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线接头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05756发布日期:2019-07-31 19:51阅读:1260来源:国知局
数据线接头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数据线接头处注塑的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模具工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模具的需求量也成倍增加,其生产周期愈来愈短,模具生产是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乃至单件生产演变为品种多样化、生产过程多样化、生产能力复杂化。注塑模具一般适应于热塑性塑料加热成型,利用热塑性塑料的热熔原理,将熔融的塑料通过注塑机将其注射进模具的型腔内,然后冷却定型,打开模具取出塑料产品。

手机数据线、电脑数据线的作用是来连接移动设备和电脑,来达到数据传递或充电目的,因此对于数据线接头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在传统生产过程中,通常是通过注塑模具进行生产,现有技术是利用上下顶针将线材固定住成型,外观上会造成许多的顶针孔无法达到一体无缝外观。现在的成型工艺顶针孔无法避免,取消顶针孔注塑成型外观时会因注塑成型机压力关系造成型腔内线材浮出外观表面,外观上形成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数据线接头注塑模具,能够克服传统技术中顶针固定注塑后产生顶针孔造成外观缺陷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据线接头注塑模具,包括分体设置的固定模具、第一注塑模、第二注塑模,所述第一注塑模分别与固定模具、第二注塑模合模匹配,所述固定模具上开设有与数据线接头匹配的多组固定凹槽,所述第一注塑模和第二注塑模上开设有与数据线接头匹配的多组注塑凹槽,多组所述注塑凹槽的注塑模穴贯通相连至同一个浇注口,所述固定模具、第一注塑模、第二注塑模上分别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第一注塑模与固定模具或者第二注塑模合模匹配后,在所述定位孔内插入合模定位销钉。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固定模具上的固定凹槽与第一注塑模上的注塑凹槽位置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固定凹槽的深度为数据线接头高度的一半,保证第一注塑模与固定模具合模后为半边注塑。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注塑模和第二注塑模内部结构镜像设置。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第一注塑模、第二注塑模均包括两组注塑凹槽或四组注塑凹槽。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固定模具、第一注塑模、第二注塑模分别开设有三个定位孔,三个所述定位孔在平面上构成三角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注塑模和固定模具之间、所述第一注塑模与第二注塑模之间分别通过螺丝锁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螺丝为波珠螺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其一、将数据线接头放置于固定模具上,固定模具与第一注塑模合模匹配,通过第一注塑模的浇注口向合模匹配后的注塑凹槽内注塑,实现数据线接头的半边注塑,取下固定模具,半边注塑的数据线接头在第一注塑模内,将第一注塑模与第二注塑模合模匹配,通过第二注塑模的浇注口向合模匹配后的注塑凹槽内注塑,实现数据线接头的另一个半边的注塑,这样通过两次合模注塑,取代了现有技术中的顶针固定的方式,使数据线接头的成型外观上没有顶针孔。

其二、在注塑模具上开设有多组注塑凹槽,实现了多组数据线接头同时注塑的要求,相比于单一的注塑孔,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其三、固定模具、第一注塑模、第二注塑模上分别开设有位置对应的多个定位孔,在合模匹配过程中,提高了合模匹配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模具截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注塑模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注塑模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模具与第一注塑模合模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注塑模与第二注塑模合模剖面图。

图中标号说明:1、固定模具;11、固定凹槽;2、第一注塑模;3、第二注塑模;4、数据线接头;5、注塑凹槽;51、浇注口;52、注塑模穴;6、定位孔;7、锁合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数据线接头注塑模具的一实施例,包括分体设置的固定模具1、第一注塑模2、第二注塑模3,所述第一注塑模2分别与固定模具1、第二注塑3模合模匹配,所述固定模具1、第一注塑模2、第二注塑模3的大小、形状相同,所述固定模具1上开设有与数据线接头4匹配的多组固定凹槽11,所述固定凹槽11的截面的长宽与数据线接头4的长宽相同,固定凹槽11能够将数据线接头4固定住,所述固定凹槽11的深度为数据线接头4高度的一半,保证第一注塑模2与固定模具1合模后为半边注塑,所述第一注塑模2和第二注塑模3上开设有与数据线接头4匹配的多组注塑凹槽5,所述固定模具1上的固定凹槽11与第一注塑模2上的注塑凹槽5位置相对应。所述注塑凹槽5的数量与固定凹槽11的数量相匹配,多组所述注塑凹槽5的注塑模穴52贯通相连至同一个浇注口51,所述第一注塑模2和第二注塑模3内部结构镜像设置,包括注塑凹槽5的位置、宽度、深度一一对应镜像设置。所述固定模具1、第一注塑模2、第二注塑模3上分别开设有位置对应的多个定位孔6,所述定位孔6内插入合模定位销钉。

优选地,所述第一注塑模2、第二注塑模3上分别开设有四组注塑凹槽5,实现同一个浇注口51向四组数据线接头4注塑,相比于单一的注塑凹槽5,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开设两组注塑凹槽5。

优选地,所述固定模具1、第一注塑模2、第二注塑模3分别开设有三个定位孔6,采用三孔定位的方式。三个孔中两个孔位于模具的一侧,另一个孔位于模具的另一侧,在实际生产中,由于采用机械臂抓取模具,如果采用两孔定位的方式,在合模时有可能将模具放反,三孔定位能够起到发呆作用,防止合模时模具放反,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定位效果,提高了合模匹配的精度。

优选地,所述固定模具1、第一注塑模2、第二注塑模3上均开设有锁合螺孔7,所述第一注塑模2和固定模具1之间、所述第一注塑模2与第二注塑模3之间分别通过螺丝在所述锁合螺孔7上旋紧固定,所述锁合螺孔7分别开设在固定模具1、第一注塑模2、第二注塑模3的四个角处,在用螺丝锁合时对四个角处的锁合螺孔7同时锁合,防止由于锁合次序不同而造成的模具偏移。

优选地,所述螺丝为波珠螺丝,由弹簧,钢珠,壳体组成,采用玻珠螺丝的优势在于,在注塑完成后将合模分开时,拧松波珠螺丝后,内部的弹簧和钢珠就能将两个模具分开,既保护模具又方便操作。

参照图4-5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的操作步骤为:

将数据线接头4放置于固定模具1上,所述数据线接头4为扁平状,将数据线接头4立放在固定模具1上,相比于平放在固定模具1上,注塑的高度更高,更容易控制注塑效果,放置好数据线接头4后,将固定模具1与第一注塑模合模2匹配,在定位孔6中插入定位销钉,用波珠螺丝将固定模具1和第一注塑模2锁合固定,通过第一注塑模2的浇注口51向合模匹配后的注塑凹槽5内注塑,实现数据线接头4的半边注塑;注塑完成后取下固定模具1,半边注塑的数据线接头4在第一注塑模2内,将第一注塑模2与第二注塑模3合模匹配,同样在定位孔6中插入定位销钉,用波珠螺丝将第一注塑模2和第二注塑模3锁合固顶,通过第二注塑模3的浇注口51向合模匹配后的注塑凹槽5内注塑,实现数据线接头4的另一个半边的注塑。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