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贴合装置及轮胎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2378发布日期:2019-08-13 20:45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贴合装置及轮胎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轮胎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贴合装置及轮胎成型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各轮胎制造企业的轮胎成型方法一般是:先在普通的成型鼓上进行轮胎胎壳成型,然后将胎壳移到另一个成型鼓(一般为气囊充气成型鼓) 上进行充气膨胀,使胎壳的中间部位—轮胎胎冠膨胀到接近轮胎硫化模型的直接尺寸,再进行带束贴合和胎面贴合,最后成型为胎胚。

传统的成型鼓上生产轮胎的特点是:必须有两个成型鼓,一个普通半鼓式或半芯轮式成型鼓和一个充气式成型鼓,需要经过两道工序:先在一个成型鼓上,由胎身帘布、钢丝圈等部件成型成胎壳,再通过中间传递机构或者人工把胎壳移到另一个成型鼓上进行胶囊反包,充气进行带束、胎面等部件贴合成型成胎胚。由于胎壳到胎胚需要进行一次传递,使得成型的精度相当高,从而对于成型设备和操作人员的要求要高一些,工人工作强度大,设备占地面积也更大,相应投资费用就会更大,传递环在传递过程中精度难以保证,而且毛坯比较柔软,在传递过程中容易使毛坯变形,影响轮胎品质,效率也较低;两个成型鼓也不便于维护和操作。

传统的成型鼓上胎壳成型方式为:气密层与帘布层由成型鼓上方进入并依靠压辊与成型鼓的旋转将气密层与帘布层贴合在成型鼓上,反包压实后取出到贴胎鼓上进行胎面的贴合、压实。这种上贴合的方式,气密层与多层帘布层必须逐层地贴合,待内层贴完后才能贴外层,产品的生产效率很低,贴合稳定性也较差、精度也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贴合装置及轮胎成型机,轮胎成型机仅采用了一个成型鼓,机构简单实用,易于维护,便于操作,减小了工人的工作强度;气密层与帘布层均从成型鼓的下部往上进行贴合,贴合稳定性好,精度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下贴合装置,用于轮胎成型机,所述轮胎成型机包括有机架和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机架上部的成型鼓,所述下贴合装置包括:

下贴合支架,所述下贴合支架的上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机架;

主动辊,所述主动辊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下贴合支架的上部;

从动辊,所述从动辊可转动地安装于下贴合支架的下方;

下贴合输送带,所述下贴合输送带环绕套设于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使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同旋向转动;

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伸缩装置的伸缩杆自由端铰接于所述下贴合支架的上下两端之间的部位;以及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用于驱动主动辊;

其中,当所述伸缩装置的伸缩杆伸长时,推动所述下贴合装置顺时针转动,将所述下贴合输送带上的轮胎气密层和帘布层由下而上地贴合在所述成型鼓的外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下贴合装置还包括涨紧装置,所述涨紧装置包括:

U形调节座,所述U形调节座焊接于所述下贴合支架的下端,所述U形调节座的中间板开设有螺纹孔,所述U形调节座的两边板形成半腰形槽;

从动辊安装轴,所述从动辊安装轴活动地设置于所述U形调节座的半腰形槽中;以及

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U形调节座的螺纹孔配合,且所述调节螺杆的下端抵靠于所述从动辊安装轴;

其中,所述从动辊安装轴上安装有所述从动辊,旋拧所述调节螺杆使其向下运动时,所述从动辊安装轴带动所述从动辊向下运动,使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的中心距变长,从而涨紧所述下贴合输送带。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装置包括气缸和气缸转动座,所述气缸转动座焊接于所述机架,所述气缸的缸筒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气缸转动座,在所述下贴合支架的上下两端之间焊接有翻转铰接座,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的自由端铰接于所述翻转铰接座。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减速器,所述减速器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减速器并驱动所述减速器转动,所述减速器的动力输出轴和所述主动辊通过传动皮带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轮胎成型机,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由左侧的主机架和右侧的辅机架组成,所述主机架上安装有钢丝圈预存装置、钢丝圈抓取装置以及下压轮装置,所述辅机架包括四层的输送架,由下而上依次为第一层输送架、第二层输送架、第三层输送架以及第四层输送架;

成型鼓,数量为一个,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主机架;

