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浸胶手套压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8676发布日期:2019-06-26 01:01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浸胶手套压纹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套加工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浸胶手套压纹机。



背景技术:

浸胶手套又称乳胶手套,是手套中的一种,它不同与一般的手套,由乳胶加工而成,可以作为家庭、工业、医疗、美容等行业使用,是必备的手部防护用品,采用天然乳胶,配以其他的精细助剂加工而成的浸胶手套,产品经过特殊表面处理,穿戴舒适,在工农业生产、医疗、日常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浸胶手套生产工艺是采用手套模型进行生产,手套模型先经酸碱清洁、水清洗,洗净的模型先浸入热水加热后至浸凝固剂并干燥进行浸胶,浸胶后送烘箱初步烘干、加纤维内套、冲热水再送至烘箱硫化、烘干成型,手套脱模后充气检查、低温定型、中温干燥、水洗、脱水、烘干后再包装送成品仓库,在这个过程中,操作比较繁琐,过程复杂浪费时间,而且,如果需要在手套上印上不同的纹路或者图标,那就需要大幅度更换模具,不但浪费时间也浪费人工。

因此设计一种低噪音,压纹压力稳定,减少人工消耗,从而减少成本,提高效率,不同种类、不同规格的纹路间切换方便快捷,提高更换效率的手套压纹机,正是发明人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浸胶手套压纹机,能实现低噪音,压纹压力稳定,减少人工消耗,从而减少成本,提高效率,不同种类、不同规格的纹路间切换方便快捷,提高更换效率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浸胶手套压纹机,其包括中部框架、上部框架、液压缸、气压缸、气液增压缸、控制面板、传动杆、连接螺栓、传压连接板、弹簧、压纹模板、主动齿轮、安装压板、定位导向轮、从动齿轮、连接体、手型板、定位机构、轴承座、推力滚子轴承、旋转电机、支撑横梁、下部框架、安装基板、垫板、转盘,所述下部框架上端连接中部框架,所述中部框架上端连接上部框架,所述上部框架上端设置有两个气压缸,所述两个气压缸侧面分别设置有两个液压缸,上部框架内侧设置有两个气液增压缸,所述两个气压缸分别连接两个气液增压缸,所述两个液压缸分别连接两个气液增压缸,所述两个气液增压缸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两个传动杆,所述两个传动杆下端通过螺母连接传压连接板,所述传压连接板通过八个连接螺栓分别连接两个压纹模板,所述八个连接螺栓处与传压连接板与压纹模板之间的部分外侧分别设置有八个弹簧,所述中部框架内侧连接有两个支撑横梁,所述两个支撑横梁上端连接有安装基板,所述安装基板上端连接有垫板,所述下部框架内侧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下部框架上端面开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内侧设置有推力滚子轴承,所述推力滚子轴承通过轴承座与下部框架连接固定,所述轴承座通过螺栓与下部框架连接固定,所述推力滚子轴承内侧设置有连接体,所述连接体外侧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所述连接体上端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上端面边缘处分别设置有十六个手型板,所述十六个手型板分为四个方向均匀分布且均通过安装压板、螺栓与转盘连接固定,所述转盘下端面边缘处设置有八个定位导向轮,所述八个定位导向轮每两个为一组分四个方向分布且相互之间夹角为90°,所述下部框架侧面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上端高度与定位导向轮齐平;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活动插销、定位气缸、固定块、滑动导柱、安装支柱、感应器,所述安装支柱上端设置有两根滑动导柱,所述两根滑动导柱分别通过四个固定块与安装支柱连接固定,所述两根滑动导柱之间通过活动插销连接,所述活动插销一端端面连接有定位气缸,所述安装支柱侧端面连接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的安装位置正对滑动导柱末端;

所述控制面板包括控制按钮、加热控制器、触摸屏,所述触摸屏设置在控制面板中部,所述触摸屏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加热控制器,所述两个加热控制器两侧分别设置有十二个控制按钮。

进一步,所述气压缸、液压缸、定位气缸均由配套的电磁阀控制开、关,所述气压缸、液压缸、定位气缸配套的电磁阀、旋转电机、控制按钮、触摸屏、加热控制器、气液增压缸、压纹模板均由PLC电路统一编程控制。

进一步,所述气液增压缸的输出动力由液压缸、气压缸共同提供。

进一步,所述定位机构上设置的活动插销工作状态下处于滑动导柱左端,常态下处于滑动导柱右端且完全离开两个定位导向轮之间。

进一步,所述压纹模板内部内置加热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液压缸、气压缸共同作为压纹模板下压的动力源,配合气液增压缸汇聚两方动能进行增压,实现了减少用气量,避免气量过大产生噪音,压力稳定的功能。

2.本实用新型通过四工位旋转切换的结构设计,简化了人工操难度,实现了减少人工消耗,从而减少成本,提高效率的功能。

3.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可以拆卸替换的压纹模板,实现了不同种类、不同规格的纹路间切换方便快捷,提高更换效率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控制面板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定位机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转盘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图A。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图B。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图C。

