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智能安装工程用内板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05686发布日期:2019-06-14 22:08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智能安装工程用内板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内板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智能安装工程用内板墙。



背景技术:

建筑装饰是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简称。建筑装饰是为保护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完善建筑物的物理性能、使用功能和美化建筑物,采用装饰装修材料或饰物对建筑物的内外表面及空间进行的各种处理过程。建筑装饰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人类品味生活,品味人生的重要朋友。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会使人们的神经紧张,下班后,很想真正的放松一下。

建筑装饰行业已经成为建筑业中的三大支柱性产业之一,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建筑装饰行业是随着房地产热潮的逐步兴起,快速成长起来的朝阳产业。近些年来,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相关行业的蓬勃发展,建筑装饰行业愈加显示出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市场增长空间以平均每年20%左右的速度递增。

随着建筑装修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装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材料的选择上不仅要求价格合理、经济实用、还要美观大方、符合环保要求。

在现有技术中,墙体主要作为支撑。板材主要是把由各种木材或石膏加工成块的产品,常见的有防火石膏板(厚薄不一)、三夹板(3毫米厚),五夹板(5毫米厚)。九夹板(9毫米厚)、刨花板(厚薄不一)。复合板(10毫米厚),然后是花色板,有水曲柳、花梨板,白桦板、白杉王、宝丽板等,其厚度均为3毫米,还有是比较贵重一点儿的红榉板,白榉板、橡木板、柚木板等。现有的装修过程中,墙体阻隔采用的板材存在隔音效果不好、不易安装以及承重效果不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智能安装工程用内板墙,解决了内板墙隔音效果不好、不易安装以及承重效果不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建筑智能安装工程用内板墙,包括墙体、竖向固定柱、磁板以及金属板:

所述竖向固定柱安装在所述墙体的顶端的凹槽中;

所述磁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墙体的右侧的凹槽中;

所述金属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墙体的左侧的凹槽中;

所述墙体依次设置有加固层、变色涂层以及防水层;

所述加固层的内部安装有加强筋,所述加固层的注塑成型的材料为硅铝复合材料。

建筑智能安装工程用内板墙上设置有竖向固定柱,其中竖向固定柱安装在墙体顶端的凹槽中,墙体的底端粘接有密封垫,因此内板墙具有良好的固定限位效果,不存在滑动等不安全隐患。

磁板固定安装在墙体的右侧的凹槽中,金属板固定安装在墙体的左侧的凹槽中,将两个内板墙进行拼接的时候,左右俩侧的磁板和金属板相吸引,从而实现无缝连接的效果,易于拆除和拼接,在安装过程中更为便利。

墙体依次设置有加固层、变色涂层以及防水层,其中加固层具有承重隔音的作用,变色涂层增强了墙体的观赏性,防水层延长了墙体的使用时间;整体实现了墙体承重、隔音以及适应现代化需求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固定柱的数量≥3,且竖向固定柱相互等距平行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加固层、变色涂层以及防水层的厚度比为10:(1-2):(0.8-1.2)。

进一步地,所述加固层中的加强筋的横截面为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管状结构;所述变色涂层为感光变色涂层;所述防水层为纳米级防水薄膜。

进一步地,所述墙体的底端安装有密封垫。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板的材质为铁素体不锈钢或马氏体不锈钢。

上述建筑智能安装工程用内板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加强筋按照呈正方形或长方形进行铺列,放入加固层模具中,将所述硅铝复合材料注入加固层模具中,在150-160℃下注塑成型,成型结束后,开模取出加固层,待用;

S2:将感光变色原料混合均匀后进行密炼塑化得到胶料,将胶料进行过滤,过滤后的胶料通过压延机压延,在加固层上固化成型,得到变色涂层;

S3:将变色涂层表面去除油脂,再将防水层的浆液经过超音波震荡喷涂在变色涂层表面形成防水层,将完成喷涂的墙体置于真空脱泡机中脱泡,再进行激光退火处理得到墙体待用;

S4:将磁板安装在所述墙体的右侧端面的凹槽中,并采用密封垫圈用于磁板的限位;将金属板安装在所述墙体的左侧端面的凹槽中,并采用密封垫圈用于金属板的限位;将所述竖向固定柱安装在所述墙体的顶端的凹槽中,并采用密封垫圈用于竖向固定柱的限位;将密封垫通过胶粘剂粘接在墙体的底端,即得成品。

进一步地,所述硅铝复合材料由如下重量份的组份组成:煤矸石制纤维40-50份,玻璃增强聚丙烯20-30份,活性硅铝材料8-12份,硅铝熟料20-30份,硼酸锌3-5份,活性高岭土3-5份,十溴二苯乙烷1-2份。

进一步地,所述感光变色原料由如下重量份的组份组成:聚氨酯树脂30-40份,聚苯乙烯乳液8-12份,氧化铁红2-3份,1,2-二芳基乙烯 2-3份,偶氮苯-4-苯甲酸2-3份。

进一步地,所述S3步骤中防水层的浆液由如下重量份的组份组成:纳米氟聚合物粒子 40-50份,聚硅氧烷 1.0-3.0份,聚氨酯 8-12份,纳米二氧化钛1-3份,纳米氧化锌 3-5份;所述S3步骤中脱泡的真空度为 0.08-0.12Mpa,时间为1-2min;所述S3步骤中激光退火的温度在150-180℃,时间为 30-50min。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建筑智能安装工程用内板墙上设置有竖向固定柱,其中竖向固定柱安装在墙体顶端的凹槽中,墙体的底端粘接有密封垫,因此内板墙具有良好的固定限位效果,不存在滑动等不安全隐患;