如前文所述的下贴合装置,所述下贴合装置安装于所述辅机架;

气密层输送装置,所述气密层输送装置包括气密层供料小车、气密层放卷装置、气密层对中装置、气密层输送带以及气密层分切装置,所述气密层供料小车上卷有气密层新料、停靠在所述第一层输送架下方,所述气密层放卷装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气密层供料小车的右侧、用于卷入气密层新料的衬底辅料层,所述气密层对中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层输送架、使气密层整齐对正地进入所述气密层输送带,所述气密层输送带通过托辊安装于所述第一层输送架的上方、用于向左输送气密层至所述下贴合装置,所述气密层输送带的左端为朝左向下倾斜且靠近所述下贴合装置,所述气密层分切装置安装于所述气密层输送带的上方、用于分切所述气密层输送带上的气密层;

内帘布层输送装置,所述内帘布层输送装置位于所述气密层输送装置的右侧且两者相邻,所述内帘布层输送装置包括内帘布层供料小车、内帘布层放卷装置、内帘布层对中装置、内帘布层输送带以及内帘布层分切装置,所述内帘布层供料小车上卷有内帘布层新料、停靠在所述第一层输送架下方,所述内帘布层放卷装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内帘布层供料小车的右侧、用于卷入内帘布层新料的衬底辅料层,所述内帘布层对中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层输送架、使内帘布层整齐对正地进入所述内帘布层输送带,所述内帘布层输送带通过托辊安装于所述第二层输送架的上方、用于向左输送内帘布层至所述气密层输送带,所述内帘布层输送带的右端为朝右向下倾斜,所述内帘布层输送带的左端为朝左向下倾斜且靠近所述气密层输送带,所述内帘布层分切装置安装于所述内帘布层输送带的上方、用于分切所述内帘布层输送带上的内帘布层;

外帘布层输送装置,所述外帘布层输送装置位于所述内帘布层输送装置的右侧且两者相邻,所述外帘布层输送装置包括外帘布层供料小车、外帘布层放卷装置、外帘布层对中装置、外帘布层输送带以及外帘布层分切装置,所述外帘布层供料小车上卷有外帘布层新料、停靠在所述第一层输送架下方,所述外帘布层放卷装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外帘布层供料小车的右侧、用于卷入外帘布层新料的衬底辅料层,所述外帘布层对中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层输送架、使外帘布层整齐对正地进入所述外帘布层输送带,所述外帘布层输送带通过托辊安装于所述第三层输送架的上方、用于向左输送外帘布层至所述内帘布层输送带,所述外帘布层输送带的右端为朝右向下倾斜,所述外帘布层输送带的左端为朝左向下倾斜且靠近所述内帘布层输送带,所述外帘布层分切装置安装于所述外帘布层输送带的上方、用于分切所述外帘布层输送带上的外帘布层;

其中,所述气密层输送带、所述内帘布层输送带以及所述外帘布层输送带的旋转线速度相同,所述气密层输送带的左端输送出的物料为三层,由下而上依次为气密层、内帘布层以及外帘布层,三层物料一齐进入所述下贴合输送带,被贴合于所述成型鼓的外周面上。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轮胎成型机还包括:

胎面层输送装置,所述胎面层输送装置位于所述外帘布层输送装置的右侧,所述胎面层输送装置包括胎面层供料小车、胎面层放卷装置、胎面布层对中装置、胎面层输送带以及胎面层分切装置,所述胎面层供料小车上卷有胎面层新料、停靠在所述第一层输送架右方,所述胎面层放卷装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胎面层供料小车的左侧、用于卷入胎面层新料的衬底辅料层,所述胎面层对中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层输送架、使气密层整齐对正地进入所述胎面层输送带,所述胎面层输送带通过托辊安装于所述第四层输送架的上方、用于向左输送胎面层至所述成型鼓的上方,所述胎面层输送带的右端为朝右向下倾斜,所述胎面层输送带的左端为朝左向下倾斜且靠近所述成型鼓,所述胎面层分切装置安装于所述胎面层输送带的上方、用于分切所述胎面层输送带上的胎面层;