附图标记说明:1-中部框架;2-上部框架;3-液压缸;4-气压缸;5-气液增压缸;6-控制面板;7-传动杆;8-连接螺栓;9-传压连接板;10-弹簧;11-压纹模板;12-主动齿轮;13-安装压板;14-定位导向轮;15-从动齿轮;16-连接体;17-手型板;18-定位机构;19-轴承座;20-推力滚子轴承;21-旋转电机;22-支撑横梁;23-下部框架;24-安装基板;25-垫板;26-控制按钮;27-加热控制器;28-触摸屏;29-活动插销;30-定位气缸;31-固定块;32-滑动导柱;33-安装支柱;34-转盘;35-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在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参见图1至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控制面板6结构图、定位机构18结构图、转盘34结构图,其包括中部框架1、上部框架2、液压缸3、气压缸4、气液增压缸5、控制面板6、传动杆7、连接螺栓8、传压连接板9、弹簧10、压纹模板11、主动齿轮12、安装压板13、定位导向轮14、从动齿轮15、连接体16、手型板17、定位机构18、轴承座19、推力滚子轴承20、旋转电机21、支撑横梁22、下部框架23、安装基板24、垫板25、转盘34,下部框架23上端连接中部框架1,中部框架1上端连接上部框架2,上部框架2上端设置有两个气压缸4,两个气压缸4侧面分别设置有两个液压缸3,上部框架2内侧设置有两个气液增压缸5,两个气压缸4分别连接两个气液增压缸5,两个液压缸3分别连接两个气液增压缸5,两个气液增压缸5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两个传动杆7,两个传动杆7下端通过螺母连接传压连接板9,传压连接板9通过八个连接螺栓8分别连接两个压纹模板11,八个连接螺栓8处与传压连接板9与压纹模板11之间的部分外侧分别设置有八个弹簧10,中部框架1内侧连接有两个支撑横梁22,两个支撑横梁22上端连接有安装基板24,安装基板24上端连接有垫板25,下部框架23内侧设置有旋转电机21,旋转电机21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齿轮12,下部框架23上端面开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内侧设置有推力滚子轴承20,推力滚子轴承20通过轴承座19与下部框架23连接固定,轴承座19通过螺栓与下部框架23连接固定,推力滚子轴承20内侧设置有连接体16,连接体16外侧连接有从动齿轮15,从动齿轮15与主动齿轮12啮合,连接体16上端连接有转盘34,转盘34上端面边缘处分别设置有十六个手型板17,十六个手型板17分为四个方向均匀分布且均通过安装压板13、螺栓与转盘34连接固定,转盘34下端面边缘处设置有八个定位导向轮14,八个定位导向轮14每两个为一组分四个方向分布且相互之间夹角为90°,下部框架23侧面设置有定位机构18,定位机构18上端高度与定位导向轮14齐平;

定位机构18包括活动插销29、定位气缸30、固定块31、滑动导柱32、安装支柱33、感应器35,安装支柱33上端设置有两根滑动导柱32,两根滑动导柱32分别通过四个固定块31与安装支柱33连接固定,两根滑动导柱32之间通过活动插销29连接,活动插销29一端端面连接有定位气缸30,安装支柱33侧端面连接有感应器35,感应器35的安装位置正对滑动导柱32末端;

控制面板6包括控制按钮26、加热控制器27、触摸屏28,触摸屏28设置在控制面板6中部,触摸屏28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加热控制器27,两个加热控制器27两侧分别设置有十二个控制按钮26。

气压缸4、液压缸3、定位气缸30均由配套的电磁阀控制开、关,气压缸4、液压缸3、定位气缸30配套的电磁阀、旋转电机21、控制按钮26、触摸屏28、加热控制器27、气液增压缸5、压纹模板11均由PLC电路统一编程控制,气液增压缸5的输出动力由液压缸3、气压缸4共同提供,定位机构18上设置的活动插销29工作状态下处于滑动导柱32左端,常态下处于滑动导柱32右端且完全离开两个定位导向轮14之间,压纹模板11内部内置加热管。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只需要一个工人将浸泡好的手套分别套在十六个手型板17外侧,胶面朝上,然后启动装置,压纹模板11预热,转盘34转到正确工位后,定位机构18上的定位气缸30工作,将活动插销29插进转盘34下端面上设置的成组的定位导向轮14中间,以达到定位效果,位置确定好了之后,气压缸4和液压缸3共同作用,经过气液增压缸5的增压之后,给予压纹模板11一个向下的力,使得压纹模板11可以与手套上的胶面紧密接触并压制纹路,当压制完毕之后,气缸上抬,定位机构18收回活动插销29,转盘34在旋转电机21的带动下进行工位调整即顺时针旋转90°,然后重复上述动作,在这个过程中,工人只需要站在转盘34和压纹设备的输出位置,不断的将压制好的手套剥离手型板17并将没有进行过压制的手套套在手型板17上即可,控制模板上设置有触摸屏28和控制按钮26,可以通过这些来辅助控制设备,压纹模板11与连接螺栓8你之间为螺纹连接,更换方便,只要在需要更换纹路的形状、规格等条件时,拆下压纹模板11并换上需要的压纹模板11就可以继续进行生产,省时省力,效率高。

参见图5至7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图A、电路图B、电路图C,其中SB为电源锁开关,A1、A2分别为左右急停开关,B1为电源启动按钮,C1、C2分别为左右加热切换开关,C3供气电磁阀控制运行状态指示灯DC24V的开关,PLC输入端X0至X3为外部接近开关输入,X4至X7为按钮开关,输出COM0公共端为DC24V正极,Y4至Y7为输出动力控制,输出COM1公共端为DC12V正极,Y10至Y12为三色灯状态控制。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液压缸3、气压缸4共同作为压纹模板11下压的动力源,配合气液增压缸5汇聚两方动能进行增压,实现了减少用气量,避免气量过大产生噪音,压力稳定的功能,通过四工位旋转切换的结构设计,简化了人工操难度,实现了减少人工消耗,从而减少成本,提高效率的功能,通过采用可以拆卸替换的压纹模板11,实现了不同种类、不同规格的纹路间切换方便快捷,提高更换效率的功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