2. 磁板固定安装在墙体的右侧的凹槽中,金属板固定安装在墙体的左侧的凹槽中,将两个内板墙进行拼接的时候,左右俩侧的磁板和金属板相吸引,从而实现无缝连接的效果,易于拆除和拼接,在安装过程中更为便利;

3. 墙体依次设置有加固层、变色涂层以及防水层,其中加固层具有承重隔音的作用,变色涂层增强了墙体的观赏性,防水层延长了墙体的使用时间;整体实现了墙体承重、隔音以及适应现代化需求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墙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加固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实施例2的墙体结构主视图;

图4为实施例3-实施例4的墙体结构主视图;

图5为实施例1-实施例2的加强筋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3-实施例4的加强筋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实施例2的墙体结构后视图;

图8为实施例3-实施例4的墙体结构后视图;

图中:

1-墙体,11-加固层,12-变色涂层,13-防水层;2-竖向固定柱;3-磁板;4-金属板;5-密封垫;6-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图8所示,将磁板安装在所述墙体的右侧端面的凹槽中,并采用密封垫圈用于磁板的限位;将金属板安装在所述墙体的左侧端面的凹槽中,并采用密封垫圈用于金属板的限位;将所述竖向固定柱安装在所述墙体的顶端的凹槽中,并采用密封垫圈用于竖向固定柱的限位;将密封垫通过胶粘剂粘接在墙体的底端。

实施例1

一种建筑智能安装工程用内板墙,包括墙体、竖向固定柱、磁板以及金属板:

所述竖向固定柱安装在所述墙体的顶端的凹槽中;

所述磁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墙体的右侧的凹槽中;

所述金属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墙体的左侧的凹槽中;

所述墙体依次设置有加固层、变色涂层以及防水层;

所述加固层的内部安装有加强筋,所述加固层的注塑成型的材料为硅铝复合材料。

具体地,所述竖向固定柱的数量为3,且竖向固定柱相互等距平行布置。

具体地,所述加固层、变色涂层以及防水层的厚度比为10:1:0.8。

具体地,所述加固层中的加强筋的横截面为呈正方形;所述变色涂层为感光变色涂层;所述防水层为纳米级防水薄膜。

具体地,所述墙体的底端安装有密封垫。

具体地,所述金属板的材质为铁素体不锈钢。

实施例2

一种建筑智能安装工程用内板墙,包括墙体、竖向固定柱、磁板以及金属板:

所述竖向固定柱安装在所述墙体的顶端的凹槽中;

所述磁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墙体的右侧的凹槽中;

所述金属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墙体的左侧的凹槽中;

所述墙体依次设置有加固层、变色涂层以及防水层;

所述加固层的内部安装有加强筋,所述加固层的注塑成型的材料为硅铝复合材料。

具体地,所述竖向固定柱的数量为3,且竖向固定柱相互等距平行布置。

具体地,所述加固层、变色涂层以及防水层的厚度比为10:2:1.2。

具体地,所述加固层中的加强筋的横截面为呈正方形;所述变色涂层为感光变色涂层;所述防水层为纳米级防水薄膜。

具体地,所述墙体的底端安装有密封垫。

具体地,所述金属板的材质为马氏体不锈钢。

实施例3

一种建筑智能安装工程用内板墙,包括墙体、竖向固定柱、磁板以及金属板:

所述竖向固定柱安装在所述墙体的顶端的凹槽中;

所述磁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墙体的右侧的凹槽中;

所述金属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墙体的左侧的凹槽中;

所述墙体依次设置有加固层、变色涂层以及防水层;

所述加固层的内部安装有加强筋,所述加固层的注塑成型的材料为硅铝复合材料。

具体地,所述竖向固定柱的数量为4,且竖向固定柱相互等距平行布置。

具体地,所述加固层、变色涂层以及防水层的厚度比为10:1.5:1.0。

具体地,所述加固层中的加强筋的横截面为呈长方形的管状结构;所述变色涂层为感光变色涂层;所述防水层为纳米级防水薄膜。

具体地,所述墙体的底端安装有密封垫。

具体地,所述金属板的材质为铁素体不锈钢。

实施例4

一种建筑智能安装工程用内板墙,包括墙体、竖向固定柱、磁板以及金属板:

所述竖向固定柱安装在所述墙体的顶端的凹槽中;

所述磁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墙体的右侧的凹槽中;

所述金属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墙体的左侧的凹槽中;

所述墙体依次设置有加固层、变色涂层以及防水层;

所述加固层的内部安装有加强筋,所述加固层的注塑成型的材料为硅铝复合材料。

具体地,所述竖向固定柱的数量为4,且竖向固定柱相互等距平行布置。

具体地,所述加固层、变色涂层以及防水层的厚度比为10:1.5:1.2。

具体地,所述加固层中的加强筋的横截面为呈长方形的管状结构;所述变色涂层为感光变色涂层;所述防水层为纳米级防水薄膜。

具体地,所述墙体的底端安装有密封垫。

具体地,所述金属板的材质为铁素体不锈钢。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