胎面层贴合装置,所述胎面层贴合装置安装于所述胎面层输送装置的左端,用于将所述胎面层输送带的左端输出的胎面层贴合到已经贴合有气密层、内帘布层以及外帘布层的所述成型鼓的外周面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气密层输送带、所述内帘布层输送带、所述外帘布层输送带以及所述胎面层输送带的输出端上方分别设置有定位装置、用于防止输送带上的物料跑偏,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装置本体、复位弹簧、压紧辊转动板、压紧辊,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定位装置本体,另一端连接所述压紧辊转动板的上端,所述压紧辊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压紧辊转动杆的下端,所述压紧辊转动板的上下两端的中间部位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定位装置本体,所述定位装置本体的下部焊接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中配合有定位装置调节螺杆,所述辅机架的对应位置焊接有第二螺母,所述定位装置调节螺杆的底端与所述第二螺母配合连接;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定位装置安装座和定位装置转动板,所述定位装置安装座焊接于所述辅机架,所述定位装置转动板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定位装置安装座,另一端焊接于所述定位装置本体。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四层输送架上安装有多个烤灯,所述烤灯分布于所述胎面层输送带前后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胎面层分切装置采用电热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下贴合装置,使气密层、内帘布层以及外帘布层均从成型鼓的下部往上进行贴合,贴合稳定性好,精度高;本实用新型的轮胎成型机,能够使气密层、内帘布层以及外帘布层的三层物料进行同时送料贴合,生产效率高,克服了现有技术的逐层送料和逐层贴合导致的生产效率低的缺点;采用多个小车上料和自动放料,以及各输送带、各分切装置、各贴合装置都能够自动控制,大幅度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保障了安全;此外,只使用一个成型鼓即可完成轮胎成型,便于维护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轮胎成型机拆除胎面层输送装置和胎面层贴合装置后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I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轮胎成型机的下贴合装置的工作状态图;

图4为一实施例的轮胎成型机的下贴合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的轮胎成型机安装胎面层输送装置和胎面层贴合装置后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11主机架,12辅机架,121第一层输送架,122第二层输送架,123第三层输送架,124第四层输送架,2成型鼓,3下贴合装置,31 下贴合支架,311翻转铰接座,32主动辊,33从动辊,34下贴合输送带,35伸缩装置,351气缸,352气缸转动座,36驱动装置,361驱动电机,362减速器, 37涨紧装置,371U形调节座,372从动辊安装轴,373调节螺杆,4气密层输送装置,41气密层供料小车,42气密层放卷装置,43气密层对中装置,44气密层输送带,45气密层分切装置,5内帘布层输送装置,51内帘布层供料小车,52内帘布层放卷装置,53内帘布层对中装置,54内帘布层输送带,55内帘布层分切装置, 6外帘布层输送装置,61外帘布层供料小车,62外帘布层放卷装置,63外帘布层对中装置,64外帘布层输送带,65外帘布层分切装置,7胎面层输送装置,71 胎面层供料小车,72胎面层放卷装置,73胎面布层对中装置,74胎面层输送带, 75胎面层分切装置,8胎面层贴合装置,9定位装置,91定位装置本体,92复位弹簧,93压紧辊转动板,94压紧辊,95第一螺母,96定位装置调节螺杆,97第二螺母,98定位装置安装座,99定位装置转动板,10烤灯。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左、右、顶、底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轮胎成型机,包括:

机架1,所述机架1由左侧的主机架11和右侧的辅机架12组成,所述主机架11上安装有钢丝圈预存装置(业内现有技术,图中未示出)、钢丝圈抓取装置(业内现有技术,图中未示出)以及下压轮装置(业内现有技术,图中未示出),所述辅机架12包括四层的输送架,由下而上依次为第一层输送架121、第二层输送架122、第三层输送架123以及第四层输送架124;

成型鼓2,数量为一个,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主机架11;

下贴合装置3,所述下贴合装置3安装于所述辅机架12,用于将气密层和帘布层紧密贴合到所述成型鼓2;

