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快速冷却功能的塑料瓶加工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05765发布日期:2019-07-31 19:51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快速冷却功能的塑料瓶加工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塑料瓶加工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塑料瓶生产模具在注模成型后需要进行冷却固化获得产品,但是冷却缓慢,导致产品成型慢,生产效率低下,因此,需要在现有的跳箱上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具有快速冷却功能的塑料瓶加工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现有的塑料瓶生产模具冷却缓慢,导致产品成型慢,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快速冷却功能的塑料瓶加工模具,通过设置第一冷却腔、第二冷却腔,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相契合,组合形成圆柱形空腔,使得水流形成水幕,对定模和动模的外围进行冷却,水流能直接向下垂直流动带走定模、动模整体散发的热量,进行冷却,从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内注入的水流包裹住定模腔和动模腔,水流进行循环流动带走热量,对模具进行冷却,通过多层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逐级冷却,使得热量散发更快,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上的圆形冷却孔使得水流能逐层向外层的空腔注入,利用小孔喷注频移作用来实现降温,通过水流带走热量,并且逐渐降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快速冷却功能的塑料瓶加工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定模包含有定模腔、第一浇口和导向柱,所述定模的中间设置有定模腔,所述定模位于定模腔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第一浇口,所述定模的表面围绕定模腔的周围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定模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冷却腔,所述动模包含有动模腔、第二浇口和导向孔,所述动模的中间设置有动模腔,所述动模位于动模腔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第二浇口,所述动模的表面围绕动模腔的周围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动模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冷却腔。

优选的,所述导向柱和导向孔相契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均呈半圆形空腔设置,且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相契合,组合形成圆柱形空腔。

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与定模、动模的长度一致,且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将定模、动模贯穿。

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的外围槽位于定模腔和动模腔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设置有3层,且呈向外递进扩散式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的内壁上设置有圆形冷却孔,且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通过圆形冷却孔逐层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该种具有快速冷却功能的塑料瓶加工模具,通过设置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均呈半圆形空腔设置,使得更贴合定模和动模的模型,通过设置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相契合,组合形成圆柱形空腔,使得水流形成水幕,对定模和动模的外围进行冷却,通过设置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与定模、动模的长度一致,使得水流能直接向下垂直流动,通过设置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将定模、动模贯穿,使得水流能带走定模、动模整体散发的热量,进行冷却。

(2)其次,通过设置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的外围槽位于定模腔和动模腔的外侧,使得从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内注入的水流包裹住定模腔和动模腔,水流进行循环流动带走热量,对模具进行冷却。

(3)还通过设置有层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且向外递进扩散,使得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之间形成空腔,避免热量聚集在一起,并且形成热传导,通过多层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逐级冷却,使得热量散发更快,通过设置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的内壁上设置有圆形冷却孔,通过设置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通过圆形冷却孔逐层连通,使得水流能逐层向外层的空腔注入,利用小孔喷注频移作用来实现降温,通过水流带走热量,并且逐渐降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模;2-动模;3-第一冷却腔;4-第二冷却腔;101-定模腔;102-第一浇口;103-导向柱;201-动模腔;202-第二浇口;203-导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所示1-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快速冷却功能的塑料瓶加工模具,包括定模1和动模2,定模1包含有定模腔101、第一浇口102和导向柱103,定模1的中间设置有定模腔101,定模1位于定模腔101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第一浇口102,定模1的表面围绕定模腔101的周围设置有导向柱103,定模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冷却腔3,动模2包含有动模腔201、第二浇口202和导向孔203,动模2的中间设置有动模腔201,动模2位于动模腔201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第二浇口202,动模2的表面围绕动模腔201的周围设置有导向孔203,动模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冷却腔4。

进一步的,导向柱103和导向孔203相契合,通过设置导向柱103和导向孔203相契合,导向柱103插入导向孔203中确保定模1和动模2合模时准确对位。

进一步的,第一冷却腔3和第二冷却腔4均呈半圆形空腔设置,且第一冷却腔3和第二冷却腔4相契合,组合形成圆柱形空腔,通过设置第一冷却腔3和第二冷却腔4均呈半圆形空腔设置,使得更贴合定模1和动模2的模型,通过设置第一冷却腔3和第二冷却腔4相契合,组合形成圆柱形空腔,使得水流形成水幕,对定模1和动模2的外围进行冷却。

进一步的,第一冷却腔3和第二冷却腔4与定模1、动模2的长度一致,且第一冷却腔3和第二冷却腔4将定模1、动模2贯穿,通过设置第一冷却腔3和第二冷却腔4与定模1、动模2的长度一致,使得水流能直接向下垂直流动,通过设置第一冷却腔3和第二冷却腔4将定模1、动模2贯穿,使得水流能带走定模1、动模2整体散发的热量,进行冷却。

进一步的,第一冷却腔3和第二冷却腔4的外围槽位于定模腔101和动模腔201的外侧,通过设置第一冷却腔3和第二冷却腔4的外围槽位于定模腔101和动模腔201的外侧,使得第一冷却腔3和第二冷却腔4内注入的水流包裹住定模腔101和动模腔201,进行循环流动带走热量,进行冷却。

进一步的,第一冷却腔3和第二冷却腔4设置有3层,且呈向外递进扩散式设置,通过设置3层第一冷却腔3和第二冷却腔4向外递进扩散,使得之间形成空腔,避免热量聚集在一起,通过多层第一冷却腔3和第二冷却腔4逐级冷却,使得热量散发更快。

进一步的,第一冷却腔3和第二冷却腔4的内壁上设置有圆形冷却孔,且第一冷却腔3和第二冷却腔4通过圆形冷却孔逐层连通,通过设置第一冷却腔3和第二冷却腔4的内壁上设置有圆形冷却孔,通过设置第一冷却腔3和第二冷却腔4通过圆形冷却孔逐层连通,使得水流能逐层向外层的空腔注入,利用小孔喷注频移作用来实现降温,通过水流带走热量,并且逐渐降温。

工作原理: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快速冷却功能的塑料瓶加工模具时,将注水管与第一冷却腔3和第二冷却腔4相连通,组合形成圆柱形空腔的第一冷却腔3和第二冷却腔4能顺利与注水管相连接,注水管喷出水流注入第一冷却腔3和第二冷却腔4中,圆柱形的第一冷却腔3和第二冷却腔4形成的空腔,使得水流形成水幕,对定模1和动模2的外围进行冷却,第一冷却腔3和第二冷却腔4与定模1、动模2的长度一致,使得水流能直接向下垂直流动,水流能带走定模1、动模2整体散发的热量,进行冷却,由于第一冷却腔3和第二冷却腔4的外围槽位于定模腔101和动模腔201的外侧,第一冷却腔3和第二冷却腔4内注入的水流包裹住定模腔101和动模腔201,进行循环流动带走热量,进行冷却,通过设置3层第一冷却腔3和第二冷却腔4向外递进扩散,使得之间形成空腔,避免热量聚集在一起,通过多层第一冷却腔3和第二冷却腔4逐级冷却,使得热量散发更快,通过设置第一冷却腔3和第二冷却腔4的内壁上设置有圆形冷却孔,通过设置第一冷却腔3和第二冷却腔4通过圆形冷却孔逐层连通,使得水流能逐层向外层的空腔注入,利用小孔喷注频移作用来实现降温,通过水流带走热量,并且逐渐降温,通过上述结构使得塑料瓶加工模具能快速冷却。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