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覆膜机的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7659发布日期:2019-04-13 00:57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覆膜机的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覆膜机的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覆膜机是将一张有粘性的塑料薄膜,将其与加工产品经橡皮滚筒和毛刷滚筒加压后合在一起,形成加工产品和塑料薄膜粘在一起的产品。作为保护和装饰印刷品表面的一种工艺方式,经覆膜后的产品表面更加平滑、光亮、耐污、耐水、耐磨等,随着用量的增长,用户对腹膜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迫切需要一种高速、高精度的覆膜机。

目前,传统的覆膜机的覆膜机构复杂,没有调节部分,无法对不同厚度的产品覆膜空隙进行调节,容易造成产品的报废,使成品降低率低。

针对以上问题,故,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现了不同厚度的产品的覆膜调节的用于覆膜机的调节机构。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覆膜机的调节机构,包括两个底座,固设于两个底座上的调节支架;两个调节支架底部转动连接有导向辊,两个调节支架上端形成有调节槽,调节槽内滑动连接有调节块,调节块底部套接有调节轴,调节轴上套接有调节辊,调节辊位于导向辊上端,调节块上端设置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带动调节块上下移动,进而调整调节辊与导向辊之间的距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节支架顶部固设有调节垫块,调节装置位于调节垫块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轮,调节轮上连接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穿过调节垫块相抵于调节块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节块上部形成有滑动孔,调节螺杆穿插于滑动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节槽内形成有调节凹槽,调节块卡接于调节凹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节槽底部为圆弧状,与此相对应的,所述调节块底部也呈圆弧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节块中部形成有导向槽,两导向槽之间连接有平衡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向槽沿着调节块长度方向布设,平衡杆在导向槽内上下调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向槽的底部与调节辊顶部留有间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节块与调节垫块之间的距离与滑动孔的高度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适用,通过调节装置实现调节块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导向辊与调节辊之间的空间的调节,从而可以实现不同厚度的待覆膜件的覆膜处理。

2.通过设置导向槽和与之相配合的平衡杆,可以使得导向辊与调节辊之间处于平行状态,保证了产品覆膜的质量稳定。

3.通过设置底座和调节支架,实现整个覆膜机的调节机构的支撑,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底座70,调节支架71,导向辊72,调节槽73,调节凹槽73-1,调节块74,滑动孔74-1,调节轴75,调节辊76,调节垫块77,调节轮78,调节螺杆79,调节装置700,导向槽701,平衡杆7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覆膜机的调节机构,包括两个底座70,固设于两个底座70上的调节支架71;两个调节支架71底部转动连接有导向辊72,两个调节支架71上端形成有调节槽73,调节槽73内滑动连接有调节块74,调节块74底部套接有调节轴75,调节轴75上套接有调节辊76,调节辊76位于导向辊72上端,调节块74上端设置有调节装置700,调节装置700带动调节块74上下移动,进而调整调节辊76与导向辊72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适用,通过调节装置700实现调节块74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导向辊72与调节辊76之间的空间的调节,从而可以实现不同厚度的待覆膜件的覆膜处理。

调节支架71顶部固设有调节垫块77,调节装置700位于调节垫块77上,调节装置700包括调节轮78,调节轮78上连接有调节螺杆79,调节螺杆79穿过调节垫块77相抵于调节块74上;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转动调节轮78,使得调节螺杆79带动调节块74上升或者下降,进而调整调节辊76与导向辊72之间的间距;在初始状态,待覆膜件的产品从调节辊76与导向辊72之间穿过,通过调节辊76与导向辊72之间的挤压进行覆膜。

调节块74上部形成有滑动孔74-1,调节螺杆79穿插于滑动孔74-1内;采用上述方案,一是减轻了调节块74的重量,节省材料,二是使得调节轮78在转动提升和下降过程中,更加便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调节块74与调节垫块77之间的距离与滑动孔74-1的高度相对应;采用该方案,使得调节轮78在转动调节螺杆79的过程中,调节螺杆79相抵于滑动孔74-1底部时,调节块74的顶端与调节垫块77底部相贴合,保证了调节轮78转动的安全性。

调节槽73内形成有调节凹槽73-1,调节块74卡接于调节凹槽73-1内;采用上述方案,使得调节槽73的上下移动更加稳定,可以使得导向辊与调节辊之间处于平行状态,为待覆膜件的覆膜处理提供了质量保证。

调节槽73底部为圆弧状,与此相对应的,所述调节块74底部也呈圆弧状;采用上述方案,使得调节槽73的上下移动更加灵活,同时,采用圆弧过渡,也提高了调节块74底部与调节槽73底部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大了调节块74移动的稳定性。

调节块74中部形成有导向槽701,两导向槽701之间连接有平衡杆702,导向槽701沿着调节块74长度方向布设,平衡杆702在导向槽701内上下调整;导向槽701的底部与调节辊76顶部留有间距;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导向槽和与之相配合的平衡杆,可以使得导向辊与调节辊之间处于平行状态,保证了产品覆膜的质量稳定。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附图标记:底座70,调节支架71,导向辊72,调节槽73,调节凹槽73-1,调节块74,滑动孔74-1,调节轴75,调节辊76,调节垫块77,调节轮78,调节螺杆79,调节装置700,导向槽701,平衡杆70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