气密层输送装置4,所述气密层输送装置4包括气密层供料小车41、气密层放卷装置42、气密层对中装置43、气密层输送带44以及气密层分切装置45,所述气密层供料小车41上卷有气密层新料、停靠在所述第一层输送架121下方,所述气密层放卷装置42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气密层供料小车41的右侧、用于卷入气密层新料的衬底辅料层,所述气密层对中装置43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层输送架121、使气密层整齐对正地进入所述气密层输送带44,所述气密层输送带44通过托辊安装于所述第一层输送架121的上方、用于向左输送气密层至所述下贴合装置3,所述气密层输送带44的左端为朝左向下倾斜且靠近所述下贴合装置3,所述气密层分切装置45安装于所述气密层输送带44的上方、用于分切所述气密层输送带44上的气密层;

内帘布层输送装置5,所述内帘布层输送装置5位于所述气密层输送装置4 的右侧且两者相邻,所述内帘布层输送装置5包括内帘布层供料小车51、内帘布层放卷装置52、内帘布层对中装置53、内帘布层输送带54以及内帘布层分切装置55,所述内帘布层供料小车51上卷有内帘布层新料、停靠在所述第一层输送架121下方,所述内帘布层放卷装置52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内帘布层供料小车51的右侧、用于卷入内帘布层新料的衬底辅料层,所述内帘布层对中装置 53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层输送架121、使内帘布层整齐对正地进入所述内帘布层输送带54,所述内帘布层输送带54通过托辊安装于所述第二层输送架122的上方、用于向左输送内帘布层至所述气密层输送带44,所述内帘布层输送带54 的右端为朝右向下倾斜,所述内帘布层输送带54的左端为朝左向下倾斜且靠近所述气密层输送带44,所述内帘布层分切装置55安装于所述内帘布层输送带 54的上方、用于分切所述内帘布层输送带54上的内帘布层;

外帘布层输送装置6,所述外帘布层输送装置6位于所述内帘布层输送装置 5的右侧且两者相邻,所述外帘布层输送装置6包括外帘布层供料小车61、外帘布层放卷装置62、外帘布层对中装置63、外帘布层输送带64以及外帘布层分切装置65,所述外帘布层供料小车61上卷有外帘布层新料、停靠在所述第一层输送架121下方,所述外帘布层放卷装置62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外帘布层供料小车61的右侧、用于卷入外帘布层新料的衬底辅料层,所述外帘布层对中装置63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层输送架121、使外帘布层整齐对正地进入所述外帘布层输送带64,所述外帘布层输送带64通过托辊安装于所述第三层输送架123 的上方、用于向左输送外帘布层至所述内帘布层输送带54,所述外帘布层输送带64的右端为朝右向下倾斜,所述外帘布层输送带64的左端为朝左向下倾斜且靠近所述内帘布层输送带54,所述外帘布层分切装置65安装于所述外帘布层输送带64的上方、用于分切所述外帘布层输送带64上的外帘布层;

其中,所述气密层输送带44、所述内帘布层输送带54以及所述外帘布层输送带64的旋转线速度相同,所述气密层输送带44的左端输送出的物料为三层,由下而上依次为气密层、内帘布层以及外帘布层,三层物料一齐进入所述下贴合输送带34,被贴合于所述成型鼓2的外周面上。

上述设计,能够使气密层、内帘布层以及外帘布层的三层物料进行同时送料,克服了现有技术的逐层送料和贴合导致的生产效率低的缺点。

具体地,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下贴合装置3,包括:

下贴合支架31,所述下贴合支架31的上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机架1;主动辊32,所述主动辊32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下贴合支架31的上部;从动辊33,所述从动辊33可转动地安装于下贴合支架31的下方;下贴合输送带34,所述下贴合输送带34环绕套设于所述主动辊32和所述从动辊33,使所述主动辊32 和所述从动辊33同旋向转动;伸缩装置35,所述伸缩装置35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机架1,所述伸缩装置35的伸缩杆自由端铰接于所述下贴合支架31的上下两端之间的部位;以及驱动装置36,所述驱动装置36安装于所述机架1,用于驱动主动辊32;其中,当所述伸缩装置35的伸缩杆伸长时,推动所述下贴合装置3顺时针转动,将所述下贴合输送带34上的轮胎气密层和帘布层由下而上地贴合在所述成型鼓2的外周面上。

