

参考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真空装置4的上真空盒41和下真空盒42分别经真空管411与真空泵连接,当启动真空泵即可对上真空盒41、下真空盒42之间密封连接的空间形成真空负压,方便对玻璃片8表面的水分进行抽吸,所述上真空盒41、下真空盒42、以及真空管411优选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可防止生锈,从而提高使用寿命;所述真空装置的上真空盒41与下真空盒42对称设于机架1上,且上真空盒41位于输送方向的两侧设有窗口412,方便保障玻璃片8在输送辊11的作用下顺利穿过真空装置区域,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结合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玻璃片8传送至输送系统的输送辊11上时,首先由感应装置2感应到玻璃片后控制各工序设备启动并开始工作,然后玻璃片8经输送辊11传送并依次经清洗、真空抽吸干燥、杀菌消毒后进入贴膜工序;当玻璃片8进入贴膜装置6区域时,首先厚度测量机构61对玻璃片8的厚度进行测量并反馈控制升降机构66动作,对挤压辊67与输送辊11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使挤压辊67与玻璃片8的厚度适应;同时放膜辊64、剥离辊63、导向辊65开始转动,放膜辊64外圈上的贴膜经剥离辊63与放膜辊64分离并经导向辊65送入玻璃片8表面与玻璃贴合,经挤压辊67对贴膜与玻璃片表面压合,使贴膜紧密粘附在玻璃片8的表面,然后通过切割机构62贴膜进行分段切割分离;最后由检测装置7对覆膜后的玻璃片8进行检测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