上述设计,使得气密层与帘布层均从成型鼓2的下部往上进行贴合,贴合稳定性好,精度高。

为了保证贴合效果,所述下贴合装置3上还设计了涨紧装置37,如图4所示,所述涨紧装置37包括:U形调节座371,所述U形调节座371焊接于所述下贴合支架31的下端,所述U形调节座371的中间板开设有螺纹孔,所述U 形调节座371的两边板形成半腰形槽;从动辊安装轴372,所述从动辊安装轴 372活动地设置于所述U形调节座371的半腰形槽中;以及调节螺杆373,所述调节螺杆373与所述U形调节座371的螺纹孔配合,且所述调节螺杆373的下端抵靠于所述从动辊安装轴371;其中,所述从动辊安装轴372上安装有所述从动辊33,旋拧所述调节螺杆373使其向下运动时,所述从动辊安装轴372带动所述从动辊33向下运动,使所述主动辊32和所述从动辊33的中心距变长,从而涨紧所述下贴合输送带34,进一步保证了贴合的稳定性和精度。

作为具体的设计,如图3、4所示,所述伸缩装置35包括气缸351和气缸转动座352,所述气缸转动座352焊接于所述机架1,所述气缸351的缸筒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气缸转动座352,在所述下贴合支架31的上下两端之间焊接有翻转铰接座311,所述气缸351的活塞杆的自由端铰接于所述翻转铰接座311。

作为具体的设计,如图3所示,所述驱动装置36包括驱动电机361和减速器362,所述减速器362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1,所述驱动电机361固定安装于所述减速器362并驱动所述减速器362转动,所述减速器362的动力输出轴和所述主动辊32通过传动皮带传动连接。

当气密层、内帘布层以及外帘布层的三层物料一齐被输送进入到所述下贴合输送带34上后,所述气缸351在电磁阀控制下开始工作,从而所述气缸351 的活塞杆伸出,推动所述下贴合装置3顺时针转动,将所述下贴合输送带34上的三层物料由下而上地贴合于所述成型鼓2,所述驱动装置36驱动下贴合输送带34,即能将上述的三层物料紧密地贴合卷在所述成型鼓2,完成气密层、内帘布层以及外帘布层的三层物料的下贴合工序。

在轮胎生产过程中,待气密层、内帘布层以及外帘布层的三层物料被贴合于所述成型鼓2上之后,需要贴合胎面层,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轮胎成型机,还设计了胎面层输送装置7和胎面层贴合装置8。

具体地,如图1、5所示,所述胎面层输送装置7位于所述外帘布层输送装置6的右侧,所述胎面层输送装置7包括胎面层供料小车71、胎面层放卷装置 72、胎面布层对中装置73、胎面层输送带74以及胎面层分切装置75,所述胎面层供料小车71上卷有胎面层新料、停靠在所述第一层输送架121右方,所述胎面层放卷装置72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胎面层供料小车71的左侧、用于卷入胎面层新料的衬底辅料层,所述胎面层对中装置73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层输送架121、使气密层整齐对正地进入所述胎面层输送带74,所述胎面层输送带74 通过托辊安装于所述第四层输送架124的上方、用于向左输送胎面层至所述成型鼓2的上方,所述胎面层输送带74的右端为朝右向下倾斜,所述胎面层输送带74的左端为朝左向下倾斜且靠近所述成型鼓2,所述胎面层分切装置75安装于所述胎面层输送带74的上方、用于分切所述胎面层输送带74上的胎面层;

所述胎面层贴合装置8安装于所述胎面层输送装置7的左端,用于将所述胎面层输送带74的左端输出的胎面层贴合到已经贴合有气密层、内帘布层以及外帘布层的所述成型鼓2的外周面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气密层输送带44、所述内帘布层输送带54、所述外帘布层输送带64以及所述胎面层输送带74的输出端上方分别设置有定位装置9、用于防止各输送带上的物料跑偏,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定位装置9 包括定位装置本体91、复位弹簧92、压紧辊转动板93、压紧辊94,所述复位弹簧9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定位装置本体91,另一端连接所述压紧辊转动板93 的上端,所述压紧辊94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压紧辊转动板93的下端,所述压紧辊转动板93的上下两端的中间部位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定位装置本体91,所述定位装置本体91的下部焊接有第一螺母95,所述第一螺母95中配合有定位装置调节螺杆96,所述辅机架12的对应位置焊接有第二螺母97,所述定位装置调节螺杆96的底端与所述第二螺母97配合连接;所述定位装置9还包括定位装置安装座98和定位装置转动板99,所述定位装置安装座98焊接于所述辅机架12,所述定位装置转动板99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定位装置安装座98,另一端焊接于所述定位装置本体91。使用时,旋拧所述定位装置调节螺杆96,即可调节所述定位装置本体91的高度,所述压紧辊转动板93起到杠杆的作用,所述压紧辊转动板93的上端被所述复位弹簧92拉紧,使得所述压紧辊转动板93 的下端的所述压紧辊94向右运动,从而使所述压紧辊94将各条输送带上的物料压紧在各条输送带上,实现定位,防止输送带上的物料在输送过程中跑偏。

胎面层为合成橡胶,为了防止胎面层在所述胎面层输送带74上出现黏连现象而影响贴合效果,在所述第四层输送架124上安装有多个烤灯10,所述烤灯 10分布于所述胎面层输送带74前后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胎面层分切装置75采用电热刀对胎面层物料进行切割,这样切割速度快、精度高。

上述各运动组件可以由工人执行控制开关进行操作,也可以使用PLC进行全自动控制相应的电机和电磁阀,由电磁阀控制各气缸的活塞杆动作。工作时,主机上将钢丝圈预先放置在钢丝圈预存装置上,辅机进行供料操作,将装满料的气密层供料小车41、内帘布层供料小车51、外帘布层供料小车61、胎面层供料小车71推入对应的放卷装置旁,各个对应的放卷装置各自将整卷的气密层、内帘布层、外帘布层、胎面层新料的衬底辅料层卷入,从而将整卷的气密层、内帘布层、外帘布层、胎面层新料放出,由工人将气密层、内帘布层、外帘布层、胎面层新料逐一经由各自输送装置中的对中装置导引到各自对应的输送带上,该操作仅在整卷新料上料后第一次操作时是需要。由PLC对气密层、内帘布层、外帘布层、胎面层由输送带与各自对应的定位装置的配合按各自指定的长度进入各自对应的分切装置进行自动分切,再由各自对应的输送带通过PLC 与各自对应的定位装置控制分切后的各层物料进入到指定待机位置。气密层、内帘布层、外帘布层的下贴合装置3上翻至成型鼓2(收缩状态)的下方并使下贴合输送带34与成型鼓2鼓面保持适量的接触,由PLC控制成型鼓2、气密层输送带44、内帘布层输送带54、外帘布层输送带64进行同线速度运转将气密层、内帘布层、外帘布层贴合在成型鼓2上,同时抓取装置将预先停放在钢丝圈预存装置上的钢丝取出到达待机位置,完成后下贴合装置3复位等待接收下一周期的气密层、内帘布层、外帘布层。抓取装置由PLC控制将钢丝送至成型鼓指定位置,同时下压轮装置到达工作位置(成型鼓2下方),成型鼓2膨胀同时抓取装置松开,成型鼓2进行反包动作,抓取装置移出至待机位置,下压轮装置进行压实帘布层与气密层动作,同时胎面层贴合装置8将胎面层送至成型鼓2的接近位置进行待机,下压轮装置压实动作完成,压轮复位,胎面层贴合装置8将胎面层从输送架上由上至下伸出至成型鼓2的鼓面上,胎面层贴合装置8使胎面层与成型鼓2鼓面贴合,下压轮装置再次进行压实动作将胎面层与之前贴合完成的气密层、内帘布层、外帘布层进行紧密贴合,完成后成型鼓2 收缩,同时胎面层贴合装置8复位接收下一运行周期的胎面层,胎面层贴合装置8复位后抓取装置运行至工作位置,工人将制作完成的胎壳取出运送至待机位置,放入辊道后取走。

本实用新型的轮胎成型机,能够使气密层、内帘布层以及外帘布层的三层物料进行同时送料贴合,生产线率高,克服了现有技术的逐层送料和逐层贴合导致的生产效率低的缺点;全新的下贴合装置,使得气密层、内帘布层以及外帘布层均从成型鼓的下部往上进行贴合,贴合稳定性好,精度高;采用多个小车上料和自动放料,以及各输送带、各分切装置、各贴合装置都能够自动控制,大幅度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保障了安全;此外,只使用一个成型鼓即可完成轮胎成型,便于维护和操作。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